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發展史:烏托邦與空想的結合場域

原文作者: Spike @ Contributor of PermaDAO

原文編輯: Lemon @ Contributor of PermaDAO

人類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簡稱UBI)是一種經濟學主張和社會思潮,旨在為每個公民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無論其就業狀況如何。這個理念的出現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經濟學家和哲學家,他們對社會正義和財富分配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在18 世紀末,哲學家托馬斯·佩恩(Thomas Paine)提出了類似的概念,他在著作《公共利益》中,主張透過向每個公民提供一定的基本收入,來確保人們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從而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主張將國家的資源和財富平等地分配給每個公民。他認為,人們應該分享國家的財富,而不僅僅是依靠勞動所得。

隨後,在1960 年代和1970 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尼爾斯·阿爾斯特倫(Nils Alstrup Dahl)和詹姆斯·托賓(James Tobin)也分別提出了類似的概念。他們主張透過向所有公民提供一筆固定的現金支付,來減輕貧窮和不平等問題。

至20 世紀初,經濟學家凱因斯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政府應該透過提供基本收入來刺激經濟,促進消費和投資。凱因斯認為,這種政策可以減少社會經濟的波動,以更穩健的方式維持社會運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UBI 的概念逐漸被更多的學者和社會運動家所關注,自二戰以後,UBI 理念逐漸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研究。一些國家和地區,如芬蘭、加拿大、肯亞等,已經開始實施一些試點項目,以探索UBI 的可行性和效果。

例如歐洲的福利國家體系建設,以及最低生活保障金、失業保險和和我國的低保,都可被視為相關實踐的一部分,但是通常意義上的UBI 和福利體係也稍有差別,下文會進行敘述。

其中,最早的實施嘗試之一是在加拿大的馬尼托巴省進行的「Mincome」(馬尼托巴省基本年收入試驗,Manitoba Basic Annual Income Experiment)計畫。該計畫於1974 年至1979 年期間進行,旨在測試給予低收入家庭一定的基本收入補貼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該計畫確實有助於減輕貧困和改善社會福利。然而,由於政府的變更和財政壓力,該計畫在進行了幾年後就被取消了。

另一個早期的實施嘗試是在美國的阿拉斯加州進行的「Permanent Fund Dividend」計畫。該計劃於1982 年開始,透過將阿拉斯加州石油收入的一部分分配給居民,為每個合格的居民提供了一定的基本收入。這個計劃至今仍在運行,每年可向居民支付數百美元的分紅。

此外,海灣富國和挪威的主權財富基金也可悲視為廣泛意義上的UBI 實踐,例如挪威主權財富基金,成立於1996 年,目前資產規模達1.6 兆美元,以2019 年的價格計算,平均每個挪威人可獲得18 萬美元的分成。

而UBI 概念,真正擺脫其他因素影響,作為單獨的經濟學主張被納入嚴肅的學術討論,直至上世紀70 年代才真正被納入討論,也就是到伺候,真正開始按照UBI 的相關思路去設計政府政策。

例如歐美和第三世界國家都有所嘗試,但是其整體規模不大,也很難有持續性的影響:

  • 加拿大: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個引入UBI 試點計畫的國家之一。在2017 年,安大略省實施了一個名為「基本收入安全網」的試點項目,為4000 名低收入家庭提供每月最高1330 加元的基本收入。
  • 芬蘭:芬蘭在2017 年至2018 年間進行了一個名為「基本收入實驗」的試點計畫。該計畫給予2000 名隨機選中的失業者每月560 歐元的基本收入,無論他們是否找到工作。試點計畫的目標是測試UBI 對於就業和福利制度的影響。然而,該計畫在2018 年結束後並沒有得出明確的結論。
  • 肯亞:肯亞的一項名為「基本收入試點」的計畫由非營利組織GiveDirectly 自2016 年發起。該計畫在2016 年開始,為肯亞的一些村莊提供了兩年的基本收入。這個計畫的目標是測試UBI 對於貧困地區的影響以及對個人和社區的潛在效果。
  • 美國:加州的斯托克頓市在2019 年啟動了一個名為“斯托克頓經濟安全項目”的試點項目,為125 個家庭提供每月500 美元的基本收入。

