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可持續預言機經濟模式與Web3的經濟構成
Web3的初心是嘗試用去中心化的系統來替代失效的傳統信任模式。之後,人們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實現“產品-市場契合度”(product-market fit)以及增長用戶數量上。而在這個過程中,Web3演變成了一場意義深遠的技術革命。隨著Web3的不斷發展,創新的大門已經打開,Web3也成為了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
目前,Web3行業仍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建立可持續的經濟模式,以保障底層基礎設施不僅能夠安全運行,還能觸及幾十億新用戶。下一波應用浪潮即將到來,傳統資本市場對Web3基礎設施的興趣不斷高漲,這些企業希望利用Web3技術來降低成本,找到新的收入來源,並滿足客戶對通證資產不斷增長的需求。
即使傳統金融中只有一部分資產被放到鏈上,這也意味著數万億美元的價值將流入Web3經濟。因此,如果我們要確保Web3生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足以支撐這些新用戶、新資產類型以及流動性的需求,那麼就必須建立完善的Web3經濟模式,以保障每一層Web3技術棧都能夠可持續地運行。
本文將深入探討Web3經濟的構成要素,特別是價值如何在各個技術棧之間轉移,以及為什麼必須要保障價值流動的可持續性。文章的後半部分將討論可持續預言機經濟模式的重要意義,以及Chainlink如何引領可持續預言機經濟模式的創建,並造福整個Web3行業。
Web3經濟的構成
要了解預言機經濟模式,首先得分析Web3經濟的構成要素。 Web3主要由三個技術棧構成,即:區塊鏈,應用和預言機。如果Web3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每一層技術棧都必須能夠在經濟上自給自足,從用戶或其他技術棧賺取收入,並用這筆收入來維持運行。
區塊鏈
區塊鍊是經濟模式中的底層賬本,負責儲存和更新資產和數據的所有者,並同時儲存和執行區塊鏈應用的底層智能合約代碼。
區塊鏈用戶需要在自己的賬本上創建交易,這些交易會生成網絡交易費和MEV,而這些費用會流向礦工或驗證者,獎勵他們維護區塊鏈運行所做的努力。交易費是用區塊鏈原生通證以點對點的方式支付的,不過智能合約型區塊鏈大部分的交易費和MEV 獎勵都來自鏈上應用的用戶。另外,專門負責結算的區塊鏈會從L2網絡(即:rollup)賺取交易費,而這些區塊鏈需要為L2提供結算服務。
通常來說,區塊鏈應用或rollup 生態越多人用,流入區塊鍊網絡的交易費就越多,因此就會產生更大的經濟激勵來保障系統安全。總而言之,交易費就是區塊鏈可持續的安全預算,尤其是區塊獎勵會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減少。
應用
應用是指為Web3用戶提供價值的具體產品和服務。比如用戶可以在藉貸市場中藉入stablecoin,在交易平台買入NFT,或在去中心化保險平台上購買保險。
應用為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並收取相應費用,以維持後續運行。應用自身需要開展各項工作,比如開發協議,控制風險,以及維護原生通證經濟機制。就連專門針對協議升級的治理型通證,也需要考慮通證經濟模式以及價值捕獲機制(如:控制協議金庫);否則,治理攻擊的成本就會降低,而這將威脅到整個協議的安全。一些完全不可篡改的公共品(public good)應用不需要捕獲任何價值,不過這種應用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應用都存在運營成本,而且需要以分佈式的方式來更新協議,比如為了維持競爭力而實施升級。
應用層不僅包含Web3原生應用(即:dApp),還包含開發混合式解決方案的傳統企業和機構(即:Web2),比如利用智能合約來改善現有的後端業務流程,在鏈上發行通證資產,或將客戶接入Web3資產和服務。
預言機
預言機實現了各種信任最小化服務,為應用正常運行提供了所需的服務,而這些服務本身無法從原生區塊鍊或中心化的基礎設施獲得。這些預言機服務可以分成三類,即:在區塊鍊和外部數據/系統之間實現雙向通信,開展信任最小化的鏈下計算,以及跨鏈實現數據和資產的互操作性。
預言機服務需要應用來買單,而預言機獲得的用戶費用會流向網絡服務提供方,這些服務提供方的職責是提供服務,並保障預言機服務的安全。由於區塊鏈本身存在限制,預言機的價值就是為應用提供各種信任最小化的服務,比如無服務器的計算環境、可驗證隨機數、智能合約自動化,、跨鏈消息傳輸、儲備金證明以及交易排序等。
