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代幣透明度框架:扭轉加密市場命運的關鍵之舉
代幣透明度框架:加密市場的救命稻草
加密貨幣行業已有十多年歷史,正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雖然加密公司正在IPO,但代幣市場存在的重大問題阻礙了行業發展:缺乏透明度。代幣被認爲是未來資本形成的方向,但如果不解決透明度問題,就無法向前發展。
許多流動性代幣投資者都擔心代幣市場正在變成一個"檸檬市場"。這個術語源於1970年代的一篇經濟學論文,描述了二手車市場因缺乏有效信號區分"優質車"和"劣質車",導致所有車都被平均定價的現象。結果是好車主不願出售,市場最終只剩下"劣質車"。
代幣市場也正面臨類似問題。沒有標準化的透明披露機制,投資者無法判斷項目好壞。結果是優質項目不願發幣,而投機項目泛濫,造成整個市場質量下滑。
在代幣市場,投資者面臨許多股權投資者無需擔憂的問題:
這些結構性問題拉高了代幣的"風險溢價",這一風險溢價高達20%,遠高於股票的5%。按資本市場的定價邏輯推算,這種高溢價導致代幣估值被打了80%的折扣。
所有資本都在競爭。假設一個公司長期增長率爲5%,當前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無風險利率)爲4.5%。
對於股權:機構投資者要求的最低回報率是9.5%(5%股權風險溢價 + 4.5%無風險利率)。減去5%的增長預期,投資者需要4.5%的現金收益率。對應的市盈率大約是22倍。
對於代幣:機構投資者要求的最低回報率是24.5%(20%代幣風險溢價 + 4.5%無風險利率)。同樣減去5%的增長預期,投資者需要19.5%(約20%)的現金收益率。對應的市盈率大約是5倍。
22倍市盈率與5倍市盈率之間的巨大差異,就體現了約80%的估值折扣。這種情況下,優秀的、希望建立長期業務的創始人,看到股權市場和代幣市場如此大的估值差異,可能會選擇發行股權,而非代幣。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好項目越來越少發行代幣,市場最終可能崩潰。
Circle的IPO是一個有趣的旁證。其IPO定價約30-31美元,首日開盤價約70美元,幾天後交易價達到120美元。穩定幣現在風靡一時,這可能部分反映了市場對股權的偏好,因爲股權有更明確的保障,即使只看財務報表可能不會給出這麼高的估值。這預示着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本應在鏈上發行代幣的公司選擇IPO。
當前代幣市場的一個核心結構性問題是股權與代幣之間的關係模糊。例如,很多GameFi項目的失敗,部分原因在於代幣被用來激勵用戶行爲(如交易、玩遊戲並支付費用),用戶用真金白銀(ETH、穩定幣)投入,但最終產生的收益大部分流向了股權持有者,而代幣本身的價值(FDV)卻可能趨向於零。代幣持有者不清楚自己的權益,也不知道股權持有者的權益,這造成了潛在的利益衝突和競爭。
2021年的VC泡沫進一步加劇了"檸檬"的供應。大量早期私募項目獲得了投資,其部署計劃迫使基金持續投資,這使得市場上充斥着更多可能缺乏真實價值但又急於進入市場創造價值(通常缺乏透明度)的項目。
行業和監管層面也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轉變。例如,Morpho Labs最近宣布其將成爲Morpho協會(一個無股東實體)的全資子公司,確保價值流向代幣。a16z的Miles Jennings也發表了關於"基金會時代終結"的看法,並提到了"DUNAs"和"BORGs"等新興法律結構,這些結構旨在解決鏈下實體(如基金會)進行商業活動(如簽署合同)的需求。
監管方面,美國SEC委員Hester Peirce提出了"安全港2.0"提案,爲項目從中心化實體過渡到去中心化網路提供了一個爲期三年的寬限期和指導方針。同時,國會中正在推進的"市場結構法案"也正在爲披露標準提供基礎框架。
針對這些問題,行業推出了代幣透明度框架,一個開放的、標準化的自我披露模板。項目方只需填寫這一表格,就可以向市場清晰傳達自身結構信息。這個框架不是爲了評判"好"或"壞",而是讓市場知道項目在做什麼。
該框架要求項目方填寫約20個問題,涵蓋業務描述、供應時間表以及與交易所協議等內容,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評分機制基於問題的重要性賦予不同權重,最終生成簡單易懂的等級。對於因保密協議無法披露的信息,評分機制也會作出相應調整,以免項目方受到不公平的懲罰。整個框架爲開源形式,公衆可查看完整的回復內容,同時也提供簡潔的評分結果,方便對項目進行快速評估或深入研究。
參與並獲得合理評分(60-70%以上)的團隊,其代幣在長期可能會因透明度獲得溢價。這種變化雖不會立即顯現,但透明度的提升將吸引更多流動性代幣基金的關注,因爲這些基金通常擁有授權持有數年的資本池。若這一框架被市場廣泛採用,或將推動更多機構資本流入流動性代幣市場,從而緩解透明度不足這一阻礙機構資本進入的主要問題。
短期內,擁有良好基本面但因市場噪音、敘事或炒作而被忽視的項目將成爲新框架的主要受益者。這些項目通過將該框架應用於自身的代幣和項目,並公開發布結果,可以更清晰地向機構投資者、流動性投資者、大戶及代幣持有者展示其真實基本面,從而提升市場認知度和關注度。
那些將代幣視爲套利工具、缺乏真實產品或濫用市場結構的項目,將因缺乏透明度被打入冷宮。框架的出現將終結"欺詐性代幣"的高估值,讓資源更有效流向真正具備產品市場匹配度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