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tingNFT 全新玩法引爆市場GameFi掘金新熱土?

圖片

“HuntingNFT v2 版本推出後,全新上線的駐守玩法、獻祭玩法正在為玩家帶來十分可觀且持續的收益,其正在成為GameFi 掘金的新熱土。”

在經歷了2021 年的短暫狂歡後,隨著2022 年年初市場遇冷轉熊,GameFi 市場也開始不斷降溫。根據Footprint Analytics 數據顯示,自2022 年年初開始,GameFi 市場的市值就處於不斷下降的趨勢,該數據綜合反應了GameFi 賽道的整體TVL、代幣市值的不斷縮水。

圖片

同樣從2022 年年初開始,雖然GameFi 項目數量仍舊以一個較快的速率增長,但活躍的GameFi 項目處於斷崖式下降,運營正常的項目數量不斷創下新低。

圖片

圖片

實際上,GameFi 賽道不斷陷入窘境的根源在於難以提供令玩家滿意的收益,一方面GameFi 應用在呈現井噴態勢後同質化嚴重,比如在Axie Infinity 爆火後就出現了數十個仿盤,賽道內的激勵競爭也讓本就市場份額不高的GameFi 賽道陷入高度的內捲化,內生動力下降收益持續低迷。

另一方面,GameFi 本身不僅缺乏可玩性,同時加密原生特性也阻礙其更廣泛的捕獲用戶(缺乏外部增量),正處於發展早期的加密行業,熱錢、用戶始終在不同的行業板塊來回的流動,在GameFi 整體低迷的情況下用戶不斷流失,賽道陷入持續低迷的惡性循環。

雖然GameFi 市場整體表現不佳,但HuntingNFT 在7 月初推出v2 版本後,憑藉十分亮眼的收益,備受市場關注。根據HuntingNFT統計的收益數據顯示,**該遊戲的駐守(Defense )模式最高的APR 曾達到了174680.91%(7月8日),從7 月6日上線至今平均APR 也基本在4000% 以上。而獻祭(Sacrifice)模式的最高日匯報率則為2146%,即當日投入100u就可以回報2146u,之後平均回報率也穩定在了100%-200%。綜合來看,目前$HNFT 的Yield Farming APR 約為150% 左右,遊戲本身的回本週期較短。 **

圖片

此外, HuntingNFT 遊戲的NFT 資產也在YokaiSWAP 平台同步開啟,截至目前裝備資產及懷特肥龍的最高市場溢價也超過了500%,同時交易量也在逐步放大,早期進入遊戲的用戶都從中賺取了不菲的收益。 HuntingNFT 也成為了近階段,GameFi掘金的新熱土。

圖片

HuntingNFT v2 開啟全新的GameFi 價值飛輪

圖片

HuntingNFT 本身是由Nervos 全球社區志願者發起的原創GameFi 項目,並且始終以DAO 的形式治理。該項目早在2021 年第四季度開始推出v1 Beta內測版本後,就始終在市場上保持活躍,並在2023年7月終於發布了開啟經濟模型的V2版本,同時登陸了YokaiSWAP DEX,未來也可能上架更多CEX交易所。

從項目最早版本發布至今,**HuntingNFT 跨越近兩年的時間週期仍舊能夠保持熱度。 **實際上,GameFi 市場本身是一個迭代較快的新興市場,絕大多數GameFi 項目的生命週期通常不會超過半年,這也與HuntingNFT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去年11 月,HuntingNFT 在推出v1版本時,我們曾對HuntingNFT 遊戲機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在v2 上線後,其在v1 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放了新的玩法,包括駐守與獻祭。

目前,HuntingNFT v2本身包含了龍鱗NFT、龍鱗裝備NFT、懷特肥龍NFT 幾個主要的遊戲元素。其中龍鱗NFT是遊戲基礎NFT元素,該資產可以在遊戲內使用Nervos L2 CKB兌換後開啟戰鬥模式。

龍鱗裝備NFT 則包括頭盔、胸甲、盾牌、翅膀和劍(收集5件不同的裝備可在城堡之夜召喚懷特肥龍NFT),目前1到5級的裝備可以通過戰鬥獲得,6到10級的裝備將在未來的遊戲模式中發布。

圖片

懷特肥龍NFT則可用於參與駐守、獻祭等GameFi 玩法,獲得HuntingNFT平台每日收益、分享和祭祀獎勵。

HuntingNFT v2 版本主要包含了狩獵模式(消耗龍鱗狩獵邪龍來獲得裝備)、駐守模式(通過懷特肥龍NFT防禦獲得獎勵,近期幾天APR 在2000%~8000% 不等)、獻祭玩法(將懷特肥龍NFT祭祀獲得一次性獎勵,每日犧牲獎勵池設定為104,722 $HNFT,犧牲池的獎勵由每天犧牲的懷特肥龍分享)。十分可觀的遊戲收益,也讓HuntingNFT 捕獲了大量的活躍遊戲玩家。

