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g này có thể chứa nội dung của bên thứ ba, được cung cấp chỉ nhằm mục đích thông tin (không phải là tuyên bố/bảo đảm) và không được coi là sự chứng thực cho quan điểm của Gate hoặc là lời khuyên về tài chính hoặc chuyên môn. Xem Tuyên bố từ chối trách nhiệm để biết chi tiết.
Hyperliquid 很强 但你试过 HyperEVM 吗?
作者:Ponyo 来源:Four Pillars 翻译:善欧巴,金色财经
2024 年,Hyperliquid 震撼了加密市场,展示了一个链上订单簿如何在一个区块内清算约 20 万笔订单,同时保持完全透明。到 2025 年 5 月 13 日,其撮合引擎 HyperCore 的累计交易量已达 1.4 万亿美元,开放头寸约为 55 亿美元,稳坐去中心化交易速度与深度的标杆。
但如今,仅靠吞吐量已不能讲完整个故事。当 Crypto Twitter 还沉迷于截屏交易量图时,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已经在不经意间生根发芽。Hyperliquid 起初只是一个高性能永续合约 DEX,如今已演变为一个新兴的全能金融层:超过 100 个 dApp 正在 HyperEVM 上运行或开发,包括货币市场(HyperLend)、CDP 稳定币协议(Felix)、社交交易机器人(PvP.trade)以及跨链资产代币化协议(HyperUnit)。
类似于 BNB Chain 借助币安品牌和用户群成长为市值 930 亿美元的区块链,若 Hyperliquid 的 DEX 能成为链上“币安”,其生态系统的增长潜力又会有多大?
本报告将探讨这一可能性。我们将重点分析多个领域的旗舰项目(DeFi、LSTs、SocialFi、NFT、基础设施和数据分析),评估 Hyperliquid 是否有潜力从一个高速 DEX 链发展为一个对标主流公链的全栈金融底层。
注:暂不包含仍处于萌芽阶段的项目或板块。
1. DeFi
2024 年,Hyperliquid 证明了链上的永续合约能达到中心化交易所级别的吞吐量。2025 年,它开始将各种主要 DeFi 原语逐步集成。这个转变始于 HyperEVM 的推出 —— 一个与链上 HyperBFT 共用状态的 EVM 兼容运行时。
由于 HyperEVM 与 HyperCore 共享状态,只需几行 Solidity 代码,合约就可以通过读取预编译接口获取实时的买一卖一报价、资金费率或保证金数据;也可通过写入系统合约直接将交易或清算注入订单簿中。
这实现了真正的实时可组合性:智能合约可以直接在 EVM 内部对订单簿进行交易、对冲或报价。任何 ERC-20 资产(如 WBTC、现实资产代币化产品或某种新的 memecoin)只需一次性接入 SpotDeployer,即可在一次交易中在 HyperEVM 余额与 HyperCore 撮合引擎之间流动,无需外部桥接或排序器。
简而言之,HyperCore 本身就是一个极速交易所,而 HyperCore + HyperEVM 则构成了一个涵盖借贷、期权、结构性产品、链游等功能的完整平台,所有流动性都直接来自订单簿。原生价格预言机与预编译读/写接口进一步降低了摩擦(注:写操作目前仅限于 swap 和清算,且在高负载时状态同步可能有几毫秒延迟,但整体流程已在主网上运行)。
这种架构在几个月内就催生了一个蓬勃发展的 DeFi 生态系统,背后是一场大规模空投带来的丰厚资本。资本效率是各协议的核心主题:几乎所有协议都旨在更高效地使用 HYPE、USDC 或 LST,或填补某个关键空白(稳定币、AMM、法币入口等),以将 Hyperliquid 打造成一站式金融中心。
这种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其他链构建借贷、稳定币与收益策略往往需要数年,而 Hyperliquid 在几个月内就完成了这一进化。以下是一些主导这一新 DeFi 游戏厅的重要项目:
1.1 DeFi.app
一个跨链 DeFi 聚合器,将 Hyperliquid 的合约交易与收益机会集成到其一键式界面中。用户可以从任何支持的链上存入代币,DeFi.app 会在后台自动桥接资产。用户无需离开界面就能直接在 Hyperliquid 上交易或赚取收益。这种方式将其他生态的资金引流到 Hyperliquid,并创造一种“你在 HL 上交易,但你甚至不知道你在 HL 上”的轻松体验。
