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观沧海
vip

美國與胡塞武裝:一場“逼平”背後的復雜博弈



美國近期竟與也門胡塞武裝達成了某種“停戰”局面,這一消息着實令人意外。要知道,胡塞武裝作爲世界軍事領域中頗具影響力的組織,自成立以來,在軍事對抗的舞臺上從未在未取得勝利的情況下籤署停戰協定,一直以強硬姿態示人。
然而,如今卻出現了美國與胡塞武裝“戰平”的局面。5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向記者宣稱,胡塞武裝已表明“不想再打了”,甚至“已經投降”,美方出於尊重這一決定,將停止空襲行動。但這一說法實在令人質疑,胡塞武裝作爲在地區軍事格局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力量,會輕易向美國投降嗎?
不出所料,新聞報道後,胡塞武裝迅速做出強烈反應,堅決闢謠。他們表示,同意停火是因爲美國做出了退讓,是美國先“投降”,特朗普的說法完全是謊言。其談判負責人更是明確指出:“改變立場的是美國,而我們的立場始終堅定。”不僅如此,胡塞武裝還進一步強調,與美國達成的停火協議並不包含停止對以色列的襲擊。這意味着,無論美國採取何種行動,胡塞武裝都將繼續對與以色列相關的一切目標發動攻擊,包括船只等。
以色列方面也迅速做出反應,對美國和胡塞武裝達成的停戰協議表示了激烈的抗議與反對,並宣稱只要胡塞武裝繼續攻擊以色列,即便美國不參戰,以色列也會獨自對胡塞武裝進行反擊。從以色列的激烈反應來看,胡塞武裝所言似乎並非虛言,停戰協議確實未涵蓋停止對以色列襲擊的內容。如此一來,美國似乎真的“背棄”了其盟友以色列,獨自選擇停戰,這與美國最初參戰的目標背道而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國確實做出了退讓。
不過,即便如此,美國能夠迫使胡塞武裝同意停戰,也着實不易。畢竟,胡塞武裝實力不容小覷。但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和胡塞武裝在“誰退讓、誰投降”這一問題上各執一詞,且都只是口頭宣稱,並未拿出任何紙質協議作爲證明。這表明,雙方此次達成的停戰協議僅僅是口頭約定,並未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件,更沒有籤字確認。
回顧胡塞武裝的歷史,他們從未在任何未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籤字,此次也不例外。盡管在與美國的對抗中略顯狼狽,但胡塞武裝最多只是口頭同意停戰,絕不會在任何協議上籤字。畢竟,國家之間的合約都可能隨時被撕毀,美國要一個胡塞武裝的口頭停戰承諾,實際作用微乎其微。
但話說回來,美國能迫使胡塞武裝在沒有獲得勝利的前提下同意口頭停戰,確實堪稱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在歷史上,能把胡塞武裝逼到這個份上的,似乎只有美國。而胡塞武裝之所以被迫口頭同意不再攻擊美國,是因爲美國與胡塞武裝鏖戰許久卻始終未能取得勝利。
接下來,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場衝突中的重要戰果和時間節點。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胡塞武裝以“聲援加沙”爲由,宣布對以色列及其盟友實施海上封鎖,並使用無人機和導彈襲擊紅海、阿拉伯海水域的相關目標。這一行動迫使全球12%的商船繞道好望角,首月便擊沉了3艘與以色列有關的貨輪。英國和美國在多次與胡塞武裝溝通無果後,不得不派出大量海軍部隊與胡塞武裝開戰。
2024年1月12日,英美開始對胡塞武裝發動空襲,打擊了胡塞武裝的雷達站、導彈庫等60個目標,聲稱要“削弱其攻擊能力”。然而,胡塞武裝次日便恢復襲擊,1月15日更是用反艦導彈擊中了美國貨輪“Gibraltar Eagle”(所幸無人員傷亡)。2024年1月22日,美國將胡塞武裝重新列爲“全球恐怖組織”,並凍結了其資產。2024年2月12日,胡塞武裝用導彈擊中了英國貨輪“Rubymar”(船員撤離,船最終沉沒)。2024年3月6日,胡塞武裝首次宣布擊落美軍MQ-9“死神”無人機(單架價值3200萬美元)。2024年3月15日,美軍出動B-2轟炸機對胡塞武裝的地下工事發起“外科手術打擊”,日均投彈量高達200枚。但在隨後的10天內,胡塞武裝擊落了3架MQ-9“死神”無人機,雙方的綜合戰爭成本創下了1:600的效費比新世界紀錄。
