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高考志願填報,是技術賦能還是智商稅?

原文來源:多鯨

圖片來源:由無界AI‌ 生成

伴隨各省高考分數線的公佈,高考志願填報成為該階段的**「人生大事」**。而人工智能的登場,對高考志願填報市場產生深刻影響。那麼AI 填報誌願呈現怎樣的行業態勢,家長對於AI 高考志願填報的態度如何?用當下時興的ChatGPT 進行高考志願填報的輔助是否可靠?高考志願填報的市場情況如何?

AI填報誌願錢景廣闊,家長焦慮用技術消解

隨著高考志願填報的開始,不少家長處於焦慮狀態,像山東等實施新高考後需要填寫96 個志願,這在無形中加劇了志願報考的難度和滑檔的風險。 AI 大數據無疑成為家長幫助孩子完成志願填報的重要依靠。與其翻書從海量學校中挑選適合的專業,不如借助AI 直接生成與自己分數、專業偏好相關的志願清單。當然,很多家長學生選擇相信大數據,也是輿論熱潮下的跟風現象的體現。

目前,市場湧現了很多高報機構和高考規劃師以高價借助AI進行志願填報,除了大數據能夠切實進行高考志願的有效推薦外,**「錢景」廣闊也是各企業佈局這一賽道的重要原因。 **鈦媒體統計數據顯示,88.3% 的考生願意為志願填報花錢,不願意為志願填報付費考生的比例僅佔1成左右。因此,百度、阿里、網易等大廠也紛紛開始「試水」AI 志願填報服務。

百度是最早入局高考志願報考服務的大廠,早在2020 年7 月就推出了「AI 志願助手」。今年6 月,推出了在線查分、志願填報、錄取查詢等服務,佈局逐步全面化。填報系統隨著百度智能技術的研發深入而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優化,幾乎涵蓋了高考填報誌願中可能涉及到的場景。

騰訊推出了基於大數據和算法技術設計的「新高考通」小程序,海量的用戶數據在完整的AI算法加持下,為考生提供較為科學的報考依據,實現更加智能化和個性化的填報服務。

**今年最為出圈的是阿里巴巴旗下智能搜索APP 夸克推出的高考志願填報服務。 **很多家長、學生緊跟潮流,把高考填志願這個決策,交給夸克上的AI 來完成。夸克上的志願填報,分為「院校優先」「專業優先」兩種;填報建議分為「可沖擊」(概率50% 左右)、「較穩妥」(70% 左右)、「可保底」(90% 以上)三檔,每檔有幾十、上百所院校可供選擇。

網易有道基於AI 技術推出有道領世志願填報系統,主要包括查學校、查專業、做測評等服務模塊。其中填志願服務包含了**院校優先填報、專業優先填報和錄取概率測算,**這很大程度上為志願填報者提供了多路徑選擇。

(圖片來源:合規科技研究)

ChatGPT 填高考志願是否可靠

今年AI 志願填報之所以火熱,是由於近期AI 語言大模型的流行化,這不禁讓人誤以為高考志願填報也會像語言大模型一樣,輸入分數和意向,AI 就可以直接幫你生成最終的志願清單。實際上結果如何? ChatGPT 會有想像的「優秀」嗎?能否實現定制化的專業生成呢?讓我們通過ChatGPT 來試驗一下。

首先用ChatGPT 3.5 根據分數、選科情況、推薦院校和專業情況進行對話。本次選取了山東考生,分數為566分,選科情況為化學、生物、政治。

通過與ChatGPT 對話,可以看到其推薦情況不如預期。根據既往情況和高考志願填報專業大數據軟件分析,山東的566 分並不能達到中國傳媒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廈門大學等985 院校的門檻,學校推薦層面不具備參考價值,不能採納並報考,滑檔風險較大。

在專業推薦層面,則具備參考價值。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優勢,查看並選擇有哪些相關專業可以報考。並可以就自己喜歡的專業進一步與ChatGPT 進行溝通了解。

接下來,詢問ChatGPT 不同專業的比較情況。當選擇志願在臨床醫學和中醫學專業之間搖擺不定,詢問ChatGPT 的意見。

通過溝通,ChatGPT 在你面對專業選擇困境時,可以給予一定的考量方向。會提供未來專業學習方向以及就業前景等,通過多層面建議去進行自我評估,選擇更契合自身發展規劃和興趣的專業。

如果想要進行同一大學不同專業的比較,ChatGPT 是否能有效分析利弊呢?

