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美元穩定幣:貨幣的權杖
作者:0xCousin
貨幣政策一直是政治的延伸
在歷史長河中,貨幣從來不是中立工具,從古代帝王私鑄銅錢,到現代國家通過量化寬松操控信用,貨幣一直是政治的延伸。
羅馬帝國的“銀幣到銅幣”
羅馬帝國後期,爲了支付龐大的軍費和官僚體系,皇帝們開始逐漸減少銀幣中銀的含量,從 90% 到 70%、50%、30%,最後變成幾乎純銅的“銀幣”。本質是羅馬帝國用貶值的貨幣,向全體人民徵稅,也是古代通貨膨脹的雛形。
漢武帝的“白金三品”
漢武帝對匈奴連年用兵,導致國庫空虛。國家財政失衡,朝廷試圖通過改變“貨幣形態”,推行“白金三品”(黃金、白銀、龜貝鑄幣),試圖繞過傳統銅幣鑄造體系,爲戰爭融資,試圖通過貨幣創新來擴充財政。結果因市場不接受,反而引發通貨混亂。
納粹德國的“默福制度”
1933 年納粹上臺,爲了擺脫凡爾賽條約後的財政枷鎖,納粹德國創設了“默福券”,通過這套貨幣系統,納粹德國隱藏財政赤字、繞開國際監管,政府通過默福券制造了巨額國債,老百姓、企業承擔了這個“虛假繁榮”的金融風險。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古今中外,王朝更替,除了戰爭層面的輸贏,隱藏在其中的還有財政脈絡。“財政赤字——貨幣貶值——政權崩潰”鏈條式的演變脈絡總是一再上演。
三權分立的美國
帝國的衰敗,往往從財政失控開始。因爲以往的帝國,政府同時掌握了“印鈔”、“花錢”、“監管”等所有權力。美國建國初期,試圖改變這種狀況。美國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立法權(國會)、行政權(總統)、司法權(聯邦法院 )三大權力相互獨立制衡。
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方面,也有體現“功能性的三權分立”。美國國會爲了防止政府濫用貨幣發行權,1913 年通過《聯邦儲備法》,成立了聯準會,選擇將鑄幣權交給聯準會。財政政策由國會控制,“花多少錢、怎麼花”由國會說了算,政府部門負責執行花錢;貨幣政策由聯準會控制,“印多少錢、如何調控”由聯準會說了算,不受總統控制。
自此,美國政府(財政部)掌握國債發行權,聯準會掌握貨幣發行權。財政政策由美國財政部主導,主要內容是徵稅、發債、花錢;貨幣政策由聯準會主導,通過調整利率、買賣國債、量化寬松等方式宏觀調控經濟。二者獨立,但時有配合,以此機制,防止美元濫發,確保美元的價值。
這套機制基本實現了建國者的理想:財政歸政府,貨幣歸聯儲,互相制衡,防止“政府挾貨幣以圖濫權”。
逐漸失控的美國財政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成爲唯一戰勝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石油美元結算機制,相繼幫助美元確立全球儲備貨幣地位。
1945-1971 年,金本位制度鉗制了美國財政,因爲要錨定黃金儲備,政府開支受限,財政還算比較節制;
1971年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結束,美元不再錨定黃金,美國財政赤字不再有實質性約束,開啓了“財政-貨幣共謀”時代——政府發債花錢,聯準會印錢買國債。
美國開始靠“發債—印鈔—全球接盤”循環運行財政赤字。美國財政擴張至今,國債規模已超 36萬億美元,年均赤字超 1.5 萬億美元,國債利息開支就超過 1 萬億美元,是聯邦預算最大單項之一。
美國財政漸有失控趨勢,陷入了四大困境:
第一,債務依賴症:財政只能靠發新債滾舊債,如果利率不降,可能會惡化;
第二,政治妥協症:兩黨都很難減支出,民主黨要福利,共和黨要減稅;
第三,聯儲買單慣性:雖然聯準會表面獨立,但以往每當危機,聯準會總會印錢救財政;
第四,全球去美元化衝擊:越來越多國家選擇儲備黃金、多元外匯,導致美國債務再融資壓力上升。
這四大困境下的美國,政府對聯準會釋放流動性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特朗普連番發推文要求降息,但聯準會仍在堅守“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特朗普的新招:鏈上曲線鑄幣
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動美元穩定幣法案。不論是"Stable Act"還是“Genius Act”都允許基於美國國債發行美元穩定幣。
美元穩定幣法案若獲得通過,相當於美國政府獲得了“曲線鑄幣權”。美元穩定幣曲線鑄幣權的邏輯如下:
1、美國財政部有權發行國債;
2、以國債爲抵押發行美元穩定幣;
3、美元穩定幣再兌換爲美元,倒逼聯準會貨幣政策。
美國政府可通過“國債——美元穩定幣——美元”的路徑,變相奪取數字美元鑄幣權,幹預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獨立性。
在某種意義上,這可以成爲美國政府對聯準會的一場“圍獵”。
特朗普在多次演講中表示,會放棄 CBDC(央行數字貨幣),會支持美元穩定幣。很多人沒搞明白這兩者有什麼區別:CBDC是由中央銀行(聯準會)發行,說白了鑄幣權仍然由聯準會掌握;而美元穩定幣允許商業公司、銀行等主體發行,但底層抵押資產是美債,美債是由美國財政部發行。因此,CBDC 強化聯準會的權限,美元穩定幣則強化了財政部的權限。
從特朗普政府的這套騷操作來看,是有“奪取鑄幣權”嫌疑的。
題外話。實際上美國財政部本來也可以鑄幣,美國的鑄幣權被分成兩部分:美元紙幣由聯準會發行,美元硬幣由財政部下屬“造幣局”發行。以前就有人提出,財政部可以鑄造幾枚面額 1 萬億美元的鉑金硬幣,存入聯準會帳戶,直接用來還債或支付支出。這是早期的奪取鑄幣權思路。白宮否決了這類想法,因爲這會引發市場對美元信用的擔憂。
更多延伸的疑問,且看 ChatGPT 的回答:
1、美國政府真的會奪取鑄幣權嗎?
ChatGPT 回答:不是“是否會”,而是“正在進行中”。憲法中許可,國會本來就有鑄幣權;政治有意願,特朗普公開反對 CBDC,支持美元穩定幣;財政有需求,赤字持續、高息難承;落地有方案,抵押國債鑄造鏈上穩定幣;法律有依據,穩定幣法案正在推進。所以,關鍵在於——政府能否通過鏈上貨幣機制,讓這場“軟性政變”合法化、制度化,並獲得全球市場的承認。
2、會不會造成美元不穩定?
ChatGPT 回答:短期內不會,穩定幣錨定國債和商業銀行存款,聯準會仍掌控利率錨;中長期或會動搖美元信用結構,尤其當財政部越過聯儲、持續擴張鏈上美元時,美元的價值錨就不再單一靠聯儲控制。若未來引入比特幣、黃金等資產作爲穩定幣儲備錨定物,將會是“新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