1.2 Felix 协议
受 MakerDAO 与 Liquity 启发的稳定币协议,可用主流资产(HYPE、BTC、ETH 等)铸造 feUSD。Felix 的亮点是:feUSD 可直接作为 Hyperliquid 交易所的保证金或抵押品使用,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杠杆循环。feUSD 完全链上、无中心化托管,被称为“人民的稳定币”。通过超额抵押与实时价格喂价机制维持锚定。Felix 为 DEX 提供稳定流动性,助推 Hyperliquid 打造“金融之屋”。
1.3 Hana Network
一个以移动端为优先的 DeFi 应用,被称为“超休闲版币安”。Hana 与 Kado 合作,提供直通 Hyperliquid 的法币入口,无需中心化交易所。用户可以用信用卡购买 USDC 并在几分钟内存入 Hyperliquid,无需额外 KYC 或桥接步骤。Hana 的使命是简化如韩国等市场的用户入门流程,展现链对零售用户的强吸引力。
1.4 Harmonix Finance
一个融合了对冲基金级衍生品策略与链上技术的 DeFi 平台,帮助用户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收益。利用中性策略与虚值期权结合 DeFi 透明度,服务零售与机构投资者。Harmonix 与 Felix、HyperLend 等协议深度集成,提供现货兑换、质押生息、资金费率套利等服务。
1.5 HyperLend
被称为 “Hyperliquid 上的 Aave”,是链上的旗舰货币市场协议,融合三种借贷模型:
该结构在资本效率与风险控制间取得平衡。支持闪电贷与动态利率。到 2025 年 5 月 14 日 TVL 已超 2 亿美元,成为 Hyperliquid 各类协议流动性的核心来源。
1.6 HyperSwap
HyperEVM 上的首个原生 DEX。HyperCore 负责主流交易对的订单簿撮合与现货交易,而 HyperSwap 则补充了典型 AMM 池的功能,服务于中小资产。
流动性提供者可以赚取交易手续费(并有传言称未来将获得治理代币 $SWAP),而交易者则因链的高性能享受低滑点体验。Hyperliquid 拥有先进订单簿与便捷 AMM 双轨系统,既满足主流市场的高阶需求,又支持新代币的无许可上线。未来,HyperSwap 计划通过收益农业与聚合器合作来扩展其 TVL。
1.7 HyperUnit
一个跨链资产代币化协议。当用户在比特币主链将 1 BTC 存入 HyperUnit 守护者后,可在 Hyperliquid 上获得 1 枚 uBTC。该系统去中心化、非托管,并在链级深度集成,成为 BTC、ETH、SOL 和稳定币等资产的无摩擦入口。
HyperUnit 让 Hyperliquid 能轻松吸纳外部流动性,促进跨链套利。许多人认为这是 Hyperliquid 的“秘密武器”——一个内建的桥接机制,使第三方桥不再是必需品。截至 2025 年 5 月 14 日,HyperUnit 已将约 1,590 枚 BTC(约合 1.6 亿美元)桥接至 Hyperliquid,显示资金正在快速迁移。
1.8 HypurrFi
一个一站式杠杆借贷平台,内置稳定币 USDXL。用户可以将 HYPE(或其他资产)存入,借出更多资金,重新存入并在一次交易中循环放大仓位。这种“清洁循环”实现了高杠杆、低摩擦。
USDXL 由稳定币、HYPE 及其他资产支持,协议收入也会分配给代币持有者。截至目前,TVL 约 8,000 万美元,表明收益策略玩家正积极在该平台放大 HYPE 的敞口,尤其是在这个结算几乎即时的链上环境中。
1.9 Insilico Terminal
一个面向专业交易员的前端,集成了 Hyperliquid 的 API。Insilico 在高频交易圈已有知名度,现在将这些能力延伸至链上订单簿。
对于想要使用高级订单类型或自定义脚本的量化基金与巨鲸用户来说,Insilico 提供了类似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体验,背后则是链上结算。这种结合降低了习惯高阶工具的交易者进入门槛。
1.10 Kittenswap
一个社区运营的 DEX,采用 ve(3,3) 代币经济模型(灵感来自 Solidly / Velodrome)。流动性提供者可获得交易手续费,而锁仓 veKITTY 的代币持有者可决定激励分配方向。
