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開啓啦,現貨、合約、Alpha齊上線!
📝 在Gate廣場發帖,曬出你的交易體驗或精彩截圖,瓜分$1,000大獎池!
🎁 廣場優質創作者5名,每人獨享$100合約體驗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瀏覽量前十再得$50獎勵!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創發帖(不少於20字,僅用活動標籤)
3️⃣ 若分享到推特,請將連結提交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單可多次提交,發布更多帖文可提升獲獎機會!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條體驗,都有機會贏取大獎!快在Gate廣場show出你的操作吧!
巴比特| 元宇宙每日必讀:多個大模型官宣,馬斯克、姚期智、楊立昆等共話AIG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有哪些看點?
摘要:据钛媒体报道,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拉开帷幕。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侯阳等人发表演讲,同时,图灵奖得主杨立昆(Yann LeCun),微软原执行副总裁、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等人共话大模型和生成式 AI(AIGC)。
熱點資訊:
北京市元宇宙產業創新中心籌建工作正式啟動
據金十7 月6 日報導,今日上午的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互聯網3.0 高峰論壇期間,北京市元宇宙產業創新中心籌建工作正式啟動。據了解,北京市元宇宙產業創新中心聚焦技術、應用、場景、數據、標準專利、治理等六大任務,組織渲染引擎、數字人、數字空間、XR 設備、AIGC 等相關企業,打造開放開源的編輯工具。北京市元宇宙產業創新中心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廣泛合作,首批已匯聚國內40 餘家企事業單位。下一步,北京市元宇宙產業創新中心將盡快完成企業法人註冊。
中國電信研究院副院長:發展元宇宙,要提前佈局GPU 芯片、6G 等算力產業
據澎湃新聞7 月6 日報導,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6G 智能網絡與計算論壇上,中國電信研究院副院長李安民表示,元宇宙的發展將推動世界進入智能算力時代,元宇宙時代對智能算力、帶寬的強勁需求,將為5G 的規模發展以及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實施以及人工智能和芯片的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李安民表示:“長期來看,千倍以上的算力需求、百以上的帶寬需求是元宇宙得以健康發展的基礎,因此需要提前規劃佈局萬兆寬帶、6G、智能算力網絡的建設以及GPU 芯片等智能算力產業。”
工信部將加快研究制定人工智能產業政策,圍繞算力算法等底座技術加大創新攻關
據上證報報導,7 月6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在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表示,人工智能技術持續突破,智能時代正在加速到來。她表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從五方面推進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一是加強政策引導,會同相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產業政策,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二是夯實產業底座,圍繞算力、算法、數據等底座技術,加大創新攻關,加快推進軟硬件適配,構建從智能芯片到算法框架,到行業大模型的全站式產業鏈,加快人工智能發展。 三是拓展應用場景,以製造業為重點,開拓工業設計、代碼編寫、質量檢測、流程再造、遠程運維、客戶服務等應用,形成一批示範性強、帶動性廣的重大應用場景。四是完善生態體系,引導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打造若干生態主導型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支持開源社區建設,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生態。五是深化國際合作,加強在全球範圍內人工智能的技術、產品標準、服務治理等交流合作,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建設共生未來的智能世界。
圖靈獎得主楊立昆:讓AI 平台安全、良善的方式是開源,AI 不能被少數人控制
巴比特訊,7 月6 日,在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針對如果允許AI 形成像人類一樣的智慧,我們如何實現AI 的治理和規範,人類對AI 的干預機制是什麼? 2018 年圖靈獎得主楊立昆分享稱,他認為可以通過可控的方法,設置安全護欄等使它們不會出現欺騙和支配人們的行為。不容易,是一個艱鉅的挑戰,但可以做到。 “某些人害怕人工智能,希望對其進行嚴格監管,他們認為任何人可以用人工智能做任何事,那麼就危險了。”我完全不同意,長遠看,要讓人工智能平台安全、良善,就是讓它開源。未來每個人都能通過人工智能助手和數字世界溝通。如果人工智能只被少數人控制,這是不可以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將打造2000 億參數自然語言大模型底座,性能對標ChatGPT
据 IT 之家 7 月 6 日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在 WAIC2023 的昇腾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鹏城实验室已启动脑海大模型计划,目标打造国内首个完全自主创新、开源开放的自然语言预训练大模型底座,参数级别达到 2000 亿,性能对标 ChatGPT。
高文在本月早些時候透露,“鵬城・腦海”大模型通過基於增強學習的大模型微調技術,該模型能夠持續演進、快速迭代更新,輸出內容符合中文核心價值觀。面向數字政務、智慧金融、智能製造等應用場景,鵬城實驗室將開放基於“鵬城・腦海”大模型底座的合作,共建國產自主可控預訓練大模型健康生態。
丁磊:用最快的速度探索AI 大模型的創新應用,是網易的首要任務
