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年收入73億美金 堪比印鈔機

如果說這個時代的黃金印鈔機還藏在某個高樓深處,那你可能沒跟上節奏。

真正的印鈔機,不再靠着銀行的油墨和鋼印,而是躲在區塊鏈的一串串代碼裏——比如說,以太坊。

據 Token Terminal 的數據統計,在過去 365 天內,以太坊生態系統總共創造了約73 億美元的收入。是的,你沒看錯,不是交易額,不是估值,而是實打實的收入。比很多國家的財政收入都多。

誰在賺錢?

我們拆一下這個 73 億美元的“大蛋糕”,它是由誰做出來的:

Tether 和 Circle:這對穩定幣雙子星,是整個鏈上支付系統的發動機。每一枚 USDT 和 USDC 背後,都是實打實的手續費和兌換收益。

Lido Finance:你可以不理解流動性質押,但你不能忽視它。在以太坊邁入PoS時代後,Lido 成了最大的“鏈上銀行”之一。

Uniswap 和 Aave:前者像鏈上的幣安,後者是鏈上的招行。DEX 和借貸協議的火熱,讓手續費流成了一條不息的河。

Flashbots:低調的技術派,靠着MEV在背後賺得盆滿鉢滿,甚至快成鏈上的“灰色貴族”。

Sky、Ethena、Morpho、Convex Finance:代表着新金融、新協議、新實驗的力量。他們有的做RWA(現實資產上鏈),有的搞衍生品和利率市場,在這個高速試驗場上試圖定義未來的“華爾街”。

這些項目,不是靠吹出來的估值在苟延殘喘,而是靠用戶每天實打實的操作在不斷印錢。這才是印鈔機的真正形態:不靠信仰,靠需求。

爲什麼說它像印鈔機?

傳統印鈔機印出來的錢靠的是國家信用,而以太坊這臺“印鈔機”,印出來的是:網絡費用(Gas)交易手續費 協議收入 質押獎勵 MEV 提取

它不是空轉,而是有完整的商業邏輯支撐。每一次交易、每一次借貸、每一次兌換,都要付出成本。這些微小的“燃料”,匯聚成了以太坊龐大的現金流。

73 億美元,不是白來的,是從全球千萬個用戶的錢包裏,一點一滴付出來的。用人民幣來算,就是500多億。

更重要的是,這場收入並不是進了某個公司的帳,而是散落在以太坊生態的每一個角落。DAO、智能合約、Staker、開發者、LP……每個人都有分潤的機會。

這就是 Web3 的魅力:它把印鈔機開給了所有人。

不是高門檻的金融精英,也不是壟斷話語權的巨頭,而是你我他一個普通人,只要參與了,就有可能在這場系統性現金流中分得一杯羹。

在你還在懷疑“鏈上是不是騙局”的時候,以太坊已經在不動聲色地“日進鬥金”。

這是一場趨勢的洪流,不等人,也不吵鬧。像印鈔機一樣,它只是開着,轉着,造着,看誰來接盤,又看誰能喫飽。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