通常,預言機起到連接的作用,將Web2基礎設施無縫連接至Web3經濟。應用和用戶支付給預言機網絡的費用將成為安全預算,本質是通過經濟激勵來保障預言機網絡的安全、可靠和準確性。
Web3經濟中價值如何在區塊鏈、應用和預言機之間流動
激活預言機經濟
要建立一個雙邊市場,就必須先解決經典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沒有付費用戶,就不存在給服務提供方的經濟激勵;而沒有服務提供方,也就自然沒有服務可以賣給用戶。
在之前,Web3協議常見的做法是通過通證補貼的方式來激勵服務提供方加入網絡(即:供應方),以及激勵用戶來使用平台(即:需求方),以此來激活雙邊市場需求。補貼作為一種早期的增長方式,可以讓協議即使無法從用戶那裡實現收支平衡,也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這樣做的目標是實現可持續性。隨著費用收入不斷增長,可以完全滿足服務提供方的收費標准或可以建立一套抵消補貼的經濟模式,那麼補貼力度自然就可以逐漸削弱。
區塊鏈如何利用區塊獎勵補貼來激活網絡經濟
补贴在Web3行业并不是新鲜事。比如区块链会利用区块奖励来激励验证节点或矿工保障区块链安全,以满足链上应用生态不断扩大的需求;抑或区块链应用会利用通证来激励早期用户,以激励早期用户。同样地,预言机协议也会使用预言机奖励来激励节点网络的创建和持续运行,并同时保障安全和可靠性。当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DON)的运行成本获得补贴时,应用就能以远低于正常水平的价格享受预言机服务,或甚至直接免费使用预言机服务,因此可以花更多时间来实现收入增长。
這種預言機補貼模式對於區塊鏈應用生態的發展來說不可或缺,以後在各個智能合約賽道中也可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長遠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可持續的模式。隨著預言機協議越來越主流,將建立可持續的經濟模式,服務提供方的收入會全部直接來自接入預言機服務的區塊鏈應用或用戶。
預言機網絡的運營成本
要保障預言機網絡的經濟可持續性,就必須先理解預言機網絡的運營成本。總的來說,預言機網絡的運營成本可以分為四大類,即:鏈上節點成本、鏈下節點成本、加密經濟安全成本以及協調成本。
鏈上節點成本
預言機網絡要將預言機報告直接發送到鏈上,必須向區塊鏈礦工或驗證者支付gas 費,才能讓交易在鏈上被確認。預言機節點的gas 成本取決於幾個變量,其中包括區塊鏈本身的gas 成本(注:這取決於區塊空間的供需平衡),以及預言機報告發佈在鏈上的頻率(注:不同應用場景的發布頻率不同)。 Chainlink Data Feeds的發布頻率基於某個偏差閾值(deviation threshold)而定(即:相比上一次資產餵價更新的變化百分比),或基於心跳值(heartbeat value)而定(即:自從上一次更新的時間)
另外,拉動式的預言機網絡將經過加密簽名的預言機報告儲存在鏈下,這樣做將支付gas 費的責任轉移到了應用和用戶的身上。應用或用戶可以直接將預言機報告發佈到鏈上,也可以通過預言機自動化方案發布。最終,不同的用戶可能會對數據發佈到鏈上的方式以及由誰來發布數據提出不同的要求,而這也會導致各個預言機網絡的鏈上運營成本有所不同。
鏈下節點成本
預言機網絡的運營成本還包含鏈下成本,包括但不限於:
AWS Cloud上運行的預言機基礎設施示例,其特點是既部署了主預言機節點,又部署了備用預言機節點,因此提高了安全性
Chainlink Price Feeds 的每個Chainlink 節點運營商都會接入多個優質數據聚合商,並取中值
加密經濟安全成本
為了確保預言機網絡中的節點有足夠的經濟激勵來誠實可靠地運行,需要建立適當機制,提高攻擊者的機會成本。一種經濟激勵模式就是讓節點運營商獲得收益。這樣就可以創造“未來費用收入機會”(future-fee opportunity),如果節點運營商無法滿足性能要求,在未來就會失去收入機會。區塊鏈其實也採用了相同的激勵機制。區塊鏈的礦工和驗證者如果想要在未來繼續在區塊鍊網絡中獲得收入,就必須確保網絡能夠持續運行下去。
另外,還可以通過權益質押來增強經濟激勵,針對預言機的表現建立獎懲機制,從而保障加密經濟安全。質押者提高了預言機服務的經濟安全,因此也會獲得相應獎勵。
協調成本
預言機網絡中有一類參與者的職責是幫忙協調預言機服務的研發、發布、維護和技術支持工作。這些服務拓寬了預言機服務的廣度、實用性以及安全性,並同時為用戶降低了集成門檻和後續的管理成本。
協調者可以幫助智能合約開發者快速啟動並發展預言機生態,並同時將開發者的預言機需求分配給外部專業團隊。這些團隊擁有專業的經驗,可以滿足開發者俱體的預言機需求。上述這些協調任務都會產生各種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
預言機經濟模式出問題會帶來哪些風險?
