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讓用AI 工作後,我變身'小白鼠':工作量翻倍,但工資不變”

來源:“CSDN”(ID:CSDNnews),作者:鄭麗媛

圖片來源:由無界AI工俱生成

去年11 月底ChatGPT 橫空出世,有關AI 如何幫助人類提高生產力的話題就不曾停歇,科技界對於AI 的評價也達到了空前高度:

▶ 今年1 月,微軟CEO 薩提亞・納德拉在電話會議中表示:“AI 浪潮將影響技術堆棧的各個環節,為人們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創造新的機會。每當我們考慮平台新機遇時,AI 便是答案。”

▶ 3 月,比爾・蓋茨在其博客GatesNotes 中提到:“未來幾年,AI 對工作的主要影響將是幫助人們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 到了4 月,卡耐基梅隆大學、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組研究人員經過測試對比後也發現,在數據集標註表現上,相比他們僱用的優秀人類註釋員,使用OpenAI 的GPT-4 後共節約了超過50 萬美元和2 萬個工時。

▶ ……

基於以上言論和研究數據,AI 能讓人“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似乎已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因此諸多大型科技公司都奔赴AI 賽道,將籌碼押注在有望簡化工作的新型AI 驅動工具上。

公司高層們對AI 工具一片叫好,然而從普通員工的角度來看,實際情況卻可能並非如此:國際機械師和航空航天工人協會研究主管Ivana Saula 說,她所在工會的員工們表示,當老闆急於在工作中推廣AI 工具時,他們感覺自己就像“小白鼠”。

AI 只能乾一部分,剩餘部分讓人類“工作量更大了”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博士生Shakked Noy 發現,雖然AI 確實在工作中有著重要的應用,但“現在就斷言它是好是壞,或者它究竟會如何引起社會變動,還為時尚早”。

正如Shakked Noy 所說,Ivana Saula 指出,當前AI 雖然可以取代人類工作的某些方面,但仍有“一些未完成的任務需交給人類員工去完成”。據Ivana Saula 透露,其所在工會的不少員工都抱怨,在採用新的AI 工具後,他們的“工作量更大了”、“工作強度更重了”,因為“現在都是由機器來設定的”。

具體來說,日常工作中AI 工具的參與,往往會導致更多“人類仍需完成的剩餘任務”,例如機器根本無法完成的額外物流任務,這就給人類的日常工作流程增加了更多壓力。

Ivana Saula 表示,大多員工們都希望能“真正參與到AI 工具的實施過程中”,希望老闆們能“了解一線的實際情況”,但現實是:“很多時候,一線員工與上層管理者,更不用說首席執行官之間的聯繫,完全是脫節的。”

“鋪天蓋地”的AI 產出,審稿人將其視為“眼中釘”

除了因AI 只能做一部分工作,導致大量剩餘部分只能由人類完成,AI 產出質量的參差不一,也給不少行業帶來了額外的負擔,其中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媒體行業了。

以ChatGPT 為代表的生成式AI,對於媒體從業者而言,利與弊都十分極端:這類AI 工具的出現,加快了文案撰寫、寫作等工作的效率;但AI 生成的文章也因此鋪天蓋地,龐大的數量和無法保證的質量都令審稿人十分“頭疼”——知名科幻雜誌Clarkesworld Magazine 的編輯Neil Clarke 就是“受害者”之一。

今年2 月,Neil Clarke 宣布,由於近期收到大量由AI 生成的投稿,雜誌決定暫時關閉在線投稿渠道:“目前投稿渠道已經關閉了,原因應該很好猜到吧。”

Neil Clarke 在推特公開了一張圖片,統計了近幾年Clarkesworld 每月因投稿抄襲文或用AI 生成的文章而拉黑的作者數量:今年1 月份Clarkesworld 拉黑了100 多個人,2 月份還沒過完拉黑人數就超過了500 人——這一數量的暴增與ChatGPT 發布和爆火的時間幾乎一致。

對此,Neil Clarke 無奈道:他的團隊已經被大量AI 生成的投稿淹沒了。

因為這些投稿,Neil Clarke 和他的團隊必須手動審核數百篇AI 生成的內容,這些文章內容普遍都很“糟糕”,而參差的質量甚至都不是最嚴重的,更多的是“數量問題”:“這幾乎讓我們的工作量翻了一番。在過去幾個月裡,人們口中提效的AI 工具是我們的眼中釘。”

為此,不少人推薦Neil Clarke 用“魔法打敗魔法”,即用AI 工具來辨別AI 產出,但Neil Clarke 並不是沒試過:“這些工具並沒有什麼用處,因為它們標出是否是AI 生成的方式並不可靠,對母語不是英語的作家尤其不友好。”

Neil Clarke 感慨道:“你聽那些AI 專家都說,AI 將在不同領域取得驚人的突破,但實際上這些並不是他們目前所從事的領域。”

工作量翻倍,但工資不變

一方面,AI 導致人類“工作量翻倍”,另一方面,承受這一切的普通員工的工資待遇卻並無改變——這才是他們認為自己是“小白鼠”的最大原因。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Mathias Cormann 最近公開了一份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對於非AI 專家和非管理人員來說,使用AI 對於工資的影響“微乎其微”。

報告中提到,擁有AI 特定技能的員工,即開發、培訓或維護AI 系統的員工,能賺取高薪並享有可觀的工資溢價。其中,因AI 工資溢價最高的是管理職業,這表明目前行業對於了解如何將AI 融入更廣泛的生產流程的人才有大量需求。

但對於更多直接使用AI 工具的普通員工而言,到目前為止,AI 對其工資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也就是說,對於多數普通員工而言,AI 的使用會使其工作強度增加,但工資卻並不會隨之增長,甚至還有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AI 降低了他們在工作上的自主性。

對於這個現象,OECD 在報告中表示:“這表明迄今為止,AI 對生產率的影響並不大。目前,規模更大、資本更密集的企業(這些企業的生產率本身就很高)更有可能採用AI 技術,但在考慮到企業間的可觀察差異後,實際上生產率的提高幅度很小。”

那麼作為一名程序員,近半年來你的工作是否也新AI 工具的加入,它們的出現於你而言是提效還是負擔呢?

參考鏈接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