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觀點:主流加密貨幣採用的障礙是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
作者:Li Jin,Variant.Fund;編譯:松雪,金色財經
關於加速加密貨幣採用的討論通常集中在改善用戶體驗。流行的想法是:web3 產品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是落後的,入門會帶來多個摩擦點,技術概念有學習曲線; 為Web3 應用程式的使用創造更無縫的體驗將帶來更大的採用率。
雖然改進加密用戶體驗當然很重要,但我相信實現大規模應用的更重要和緊迫的障礙是建立人們想要的東西。 **Web3 存在產品市場契合度問題,而非使用者體驗問題。 **
**產品與市場契合是指產品滿足強烈的市場需求。 ** 對消費者建構者來說,挑戰在於,人類在不同時期有著非常一致的需求。這就是為什麼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提出近一個世紀後仍然引起人們的共鳴,普遍的需求範圍從生理(食物、住所、衣服)到心理(歸屬感、愛、娛樂、尊重)。
**消費性新創企業的歷史就是一部以新穎方式解決人類需求的持續創新史。 ** 儘管人們經常將新的消費者應用程式視為輕率類別的漸進式創新(「青少年製作舞蹈影片」),但事實是,成功的新創公司使人們能夠實現核心需求。亞馬遜只需點擊幾下滑鼠就可以向我們出售書籍(以及其他所有東西),大大簡化了採購商品的過程。 Facebook 讓我們能夠立即與我們關心的人聯繫。 Tinder 為我們提供了比現實生活中任何人都能找到的更多潛在浪漫伴侶的機會。
有大量證據表明,當用戶受益足夠大時,用戶願意跨越體驗障礙並學習加密貨幣及其他領域的新行為。例子包括第一部iPhone(沒有觸控鍵盤)、網路本身以及迄今為止已廣泛採用的所有加密資產和應用程式(上一次牛市期間的NFT 就是一個主要例子)。對於解決核心需求的產品來說,不熟悉且複雜的使用者體驗並不是一個障礙。
儘管用戶需求多種多樣,但迄今為止,有關加密貨幣獨特應用機會的探討主要局限在金融領域。雖然收入是普遍需求,但那些依賴市場猜測賺取收入的產品在市場上漲時會吸引投資者,但隨著價格下跌,吸引力就會減弱。這是一個艱難的推銷,尤其是當用戶有其他選擇可以以較低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獲得收入時。
加密貨幣建構者有機會建立能夠更好地滿足其他人類需求的產品,例如歸屬感、社區和娛樂。那會是什麼樣子呢?
在小範圍內,NFT社群和DAO滿足了部分人的歸屬感需求,在資產所有權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穎的社交圖譜。對於那些說共同的經濟利益不能成為「真實」關係基礎的人來說,請考慮一下,我們現實世界中的許多聯繫都是以所有權為基礎的,無論是鄰居房主、新創公司員工還是神奇寶貝卡牌收藏家。有機會利用鏈上資產作為解決歸屬感、尊重和聯繫的新社區的基礎。僅2023 年8 月,以太坊和L2 上就鑄造了9450 萬個NFT; 隨著用戶活動量的增長,可以想像根據鏈上操作來推斷用戶興趣,並根據豐富的活動歷史來展示聯繫。
鏈上媒體擴展了我們的娛樂選擇,使我們能夠參與線上消費和創造的遊戲。在Sound.xyz、Friend.tech 和Mirror 等平台上,用戶可以對他們相信的媒體和創作者進行投注,增強他們的內容體驗,並將這些網路變成金融化遊戲。在一個所有媒體都以NFT的形式產生的世界裡,將會有一個新的經濟維度,可以豐富我們的網路體驗。
這些只是加密貨幣尋找產品市場適應性並滿足除了收入之外的需求可能會呈現的起點。從這裡開始,還有很多實驗的空間。 為了實現廣泛採用並超越當前的小眾市場,加密貨幣產品需要透過那些沒有加密貨幣就無法實現的解決方案來提升人類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