这种“投票权引导激励”的设计激励协议之间为治理权竞争,类似于 Curve/Convex 模型。尽管目前被 HyperSwap 抢了风头,但 Kittenswap 已建立起一个忠诚的流动性挖矿社区。当前 TVL 约为 3,800 万美元,许多人认为它有潜力成为稳定币流动性的引擎,随着链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1.11 Silhouette
一个专注于隐私的 DEX,目标是在 Hyperliquid 上构建“暗池”交易功能。希望保持隐私的用户(如避免被抢跑、保护策略 alpha)可以使用 Silhouette,其通过加密机制隐藏订单流直至结算。
该方案与 Hyperliquid 主交易所形成互补。尽管仍在开发中,Silhouette 展示了该链吸引机构级流动性的愿景 —— 通过解决链上交易透明度所带来的顾虑。
2. LSTs
Hyperliquid 的权益证明(PoS)机制通过数十亿美元的 HYPE 质押来保障网络安全。但对于一个以最大流动性为卖点的区块链来说,让如此多的资本处于“闲置”状态并非最佳选择。流动性质押代币(LSTs)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们为被质押的 HYPE 提供可交易衍生品,使用户既可参与 DeFi,又能持续为网络安全做出贡献。
目前已有价值超过 100 亿美元(约 4.23 亿枚 HYPE)被用于网络质押,这意味着有巨大的机会将这部分静态资本转化为高效资本。这种价值释放有望显著提升生态系统的 TVL 与整体流动性。Hyperliquid 上的 LST 生态仍在逐步成型,但已有多个协议在合作与竞争中争夺当前年化收益率约 2~3% 的质押奖励。
以下是主要的 LST 项目:
2.1 Kinetiq(kHYPE)
另一个 LST 协议,专注于去中心化节点运营者的选择,并引入收益聚合策略。kHYPE 致力于提供与 stHYPE 相近的便捷性,同时追求更低费用与更高弹性。
Kinetiq 已预告推出 “Kinetiq Earn” 产品,可自动将已质押的 HYPE 路由到额外的 DeFi 策略中。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Kinetiq 已对 stHYPE 构成了竞争,有助于促使 LSD 领域维持合理费率。
2.2 LoopedHYPE
一个杠杆式的 LST 系统,可通过循环质押 HYPE 来放大收益。其操作方式为:质押 HYPE 得到 stHYPE → 抵押借出更多 HYPE → 再次质押 → 如此循环,最终将整个杠杆头寸封装为一个统一代币。
虽然此策略风险较高(若价格下跌可能触发清算),但潜在收益也更可观。对于看好 HYPE 长期价值和稳定性的高阶用户或 DAO 财库而言,这是一种便捷的增益方式。
2.3 StakedHYPE(stHYPE)
由 StakedHYPE.fi 推出的类似 Lido 的协议,目前已成为链上主流 LST。当用户质押 HYPE 时,将获得 1 枚 stHYPE 作为回报;随着时间推移,stHYPE 会逐步积累质押奖励,其价值相对于 HYPE 不断增长。
由于 stHYPE 已被 HypurrFi、HyperLend、Felix 等 DeFi 协议广泛接受,用户可以在质押的同时进一步杠杆或再投资。上线初期便吸引了超过 30 亿美元的 HYPE 参与质押,stHYPE 的市占率持续扩大。
3. SocialFi
Hyperliquid 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社区驱动、表情包文化浓厚的运作方式(回想那个优先用户、排除 VC 的空投)。因此,在这个链上 SocialFi 蓬勃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Hyperliquid 的社区喜爱交易、比拼和发 meme,而新项目正在为他们提供链上的舞台。
首批 SocialFi 应用在 2024 年底由 HypurrCollective 资助启动,并迅速通过 Telegram 获得了大量用户。
以下是代表性项目:
3.1 HypurrFun(HFUN)
Hyperliquid 对标 Solana 上知名 meme 启动平台 Pump.fun 的版本。一个 memecoin 启动平台,通过 Telegram 机器人操作。项目方可借助 Bonding Curve 模型创建代币,一旦销售达到阈值,HFUN 会自动分配流动性,并在 Hyperliquid 交易所上线现货市场。
