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动态大使专属观点任务# #OBOL#
《OBOL項目》
OBOL是幹嘛的?
簡單來說,它想解決以太坊質押的一個大問題——現在大部分節點其實是被少數大機構控制的,萬一這些節點出問題(比如被攻擊或者宕機),整個網路的安全性就會受影響。OBOL搞了個叫“分布式驗證器技術”(DVT),相當於把驗證器的“鑰匙”拆成幾份,分給不同的節點保管。這樣一來,就算某個節點掛了,其他節點還能湊一起繼續幹活,有點像把雞蛋分開放多個籃子。
這個技術其實挺應景的。因爲以太坊現在全面轉向PoS質押,但大家逐漸發現,質押的錢越來越集中在Lido、Coinbase這些巨頭手裏,反而和“去中心化”的初衷有點矛盾。OBOL的目標就是讓質押這件事變得更分散,降低單點故障的風險。最近Lido自己也在推一個叫“Simple DVT”的計劃,打算把OBOL的技術整合到他們的節點裏,說明行業裏的大玩家其實也認可這個方向。
技術上的小聰明
OBOL團隊做了一個叫Charon的中間件,它不強迫用戶換掉現有的質押工具(比如你習慣用Prysm或者MetaMask),而是直接兼容這些工具,相當於在原有流程上加了一層“保險”。比如你原來用Ledger冷錢包做質押,現在用Charon的話,可以把私鑰拆成幾份,分別存在不同的地方,但操作習慣不用大改。這種“兼容性優先”的策略,可能更容易讓傳統質押服務商接受,畢竟誰也不願意爲了一個新功能重寫整個系統。
不過這裏有個隱患:多個節點之間需要實時同步數據,萬一網路延遲或者軟件版本不統一,可能會導致驗證失敗。聽說OBOL在測試網裏搞了個“心跳檢測”機制,節點之間定期互相確認狀態,有問題就自動切換備用節點。這種設計聽起來合理,但實際運行起來會不會出bug?可能得等主網上線後才見分曉。
競爭和差異化
現在做DVT的不止OBOL一家,比如還有個叫SSV Network的項目,技術路線不太一樣。SSV用的是“祕密共享”(把私鑰加密後分片),而OBOL更偏向於“閾值籤名”(需要多個節點合作生成籤名)。這兩種方式各有優劣:OBOL的籤名效率可能更高,但SSV對節點離線容忍度更強(允許1/4節點宕機,而OBOL需要至少2/3節點在線)。
不過OBOL專門降低小玩家的參與門檻。比如他們推出的“Obol Splits”功能,讓普通用戶不用自己湊32個ETH也能當節點,幾個人可以合夥湊一份。這招可能吸引很多散戶,尤其是那些不想把錢全交給Lido的人。相比之下,SSV更偏向服務專業節點運營商,OBOL看起來想兩頭通喫。
代幣經濟的問題
OBOL的代幣模型還沒完全公開,但根據現有信息,代幣可能用於治理、支付手續費和節點質押保證金。這裏有個矛盾點:如果節點運營商必須質押大量代幣作爲保證金,一旦幣價暴跌,可能會有人退出導致網路不穩定。團隊可能會引入穩定幣抵押選項,或者動態調整質押比例,但這又增加了復雜性。
另一個問題是“強制用代幣支付手續費”。這雖然能推高代幣需求,但如果用戶覺得麻煩(比如需要先買幣再支付),反而可能寧願選擇不用DVT的傳統質押服務。所以OBOL可能需要設計更靈活的費用機制,比如允許用ETH支付,但給用OBOL代幣的用戶折扣。
風險和機會
除了技術風險,監管也是個不確定因素。比如,如果某個國家認定DVT節點集羣算“一個實體”,那即使密鑰分散,整個集羣可能還是得按中心化機構來合規。OBOL團隊需要提前和監管溝通,甚至拉攏一些合規機構加入生態(比如和合規的托管方合作)。
另外,以太坊質押率現在已經接近26%,如果未來增長放緩,OBOL可能需要拓展其他鏈的市場,比如給Layer2或者Cosmos生態提供DVT服務。再或者和EigenLayer這類“再質押”協議合作,讓節點同時承擔多個鏈的安全任務——這種跨鏈敘事如果玩得好,想象空間會更大。
個人看法
OBOL的技術方向是對的,尤其現在行業裏都在吐槽質押中心化的問題。但它能不能成,關鍵看兩點:一是主網上線後能不能穩定運行(別出現大規模罰沒事故),二是能不能讓中小節點真正賺到錢。如果最後只是Lido這些巨頭用它的技術來“貼金”,實際權力還是集中在少數人手裏,那可能就背離初衷了。
另外,團隊挺會搞生態合作的,比如拉上Stakefish、Chorus One這些老牌節點服務商站臺。但要注意的是,這些大合作夥伴可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未來如果和OBOL產生競爭(比如自己搞DVT),合作關係的持續性會受影響。總的來說,這項目值得關注,但還得觀察後續落地情況。
OBOL 交易與活動直達連結,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
交易 OBOL/USDT:
https://www.gate.io/trade/OBOL_USDT
Launchpool 質押入口:
https://www.gate.io/launchpool/OBOL?pid=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