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ChatGPT還沒給微軟賺錢,谷歌已在AI上選擇擺爛?
出品| 虎嗅科技組
作者| 齊健
編輯| 廖影
北京時間7月26日,微軟和谷歌分別發布了(截至6月30日)財報,微軟發布了2023財年Q4季報及全年財報,谷歌則是2023財年Q2季報。
微軟2023財年Q4營收同比增長8%至562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554.78億美元,但增速遜於去年同期的12%。智能雲部門的營收為239.93億美元,同比增長15%。 **Azure和其他雲服務業務營收扣除匯率變動後同比增速為27%,和上季度31%的增速相比,略顯乏力。 **
微軟雲的增速並沒有在AI的加持下高速增長,反而略有放緩。而在這波AI熱潮競賽中的另一位選手谷歌的雲業務卻在加速上升。
2023財年Q2谷歌營收為746.04億美元,同比增長7%。其中云業務營收80.31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8%,與Q1增速持平,超過華爾街分析師普遍給出的增長24.8%至78.27億美元預期。且在一季度首次盈利後,二季度利潤翻倍,達到3.95億美元。
有意思的是,**谷歌並未將雲業務的強勢增長與時下的熱門話題AI相結合。在財報中,以及財報電話會上,谷歌均未強調AI對谷歌云,以及搜索業務的影響。 **
財報發布後,截至發稿,谷歌盤後漲5.63%,而微軟則跌3.19%。
AI效應減弱了?
過去半年中“OpenAI使用了Azure的智能雲服務”一直被認為是Azure最好的廣告,然而**在AI大模型這半年的加持下,微軟智能雲的業績增速並不理想。 **
2023財年Q4,微軟智能雲業務的收入增長為32億美元,漲幅15%。而2023財年Q2、Q3的增幅分別為18%和16%,2022財年Q4的增幅為20%。
對於增速緩慢的問題,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在財報電話會中表示:“受到疫情影響,過去幾個季度中,很多雲項目處於停滯狀態,目前這些項目都在趕工。”
微軟智能雲業務如此大的體量,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固然與疫情和經濟衰退等有直接關係,但從側面來看,在OpenAI的廣告效應下,Azure增速未受到明顯影響,或也說明了ChatGPT在落地和盈利方面遇到的一些困難。
**這一問題,從ChatGPT的C端熱度衰減,就可看出一些端倪。 **
互聯網數據公司SimilarWeb的數據顯示,雖然ChatGPT月活用戶數量增速飛快,但2023年上半年中,該網站瀏覽增長量呈逐月下降趨勢。 1月為131.6%、2月為62.5%、3月為55.8%、4月為12.6%、5月為2.8%,到了瀏覽量更首次出現負增長,跌幅達到9.7%。瀏覽停留時間縮短8.5%,用戶流失率上升至20%。
2023上半年ChatGPT網站瀏覽增長趨勢|數據來源:SimilarWeb
另一研調機構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2023年6月美國iPhone用戶的ChatGPT與Bing App下載量,較5月下跌了38%。
**公眾對ChatGPT,明顯已經審美疲勞了。 **
不過,雖然ChatGPT的流量下降明顯,但**投資者對AI大語言模型及AI助手等落地產品似乎仍抱有信心。 **
3月中旬,微軟首次宣布Microsoft 365 Copilot時,微軟股價上漲了4%。待到7月18日Copilot發布定價詳情后,微軟股價又上漲了約4%。近期,蘋果傳出研發類ChatGPT的對話AI產品消息後,也帶動其股價上漲了1%。
Microsoft 365 Copilot無疑是微軟目前最有代表性的AI落地產品,**雖然它所在的辦公商業產品和雲服務業務體量目前並不太大,但AI賦能效果對於用戶來說相對直接。 **
不過**在過去三個月中,Microsoft 365 Copilot並沒有對微軟辦公軟件用戶的付費意願起到太大的刺激作用。 **2023財年Q4季報顯示,微軟辦公商業產品和雲服務收入增長為12億美元,同比增長12%。 Office 365商業收入增長15%,Microsoft 365消費者用戶增長12%,用戶數增至6700萬,各項數據的增速均沒有明顯提升。
