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NFT市場發生大潰敗的三個根本原因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首先會以數據呈現NFT市場近期熊市狀態的具體表現,進而分析阻礙NFT市場增長的主要原因。

在上一篇文章《數據揭示2023年NFT市場的增長得益於新資金進場還是舊資金內捲》中,我們提到得益於Blur成功的空投激勵活動,NFT市場在2023年年初迎來了短暫繁榮,尤其是2月到5月之間,投入NFT市場的資金環比上漲了60%。但最新數據顯示,NFT交易量於2023年2、3月達到峰值之後,開始呈現下跌態勢— — NFT再次進入熊市之中。

有些人指出,NFT市場的增長通常落後於加密貨幣增長一到兩個季度,因此隨著加密貨幣近期的增長,NFT可能很快又會蓬勃發展起來。但我們認為近期的熊市除了有周期性行業低谷的因素,更重要的其實源於一些根本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NFT市場的萎靡不振。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首先會以數據呈現NFT市場近期熊市狀態的具體表現,進而分析阻礙NFT市場增長的主要原因。 **

各維度的數據揭示NFT市場正在萎縮

1. 交易量(Volume)、交易筆數(Sales)和活躍錢包數量(Wallets)都呈現下降趨勢

值得强调的是,除了周交易量与2022年熊市之时的基本持平之外,交易笔数和活跃钱包数量相较于2022年的均显著降低,也就是说NFT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参与者数量均处于过去一年内的最低水平。

解析NFT市場發生大潰敗的三個根本原因

NFT交易量

解析NFT市場發生大潰敗的三個根本原因

NFT交易筆數和活躍地址數量

2. 藍籌NFT系列的價值持續暴跌

Nansen提供的Blue-Chip-10和NFT-500指数测量蓝筹/top NFT系列的总市值,从而反映出整个NFT市场的大体表现。两个指数从今年4月开始均持续显著下降,蓝筹/top NFT的综合市值相较于2月的峰值直接蒸发了70-80%。

解析NFT市場發生大潰敗的三個根本原因

Blue-Chip-10指數

解析NFT市場發生大潰敗的三個根本原因

NFT-500指數

3. NFT市場的投入資金逐月減少20%-40%

我们基于此前文章中计算NFT市场投入资金的方法,计算了2023年2月到6月每月NFT市场的投入资金。数据显示,NFT市场的投入资金相每个月都在显著减少(除了5月到6月有小量增加)。6月的资金水平仅为2月的40%。

解析NFT市場發生大潰敗的三個根本原因

每月投入

上述指標體現了**NFT市場正在經歷交易者的減少、交易活躍度的降低、投資的萎縮以及價格的下挫。各個維度共同說明:NFT市場正面臨停滯、甚至在萎縮。 **

造成NFT市場萎靡不振的三個主要原因

1.利用“Bid for Airdrop”機制刺激需求端的流動性本質上是有嚴重缺陷的

Blur於2022年底推出空投(Airdrop)激勵機制,主要獎勵在Blur上進行list(掛賣單)和bid(掛買單)的忠實用戶。在機制推出初期,很多NFT的資深玩家都認為這將是一個能有效帶動NFT流動性的策略,並且市場在前期也印證了這個看法— — Blur Season 1到Season 2的開端期間,市場的流動性以及交易量都明顯獲得提升。

然而,在Airdrop Season 2開始不久之後,情況便開始急轉— — 整個NFT市場的交易量於2023年2月出現峰值之後,便呈現持續的下降趨勢。

此外,幾個藍籌NFT的價格在隨後幾個月也出現了暴跌— — BAYC的市值蒸發了60%,Doodles下降70%,Moonbirds甚至下降了80%!很多空投活動的參與者因為NFT價值下跌(“高買低賣”)損失了巨量資金,而在空投中獲得的積分獎勵顯然不能彌補這部分資金的虧空,因此儘管空頭活動仍在進行,很多玩家已經選擇退出。

在一個流動性好的市場中,市場價格通常會更加穩定,即不會因為交易而劇烈波動。 Blur的本意是想通過鼓勵Bidding(掛買單)來增加NFT市場的流動性,這一出發點是好的,但大部分系列的價格不只沒有穩定下來,甚至如上述提到的出現了螺旋式的下跌。

由於Blur的空投活動中,掛Bid單可以獲得潛在的Blur代幣空投獎勵,因此大多數bidders並不是真的想要購買NFT,而只是希望獲得空投獎勵。當他們“不幸”接手了NFT之後,大多數人會盡快出貨,並且大多數時候會以比買入時更低的價格售出;這使得NFT的地板價下降,Bid的價格水平隨之下降,從而bidders會以更低的價格出售NFT — — 這種惡性循環導致很多NFT系列的價格螺旋式下降,跟「高流動性穩定價格」完全背離。

