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2029年的加密世界長什麼樣?
**編者按:**2030 年,世界崩塌,島上 Bitcoiners 建起堡壘,而真正的重啓在廢墟中悄然發生。技術與靈性融合,「隱祕之環」與加密理想者聯合,拒絕消費主義與控制,重建價值與信仰。「去中心化靈魂」成爲口號,未來不在上層,而由地下重新書寫。
以下爲原文內容(爲便於閱讀理解,原內容有所整編):
2029 年的加密世界:新秩序
比特幣已經成爲全球投資者的新常態。今年,它的價格突破了 50 萬美元大關——不是靠一場突如其來的暴漲,而是經歷了長達十年的持續較量,敘事一次次反轉,政府最終讓步,機構也不得不調整規則。如今,全球數十億人都在想方設法積累「聰」(sats)——比特幣的最小單位。就像過去人們會購買金飾來傳承財富,現在的家庭則圍坐一起計算他們能留給下一代多少聰。
聰已經成爲一個全新的資產類別——不需要監管來證明其價值。它們像收藏品一樣被購買,被存放在去中心化的「金庫」裏,代代相傳,成爲新的傳家寶。那些曾在 20 多歲時嘲笑比特幣的千禧一代,如今正陷入前所未有的 FOMO(錯失恐懼)。這場競爭,不再關乎地位,而是關乎生存。聰不僅是金錢,它還是通行證——通往社區、資源與安全的通行證。
比特幣如今已經成爲人類歷史上最受歡迎的金融工具——超越了黃金、股票,甚至是國債。這個過去二十年裏回報率最高的資產,如今堂而皇之地寫進每一個理財顧問的操作手冊。那些曾經專門推銷共同基金和保險產品的客戶經理,如今也帶着同樣訓練有素的微笑和語調,推銷比特幣。
連發達國家的政府財政部如今也持有 BTC 作爲對沖資產——這在十年前還是無法想象的事。全球已有超過 100 家上市公司在資產負債表上持有比特幣。它早已不僅是避險工具,而是新經濟秩序的底層基石。
那些從比特幣早期就堅定持有、不在全世界質疑它時拋售的人,如今成了新的精英階層——他們不炫富,卻正在定義未來。他們自稱爲「比特幣信徒(Bitcoiners)」。但這不只是一個身分標籤,它是一場運動,一種哲學,一種新宗教。這個宗教的道德支柱是:貨幣自由、自我教育,以及非傳統的婚姻契約形式。
他們起草了自己的法律,編寫了自己的代碼,建立了拒絕國家控制的聯盟。他們做了各國政府最擔心的事——退出了系統。
他們建造了「比特幣島」——一個位於太平洋某處的主權島國,完全由比特幣資助。最初只有 100 名公民,如今島上已聚集超過一萬名比特幣信徒——大多是早期採用者、開發者、投資人和思想家。
島上有自己的護照、自己的去中心化身份系統,成了旅遊聖地:碧海藍天、無稅天堂、迷幻儀式、隱私武裝。那些在別處非法的事物,在這裏通過自我監管變得合法可行。每一筆交易都記錄在公開鏈上——但自由依然是絕對的。
然而,這座島開始腐爛了。
那些已經成了億萬富翁的比特幣信徒,開始把外來者當作低等人。一種悄無聲息的殖民心態正在醞釀。他們用聰來換取服務——但語氣充滿帝國式優越。他們追求的不是合作,而是服從。隨着外部世界經濟崩潰,這座島自詡爲新的權力中心——正在打造「下一個美國」。而外界的窮人和流亡者,爲了生存甘願屈服。比特幣信徒不再掩飾自己的主導地位——他們開始欣然接受它。
而這一切的核心,是中本聰。
這位比特幣的化名創始人已然成神。不只是比喻意義上的「神」。如今全球已有 100 多個「中本寺廟」。每週舉行儀式——人們誦念 SHA-256 的哈希值,冥想去中心化的原則。這些寺廟也是招募中心。潛在信徒需經過篩選,合格者將被送往比特幣島接受訓練。圍繞中本聰的宗教狂熱已經達到了神跡級別——他的白皮書,如今被視爲新的《薄伽梵歌》、可蘭經與聖經的合體。
但在島嶼之外,是另一個世界。
全球經濟已徹底崩潰。美國的債務泡沫終於破裂。布雷頓森林體系後的金融秩序,扛不住人爲操控的市場壓力,一環接一環地倒下。通貨膨脹飆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法幣體系崩塌,儲蓄被清零,人們失去了工作、房子,甚至理智。
AI 代理——訓練於整個互聯網的集體記憶——接管了白領工作。程序員、寫作者、律師、諮詢師,全被替代。甚至連心理醫生都被超個性化的 AI 陪伴取代。企業用 AI 提升效率的同時,也裁掉了數百萬員工。「人類低效」不再被容忍,我們被最優化得幾乎消失。
爲了逃避現實,人們轉向了元宇宙。
中產階級的新玩具不再是車或房,而是一副 VR 頭顯。它成了通往「更好生活」的窗口——也是唯一值得活着的地方。在元宇宙裏,他們可以自己設計房子、戀人、工作。他們成了沙盒中的造物主。