據金十7 月6 日報導,在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網易多款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產品首次亮相。網易CEO 丁磊表示,用最快的速度探索AI 大模型的創新、應用,是網易的首要任務。據了解,網易AI 大模型正在加速覆蓋百餘個產業應用場景,其中,網易伏羲有靈眾包平台今年將為10 萬人提供AI 新職業,包含挖掘機遠程駕駛員、AI 繪畫師、AI 表情綁定師等人機協作的就業崗位。網易稱,今年平台將幫10 萬人提供人機協作的就業機會,平台還會根據求職者的用戶畫像,提供針對性的培訓。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AIGC 正在極大影響電影製作行業
巴比特訊,7 月6 日,在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分享稱,在電影製作領域,大概有24 個AI 相關的應用,包括劇本創作、拍攝、宣發等等。 “在未來,我們會不斷通過作品去嘗試,包括短篇、電影,去看這些應用是否真的可以使用。”在郭帆看來,AIGC 正在極大的影響電影製作,比如,在科幻電影的概念圖設計環節,Midjourney 的效果非常出色。同樣一個畫面,擁有數十年經驗的設計師要畫一周,但MJ 一個晚上可以出大量圖片。甚至,當導演看到這些設計圖時,人類設計師的作品反而率先被淘汰。
騰訊湯道生:行業大模型是企業擁抱AI 的更優路徑
據金十7 月6 日報導,在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產業論壇上,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 湯道生認為,人工智能發展的根本目標是落地於產業,行業大模型將開啟產業升級“黃金時代”。湯道生透露稱,不久前公佈的騰訊雲MaaS 近期即將再次升級。
中國電信發布行業大模型
據財聯社7 月6 日報導,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中國電信發布行業大模型產品。中國電信數字智能科技分公司副總經理何忠江表示,在邏輯推理、多輪問答等多方面,中國電信通用模型基本上已達到商用水平,“有一些通用能力後,我們就會聯合合作夥伴,在智慧政務、客服、通信、司法、醫療、大數據中台等方面把模型能力嵌進去,希望給相對傳統的解決方案帶來改變。”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生成式人工智能對教育的影響是根本性的
巴比特訊,7 月6 日,在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分享稱,香港科技大學正在全面推廣基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學,在他看來,高校不能抵制ChatGPT,因為人工智能是非常重要的革命,它對教育的影響是根本性的,它會影響教育的理念、方法、工具、學生的能力等。傳統教育是傳授知識,AI 時代的傳統教育是AI 成為工具,而生成式人工智影響下的教育,需要把人工智能在教育中進行創造性應用,讓學生從消費者變成共同的創造者。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需要讓學生掌握批判力、創造力,以及與機器的交流能力等等。 “聰明的我們應該用我們創造的智能機器去培養更聰明的人,他們再去創造更聰明的機器。”他說。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發布書生通用大模型體系
據《科創板日報》7 月6 日報導,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在2023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科學前沿全體會議上首發書生通用大模型體系,包含多模態、浦語、天際三個基座模型,同時推出了首個面向大模型研發與應用的全鏈條開源體系。
其中多模態大模型有200 億參數,支持350 萬種語義的標籤,在80 + 項任務世界領先;浦語大模型是國內首個正式發布的千億參數支持多語種的大模型;天際大模型則是全球首個城市級NeRF 模型。
OpenAI 預測超智能AI 將在十年內出現,正研究用AI 來監督AI
據新浪科技7 月6 日報導,ChatGPT 的開發者OpenAI 表示計劃投入更多資源並成立新的研究團隊,研究如何確保AI 對人類的安全性,最終實現用AI 來監督AI。 OpenAI 聯合創始人伊利亞・蘇茨凱弗和AI 對齊負責人簡・萊克在官方博客中表示:“超級智能的巨大能力可能導致人類失去力量甚至滅絕。目前,我們還沒有解決方案來操縱或控制一個可能的超智能AI,並防止其變成無賴。”
這篇博文預測,超智能AI,即相比於人類更智能的系統,可能會在未來10 年中出現。人類需要比目前更強大的技術來控制超智能AI,因此需要在“AI 對齊研究”方面取得突破,AI 對齊是AI 控制中的主要問題,即要求AI 的目標和人類的價值觀與意圖保持一致。 OpenAI 將在未來4 年內,將算力的20% 專門用於解決這方面問題。
投融資:
AI 數字身份生態初創公司Aspecta 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
巴比特訊,7 月5 日,AI 數字身份生態初創公司Aspecta 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Spartan Group 參投,具體金額暫未披露,新資金將用於改進開發者數字身份產品Aspecta ID 並在全球範圍內擴展開發者生態系統基礎設施。
元宇宙薦讀: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马斯克、华为胡厚崑共话AIGC,谷歌、特斯拉展示AI能力》
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拉开帷幕。今早大会开幕式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侯阳等人发表演讲,同时,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与图灵奖得主杨立昆(Yann LeCun),微软原执行副总裁、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与IEEE CEO拉曼,商汤科技CEO徐立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等人,共话大模型和生成式 AI(AIGC)。
《超級AI七年內將問世,OpenAI擬“大手筆”投入嚴防失控》
ChatGPT開發商OpenAI週三(5日)表示,該公司計劃投入大量資源,並創建一個新的研究團隊,以確保其人工智能(AI)對人類來說是安全的,最終實現AI的自我監督。
《AIGC創業者,被刑拘了》
中國AIGC創業最大的法律風險,不是AIGC作品的作者該是誰的版權爭議,也不是自家爬蟲爬來的數據到底有沒有侵權,而是一不小心科學上網和數據跨境伴隨而來的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