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首發!FLY Protocol空投今日開搶:跨鏈聚合器攜FLYwheel機制重塑DeFi價值分配​

撰文:white55,火星財經

引言​​

2025年6月6日21:00(UTC+8),全球頭部加密交易平台幣安Alpha將正式上線FLY代幣,這標志着由Magpie Protocol更名而來的Fly.trade(FLY)正式進入主流市場視野。作爲首個採用FLY(3,3)激勵模型,並實現跨鏈流動性聚合的底層協議,FLY不僅承載着解決多鏈生態流動性割裂的使命,更試圖通過代幣經濟學的深度重構,將價值捕獲從流動性提供者(LP)轉向交易者,開啓DeFi 3.0時代的飛輪效應。

一、團隊與融資:頂級機構加持的跨鏈基建

FLY Protocol的創始團隊由前華爾街量化交易專家與區塊鏈原生開發者構成。首席執行官Ali Raheman曾主導高頻交易系統開發,聯合創始人兼CTO Gergely Hegyközi在跨鏈互操作性領域擁有7項專利,而COO Ikram Ansari則主導過多個DeFi協議的商業落地。這種“金融+技術+運營”的鐵三角組合,使得項目既具備算法優化能力,又深諳市場需求痛點。

融資層面,FLY Protocol展現出強大的機構吸引力:

​​2022年9月​​:完成3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Jump Crypto、Parafi Capital領投,Republic Capital、Sandeep Nailwal(Polygon創始人)跟投;

​​2025年3月​​:通過IDO募集160萬美元,投資者包括GSR Markets、Apollo Capital等;

​​總融資額達460萬美元​​,資金重點投向協議算法升級、跨鏈安全驗證模塊開發及生態激勵池建設。

機構資源的注入不僅帶來資本支持,更關鍵的是打通了與Wormhole、LayerZero等跨鏈橋的深度合作。例如,其非托管跨鏈方案已集成Wormhole的19節點守護者網路,顯著提升資產跨鏈安全性。

二、技術架構:四維創新重構跨鏈交易體驗

FLY Protocol的技術護城河建立在四大核心模塊之上,直指當前DeFi交易的兩大頑疾——​​流動性碎片化​​與​​跨鏈交互復雜性​​。

  1. 流動性聚合引擎:穿透30+鏈的深度掃描

通過聚合Ethereum、BSC、Polygon、Avalanche、Sonic等30條公鏈的766個流動性池(含DEX、借貸協議及跨鏈橋),FLY構建了首個支持非標準資產(如LST、RWA)的全局流動性網路。其自研的​​動態路由算法​​可實時計算最優路徑,將平均滑點降低至0.28%(行業平均1.5%),並節省15%-40%的Gas成本。

  1. FLYwheel機制:ve(3,3)模型的革命性迭代

FLY最具顛覆性的創新在於其代幣激勵模型。傳統ve(3,3)模型偏向流動性提供者,而FLYwheel將80%的代幣排放轉向交易者:

​​交易補貼​​:用戶鎖定FLY爲xFLY後,可獲得交易滑點補貼(最高覆蓋50%)、手續費折扣(最高25%)及協議收入分成;

​​賄賂市場​​:項目方可向xFLY持有者支付賄賂,爭奪FLY排放以降低自身資產交易摩擦;

​​乘數衰減系統​​:早期參與者的獎勵乘數隨時間遞減,形成“早鳥效應”與長期忠誠度的平衡。

這種設計使得交易量增長直接驅動代幣需求,形成“交易量↑→手續費↑→xFLY質押收益↑→FLY鎖倉量↑”的正向循環。

  1. 鏈抽象層:CEX級的多鏈無縫體驗

FLY通過地址格式統一、Gas代幣自動兌換、跨鏈狀態同步等技術創新,實現了“用戶無感”的跨鏈交互。例如,用戶可用ETH直接購買Avalanche鏈上的JOE代幣,系統自動完成鏈間路由、Gas代幣轉換及結算,將復雜操作壓縮至一次點擊。測試網數據顯示,該功能使新用戶交易轉化率提升63%。

