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於 5 月 14 日推出影片「Michael Saylor 的 400 億美元比特幣賭注」,聚焦美國上市公司微策略(Strategy,原名 MicroStrategy)及其創辦人 Michael Saylor,深入剖析了微策略如何從一家商業軟體公司蛻變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持有者。 (前情提要:微策略再砸13.4億美元「買13,390枚比特幣」,還有超400億鎂MSTR+STRK股票可加倉BTC) (背景補充:微策略 Michael Saylor 超深度詳談 BTC 為何是全球最強避險資產,沒有之一) 英國《金融時報》於 5 月 14 日推出了一部新紀錄片「Michael Saylor 的 400 億美元比特幣賭注」,聚焦美國上市公司微策略(Strategy,原名 MicroStrategy)及其創辦人 Michael Saylor,深入剖析了微策略如何從一家商業軟體公司蛻變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持有者。 影片透過對投資者、加密貨幣專家及 Saylor 本人的訪談,揭示了這家公司高槓桿投資策略的成功與風險,以及 Saylor 對比特幣未來的堅定信仰。下文為這一紀錄片的重點整理。 這不僅是一場金融冒險,更是一個關於信念與市場狂熱的故事。 微策略的驚人轉型:從軟體公司到比特幣霸主 微策略原本是一家成立近 25 年的商業軟件公司,但在 2020 年,Michael Saylor 帶領公司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大舉投資比特幣。影片指出,微策略自 2020 年中投入 2.5 億美元資金購買比特幣後,迅速擴大投資規模。截至 2025 年,該公司已持有價值約 500 億美元的比特幣,成為全球企業中比特幣持有量最大的單一實體。 這一策略也讓該公司股價飆升,2024 年單年上漲近 400%,市值達到 1,000 億美元,超越石油巨頭 BP,表現大幅領先 NVIDIA、Meta、Tesla 等科技巨頭。影片形容這一轉型「瘋狂且精彩」。 Michael Saylor 的比特幣信仰:數字增長的未來 Michael Saylor 在紀錄片中被認定為一位高調的比特幣傳道者,外號「從不賣出的男人」。他認為比特幣是「地球上最好的儲蓄技術」,其稀缺性賦予了其無可比擬的價值。他預測比特幣價格將在未來 10 年內達到 100 萬美元,20 年內可能飆升至 1,300 萬美元,並稱除非發生「黑天鵝事件」(如全球電磁脈衝或外星人入侵),否則比特幣的崩潰幾乎不可能。 影片還介紹,Saylor 透過社交媒體平台積極推廣比特幣,甚至在價格突破 10 萬美元時,於邁阿密豪宅舉辦比特幣主題派對。他發布的 AI 生成圖片,如穿著比特幣品牌的服裝或足球場形象,進一步強化了他的公眾影響力。紀錄片強調,Saylor 不僅是投資者,更是一位將比特幣視為信仰的領袖。 「無限資金漏洞」:金融工程的魔法 紀錄片也詳細介紹了微策略的財務策略,被支持者稱為「無限資金漏洞」。這一策略的核心是利用股票與比特幣持有價值的溢價(premium to net asset value),創造自我強化的資金循環: 股票與債券籌資:微策略透過發行股票和轉換債券籌集資金。2024 年 11 月,公司在 50 天內籌集 120 億美元,效率驚人。 低成本債務:公司以低利率(1%)或零利率發行轉換債券,吸引機構投資者(如對沖基金),實際上是獲得了無息貸款。 溢價套利:當股票溢價達到淨資產價值的兩倍時,微策略可以 1 美元的資本換取 2 美元的比特幣購買力,等於以 50% 的折扣買入比特幣。 影片介紹,這一策略推高了比特幣的價格,也進一步提升了其股價,形成了良性循環。 市場狂熱與投資者心態 另外,紀錄片還訪問了投資者 Jeff Walton,他將 99% 的股票投資集中在微策略,過去兩年投資組合上漲了 3000%。他預測,微策略可能成長為市值 1 兆美元甚至 10 兆美元的企業。 在這一背景下,微策略的股票也被投資者視為信仰系統,而非單純的金融資產。