该平台实现了从“创意 → 链上发售 → 即时上线”的全流程无缝化,深受 meme 玩家喜爱。由于合约已验证、流动性已锁定,避免了常见的 rug-pull(地毯式诈骗)问题,用户甚至可以直接在 Telegram 中完成购买。HypurrFun 是推动链上新代币爆发的关键平台,许多项目以搞笑或“猫咪”元素为核心品牌。
3.2 PvP.trade
一个将 Hyperliquid 使用游戏化的社交交易机器人。在 Telegram 中连接 PvP bot,使用真实资金交易,并累积 “PvP 积分” 以登上排行榜。群组内每个人都能看到表现最好的交易者或最大胆的投机者。
由于空投传言不断,参与度居高不下,而围观者则可从中获得真实 alpha(策略洞见)并模仿跟单。这个“友好竞争 + 真实杠杆”的模式正是 Hyperliquid 精神的缩影:让交易变成社交游戏,奖励活跃参与者,最终推动链上交易量持续增长。
此外,HypurrCollective 社区本身也孵化了如 HypurrPump(社区发起的拉盘组)等自组织项目,以及众多粉丝运营的媒体账号与内容创作。这些努力模糊了社交与功能之间的界限,而 HypurrFun 与 PvP.trade 则是将 Hyperliquid 打造成链上“社交游乐场”的旗舰项目。
4. 移动端应用(随时随地体验 Hyperliquid)
移动端使用体验对新用户的引导至关重要。Hyperliquid 的近乎即时的交易最终性,使得手机 App 能够实现类似中心化交易所(CEX)的流畅体验,无需忍受常见的延迟。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多个以钱包为核心的应用和专注交易的移动 App 正陆续推出,集成了 Hyperliquid 的功能,有些甚至获得了行业大公司的支持。这些项目处于不同的发布阶段(如测试版、早鸟访问计划),但已开始吸引用户,尤其是在以“移动优先”为主的亚洲市场。
重点移动应用项目包括:
4.1 Dexari
一个专为 Hyperliquid 构建的专业移动 DEX 应用。如果说 Okto 面向的是主流用户,那么 Dexari 的目标用户则是希望在手机上进行高级图表分析、自定义挂单、实时行情获取的专业交易者。该应用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但凭借“全功能永续合约交易、极速跨链桥、潜在的奖励代币”等承诺,已吸引了大量等待名单用户。
Dexari 的宣传语是:“在 Hyperliquid 的链上订单簿上交易,就像你在中心化交易所上一样顺滑。”
4.2 Lootbase
尚未完全公开,但据传是一个移动交易平台,会将平台收入的一部分返还给 NFT 或代币持有者,类似于用户合作社模式。团队成员中有人来自 Hyperliquid 内部,因此对这条链有深入理解。
此外,Lootbase 还与 MoonPay 合作打通法币通道,或许能实现“信用卡一键支付 → 上链交易”的无缝体验,并向忠实用户返还部分平台收益。他们发行的 “PiP & Friends” NFT 也引发了关注,预计未来将与平台特权绑定。
4.3 Okto Wallet
来自 CoinDCX 的自托管钱包,集成了 Hyperliquid 的跨链桥。用户只需点击一次,就能将 Solana 或 Ethereum 上的 USDC 存入钱包,Okto 会自动完成跨链操作,用户只看到:“你的 USDC 现在已在 Hyperliquid 上。”
之后,用户可直接在同一个移动界面中开启高达 50 倍杠杆的永续合约交易。Okto 采用 MPC 密钥技术,避免了助记词操作,使其更适合主流用户。该应用在亚洲市场进行了大量营销,迅速获得数千次下载,也为 Hyperliquid 的 DEX 注入了大量交易量。
5. NFTs
对于一个新兴的 L1 链来说,NFT 生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尽管 DeFi 是 Hyperliquid 的核心业务,但自从 HyperEVM 启动以来,NFT 热度迅速飙升。链上快速确认的特性使得实时拍卖和批量铸造成为可能,NFT 成为了这条高性能链的自然延伸。
这些数字资产既是营销工具,也是社区建设的载体,甚至是围绕叙事构建的实验项目。交易者变成收藏者,收藏者探索 DeFi,从而带动整个生态的双向繁荣。更重要的是,NFT 引入了另一类用户群体(艺术家、玩家、藏家),让 Hyperliquid 的社区不再只是杠杆交易者的专属领域。
配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HyBridge 支持从 Ethereum 向 Hyperliquid 迁移 NFT,Purrsec(社区安全看板)记录 NFT 合约信息增强信任,甚至 Blockscout 也被用来验证链上藏品,直到专门的 NFT 浏览器上线。