在談到Chainlink 如何打造健康的預言機經濟模式之前,我們先簡要探討一下如果預言機沒有可持續的經濟模式會帶來哪些風險。
經濟激勵不斷衰減
預言機協議的原生經濟模式只基於補貼機制來獎勵服務提供方。短期內,用戶可以從這些受到補貼的服務中獲益。但長期來看,預言機網絡沒有穩定的經濟模式,預言機可能會被攻擊,而最終的受害者還是用戶。如果服務提供方獲得的長期激勵減少,這將削弱整個網絡的安全,因為發起惡意攻擊的機會成本會越來越低。
轉換成本以及信任假設
另一種存在問題的經濟模式是寄希望於不斷有新的預言機協議出現,然後蹭這些協議的補貼。這個思路是很危險的。首先,一個預言機協議不可能永遠都補貼用戶,這在經濟上是不可持續的。因此,有人就會一直找新的、“免費”的預言機解決方案,而這種假設是無法預測的。另外,所有新的預言機協議都沒有經過市場的考驗,因此會給應用帶來重大風險。如果一次預言機更新出問題,可能會永遠摧毀用戶對應用的信任,這種事情在Web3行業也確實發生過。另外一種模式是預言機輪轉,這種模式會產生轉換成本,也就是說應用必須花費寶貴的開發時間和資源來切換到新的預言機解決方案。
利益衝突
如果預言機是“免費”的,或者用戶可以“選擇性地付費”,而且沒有清晰、可持續的經濟模式,那麼預言機服務的長期可行性和價值捕獲能力就要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沒有一個基礎設施或者服務是免費的。你要么為產品付費,要么自己就是產品。這是Web2行業的真理,Web3也可能遇到同樣的問題。 “免費”的預言機要么質量和後續維護都非常差,要么就是設計圈套,先用免費吸引用戶過來,再割韭菜,比如利用信息不對等,犧牲用戶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利益。
鏈上操縱
開發者可能會覺得時間加權平均價(TWAP)或其他從鏈上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獲取數據是一種“免費”的預言機解決方案。雖然數據都放在鏈上,但是DEX 的預言機並不是免費的,這些交易平台需要較高的流動性以及upkeep 解決方案提供資金來維持最新市場價格。另外,DEX 預言機還很不安全,因為它們覆蓋的市場範圍有限,而且無法同時兼顧抗篡改和低延時兩個特性。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DEX 預言機只能傳輸鏈上通證的餵價,而且只能以其他鏈上通證來定價。最後,從一個DEX 的其中一個流動性池中獲取價格數據,這本身會為區塊鏈帶來嚴重風險,因為無法保障流動性不會轉移到其他平台。當然,也可以跨所有鏈上流動性池計算鏈上聚合價格,但這樣做的複雜性和成本都非常高,而且必須要主動管理和監控流動性轉移和新的流動性來源。
即使流動性一直都非常充足,多區塊攻擊以及其他創新的攻擊向量也會加劇DEX 預言機的風險。事實就是,DEX 最大的經濟激勵是提供市場流動性,而不是提供可靠精準的價格預言機。
Chainlink 2.0 經濟學:可持續的預言機經濟模式
Chainlink 推出了Chainlink 2.0 經濟學以及一系列相關計劃,以打造預言機經濟模式。這些計劃可以分成三類,即:增加用戶費用,降低運營成本,以及建立健全的加密經濟安全。
Chainlink 網絡中存在三類服務提供方,需要建立可持續的經濟模式為他們提供支持。第一類是節點運營商,他們負責提供預言機服務;第二類是協調者,他們負責輔助用戶展開預言機服務的研發、發布、維護和技術支持;第三類是質押者,他們負責提供加密經濟安全,保障預言機服務的性能。
Chainlink 2.0 經濟學是一項涵蓋多個領域的計劃,旨在圍繞Chainlink 網絡的安全、價值捕獲和採用實現正向循環
增加Chainlink 網絡的費用收入
從應用和用戶那裡賺取費用是預言機服務實現經濟可持續性的重要環節。 Chainlink 2.0 經濟學已經推出並嘗試了各種變現模式,重點都是提升用戶費用並優化應用和用戶的支付體驗。其中一個特別考慮到的因素就是不同應用處於費用周期的不同階段。 Chainlink 網絡獲得的用戶費用會支付給各個服務提供方,作為他們服務的回報。