不過,財報畢竟有滯後性,剛剛宣布定價的產品沒有在本季財報反映出積極影響也是原因之一。微軟首席財務官Amy Hood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目前客戶對Microsoft 365 Copilot體驗非常好,他們都希望能夠盡快拿到相關的試用版來上手操作。”
Amy Hood同時表示,AI對於微軟的各項業務都會產生更多積極的影響。包括“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部分的安全產品、Dynamics。 **以及整個智能雲業務,因為Copilot不只是一個工具,它還需要Azure平台的支持,對產品能力進行進一步的提高和擴展。 **
AI的岔路口
與微軟相比,**谷歌財報中云業務雖然增長喜人,但谷歌卻似乎並不想提太多AI與雲業務的結合點。 **
谷歌在AI方面的研發實力一直是業界頂流,畢竟AlphaGo就出自谷歌。然而在這波大語言模型的熱潮中,谷歌的動作卻顯得沒那麼雷厲風行。
在基礎模型方面,谷歌已經研究多年的PaLM和LaMDA,卻遲遲不發,導致市場完全被先發的ChatGPT佔領。在AI Copilot方面,谷歌在3月14日放出展示視頻,宣布將把AI功能整合到Docs和Gmail當中,並稱這些產品將開啟“AI和Google Workspace的新時代”。微軟公佈的Microsoft 365 Copilot其實比谷歌晚了3天。但4個月過去了,微軟這邊的Copilot已經公佈了企業賬戶每用戶每月售價為30美元的定價,但Google Workspace那邊卻幾乎沒有新消息。
目前來看,谷歌在通用大語言模型方面似乎落後於微軟一個身位。
事實上,**谷歌與微軟的差距,只是因為兩家公司在AI發展都分岔路口,基於自身業務選擇了不同的方向。 **
谷歌與微軟的基礎業務邏輯和微軟有所不同。 **谷歌絕大部分業務收入來自廣告,而微軟超過40%的收入來自智能雲業務,搜索和新聞廣告在微軟的業務中的佔比不到10%。 **
微軟在雲業務領域具有明顯的生態優勢和協同效應。在雲時代開始之前,微軟在辦公軟件領域的影響力就遠超其他競爭對手。隨著傳統軟件向雲端轉化,微軟以Office 365為主的SaaS的服務業務正在成為微軟雲業務增長的驅動力。
IDC在7月6日發布的《全球公共雲服務半年度跟踪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公共雲服務市場收入總計達到5458億美元,SaaS(軟件即服務)是公共雲服務收入的最主要來源,佔2022 年總收入的45% 以上。
2022年,微軟在全球公共雲服務SaaS市場中的份額為16.4%,收入403.9億美元。收入與市場份額,都是第二名廠商Salesforce的兩倍,Salesforce 在2022年中,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為8.3%,收入為204.4億美元。
在雲服務方面,微軟可以從IaaS、PaaS到SaaS層面為客戶提供豐富產品,並且採用同類數據模型,減少了兼容問題,形成較強的協同效應。反觀谷歌,**雖然本季度谷歌云的增長是財報的一大亮點,但畢竟谷歌云的基礎太過薄弱。 **
IDC報告顯示,谷歌云業務在過去一年中剛剛超過阿里云成為全球市場第三,直到上季度才開始扭虧為盈,其在全球公有云市場中的份額只有微軟的1/4。在SaaS方面,雖然谷歌排名全球第五,但市佔率還不到微軟的1/5。
對此,谷歌顯然心知肚明,**雲業務始終非自身強項,一味地用自己的“劣馬”去賽別人的“良馬”,並不明智。所以,谷歌的AI策略是把AI力量集中到搜索與廣告應用中。 **
在本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谷歌三位高管在提到AI時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AI對雲服務的支持,更多的是集中介紹AI能為廣告主提供的便利。包括精準廣告、廣告創意,以及快速製作廣告等。
在財報電話會上谷歌首席品牌官Philipp Schindler介紹說:“在廣告我們有一項產品叫做Performance Max簡稱P Max。廣告主簡單地點擊幾下就可以獲得新的廣告創意。未來AI和P Max會有更多的結合。”
谷歌首席執行官Sundar Pichai則表示,AI會在廣告業務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多年以來,AI一直是我們廣告業務支撐的核心,今天近80%的廣告主已經至少使用一項AI驅動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