可以看到,ChatGPT 能夠從學校聲譽、臨床資源、地域氣候等分析不同學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優劣勢。其它專業同樣可以詢問。它能夠輔助考生進行綜合評估,針對特定專業優選學校的時候可以參考其建議。

相關專業的未來就業情況預測方面,**ChatGPT 能夠從大的方向和趨勢上,進行相關專業的未來就業情況預測。 **

而職業規劃師張雪峰表示不建議學臨床醫學,因為時間長,所謂「勸人學醫,天打雷劈」,整個學習週期起碼是10 年起,心理壓力可能會很大。但臨床醫學算是大學專業裡對口就業率比較高的。這比起AI 更多考量了人性化要素。

關於山東省的選科限制會如何影響專業的報考? **ChatGPT 給予了相關回答,但不夠準確詳細,**具體報誌願時還需參考省教育考試院對於報考相關專業的選科限制要求。

付費規模9.5 億元,高考志願填報市場野蠻生長

志願填報服務的未來模式是**「人工+智能」**。人工主要發揮其「有溫度」的優勢。在服務過程中,老師通過接觸感知到家庭的教育認知、經濟實力,孩子的智商、情商、逆商等情況,並基於分數對城市、學校、專業等提出方向性的建議。但人工諮詢也存在效率低的缺陷,像很多諮詢老師經常需要通宵解答家長和學生的問題。

基於此,「人工與智能」的結合能夠減少重複性、數據性的勞動,進而幫助學生高效匹配志願。工具化的高考志願填報APP 像是一本智能的電子字典,更多起到輔助決策與解決信息差的作用,對海量信息快速進行智能化分類檢索,也就是把海量的信息根據城市、地域、興趣愛好、專業傾向等進行規模化縮減,讓使用者從數万個院校專業組裡找到幾百個適合自己的、可填報的學校和專業。

龐大的需求衍生出志願填報服務的市場。據艾媒諮詢報告,2022 年中國高考志願填報市場付費規模為8.8 億元,2023 年的市場付費規模將預計達9.5 億元。未來,隨著高考錄取人數逐年增多,高考志願報考付費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

企查查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2021 年以前,我國高考志願相關企業註冊量逐年上升。 2016-2021 年,我國分別新增高考志願相關企業107 家、134 家、169 家、304 家、518 家、720 家。在天眼查上檢索「志願填報」,發現目前已有逾千個軟件著作權登記以及商標、專利申請。

**志願填報服務市場的火爆和利潤豐厚的背後,正凸顯出行業的野蠻生長態勢。 **這一狀況使得真正經驗豐富的職業規劃師供不應求,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而目前行業問題普遍存在,比如政策解讀不准確、信息不真實、費用收取不規範,甚至出現詐騙等情況,這讓考生和家長倍感擔憂。

市場中一些所謂的「志願規劃師」實際上只是臨時招聘的社會人員,僅通過幾天的簡單培訓就上崗實操。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自稱為「志願填報專家」的人員甚至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僅憑總部培訓的「台詞」就對考生和家長進行指導。這種「精準填報」的背後,實則是對考生和家長的信息不對稱的「精準收割」。

「七分靠分數,三分志願填」,如何憑藉自己分數選擇一個最適合又不虧分的大學,成為許多考生和家長的焦慮之事。然而焦慮之下不可盲目,面對行業問題,也不是對AI 高考志願填報說「不」。而是讓AI 大數據成為助手,切實回歸自我的職業規劃,綜合多方面因素最終選擇理想的「象牙塔」。 **AI 高考志願填報不能只關注其「生意」屬性,更要關注其關乎學子未來的責任屬性。 **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