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已有多个“HyperNFT” 项目证明 Hyperliquid 不仅是 DeFi 中心,也能成为充满活力的文化与创意中心。
主要 NFT 项目与平台:
5.1 Drip Trade
一个集“高频 NFT 交易所”与“HyperLaunch 启动平台”于一体的应用。Drip 之于 Hyperliquid,正如 Opensea 之于 Ethereum——成为默认的 NFT 交易市场。Drip 利用链上亚秒级确认速度,实现了几乎实时的扫地、挂单与统计功能。
其内置的 HyperLaunch 功能已支持多场大型发行(如 PiP & Friends),验证了 “几千个 NFT 在几分钟内完成铸造” 对 Hyperliquid 来说毫无压力。
5.2 Liquina 与 LQnians
Liquina 是一个神秘角色,自称为 “Hyperliquid 女王”。她推出了 LQnians 系列——Hyperliquid 上首个完全链上铸造的 NFT 项目。此外,她还发行了代币($LQNA),并引入 AI 驱动的虚拟人物,使整个项目融合了 DeFi、NFT 与谜题式叙事。
LQnians 拥有象征意义,是 Hyperliquid 上最早的原生 NFT 项目之一,拥有小众但狂热的粉丝群体。该项目还融入了游戏式玩法(如寻宝、AI 聊天),进一步利用 Hyperliquid 的速度与可编程性。
5.3 Odd Otties
一个 3,333 枚免费铸造的 NFT 系列,角色为可爱的水獭形象。尽管看起来可爱,但社区目标明确:“打造 Hyperliquid 上最有价值的 NFT 品牌”。该项目通过 Drip 的 HyperLaunch 铸造并秒售罄。
底价迅速上涨至多个 HYPE 单位,交易活跃。Odd Otties 是搞笑、可 meme 化 NFT 项目的典范,同时具备极强的投机属性。
5.4 PiP & Friends
一个包含 10,000 枚作品的系列,由 Lootbase 协助推出。这是 HyperEVM 上首个大规模发行项目,用于测试该链能否处理大量并发铸造交易。结果表明,Hyperliquid 能轻松应对以太坊级别的 NFT 铸造负载。
PiP 系列已在 Drip 上活跃交易,预计未来将与 Lootbase 的功能深度绑定(如平台分红或会员权益等)。
5.5 Wealthy Hypio Babies
一个包含 5,555 枚头像(PFP)NFT 的系列,最初发布于 Base L2,后迁移至 Hyperliquid,迅速成为社区文化图腾。该项目采用类似动漫风格的画风和大量表情包式营销,深受本地 degens(重度玩家)喜爱。如今,Hypio Baby 的头像遍布社区各大群组。
底价迅速飙升,印证了 NFT 狂热完全可以在一条以杠杆交易著称的链上蓬勃发展。这些呆萌头像、圈内梗与真实 DeFi 功能(如跨链、借贷)的结合,凸显了 Hyperliquid 多元而狂野的链上文化精神。
6. 基础设施与工具
尽管面向用户的 dApp(去中心化应用)常常是焦点,但 Hyperliquid 的成功同样依赖于强大的基础设施与开发工具。这条链采用双引擎架构(HyperCore + HyperEVM),因此在跨链桥接、数据供给、身份系统和开发者支持等方面都需要定制化解决方案,以确保每个技术层级都能顺畅连接外部加密生态系统。
6.1 跨链桥接与连接性
HyBridge 是主要的入口工具,使用户可无缝地从 Ethereum、Arbitrum 或 Solana 转入 USDC 到 Hyperliquid,几乎无摩擦。同时,LayerZero 推出了专为 Hyperliquid 定制的跨链桥——Hyperliquid Bridge,可将支持 LayerZero 的任何链上的资产桥接进 Hyperliquid 生态。
该解决方案基于 LayerZero 的 **OFT(**全链同质化代币) 标准,大幅简化了代币在 Hyperliquid 上的部署,并减轻了开发者的技术负担。
此外,Gasyard 正在开发通用的跨虚拟机(VM)解决方案,目标是在 10 秒内打通 EVM、Solana、Aptos、Sui 与 Bitcoin 等多个链。再加上其他桥接服务提供者如 deBridge、Squid 和 Altitude,Hyperliquid 在整个加密世界的资金可达性大大提升。每一个桥接工具都在帮助这条链避免成为“信息孤岛”,从而支撑其成为真正的流动性枢纽的愿景。
6.2 预言机与数据馈送
