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山裏遍地股神

作者:吳文濤

當國內金融圈正在流行從“金飯碗”到“鐵飯碗”的上岸路線時,美國的議員們已經展現出了睥睨華爾街的投資實力。

被譽爲國會山股神的美國前衆議長佩洛西,2024年又秀出一波70.9%收益率的投資操作。別看她相對“國運指數”納斯達克還有40%的超額,但放在一衆國會議員裏也不過排在第十位。共和黨衆議員大衛·勞澤憑藉着英偉達的持倉,以149%的年度收益率一舉奪魁。

相比之下,晨星評選出的美國2024年前十佳基金,第一名的收益率不過56.13%,在國會山的世界裏,甚至拿不到自己的號碼牌。

如果說個案的優秀不足以刻畫出國會山羣像,那麼Unusual Whales還統計了一組平均數。根據他們發布的2024 年國會交易報告,2024年,整體更傾向於持有科技股的民主黨議員平均收益率爲31%,整體更傾向於持有金融和大宗商品的共和黨議員平均收益率爲26%,略顯遜色。但兩黨的平均收益率均超過標普500的24.9%漲幅。

“戰勝指數”,對於巴菲特來說都是一件相當有挑戰的事情。可放到以立法爲主業的議員們面前,卻輕輕鬆松把炒股副業發展到了專業機構都汗顏的地步。

盡管議員們的收益率背後,也面臨着來自輿論質疑其“內幕交易”的諸多爭議。但事態不僅沒有迎來扭轉,反而在2025年走向更爲戲劇化的一幕。

4月初,當整個美國資本市場都在突如其來的“對等關稅”面前戰慄顫抖時,華爾街很難想到,總統特朗普會在4月9日親手在Truth Social上發布年度推文——“THIS IS A GREAT TIME TO BUY!!!”,然後在4個小時之後,正式宣布對75個國家暫停實施“對等關稅”90天的消息,美股果不其然應聲大漲。

眼看着金融中心在從華爾街挪向華盛頓,焦慮是屬於紐約客的事情。畢竟,華盛頓的不確定性越高,國會山的議員們信息差就越大。

令人心動的“巧合”

在美國國會山議員的投資過程當中,巧合總是會在不經意間發生。

比如民主黨衆議員黛比·舒爾茨的投資組合創下了僅次於 Rouzer 的收益率,身爲衆議員軍事建設撥款小組委員會的高級成員,而她所買入的衛星運營商Viasat,自2020財年以來已經收到了超過27億美元的政府合同,主要客戶是國防部;比如共和黨衆議員、國土安全撥款小組委員會成員丹·紐豪斯在2024年4月購買了政府最大的承包商之一RTX的股票。

而衆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的操作更是過於精準,其在2025年4月8日購買了1.1萬至16.5萬美元亞馬遜、Lululemon等受對等關稅消息而下跌較多的股票;次日進一步買入2.1萬至31.5萬美元英偉達等科技股。而這一切都發生在特朗普發帖稱“THIS IS A GREAT TIME TO BUY”之前。

不過,相比參議員理查德·伯爾在2020年幹的事情,衆議員們只在國會山的外圍賺了點有限的信息差。

2020年2月27日,在新冠疫情爆發的前夕,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該病毒可能是季節性的。“它會消失的。就像一個奇跡一般,總有一天它會消失,”隨後他又補充道,“當然,在情況好轉之前可能會先變得更糟。”

美國參議員理查德·伯爾顯然對此並不贊同。其在當月的13日就通過33筆單獨的交易出售了價值62.8萬至172萬美元的個人股票,其中包括了大量旅遊、酒店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在市場暴跌的前夕,他單日賣出的股票數量達到了近14個月的新高。

事情遠不止於此,在總統安撫民衆的同一天,理查德·伯爾還參加了一場名爲**國會山俱樂部(Capitol Hill Club)**的午餐會。出席這次活動的嘉賓代表了來自北卡羅來納州不同行業的公司和組織,而他們都有一個相同之處:這些公司或其政治委員會在 2015 年和 2016 年向伯爾的競選活動捐贈了超過 100,000 美元。