  1. 安全與成本優化:零信任驗證與費用壓縮

採用零知識證明(ZKP)技術驗證跨鏈消息有效性,將預言機攻擊風險降低90%;同時,通過批量交易壓縮、最優Gas預測算法及持有者分級折扣(FLY/WING雙代幣模型),實現鏈上交易成本行業最低水平。

三、產品進展:48億美元TVL背後的生態擴張

自2024年主網上線以來,FLY Protocol已實現關鍵裏程碑:

​​交易規模​​:累計處理交易量48億美元,日均交互量突破1900萬美元;

​​用戶增長​​:獨立地址數達19.4萬,機構用戶佔比提升至35%(含做市商、資管平台);

​​生態集成​​:成爲Manta Network、Sonic等新興鏈的默認流動性層,並與FireFly等DEX合作推出100萬美元流動性激勵計劃;

​​鏈抽象落地​​:2025年Q2新增支持Monad、MegaETH等高性能EVM鏈,Q4將拓展至比特幣生態(通過Mstack協議)。

值得關注的是,FLY的機構採用率顯著高於同類協議。例如,高頻交易機構VRM已將其暗池服務與FLY集成,允許用戶通過持有FLY獲得大額交易折扣,這爲其帶來穩定的大額訂單流。

四、代幣經濟學:社區主導的價值分配體系

FLY代幣採用通縮型經濟模型,總量1億枚(最大供應量1.06億),其分配機制凸顯“社區優先”原則:

​​社區激勵​​:55.93%用於交易獎勵、流動性挖礦及治理參與;

​​團隊與顧問​​:23.3%分4年線性解鎖,確保長期利益綁定;

​​生態基金​​:15.43%用於戰略合作與開發者資助。

價值捕獲路徑設計尤爲精妙:

​​交易手續費分成​​:協議收入的30%用於回購銷毀FLY,20%分配給xFLY質押者;

​​治理權力溢價​​:xFLY持有者可投票決定不同鏈上流動性池的排放權重,形成“治理權-交易量-代幣價值”三角增強回路;

​​跨鏈服務溢價​​:使用FLY支付跨鏈Gas費可享階梯折扣,推動剛性需求場景下的代幣消耗。

五、上線預期:三大因子驅動價值重估

結合代幣模型與市場環境,FLY的短期價值支撐來自:

​​空投效應​​:幣安Alpha的88枚FLY空投(需223積分兌換)可能引發“拋售壓力測試”,但FLYwheel的高鎖倉激勵(APY初期預計180%-250%)將緩衝短期波動;

​​生態協同​​:與Sonic鏈的深度綁定(其TVL已突破85億美元)及FireFly百萬美元流動性計劃,可能帶來鏈上交易量激增;

​​機構入場​​:Matrixport子公司Fly Wing獲新加坡MPI牌照,或將推動合規資金通過FLY進行跨鏈資產配置。

中長期來看,FLY的價值天花板取決於:

​​跨鏈市場份額​​:當前Polymer、LayerZero等競爭對手市佔率超60%,FLY需在EVM兼容鏈之外開闢比特幣、Cosmos生態戰場;

​​AI整合進度​​:其低延遲架構與AI交易策略的耦合度(DeFAI概念),可能打開高頻算法交易新場景;

​​監管適應性​​:美國SEC對跨鏈協議的監管態度仍存不確定性,團隊的新加坡合規布局(如MPI牌照)或成關鍵風險緩釋點。

​​結語​​

FLY Protocol的誕生,標志着跨鏈流動性聚合從“多鏈並存”進入“統一市場”階段。其通過FLYwheel機制將代幣價值與真實交易需求綁定,可能重塑DeFi的價值分配範式。盡管面臨安全驗證成本、競爭對手圍剿等挑戰,但憑藉清晰的代幣模型、頂級機構背書及早期生態勢能,FLY有望成爲多鏈時代的基礎設施級資產。對於投資者而言,需重點關注其鏈抽象技術的採用率、xFLY質押率及跨鏈賄賂市場的活躍度,這三者將是判斷飛輪效應是否成型的關鍵指標。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