我們已經啟動或正在嘗試開展以下計劃,以提升Chainlink 網絡中服務提供方的用戶費用收入。
降低Chainlink 服務提供方的運營成本
我們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來降低服務提供方的運營成本以及服務價格,以此建立可持續的預言機服務經濟模式,並降低支付門檻。另外,我們還在推出新的計劃,在各個生態參與者之間分攤預言機服務成本,尤其是在用戶費用不足以支持長期運營成本的階段。
以下部分計劃目前已經開始降低Chainlink 網絡的運營成本:
另外,我們還推出了計劃,為應用提供緩衝空間,直到獲得足夠多的用戶費用來支付預言機服務:
使用LINK 通證建立加密經濟安全
LINK 通證對於Chainlink 生態來說不可或缺,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預言機服務的加密經濟安全。目前我們正在三個方面嘗試通過LINK 通證來增強Chainlink 網絡的加密經濟安全。
儘管最初的加密經濟安全模式基本上都會圍繞LINK 支付展開,但之後會逐漸將重點放在質押LINK 通證保障Chainlink 服務安全上。為了獎勵節點通過質押LINK 通證來進一步保障加密經濟安全,Chainlink 網絡會在之後將一部分用戶費用分給質押者。
在Chainlink 強大的網絡效應影響下,來自各個區塊鍊和智能合約賽道的眾多dApp 都可以向質押者發放通證,以獎勵他們對Chainlink 服務安全所做出的貢獻。
逐漸增強可持續性和可預測性
Chainlink 協議和服務需要建立可持續的經濟模式,才能維持極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並豐富預言機的服務種類。然而,要充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性需要一段時間,而且充滿了不確定性,更何況Chainlink 網絡的費用收入取決於整個Web3的增長和採用。我們相信,除了目前推出的多個Chainlink 2.0 經濟學計劃之外,還需要製定可預測的長期發展路線圖,這樣才最符合Chainlink 生態的利益,並且能夠在長期鞏固Chainlink 作為Web3行業標準的地位。
建立可持續的預言機經濟模式是Web3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預言機為區塊鏈激活了廣闊的應用場景,而這些應用場景必須要訪問外部數據、開展信任最小化的鏈下計算以及採用跨鏈互操作性解決方案,才能真正落地。要為開發者提供這些預言機服務,就必須在區塊鏈、應用和預言機之間建立可持續的經濟機制,保障三者安全的同時還維持創新所需的經濟基礎。如果沒有可持續的預言機經濟模式,Web3創新將嚴重缺乏內生動力。而且更重要的是,Web3將面臨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風險。
Chainlink 曾引領了去中心化預言機服務的創新和採用。而如今,我們的重心是建立可持續的預言機經濟模式,讓現在和未來的開發者們可以打造出安全且主流的Web3應用。我們堅信,這將是開啟未來數十億新用戶的鑰匙。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涉及未來發展計劃,比如產品功能、開發工作以及功能發布的時間節點。這些內容僅為預測,反應了目前的預期和觀點。這些預期基於假設並存在風險和不確定性,隨時可能會出現改變。雖然本文中的內容是基於理性的假設提出的,但我們無法保證最終結果是否會與文中的構想保持一致。本文所有內容只在首次發布之日有效。由於無法預知實際用戶反饋以及未來會發生的事件,因此本文中的內容也許會與後續實際情況出現偏差,並且我們也許不會在本文中做出相應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