2024年4月至5月,胡塞武裝調整戰術,改用低成本無人機羣消耗美軍防空導彈。這些廉價無人機性能雖差,但每架成本僅數千美元,同時還會不定時夾雜價值數萬美元一發的導彈進行突襲。胡塞武裝每日發射10至30發左右的無人機或導彈,與美軍單枚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防空導彈展開消耗戰。2024年6月,胡塞武裝宣布使用導彈擊中了美軍航母,但遭到美軍的堅決否認。不過,自2024年6月後,美國航母艦隊確實遠離了胡塞武裝的海岸線,也停止了對胡塞武裝的大規模空襲。此後,雙方進入了“低烈度對峙”狀態,每日互相消耗無人機和導彈。
2024年10月,雙方的攻擊力度驟然升級。胡塞武裝開始動用巡航導彈和價格較高的無人機持續攻擊美軍艦艇,而美軍也重新通過空襲打擊胡塞武裝的軍事設施。外界猜測,雙方均打算通過戰爭手段爲加沙談判進行聲援。2025年1月,加沙停火協議達成,胡塞武裝暫停了對紅海航道的封鎖。但由於以色列重啓了對加沙的封鎖,胡塞武裝於3月11日宣布恢復對以色列船只的襲擊。
2025年3月15日,特朗普決定將美國在紅海部署的兵力翻倍,命令“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羣支援“杜魯門”號,組成雙航母戰鬥羣與胡塞武裝開戰,並下令啓動“大規模空襲”,宣稱目標是“徹底殲滅胡塞武裝”,將在“48小時內摧毀胡塞90%的軍事設施”。2025年3月16日,胡塞武裝展開反擊,用蜂羣無人機擊沉一艘英國油輪,並在社交媒體上直播美軍攔截導彈的“煙花表演”。同日,胡塞武裝同時發射18枚導彈和11架無人機,對“杜魯門”號航母發動了一次蜂羣密集攻擊,迫使美軍數十架艦載機緊急返航護駕。隨後,雙方展開了大規模的空中攻防戰。
2025年4月,胡塞武裝單周擊落7架MQ-9無人機,累計擊落22架,同時頻繁對美軍航母發動襲擊,而美軍對胡塞武裝發動了超過800次空襲。2025年4月9日,胡塞武裝宣稱用“巴勒斯坦-2”導彈擊中“杜魯門”號航母艦橋,美軍緊急否認,但拒絕公布影像證據。2025年4月21日,胡塞武裝宣布同時成功襲擊以色列城市及美軍“杜魯門”號和“卡爾·文森”號雙航母,美軍否認自己的雙航母戰鬥羣遭到攻擊,但依然拒絕公開航母影像證據。
到了5月,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裏,美軍累計損失了單價3200萬美元的MQ-9無人機22架,單價超6000萬美元的F/A-18“大黃蜂”艦載機2架,1架MH-60S“海鷹”直升機,以及1艘巡洋艦雷達系統。更可怕的是,美軍日均燒錢5000萬美元,攔截成本達到了胡塞武裝攻擊成本的1000倍。而美軍付出如此巨大代價後,取得的戰果僅僅是擊殺了胡塞武裝約200名武裝人員(含31名交通指揮員),消耗了胡塞武裝價值約爲美軍攔截成本千分之一的武器裝備。
“卡爾·文森”號艦長曾無奈抱怨:“我們每天攔截的無人機比早餐培根還多。”美軍還否認自己的艦載機和無人機是被胡塞武裝擊落,聲稱全是墜機。至於爲什麼在胡塞武裝攻擊後總是因爲不明原因墜機,美軍發言人沉默良久後只是回答:“……可能是巧合。”對於每天5000萬美元的軍費消耗以及雙方上千倍的成本差距,美國前國防部預算分析師直言:“這不是戰爭,這是經濟自殺。”國會議員更是憤怒地公開宣稱:“我們不是在打擊恐怖分子,而是在給也門廢品回收業輸血!”
在輿論場上,美軍更是輸得一塌糊塗。胡塞士兵發射肩扛導彈擊落美軍無人機的畫面,在TikTok上收獲的點讚比白宮發言人多三個數量級。民主黨議員對此痛心疾首,稱:“我們在TikTok上輸掉的點讚數,比在戰場上丟的炸彈還多!”
最終,在阿曼的斡旋調和下,美軍和胡塞武裝在開戰1年零7個月後,達成了停火協議,雙方口頭承諾互不攻擊,同時胡塞武裝有權繼續攻擊以色列。對此,特朗普宣布這是美國取得的重大勝利,是迫使胡塞武裝做出的巨大退讓。從實際情況來看,特朗普的說法並非毫無道理。胡塞武裝自成立以來,從未在未取得勝利的情況下與任何一方停戰,甚至連口頭停戰承諾都未曾給出過,要麼要求割地,要麼要求賠款,否則絕不停戰。而此次,胡塞武裝白白被美軍轟炸了一年半,連一分錢賠款都沒讓美國給就同意停戰,這確實是胡塞武裝做出的巨大退讓,顯然是在美軍的壓力下被迫做出的決定,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確實是美國的重大勝利。
盡管美國在此次衝突中拋下了盟友以色列不管,但成爲了地球上與胡塞武裝開戰後第一個全身而退的國家,沒有賠款也沒有割地,這無疑是一個奇跡般的勝利。胡塞武裝承認與美國達成了口頭停戰協議,這相當於公開承認了美軍有能力與胡塞武裝打得有來有回,同時也證明了胡塞武裝並沒有徹底消滅美軍的能力。美國此次確實表現得頗爲“出色”,居然把胡塞武裝都給“逼平”了。從今以後,美國似乎有資格與胡塞武裝平起平坐,成爲了不亞於胡塞武裝的強大勢力。而胡塞武裝則似乎將從曾經的“霸主”之位上跌落,以後或許只敢對以色列採取行動了。但這場衝突背後的復雜因素和深遠影響,遠非表面的“逼平”所能涵蓋,國際局勢依然充滿了變數與挑戰。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