這一現像出現的根本原因是,Blur上的Bid不是真實的市場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空投活動的參與者並不看好大多數NFT,而主要因為是多數NFT缺少長期的內在價值。

Blur的激勵機制雖然沒有創造出真正的流動性,但是對於後續“如何實現NFT真正的流動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Blur的Airdrop Season 2仍在進行,但NFT市場已經陷入疲乏,這是因為很多玩家在Airdrop Season 2的初期虧損嚴重,因此選擇退出活動,或者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訓,後來的玩家更加謹慎參與。無論原因為何,都說明空投激勵機制不能為NFT市場提供持續的、健康的流動性。

解析NFT市場發生大潰敗的三個根本原因

NFT總市值隨著Blur season 2 的進行大幅下降

2. 大多數項目方市值管理經驗不足

Blur的激勵機制不僅吸引了想賺取Blur代幣的人,還吸引了很多惡意套利的資金。

Blur空投活動中“惡意套利”的一個典型實例:一個套利者首先會以較低的地板價購買一個NFT系列的大量token,接著將這些token以較高價格掛單(list),從而拉高地板價。同時,他們會在Blur上掛接近他們list價格的“虛假”買單,而其他想賺取積分的玩家(aka礦工)會在第2、3擋掛單,以減少“不幸”接手NFT的概率。由於這些礦工)並不知道top bidders其實也是掛賣單的人,且掛賣單(list)的可以自行選擇接手自己手中NFT的bidders,因此檔第2、3檔的bid池足夠深時,套利者就會將手中的NFT大量拋售給這些礦工。

這些惡意套利者通常會對一個系列重複進行相同的操作好幾輪,但每一次拉升的高度都會比上一次第,此舉是為了避免上一輪拋售的token又以高價傾銷回他們手中。這些套利者以此方式實現”低買高賣“,從而獲利。

套利者有般持有一定量的資金(幾十到幾百個ETH),因而能在這種“遊戲”中獲利,但是很多NFT系列(尤其是那些在Blur推出獎勵機制前發行的)的項目方沒有預想到會發生這種惡意套利的現象,因此多數情況下沒有預留足夠的NFT和資金來應對對手盤龐大的資金量,最終無力控盤拯救項目的市值。

3. 許多NFT項目缺乏長期的內在價值,因此在市場恐慌情緒下價格極其脆弱

這一點可能是造成NFT市場陷入增長困境最根本的原因。

在2020年和2021年NFT首次經歷大量炒作之時,項目方曾制定野心勃勃的roadmap,承諾為其NFT系列的持有者帶來價值。

然而兩年過去了,許多NFT項目的roadmap淪為空頭支票,其承諾一直沒有兌現,並未給持有者帶來真正的價值。一部分的項目方雖然有在做事,但做T-shirt、玩偶等周邊,以及舉辦一些IRL meetup時,為持有者帶來的價值與NFT系列高昂的價格不匹配,同時也缺乏創新性。

這些原因使得多數NFT項目缺乏真正的內在價值,從而導致越來越少的用戶對NFT進行價值投資和長期持有,最終使得NFT市場越來越成為一個“投機者的市場”。

如何重振NFT市場

在深入探究NFT市場萎縮原因的基礎上,我們對於重振NFT市場提出了一些看法。

首先,我們應該致力於打造具備真正價值的NFT生態。這意味著NFT的項目方應該持續地為持有者帶來真正的價值,從而實現NFT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此次熊市中大量NFT系列價格的暴跌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因為“大浪淘沙”可以把低質量、不作為的項目清洗掉,同時鼓勵其他的項目方做實事和提高創新性;而那些真正努力、持續為NFT持有者以及整個NFT生態創造價值的系列,儘管價格可能會短暫地被Blur的挖礦機制影響,但我們相信他們仍能夠堅持下來。比如,儘管Moonbirds受到了惡意做空的重創,我個人仍然對PROOF團隊抱有很大的希望,因為他們一直在通過高質量的內容創造價值。

其次,項目方應該意識到市值管理的重要性。在此次Blur空投活動相關事件之後,NFT項目方的市值管理凸顯重要性。為避免重蹈覆轍,項目方應當提前備好足夠的tokens,並掌握資金和相關知識,在再次遇到NFT價格被惡意操縱之時,能夠及時出手,控盤拯救項目的市值。

最後來到流動性的問題。首先我們目前並不缺少改善流動性的產品:Blur 的pro-trader交易平台、其他流動性改善產品如NFT 碎片化協議、NFT借貸協議等都是很好的產品。但目前流動性差的基本原因還是在於大部分項目並沒有真實價值,導致市場需求低迷。因此我們認為創造真正流動性的重點在於,項目方不再聚焦於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價值,並著眼於真正的價值創造,從而刺激真正的市場需求和吸引價值投資。

雖然最近NFT市場的停滯讓人失望,但發現了根本問題後,我們就可以致力想法解決這些問題。在完全實現NFT的真正價值和可能性上,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