人際關係發生了轉變,身體親密被感官模擬取代。人們 80% 的時間花在虛擬世界裏,90% 的對話發生在數字空間。家庭只是共享一個虛擬房間的幾個頭像。
觸感消失了,眼神交流被遺忘。意識開始模糊,現實變得可有可無。
而現實世界,越來越黑暗。
核戰爭的傳言變得司空見慣。每個國家的手都搭在了發射按鈕上,每個人都感到受到威脅。新聞每天都充滿戰爭謠言,各大城市開始重新演練疏散演習。孩子們被教育如何生存。世界陷入一種集體恐慌中,而元宇宙成了唯一讓人有「安全感」的地方。
但在混亂中,一些「英雄」出現了。
他們沒有披風,也不是億萬富翁的代言人。他們是教師、程序員、哲學家。他們沒有武器,只有意識。這些人,常被稱爲「隱祕圈子(Hidden Circle)」,開始幫助他人「拔掉插頭」,教人們如何呼吸、如何感受,如何找回「活着」的意義。但在喚醒他人之前,他們必須先清理自己的內在——那個被遺忘的精神生態系統。
靈性,早已變成了一門生意。工作坊、課程、大師幣,每一個道場都成了可下載、可付費的 App。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把療愈變成了表演,用虛假的「內心平靜」騙取金錢。人們開始對「內在修行」這個概念感到背叛,「靈性」這個詞,也逐漸失去了意義。
於是,那些「超級英雄」開始重新奪回這片空間。他們回到最初的經典文獻中,在寂靜中修行,一對一地幫助他人。沒有價格標籤,沒有社交標籤,只有純粹的「意圖」。他們在慢慢重建一種新文化——不是建立在權力、也不是逃避之上的文化,而是一種「平衡」。
其中一些人,依然相信加密貨幣——不是它如今變成的賭場模樣,而是它背後的技術:密碼學、隱私保護、價值的去中心化流通。他們相信技術仍然有解放的力量。但最令他們心碎的是,看着加密世界淪爲騙局。
那些他們曾經敬仰的工具,如今被用來欺騙無辜的人。毫無價值的 meme 幣、區塊鏈上的龐氏農場、網紅收割粉絲的割韭菜遊戲……人們失去了信任,把加密世界看成暗網的遊樂場。而那些最初的信徒——密碼學家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夢想破碎。
但他們沒有放棄。
一個新運動誕生了:《加密無政府主義宣言 2.0》。
這不僅是一篇文本,它是一部數字憲章。它號召的是建設者,不是交易員。它旨在組建一個真正信仰加密精神的公司聯盟——透明、私密、價值對等。他們重新開始打造工具,而非炒幣;搭建系統,而非制造投機。一個新時代就此開始。
《加密無政府主義宣言 2.0》像野火般通過加密頻道傳播,被紋在二維碼刺青上,在地下聚會中低語相傳,滲透入零知識網路。它不承諾財富,只要求「正直」。
它點名批評那些已經成了寡頭的「極端主義者」,質問每一個打着「改變世界」旗號、卻只是爲了拉盤的項目。而最重要的是,它提醒全世界:比特幣——以及整個加密世界的存在理由——是去武裝那些壟斷信任的機構。
這場地下復興並不耀眼。
沒有浮誇的大會。沒有網紅登臺。
只有 Git 提交。研究論文。匿名節點像沉睡的大腦神經重新連接。
一個又一個小型集體在廢棄的建築、森林、被改造的地堡中重新聚集。
他們不僅在寫代碼,也在思考哲學:身分,是否可以在沒有政府幹預的情況下被重構?
2030 年出生的孩子,是否可能一生不被監控?
價值,是否可以不靠利潤驅動,而靠協議激勵來分發?
在這場悄無聲息的風暴中,「隱祕之環」和「加密無政府主義者」開始交匯。
他們意識到,真正的自由,不能只是技術上的,也不能只是精神上的——它必須兩者兼具。
一個人無法在一個監控國家中冥想;
而隱私技術也毫無意義,如果人們內心依然空虛。
於是,他們開始了「融合」——代碼與意識的融合。
他們不穿長袍,也不爲億萬富翁開發區塊鏈。
他們爲自由思考者建圖書館,在寺廟裏開啓節點。
他們的「達摩」是持續在線(uptime),他們的「咒語」是:「驗證,然後信任」。
他們像修行者祈禱那樣練習加密——神聖、精準、爲了他人。
到了 2030 年,一個新的低語開始在世界最不可能的角落流傳:
「去中心化靈魂。」
沒人知道這句話最初是誰說的,但它成了新時代的口號。
那座島上的 Bitcoiners,建起了一座堡壘;但真正的未來,是在廢墟中被一點點搭建出來的——由那些仍然記得我們爲什麼出發的人。
這場重啓,不會來自上層。它正從地底開始。
悄無聲息。堅定不移。去中心化。
「原文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