在這個階段,主要是對UBI 的探索,真正形成行之有效的實踐還需要新冠疫情的大規模擴散,在此背景下,催生出歐美政府和金融部門實際上的量化寬鬆,其次是AI 對人類生產力的替代。

兩者相輔相成,疫情導致社會融資成本降低,大量人群的生活空間被壓縮至房間和社區之內,線上成為真正可用的生產、生活空間,AI 的大規模發展既受益於社會融資成本,也找到了真正的使用者群體,開始邁入了實用化階段。

2020 年3 月,聯準會推出無限量量化寬鬆政策,隨後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國央行在內的主要經濟體均選擇製造通膨來抵禦經濟危機,市場上出現了巨量的流動性,但同時,個人和企業之間、小微型企業和上市企業之間的資產差距也在不斷增加。

UBI發展史:烏托邦與空想的結合場域

圖說:疫情前後聯準會政策利率變動趨勢

圖片來源:請訪問鏈接

聯準會資產規模也從2020 年3 月的4.2 兆左右擴張到2021 年9 月的8.35 兆美元左右,成長了將近100% 。後果是通膨的高漲之下,AI 被真正燃燒了出來。

這裡的AI 指的是OpenAI,文如其名,OpenAI 最早是為抵抗谷歌收購DeepMind 的防御之舉,希望能用開源的方式讓AI 為人類服務, 2016 年最早獲得了YC 的12 萬美元投資,在2019 年Altman 加入並成為CEO 之前,OpenAI 所獲捐贈和融資並不高,轉捩點發生在2019 年7 月,微軟首次對其投資10 億美元,隨後在2021 年再次投資,當然最大一筆是2023 年1 月的100 億美元的巨額投資。

可以這樣理解,OpenAI 日益封閉,不再遵循開源標準,但是其真正押注對了LLM 的方向,成為第一個通用人工智慧模型(AGI),但是其2022 年收入只有2800 萬美元,仍舊處於持續虧損中。

而Altman 的另一個想法就是Worldcoin,既從線下鑄造個人身份系統,被稱為人格證明,隨後上鏈,打造全民所享、共同分潤的UBI 經濟系統,也由此,將UBI 和區塊鏈正式綁定在一起。

但要注意,Worldcoin 並無法完全確保擷取使用者的資料安全,其採取的經銷商的模式,而非由公司直營的模式,雖然會確保Worldcoin 硬體掃描而來的資料會被刪除,但這在本質上是「一種承諾」,而非一種技術上的可信。

2023 年,便發生過駭客竊取了負責註冊新用戶的世界幣運營商的登錄憑據,使黑客能夠查看內部信息,更別說還有用戶數據倒賣獲利的情況,比如在Worldcoin 主網上線之前,便有中間商在柬埔寨或非洲收購當地人的數據,隨後賣給專業擼毛工作室的現象。

但無論如何,Worldcoin 的實踐大規模普及了UBI 概念的深入人心,至少在全球層面進行了一次用戶普及,人們可以平等的參與到全球網絡的價值流轉中,在大航海後的人類時代中,這還是堪稱第一次的壯舉。

回歸到對人類價值普遍性的承認,這是UBI 的最大價值取向。

UBI 的挑戰與爭議

UBI(全民基本收入)作為社會福利政策,具有一些潛在的益處。首先,UBI 可以提供經濟安全感,減輕貧窮和不平等問題。透過每個人都獲得一定的基本收入,UBI 可以確保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生活費用,從而減少社會上的貧困人口。此外,UBI 還可以緩解收入不平等問題,使社會更加公平。