Hyperliquid 依靠 Pyth(超过 1,000 个实时价格信息)和 RedStone(可定制数据)来支持衍生品和借贷。这确保了 HyperLend 或 HypurrFi 等协议拥有可靠的抵押品估值。多个预言机提供商也降低了风险,避免了单点故障。对于链上数据的查询,该链提供了内置索引器以及Goldsky等第三方服务,这些服务为 HyperEVM 提供实时子图。这些工具简化了开发过程,使团队无需托管完整节点即可访问状态变化。
6.3 身份系统与命名服务
Hyperliquid Names(.hl) 提供类似 ENS(以太坊域名服务)的功能,用户可以注册如 ponyo.hl 这样的易读地址,并映射到自己的钱包。这让整个生态系统更具人性化体验:dApp 可用 .hl 名称显示排行榜;一些平台用它做为登录凭证。
社区还在探索未来的链上生物认证(如通过 Humanoid Biomapper),用以构建抗女巫攻击(Sybil Resistance)机制,不过这一方向仍处于早期阶段。
6.4 开发者工具与部署支持
ChainPro 和 Arcana Network 等项目专注于链抽象,使开发者能够无缝地处理 Hyperliquid 和其他网络。NodeOps 提供托管节点服务,而 Hyperliquid Python SDK 和 HypeRPC 聚合器则使在链上构建或部署变得简单易行。丰富的文档和社区主导的支持(例如 HypurrCollective)进一步减少了新团队的阻力。尽管 HyperBFT 并非以太坊的标准权益证明 (PoS),但这些工具降低了进入门槛。
6.5 监控工具与其他基础设施
WhaleCatalerts 追踪大型链上交易,Slate Wallet Tracker 聚合用户投资组合。Stork 或 Tholos 等即将推出的项目可能会提供安全存储和多重签名解决方案,而 Fractrade 则尝试基于人工智能的交易代理。与此同时,GlueX 专注于集成执行层和数据层。
总的来说,这些基础设施项目虽小,却为链上开发者与交易者提供了完整工具箱,使他们能够在 Hyperliquid 上以超高速运行。
7.数据分析
7. 数据与分析平台
Hyperliquid 的用户群高度依赖数据,渴望即时获取有关交易量、未平仓合约(OI)、用户增长或巨鲸动向的统计信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众多分析平台已经出现,或开始支持 Hyperliquid。从区块浏览器到可视化仪表板,Hyperliquid 目前拥有一整套不断扩展的数据工具,确保开发者与用户都能实时监控链上活动。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平台:
7.1 HyperDash
这是一个专门追踪顶级交易员盈亏(PnL)、交易量及重大清算事件的排行榜工具。在 Hyperliquid 上,将链上交易“游戏化”是一大特色。
HyperDash 还支持标记已知巨鲸或风投基金地址,方便用户观察“聪明资金”如何操作。一些 SocialFi 机器人还会嵌入 HyperDash 数据,用于每日回顾,使普通的 DEX 使用体验增添了竞技色彩。
7.2 HyperScanner
一体化浏览器,兼容 HyperCore 与 HyperEVM。它可以解码交易、显示余额(包括 NFT),并清晰呈现跨链桥接过程。
在这个由订单簿引擎与 EVM 两部分组成的链上,像 HyperScanner 这样的工具能提供统一的用户体验。用户可以在一个界面中查看自己的地址是否已质押 HYPE、是否持有杠杆仓位或 NFT 等资产。
7.3 HyperStats
一个由社区构建的数据分析网站,用于展示每日用户增长、交易量、收入与 TVL(总锁仓量)等指标。
HyperStats 最初因揭示空投后用户数量激增而受到关注。各类协议方也常引用其数据,用于跟踪借贷使用率或稳定币锚定情况。
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数据参考平台,有助于驳斥“刷量”或“虚假交易”之类的质疑。
7.4 HyperTerminal
一款类 Bloomberg 风格的桌面应用,提供实时价格信息、可定制仪表盘,以及对流动性、融资利率或销毁机制的深入分析。用户可逐区块观察关键事件(如某巨鲸以 50 倍杠杆做空 BTC)的全过程。HyperTerminal 的品牌定位是“机构级链上数据分析”,非常适合希望将中心化交易所的分析能力复刻到 DeFi 环境中的大型资金体量用户。
7.5 Nansen 与 Dune
这两个知名分析平台已集成 Hyperliquid 数据:
这类集成使第三方能从中立视角验证 Hyperliquid 的各类指标。例如,Nansen 可验证实际用户资金流动,而非“刷量”;Dune 则鼓励社区进行数据共创,推动集体洞察的产生。