他們願意支付高於比特幣持有價值的溢價,這種溢價在比特幣價格高漲時尤為明顯。 不過當然,紀錄片也指出這種狂熱同時帶來了風險:若比特幣價格下跌,溢價可能消失,最終導致股東價值稀釋。 高風險與財務挑戰 紀錄片毫不掩飾微策略這一策略的風險: 高槓桿風險:公司依賴大量債務,2025 年第一季度因比特幣價格下跌,報告了近 60 億美元的未實現損失。雖然其資本結構設計能承受比特幣下跌 90% 達四五年,但股權持有人將首當其衝地面對風險。 現金流短缺:幾乎所有籌集資金都用於比特幣,營運現金有限。若需償還債務,公司可能需賣出比特幣或引入新資金,但這在比特幣價格停滯時難以持續。 新金融產品的爭議:2025 年初,微策略推出永續優先股(STRK),提供固定收益,表現亮眼。但隨後推出的 STRF(僅以現金支付股利)卻引發質疑,因其可能加劇流動性壓力。 因此紀錄片也警告,這一策略「只要音樂還在播放,一切都好」,但若比特幣價格崩潰,整個模式可能崩解。 政治環境與市場影響 紀錄片還提到,2025 年川普政府的加密貨幣友好政策對微策略構成了利好。政府討論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新任 SEC 也放寬了數位資產監管,這些都推高了比特幣價格。Saylor 與川普家族的互動也顯示出加密貨幣與政治的交集。 然而,2025 年 2 月,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球貿易戰恐慌,比特幣價格一度下跌 25%,這也顯示出外部因素可能對微策略造成衝擊。因此儘管 4 月底比特幣價格回升,紀錄片仍提醒投資者注意市場波動性。 投資者警告與未來展望 最後,金融時報表示,儘管 Saylor 及其支持者對比特幣的未來表示樂觀,但比特幣的投機性質仍具備風險,是一個「金礦或雷區」。影片引用了 SEC 委員 Hester Peirce 的話,提醒投資者:「如果賠錢,別指望大媽來救你。」 相關報導 SOL Strategies CEO:我們不是 Solana 版微策略,是用科技打造未來 微策略再花1.8億美元「...
軟體賣不動,靠比特幣封神!解碼微策略 Strategy 與 Michael Saylor 的金融魔法
《金融時報》於 5 月 14 日推出影片「Michael Saylor 的 400 億美元比特幣賭注」,聚焦美國上市公司微策略(Strategy,原名 MicroStrategy)及其創辦人 Michael Saylor,深入剖析了微策略如何從一家商業軟體公司蛻變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持有者。 (前情提要:微策略再砸13.4億美元「買13,390枚比特幣」,還有超400億鎂MSTR+STRK股票可加倉BTC) (背景補充:微策略 Michael Saylor 超深度詳談 BTC 為何是全球最強避險資產,沒有之一) 英國《金融時報》於 5 月 14 日推出了一部新紀錄片「Michael Saylor 的 400 億美元比特幣賭注」,聚焦美國上市公司微策略(Strategy,原名 MicroStrategy)及其創辦人 Michael Saylor,深入剖析了微策略如何從一家商業軟體公司蛻變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持有者。 影片透過對投資者、加密貨幣專家及 Saylor 本人的訪談,揭示了這家公司高槓桿投資策略的成功與風險,以及 Saylor 對比特幣未來的堅定信仰。下文為這一紀錄片的重點整理。 這不僅是一場金融冒險,更是一個關於信念與市場狂熱的故事。 微策略的驚人轉型:從軟體公司到比特幣霸主 微策略原本是一家成立近 25 年的商業軟件公司,但在 2020 年,Michael Saylor 帶領公司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大舉投資比特幣。影片指出,微策略自 2020 年中投入 2.5 億美元資金購買比特幣後,迅速擴大投資規模。截至 2025 年,該公司已持有價值約 500 億美元的比特幣,成為全球企業中比特幣持有量最大的單一實體。 這一策略也讓該公司股價飆升,2024 年單年上漲近 400%,市值達到 1,000 億美元,超越石油巨頭 BP,表現大幅領先 NVIDIA、Meta、Tesla 等科技巨頭。