根據NPR公布的一份祕密言論錄音,理查德·伯爾在午餐會上對新冠疫情的嚴重程度做了進一步的說明。“它的傳播比我們在近代歷史上看到的任何事情都要激進得多。”理查德·伯爾說道,“它可能更類似於 1918 年的大流行[2]。”

與此同時,理查德·伯爾在會上還未卜先知般地做出了幾個判斷:

1)歐洲旅行可能會變得很危險;

2)北卡羅來納州的一些社區學校可能將會關閉;

3)軍事醫院可能會被用來抗擊疫情。

巧合的是,這些預測最終都變爲了現實。13 天後,國務院開始警告不要前往歐洲旅行;16天後,北卡羅來納州因冠狀病毒的威脅而關閉學校;3周後,公衆開始知道軍事醫院被徵用的可能性。

如果將所有的線索聯繫起來,很難不令人產生這樣的聯想:理查德·伯爾在提前就知道了疫情的嚴重程度後,不僅先將自己的資產賣出,並在公衆知道這一消息之前,提前告知幫助他競選的支持者們。

眼看着事態愈演愈烈,理查德·伯爾最終迫於輿論的壓力,在2020年5月15日辭去了辭去參院情報委員會(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主席的職位。

對於國會議員們來說,爲了能夠得到這份年薪十五年沒有變過、總計17.4萬美元的工作,他們不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並且還要籌集數百萬美元競選資金,最終才能夠獲得一個爲美國人民服務的機會。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僅僅是理查德·伯爾在疫情期間賣出的股票,其所變現的金額就至少是他4年的工資收入。

雖然理查德·伯爾如今已經離開了國會山,但理查德·伯爾式的議員投資法仍然在國會的各個角落裏上演。尤其當宏觀局勢開始劇烈地影響美國資本市場的預期與估值時,關稅又何嘗不是一種“疫情時代”的變體?

雖然爲了避免國會議員們的內幕交易,美國也曾經試圖出臺過相關的法案,譬如2012年頒布的STOCK法案便是專門針對國會議員利用內幕消息獲利而制定的法案。但當立法者們要爲一部限制自己靠副業賺錢的法案投票時,結局就早已注定。

名存實亡的法案

議員炒股文化,在美國並不是一個祕密。2011年,美國一檔名爲《60 minutes》的欄目向公衆揭露了“國會議員合法利用他們在公務期間獲得的非公開信息進行交易”的內幕。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員彼得·施韋澤(Peter Schweizer)在欄目中爆料道:**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後的第三天,**財政部長和聯準會主席向國會議員們做了一次關於經濟狀況的閉門簡報,而國會議員們也在會後展開了一系列的股票交易。

尤其是衆議院成員之一斯賓塞·巴庫斯更是在會後的第二天就買入了市場下跌的期權,並最終獲取了豐厚的利潤。

面對彼得·施韋澤的爆料,Bachus 辯護稱:“我不會因爲自己是一個優秀的投資者而感到內疚,我能夠做出這樣判斷的原因是因爲我是周圍最好的投資者之一[3]。"

斯賓塞·巴庫斯堅持稱自己從未利用過非公開信息進行交易,但這顯然無法讓民衆們信服。根據當時的一份民調,僅有9%的民衆對國會表現感到滿意,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低[4]。

彼時恰逢美國國會連任選舉之際,爲了能夠獲得選民們的支持,深陷內幕交易醜聞的國會議員們翻出了早在2006年就已經起草但始終未被通過的 STOCK 法案,並由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於 2012 年 4 月 4 日正式簽署。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票環節中,參議員中的大多數都贊成通過該方案,僅有3名成員投出了反對票。而疫情期間大賺一筆的主角理查德·伯爾正是其中之一。