具體遊戲玩法可詳閱遊戲手冊。

Gitbook鏈接:

● 經濟模型

HuntingNFT 構建了一套具備“回收”特性的經濟模型,玩家從獲取NFT遊戲資產到獻祭懷特肥龍,所產生的全週期價值,都將用於反哺生態發展以及$HNFT 二級市場的發展,以保證生態價值的正循環,以及生態經濟模型發展的長期有效性。

此外,HuntingNFT遊戲中,**每日遊戲用戶參與戰鬥的龍鱗NFT釋放的CKB收入,將自動轉入Nervos L2 Godwoken 的交易機器人地址,智能量化機器人在執行當日做市策略的同時買入$HNFT 後轉入當日駐守獎勵池進行分發,形成從NFT的Mint到二級市場價值支撐和良性循環,**並有望促進幣價本身的進一步上升。

所以我們看到,HuntingNFT 遊戲v2 中各個遊戲部分都能產生十足的遊戲收益,這些收益本身並非憑空產生,而是更多的來源於外部市場價值以及經濟的再循環。

一方面,HuntingNFT將用戶增量價值全部作用在激勵代幣$HNFT 上,幫助其不斷地捕獲外部價值,建立更為牢固的價值護城河。 另一方面,$HNFT 資產本身並無早期的私募與公募過程,初始流動性完全由遊戲行為激勵空投分發產生。這意味著$HNFT 資產是分散持倉的(目前持倉地址已經超過了2萬+)。而隨著遊戲v2 版本的推出,可觀的收益也讓遊戲本身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項目推特粉絲也突破了20000,且Discord社區非常活躍,HuntingNFT 儼然已經成為了近階段最火爆的GameFi 遊戲之一。

此外,在登陸了YokaiSWAP DEX後也在不斷地與行業夥伴達成合作,未來$HNFT 也有望上架各家CEX平台。可見,自HuntingNFT v2 被推出以來,該遊戲生態的價值飛輪也被正式開啟。

圖片

圖片

具備更廣泛捕獲用戶的能力

除了通過合理的經濟模型,構建一個穩固且可持續的遊戲生態外, HuntingNFT 本身也具備更廣泛的捕獲用戶的能力。 **HuntingNFT 接入了Nervos L2 Godwoken EVM網絡,用戶可以使用小狐狸、TP、Safepal、Imtoken等主流錢包使用0x地址進行遊戲。 **此外,該鏈具有更靈活的底層模型和豐富的基礎組件,可以更低成本地進行數據上鍊和NFT在遊戲賬戶之間的轉移,有效降低用戶參與成本,同時為用戶提供更低的進入門檻、更安全、更流暢的遊戲體驗,進一步具備規模性服務玩家的能力。

自2023 年以來,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 在以太坊黑山大會、巴黎太坊社群會議(EthCC)等生態大會上,多次公開提出以太坊抽象賬戶的願景,他認為更易訪問、更易使用將是Web3 世界長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抽象賬戶將是實現該目標的重要技術方案。目前,HuntingNFT 遊戲資產是在L1上抽象賬戶確認,交易發生在Godwoken Layer2 層,這對鏈上資產的安全性、交易速度都有了進一步的保障,這也充分體現了HuntingNFT 的前瞻性與趨勢性。

POW 底層更具長期的敘事性

在此前,SEC 將一些加密資產列為證券,其中大部分為具備POS 特性的加密資產,包括Solana (SOL)、Cardano (ADA)、Polygon (MATIC) 等,這也進一步引發了加密市場因監管而引發的恐慌。而對於POW 資產則並被視為須註冊、被監管的證券,這對於BTC、BCH包括CKB 等這類的POW 代幣是一個長期的利好,並有望在未來迎來新一輪的爆發。我們看到,HuntingNFT 本身與Nervos Network 生態高度綁定,尤其是一些遊戲資產NFT等高度錨定CKB 代幣,或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從另一個角度看,雖然絕大多數POS 底層已經具備足夠分散的驗證者分佈,但監管、市場等不確定因素都將對其安全性產生威脅,POW 共識機製本身在安全性上更具備優勢與敘事空間,所以**像HuntingNFT 這類原生構建在POW 體系下的應用生態,都有望獲得增益。 **

總結

HuntingNFT 基於自身循環經濟體係不斷的捕獲外部市場價值,並以更具前瞻性、趨勢性的方式更加廣泛的捕獲用戶,具備長期的敘事性。

GameFi 市場已經沉寂了一年之久,早期的龍頭生態逐漸走向衰落,新興的生態則難以抵禦市場週期曇花一現。隨著HuntingNFT v2 的推出,其正在幫助長期沉寂的GameFi 市場走出陰霾,其能夠提供的持續、可觀的收益是對生態價值體系合理性最好的印證,同樣這也意味著該生態的價值飛輪正式開啟。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