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為世界帶來一首披頭士樂隊的歌曲

約翰·列儂 (John Lennon) 於 1978 年創作並錄製了低級演示版《Now and Then》,借助人工智慧技術,它已成為披頭士樂隊的一張成熟唱片。

利用人工智慧的力量,為全球音樂愛好者帶來傳奇樂隊披頭士樂隊的最後一首歌。

這首歌曲名為「Now and Then」,是樂隊的最後一首歌,由約翰·列儂創作並演唱,由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裡森和林戈·斯塔爾開發和製作,根據四十多年後的說法,現在終於由麥卡特尼和斯塔爾完成。 前往披頭士樂隊的官方網站。

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這首備受期待的歌曲有著一段傳奇的歷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列儂於 70 年代末在紐約達科他酒店錄製的小樣。 保羅·麥卡特尼 (Paul McCartney) 於 2023 年 6 月在BBC 廣播電臺 4上預告了這首歌的發行,完整的唱片最終於 2023 年 11 月 2 日發行。

完成的過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受到原始盒式磁帶錄音品質差的困擾,其中以列儂的鋼琴演奏和電視噪音為背景。 正如這首歌的聯合製作人賈爾斯·馬丁所解釋的那樣,這就是機器學習尖端技術發揮作用的地方。 該技術用於將列儂的聲音與背景噪音隔離開來,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除了孤立列儂的聲音外,馬丁和麥卡特尼還添加了新的弦樂編排,前電燈樂團主唱傑夫·林恩負責喬治·哈裡森的吉他部分,林戈·斯塔爾在“Now And Then”中重新錄製了鼓。 馬丁很清楚披頭士純粹主義者所表達的懷疑態度,以及在音樂中使用人工智慧所引發的道德問題,但他堅持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慧的使用為樂隊的錄音帶來了新的活力。

這首歌經歷了一段動蕩的旅程,1994 年,列儂的遺孀小野洋子首次將這首歌與其他未完成的歌曲一起送給了麥卡特尼。 由於錄音品質不佳以及哈裡森不喜歡磁帶的品質,這首歌最初被擱置。 2021年,麥卡特尼透露他仍然希望完成這首歌。

用於完成這首歌的人工智慧類似於彼得·傑克遜團隊在披頭士樂隊紀錄片《Get Back》中使用的“分離”過程。 這項技術可以識別個人的聲音,並將其從背景噪音中提取出來,使其成為歌曲完成的關鍵工具。

《Now and Then》的發行不僅標誌著音樂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也標誌著技術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以人工智慧的革命性影響捕捉了披頭士樂隊的不朽遺產。 隨著這一發展,人工智慧已經證明瞭其為音樂注入新生命的能力,即使原始藝術家已不在我們身邊,也為該行業的未來開闢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