但是STOCK法案的核心並非禁止交易而是強制披露,明確要求國會議員及其配偶在45天內披露超過1000美元的交易。另一方面,STOCK 法案的處罰力度並不大,沒有按時披露的議員們面臨的首次處罰僅爲200美元的罰款。

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議員的處罰信息也不會向所有人公開。根據Business Insider的一份調查,2020年至2022年期間,至少有78名議員被發現延遲提交股票交易,但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否因違規行爲而受到 200 美元的罰款[5]。

更重要的一點是,即便包括南希·佩洛西、理查德·伯爾等國會議員們因涉嫌內幕交易而遭受廣泛的質疑,但STOCK法案自成立以來,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國會議員和行政部門高級成員因爲違反了STOCK 法案而受到指控。

而少數被判內幕交易的議員之一克裏斯·柯林斯(Chris Collins),其罪名也是因爲他在同時擔任醫藥公司董事的情況下,先於市場知曉公司藥物研發結果而讓兒子提前賣出了相關股票,違反了美國的證券法。

2024年7月,兩黨參議員聯合提出一項名爲ETHICS的法案,其全稱爲Ending Trading and Holdings in Congressional Stocks,目的是禁止國會議員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交易個股。

法案貼心地做了過渡期安排,要求現任議員需立即停止購買新個股,並在2027年3月下一屆國會開始時剝離所有個人股票資產。違反禁令者需繳納相當於其月薪的10%或違規資產價值的10%(取較高者)。

然而,相對溫和的STOCK法案從2006年提出到2012年通過,懸而未決了6年。如今,這個去年7月提出的ETHICS還沒來得及更新下文,國會山的股神們就又已經迭代了一個版本。

從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議員們在銀行倒閉前交易獲利,到2020年新冠大流行期間,議員們在疫情不可控之前拋售離場,再到2025年關稅震蕩期間,總統與議員們一起在股市裏,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沒有什麼比“風浪越大魚越貴”更能概括國會山的投資哲學。

尾聲

巴菲特曾經說過自己的投資原則有三條:“第一,不要虧錢;第二,不要虧錢;第三,永遠記住前面兩條。”而對於國會山的議員們來說,保全本金同樣是他們在面對重大事件之前的第一原則。

理查德·伯爾爲例,其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夕,一邊告訴民衆不要恐慌,一邊讓其妻子從銀行裏提走了所有的存款,避免了金融危機可能帶來的踩踏;而在2020年疫情爆發前夕,他同樣一邊安撫選民,一邊將受到疫情影響的相關股票賣出,避免了之後股市熔斷帶來的虧損。

“堅守能力圈”則是很多議員們的另一條原則。

譬如推動處方藥定價法案的衆議院教育和勞工委員會成員裏克·艾倫會買賣醫藥公司相關的股票;衆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的民主黨籍衆議員辛迪·阿克斯恩則是會青睞銀行股票;力推可再生能源相關立法的民主黨籍衆議員阿蘭·洛溫塔爾,其家人更是在2019年至2021年間97次買賣太陽能企業股票。[6]

總的來看,在投資原則上,議員們首先不虧錢,然後堅守能力圈的操作,堪稱是比肩巴菲特的教科書級投資指南。只不過,真正的股神依靠分析公開財報的能力而收獲全世界投資者的敬意,議員們則是在閉門簡報會裏擁有“be first,be smarter or cheat”的縫隙而受到了普遍的質疑。

盡管,佩洛西曾一度理直氣壯地爲國會股票交易辯護——“這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議員們應該有權參與其中”,但在普通人看來,國會山永遠有一個無法企及的優勢,就是在人們還沒看到考卷的時候,就已經拿到了答案。

參考資料:

[1]Congressional Stock Trades Get Scrutiny,NPROne of Trump’s billionaire supporters has harsh words for the president about his trade war,CNN

[4]權力與金錢的遊戲——起底美國官員內幕交易,新華網

[7]Dozens of lawmakers beat stock market in 2024: Report,THE HILL

[8]Marjorie Taylor Greene faces scrutiny over stock trades before town hall,FOX 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