影片形容這一轉型「瘋狂且精彩」。 Michael Saylor 的比特幣信仰:數字增長的未來 Michael Saylor 在紀錄片中被認定為一位高調的比特幣傳道者,外號「從不賣出的男人」。他認為比特幣是「地球上最好的儲蓄技術」,其稀缺性賦予了其無可比擬的價值。他預測比特幣價格將在未來 10 年內達到 100 萬美元,20 年內可能飆升至 1,300 萬美元,並稱除非發生「黑天鵝事件」(如全球電磁脈衝或外星人入侵),否則比特幣的崩潰幾乎不可能。 影片還介紹,Saylor 透過社交媒體平台積極推廣比特幣,甚至在價格突破 10 萬美元時,於邁阿密豪宅舉辦比特幣主題派對。他發布的 AI 生成圖片,如穿著比特幣品牌的服裝或足球場形象,進一步強化了他的公眾影響力。紀錄片強調,Saylor 不僅是投資者,更是一位將比特幣視為信仰的領袖。 「無限資金漏洞」:金融工程的魔法 紀錄片也詳細介紹了微策略的財務策略,被支持者稱為「無限資金漏洞」。這一策略的核心是利用股票與比特幣持有價值的溢價(premium to net asset value),創造自我強化的資金循環: 股票與債券籌資:微策略透過發行股票和轉換債券籌集資金。2024 年 11 月,公司在 50 天內籌集 120 億美元,效率驚人。 低成本債務:公司以低利率(1%)或零利率發行轉換債券,吸引機構投資者(如對沖基金),實際上是獲得了無息貸款。 溢價套利:當股票溢價達到淨資產價值的兩倍時,微策略可以 1 美元的資本換取 2 美元的比特幣購買力,等於以 50% 的折扣買入比特幣。 影片介紹,這一策略推高了比特幣的價格,也進一步提升了其股價,形成了良性循環。 市場狂熱與投資者心態 另外,紀錄片還訪問了投資者 Jeff Walton,他將 99% 的股票投資集中在微策略,過去兩年投資組合上漲了 3000%。他預測,微策略可能成長為市值 1 兆美元甚至 10 兆美元的企業。 在這一背景下,微策略的股票也被投資者視為信仰系統,而非單純的金融資產。他們願意支付高於比特幣持有價值的溢價,這種溢價在比特幣價格高漲時尤為明顯。 不過當然,紀錄片也指出這種狂熱同時帶來了風險:若比特幣價格下跌,溢價可能消失,最終導致股東價值稀釋。 高風險與財務挑戰 紀錄片毫不掩飾微策略這一策略的風險: 高槓桿風險:公司依賴大量債務,2025 年第一季度因比特幣價格下跌,報告了近 60 億美元的未實現損失。雖然其資本結構設計能承受比特幣下跌 90% 達四五年,但股權持有人將首當其衝地面對風險。 現金流短缺:幾乎所有籌集資金都用於比特幣,營運現金有限。若需償還債務,公司可能需賣出比特幣或引入新資金,但這在比特幣價格停滯時難以持續。 新金融產品的爭議:2025 年初,微策略推出永續優先股(STRK),提供固定收益,表現亮眼。但隨後推出的 STRF(僅以現金支付股利)卻引發質疑,因其可能加劇流動性壓力。 因此紀錄片也警告,這一策略「只要音樂還在播放,一切都好」,但若比特幣價格崩潰,整個模式可能崩解。 政治環境與市場影響 紀錄片還提到,2025 年川普政府的加密貨幣友好政策對微策略構成了利好。政府討論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新任 SEC 也放寬了數位資產監管,這些都推高了比特幣價格。Saylor 與川普家族的互動也顯示出加密貨幣與政治的交集。 然而,2025 年 2 月,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球貿易戰恐慌,比特幣價格一度下跌 25%,這也顯示出外部因素可能對微策略造成衝擊。因此儘管 4 月底比特幣價格回升,紀錄片仍提醒投資者注意市場波動性。 投資者警告與未來展望 最後,金融時報表示,儘管 Saylor 及其支持者對比特幣的未來表示樂觀,但比特幣的投機性質仍具備風險,是一個「金礦或雷區」。影片引用了 SEC 委員 Hester Peirce 的話,提醒投資者:「如果賠錢,別指望大媽來救你。」 相關報導 SOL Strategies CEO:我們不是 Solana 版微策略,是用科技打造未來 微策略再花1.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