其次,UBI 可以促進創新和創業精神。由於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經濟保障,他們可以更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和創業機會,而不必擔心經濟風險。這將激發人們的創新和創造力,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最後,UBI 還可以簡化社會福利體系,降低行政成本。傳統的福利體系往往繁瑣複雜,需要大量的行政資源來管理和分配。而UBI 將每個人都納入同一個體系中,簡化了福利管理,減少了行政成本。

但UBI 作為一種全新的社會福利模式,儘管有著許多優勢和潛力,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和爭議:

  • 財務可行性:UBI 的實施需要大量的財務支出,包括資金來源和分配的問題。有些人擔心UBI 會導致財政赤字和通貨膨脹,因為需要從其他社會福利項目中轉移資金來支持UBI 。
  • 工作動機:UBI 的支持者認為,給予每個人基本收入可以提高社會公平和人們的生活品質。然而,有些人擔心UBI 會削弱人們的工作動機,導致更多人依賴福利而不願意工作。
  • 不平等問題:UBI 的實施可能會導致財富和收入不平等的問題。有些人擔心,UBI 會給予富人更多的收入,而對窮人的幫助相對較少。此外,UBI 可能無法解決其他社會問題,例如教育和醫療資源的不平等。
  • 社會影響:UBI 的實施可能會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有些人擔心,UBI 會導致社會動盪和人們對工作的態度改變。此外,UBI 可能會對勞動市場和經濟結構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

行文至此,可以總結以下,UBI 的理念和實踐均未真正得到廣泛普及和認可,即使在發達國家,其實踐也是建立在疫情的社會背景下,而一旦走出疫情,美聯儲又毅然決然打擊通脹,以恢復真正的社會經濟成長。

但區塊鏈是和UBI 天然契合的產物,尤其是從DAO 的角度出發,全球化協作,分工種匹配,智能合約和投票系統管理,都可以在推廣UBI 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下面以PermaDAO 為例,試著思考未來的UBI 模式應該如何運作。

UBI 的未來發展方向

區塊鏈技術將改變UBI 的運作模式。

隨著AI、Web3 和DID 等技術的不斷進步,UBI 將從技術範式上完成重塑。

  • 區塊鏈技術創新將改變UBI 的資料收集和分析方式。傳統UBI 實踐主要依靠中心化機構,如政府、企業或NGO 等組織去具體分配任務,但是區塊鏈技術,可以使用DID 去驗證人的身份,並透過將工作量記錄在鏈上進行帳目維護和共識,改變以往無法持續的痼疾。
  • AI 將首次將機器引入人的全方位生活場景。在ALtman 的看法中,其中一個重要趨勢在於AI 的強大,足以滿足全人類的物質需求,因此根本問題不在於創造更多的物質增量,而是以較為溫和的方式分配財富,AI 便是如此,其基於演算法而來,遵循完全的理性,而人類需要的是確保自己的工作量被AI 承認。
  • Web3 將改變UBI 的工作流程和服務模式。傳統的UBI 實踐無法解決資金來源和流向的問題,也就是長期存在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支付的現象,發展中國家的人群無法參與供給側,而只能作為被動的接受捐贈者,一旦資金鏈斷裂,則UBI 模式會迅速破產,而Web3 將把任何人群的工作量都同等對待,不再區分地域、性別和種族。

區塊鏈技術創新將對UBI 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透過改變資料收集和分析方式、AI 徹底革新人和物質生產的關係,將真正賦予UBI 可供實踐中大規模採用的可能。

PermaDAO 起步於Arweave 生態,目的是促進Arweave 的數據成長和應用,但在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經濟內外循環系統,我們重新思考了PermaDAO 的未來目標,希望能為參與者提供不輸於全職工作的經濟誘因。

