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的三大差異

比特幣 (BTC) 再次引爆了加密貨幣社區,正式突破了 $111,000 的大關,創造了新的歷史最高紀錄。然而,在這股漲上天的背後,有明顯的跡象表明市場結構和心理的顯著變化——與之前的漲價週期有着顯著的不同。

市場數據分析和鏈上指標顯示出與之前幾次頂峯相比的三個顯著差異。這些變化不僅反映了市場的成熟,還表明投機因素正在逐漸讓位於具有戰略和長期視野的資金流入。讓我們深入探討這三個顯著的差異。

#1. 資金費率低: 期貨市場不再過於火熱

一個反映加密貨幣市場“熱度”的關鍵指標是永久期貨合約的資金費率。該指標顯示了交易者維持買入(Long)或賣出(Short)頭寸所需支付的費用,從而揭示了主導市場的整體心理。

根據CryptoQuant的數據,融資利率在2024年3月和12月的價格高峯期飆升——這清楚地表明市場當時被卷入了過度購買的潮流,通常會導致隨後的強烈調整。

3-nguyen-nhan-btc比特幣的Funding rate | 來源: CryptoQuant然而,目前的情況有些不同。盡管2025年5月多頭頭寸有所增加,但融資利率仍然保持在明顯低於之前階段的水平。這表明當前的漲並不是由衍生品市場的過度投機所主導。

“與去年3月和12月的漲幅相比,目前的資金費率明顯更低。這表明最近的漲價趨勢主要來源於現貨市場,幾乎沒有過熱的跡象。發生強烈調整的可能性非常低,”Coin Bureau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ic表示。

穩定的資金費率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反映出一個市場正在朝着更加健康和可持續的方向增長。

#2. ETF資金流動疲軟:買入壓力來自哪裏?

在之前的漲價週期中——特別是在2024年3月和12月——美國的現貨比特幣ETF發揮了主要動力,強力推動BTC價格達到新高。根據Glassnode的數據,這些階段見證了資金流入ETF達到數十億美元。

然而,2025年5月的這波漲價卻有了不同的色彩。盡管比特幣已經突破了$100,000,但流入ETF的資金卻顯得相當謹慎。

3-nguyen-nhan-btc美國現貨比特幣ETF的淨流入 | 來源:Glassnode最新的比特幣雜志報告顯示,過去六天內流入現貨比特幣ETF的總資金達到608.99百萬美元,這表明投資者信心正在恢復,盡管尚未真正爆發。

來自Glassnode的圖表也反映了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與之前的峯值突破相比,這次ETF的資金流入顯著較低,盡管BTC的價格已從$70,000攀升至超過$100,000。根據專家Nic的分析,這證明了ETF投資者——包括個人和機構——不再是當前漲價的主要推動力。

“此次的ETF資金流明顯弱於之前的高點。這表明ETF投資者並不是此次漲價趨勢的主力因素,”Nic表示。

那麼,誰真正站在比特幣買入潮流的背後?

一些假設認爲像Strategy (MSTR)這樣的巨頭公司或其他機構投資基金正在悄悄地囤積,比特幣(BTC)在場外市場上。然而,目前仍缺乏對這些動作的真實數據。如果上述假設正確,且大型機構確實正在準備強勢回歸,市場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見證一次新的突破。

#3. 小投資者缺席,社交指數處於歷史低位

此次增長週期的一個顯著特徵是散戶投資者的顯著缺席。

在之前的週期中,每當比特幣創下新高時,都會伴隨着公衆強烈的關注——這在社交媒體的互動程度和搜索量的激增中表現得尤爲明顯。然而,目前這些指標卻處於歷史低位。

![](http://img.gateio.im/social/moments-c4a09647fc692f5f88c2fa2bb1d0d833019283746574839201比特幣價格及歷史社會數據 |資料來源:Into The Cryptoverse具體來說,根據 2025 年 5 月的數據,谷歌上對關鍵詞“比特幣”的搜索量僅略有下降,與之前價格峯值的爆炸式增長形成鮮明對比。這表明個人投資者羣體的購買力並沒有真正廣泛進入市場。

此外,來自CryptoQuant的數據也記錄了小型錢包——被分類爲“蝦”的)持有低於1 BTC(——已降至自202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小規模的沉寂可能是一個健康的信號。它反映出當前的漲價並沒有受到FOMO的影響,)害怕錯過(——這是導致泡沫和隨後崩潰的常見原因。相反,動力似乎來自於長期投資者的真實需求,他們更看重核心價值而不是短期投機的浪潮。

SN_Nour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分享
留言
0/400
统宝天下vip
· 05-23 12:26
坐稳扶好,马上起飞 🛫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