8 荣耀之路上仍存的障碍
虽然 Hyperliquid 的崛起几乎如童话般顺利,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挑战。快速增长与草根建设可能掩盖更深层次的结构性或战略性问题。幸运的是,Hyperliquid 社区足够成熟,能够公开探讨这些问题。我们重点关注以下两个关键挑战:
8.1 可组合性与技术集成
Hyperliquid 的双引擎架构(HyperCore + HyperEVM)带来了显著优势——极致的速度、专业的订单撮合机制、即时终局性——但也使原子级可组合性变得复杂。
在以太坊上,用户可以在一次交易中完成从 Aave 借贷再到 Uniswap 交易的操作,因为所有操作都在同一个状态环境中完成。而在 Hyperliquid 上,从 HyperEVM 到 HyperCore 的交互常常需要额外步骤,难以实现真正的原子级组合操作。这限制了许多高级 DeFi 应用的可行性,尤其是那些依赖“一笔完成”的操作场景。
跨链桥接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因为很多资产是通过多个桥协议接入的。如果某主流桥协议被黑,资产脱锚可能迅速波及整个生态。而 Hyperliquid 的速度可能加剧这种连锁反应,例如清算级联可能发生得更快。
开发者们正在通过更深层次的 HyperCore-HyperEVM 集成,以及像 GlueX 这样的用户友好协议来解决这些问题,后者屏蔽了桥接的复杂性。但这一难题仍在持续演进中:如何在不牺牲顶级性能和即时终局的前提下,提供以太坊那种“乐高积木式”的强可组合性。
8.2 战略协调
Hyperliquid 的极速扩张始于一次规模达 16 亿美元的空投,这为交易员和早期开发者注入了实质性的资本;随后,当开发者们意识到可以通过 Solidity 直接调用一个拥有中心化交易所速度的订单簿,同时社区又积极提供流动性和种子资金时,一切开始滚雪球式发展。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资金、性能与独立文化共同推动 dApp 数量突破一百个。
这种草根热情虽然激发了创新,但也带来了协调难题。由于缺乏正式的资助计划或黑客松机制,许多开发者不得不在 Telegram 群组中四处寻找资金。同时,那些关键但不够“性感”的基础设施(如多签工具、钱包、法币入金通道)常常被忽视,因为它们对代币价格影响不大。而潜力巨大的 Web2 创业者也可能因此流向其他平台,去寻找拥有加速器和审计补贴的大型链。
幸运的是,Hyperliquid 拥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利条件。其“援助基金”目前是 DeFi 中最庞大的金库之一,持有约 2200 万枚 HYPE(估值超过 5.5 亿美元),且每日增长约 100 万至 300 万美元。即便仅将其中 5% 用于资助、黑客松或审计补贴,也可与 Solana 的年度激励预算媲美,同时主金库不受影响。
简而言之,Hyperliquid 已实现“产品市场匹配(PMF)”,下一步需要实现“协调市场匹配”。一个动态、以关键指标为导向的资助机制,能够将这条链的有机增长转化为有组织的创新飞轮,在不牺牲社区草根精神的前提下,推动更系统的进化。
9. 展望未来
Hyperliquid 的崛起,颇有一番 DeFi 童话色彩:一个出于对主流 L1 缓慢性能不满而诞生的定制链,悄然上线后因一场创纪录的空投而迅速点燃,进而吸引了一群狂热的用户与开发者。六个月过去,这条原本聚焦单一用途的链,已演变为一个多元的链上游乐场,覆盖从严肃的借贷市场到轻松幽默的 NFT 应用。
其愿景雄心勃勃:打造一个链上版“全栈交易平台”,如同去中心化的 Binance,涵盖交易、借贷、NFT 和社区功能于一体。
Hyperliquid 的故事仍在继续,但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以太坊的早期——那种原始而充满活力的增长,在回头看来似乎再自然不过。以用户为核心、以性能为导向的叙事,加上真实的技术创新、每日增长的交易量、每周上线的新 dApp,以及由交易员、用户与创作者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如果 Hyperliquid 能保持这种发展速度,它可能很快会成为一个自成一体的金融宇宙,迫使整个加密行业要么接入它、要么正面挑战这个强劲的新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