在目前的PermaDAO 分類中,既可以作為一個整體,也可以作為其他DAO 的底層基礎設施,例如自身可劃分為內容公會、開發公會和品宣公會等多個內部公會,也可以作為DAO as a service (DAAS)提供給其他組織,雙方共享資料、共享利潤,既可以分開運營,也可以同步推廣,具備極強的彈性。

  • 逐步實施去中心化計畫:PermaDAO 將會採取逐步實施上鍊的策略,逐步擴大涵蓋生態範圍和激勵金額。這樣既可以減少財政壓力,也可推動DAO 的不斷革新;
  • 機制調整與財政改革:PermaDAO 實施的UBI 計畫並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逐步進行財政調整和機制改革,例如為其他DAO 提供服務,最新的案例是和跨鏈協議MAP 合作打造MAPDAO,以減少潛在的的收入來源,並重新分配財政資源;
  • 經濟激勵體系的整合:在PermaDAO 的實踐中,已經形成多個提案,涉及內容、品宣、PR 等多個方面,不同於單純的DAO 組織內部的角色分工,PermaDAO 鼓勵DAO 成員和外界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並適當給予相應的經濟激勵,而不是止步於DAO 的內循環;
  • 使用者和培訓的體系建設:PermaDAO 的工作量嚴格和成員貢獻掛鉤,因此需要成員對規則具備良好的掌握能力,鑑於此,PermaDAO 具備從用戶onboard、工作量沉澱到激勵發放的完整流程,其中onboard和激勵發放都已開發出對應工具,可一鍵部署和遷移,具備成為公共物品的潛力;
  • 監測和評估機制的建立:為了確保UBI 機制的有效實施和運行,PermaDAO 已建立監測和評估機制。這將有助於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以確保UBI 的長期可持續性。例如針對內容文本,將會持續開放矯正機制,並設立激勵、懲罰機制,進行長效的偵測系統。

在PermaDAO 的設想中,未來的理想情況是人們可以在DAO 裡得到和傳統崗位相同的經濟收入水平,但同時可以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並且隨時退出和加入。

我們可以以一個案例來說明PermaDAO 的經濟激勵分配模式,Alice 希望能為Arweave 的推廣貢獻一份力量,那麼Ailce 可以選擇任意管理員完成onboard,登記好自己的everPay 錢包地址。

隨後,Alice 發現自己可以承擔翻譯公會的文章翻譯任務,在順利領取文章後,Alice 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工作量, Bob 會審核Alice 翻譯的準確度和流暢度,並給出相應改進意見, Alice 隨後修改,Bob 審核,直至雙方完成。

最後,這篇文章的工作量被記錄,Alice 會在結算期後自動收到對應的激勵。

可以發現,整個過程完全可視、可回溯,不再是中心化機構的黑箱操作,而是集中在如何促進更快速和高效的完成對應的工作量。

結論

UBI 的發展和東方的天下大同,以及西方的烏托邦思想具備底層的一致性,而在其被納入嚴肅的哲學討論,進而發展成現實的經濟學主張後,其思想的一部分被吸納進福利體係而得到廣泛承認。

但UBI 本身的運作模式很難長期維持,主要是收入源的問題,也就是說UBI 需要自身的造血能力,才能擺脫富人或已開發國家的施捨而獨自運作。

在疫情的影響下,歐美的量化寬鬆政策刺激出OpenAI 這類AGI,人類和機器的對比第一次出現了倒掛的可能性,如果AI 可以完成人類的大多數工作,那麼人類的價值又該向何處尋找呢?

大多數人的回答可能是享樂主義,但也有可能,在一個物質生產高度發到的社會,勞動會成為人們的第一需求,當然,這還需要非常長期的發展才能達到。

尤其是在PermaDAO 的實踐中,雖然目前還未擺脫外部的經濟支持,但是其蘊藏的經濟潛力也不該被忽視,和傳統的公司製相比,PermaDAO 更為扁平和高效,尤其是開始對外輸出已完成的DAO 工具,其本身也可作為服務協議的一部分產生持續的正外部性。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