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罕布什爾州,美國首個州比特幣準備法案已成立|將於7月實施,經過州長籤署

robot
摘要生成中

目錄* 1. 美國首個州級比特幣準備法將施行

    1. 新罕布什爾州,開始比特幣資產管理
  • 2.1. 資產管理和存儲方式
  • 2.2. 法案成立後的BTC運用期待與挑戰
    1. 關於比特幣準備法案的美洲競爭
  • 3.1. 他州への波及と競爭加劇
  • 3.2. 美國各州比特幣準備法案的現狀

美國首個州級比特幣準備法即將實施

2025年5月6日,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凱莉·阿約特州長籤署了“比特幣準備法案(HB302)”,該法案正式成立

這使得新罕布什爾州成爲美國首個設立州公共資金以比特幣(BTC)等虛擬貨幣運作的**“比特幣準備”**制度的州。

亞約特州長在籤署後在自己的X(Twitter)上表示:“新罕布什爾州再次在全國領先。”他報告了允許投資於虛擬貨幣(加密資產)和貴金屬的新法律的成立。

新罕布什爾州再次成爲全國第一!🎉

剛剛籤署了一項新法律,允許我們州投資於加密貨幣和貴金屬。 pic.twitter.com/ua9bawZKbM

— 州長凱莉·阿約特 (@KellyAyotte) 2025年5月6日

新罕布什爾州再次成爲“全美第一”🎉

我們州籤署了一項新法律,允許投資於虛擬貨幣和貴金屬。

同法案在州議會下院於4月10日以192票贊成和179票反對的微弱差距通過,並在5月1日獲得上院的批準。由於州長的籤署使法律成立,施行日期預計爲籤署日後的60天,即今年7月上旬

新罕布什爾州,將開始比特幣資產管理

此次通過的HB302是新罕布什爾州財政局的一項法律,允許州政府將部分資金投資於比特幣和貴金屬。

同法規定,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約71.6萬億日元)的虛擬貨幣(目前僅比特幣符合條件)以及黃金、白銀等實物資產的投資是被允許的,實際上使得“比特幣準備金”的持有成爲可能。

資產管理和保管方法

州財政部長必須選擇以安全的方式直接管理所獲得的比特幣等數字資產,或將其存放於經過批準的托管(資產管理)公司,或者作爲在美國境內受監管的投資信托產品進行持有。

這一措施是爲了確保對納稅人的透明度和資產保護,該法被評估爲“在利用安全性高的金融網路比特幣的同時,分散州的準備金,爲未來做好準備。”

法案成立後的BTC運用期待與挑戰

紐約州財政局管理的主要基金餘額截至2024年末約爲36億2,000萬美元(約5,180億日元)。假如將其中的5%,約1億8,000萬美元(約258億日元)投資於比特幣,將會持有約1,200 BTC

法案提案者、共和黨的基斯·阿蒙州衆議員表示,“這將有助於接受金融創新,保護州資產免受聯邦政府過度印鈔導致的通貨膨脹。”他指出,這項法律是州財政應對通貨膨脹和分散投資的一個組成部分。

比特幣推進派的團體「Satoshi Action Fund」的領袖丹尼斯·波特表示:「新罕布什爾州爲全國樹立了榜樣。HB302在保護納稅人資金的同時分散準備金,證明了州財政能夠爲未來做好準備。」並對此次的成立表示歡迎。

另一方面,在法案審議過程中,以民主黨議員爲中心也表達了“虛擬貨幣的價格波動風險和管理方面的課題”等擔憂。

關於比特幣準備法案的美洲競爭

他州的波及與競爭加劇

新罕布什爾州此次的決定預計將對其他州產生重大影響。

本法的模型制定與Satoshi Action Fund有關,今年以來已經在美國國內20多個州提出了類似的“比特幣準備金”法案,各州之間展開了可以稱之爲“準備金法案的立法競賽”的競爭。

新罕布什爾州在這場競爭中獲勝,成爲美國首個成立的州,但其他州的進展並不一定順利。

美國各州比特幣準備法案的現狀

在亞利桑那州,類似的法案雖然通過了州議會,但在5月3日,凱蒂·霍布斯州長行使了否決權,未能成行。

盡管在俄克拉荷馬州的參議院委員會進行了審議,但以微弱的1票差被否決。此外,佛羅裏達州最初被認爲是有希望的,但在法案提交後卻選擇撤回。

另一方面,北卡羅來納州目前仍在有力議員的主導下進行審議,仍有成爲第二個成立州的可能性。

此次在新罕布什爾州新法成立,標志着地方政府在國內外潮流中,正式邁出了利用比特幣的開創性一步。

※價格爲撰寫時點的匯率換算(1美元=143.17日元)

最新的虛擬貨幣新聞在這裏

來源:法案「HB302」

執筆・翻譯:BITTIMES 編輯部

縮略圖:由AI生成的圖像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