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去中心化與規模經濟
作者:DCinvestor,來源:作者推特@iamDCinvestor;編譯:MetaCat
過去30 年,由於個人電腦和消費互聯網的發展,世界的各個方面都變得更加中心化。雖然我們希望AI(人工智能)能夠通過開源來實現去中心化,但它似乎更有可能進一步中心化。
在回顧互聯網的發展史,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中心化並不一定是由於對技術的封閉訪問導致的,而是由於規模經濟導致的。但規模經濟在每個個體都擁有接入互聯網的設備之前是不可能實現的。 **
規模經濟對零售和其他服務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我們還看到在管理領域,也出現了規模經濟,這並不完全是技術驅動的,更多是資本驅動的。
試想AI(人工智能)將如何影響現有格局?
是的,開源AI 模型將使我們對生活中,一些重要的日常互動保有自主權,但它只會導致“甚至更大”的規模經濟,這可能需要自我克制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我認為人們有一個誤區:這不僅僅是關於技術可得性的問題,而是關於規模經濟的強大程度的問題。但規模經濟會不可避免的發生,除非受到監管。但政府顯然不會這麼做,因為監管少數人比監管多數人更容易。
那麼,去中心化可以發揮不一樣的作用嗎?
是的,**去中心化催生去中心化經濟,這是其他技術不可能做到的。但去中心化仍然需要與規模經濟的自然效率競爭,這並不容易,但至少可以在一些關鍵領域勝出。 **
作為一個去中心化擁護者,我認為去中心化永遠不會是中心化的挑戰者。從歷史上看,中心化更方便,這也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我希望的是:我們可以為那些可能想要它的人提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