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AI 的三個漏網之魚
原文來源:市值觀察
5月以來,A股前期的市場主線人工智能熄火,行業上游的算力、中游的大模型,以及下游的傳媒遊戲等前期大漲的板塊均出現大幅下跌。
另一邊,產業鏈中一直被忽視的的封裝板塊異軍突起,先進封裝指數最近3個月逆勢大漲接近10%,區間最高漲幅接近20%,也引發了投資者對AI產業鏈的全新認知。
01 AI的瓶頸
隨著ChatGPT為代表的大批AI應用工具橫空出世,互聯網對算力的要求急劇增長,帶動了高端AI服務器和AI芯片的強勁需求,全球GPU龍頭英偉達推出的NVIDIA A100和H100 GPU供不應求,已經出現嚴重的產能瓶頸。
目前NVIDIA A100、H100 GPU完全由台積電代工生產,搭載第三代HBM(高帶寬內存),並使用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技術,此外博通、AMD等芯片公司也在爭搶台積電CoWoS產能,導致台積電產能壓力大增。
面對先進封裝CoWoS產能爆滿,台積電計劃擴產40%以上,但是仍然很難滿足市場需求。今年6月,台積電曾公開證實,當前市場先進封裝需求遠大於現有產能,產能缺口高達20%,公司正在被迫緊急增加產能,也有部分訂單分給其他封測廠。
**從供應鏈角度講,先進封裝決定了AI芯片的放量速度,AI芯片決定了AI服務器的放量速度,AI服務器決定了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應用端的發展進度。人工智能未來要實現快速發展和迭代,先進封裝的產能供應是行業最底層的支撐之一。 **
之前英偉達GPU嚴重缺貨導致價格暴漲,主要瓶頸環節就在於CoWoS封裝。英偉達能出多少GPU,完全看台積電有多少COWOS。由於目前幾乎所有的HBM系統都封裝在CoWos上,HBM存儲本質上也屬於先進封裝的一部分。
簡而言之,AI發展依賴三力,即算力、存力和封力,人們對算力和存力的價值早已有充分認知,但是對封力的價值一直認知不足。
02 被低估的“封力”
經過幾十年高速發展之後,半導體領域的摩爾定律最近幾年已逐漸放緩,芯片特徵尺寸接近物理極限,要延續摩爾定律提升芯片性能,更小、更薄的Chiplet(芯粒)模式是當下最好的解決方案,而先進封裝則是把芯粒整合成型的重要技術手段。
**按照芯片產業鏈的價值分配,傳統的封測價值量不到10%,2.5Dchiplet大於20%,3D更高,技術進步讓封測環節在芯片領域中的重要性大幅增長。 **
根據知名半導體分析機構Yole的數據,2021年全球先進封裝市場規模約375億美元,佔整體封裝市場規模的44%,預計到2028年佔比將提升至55%左右,約786億美元,2021到2027的複合增速約10%,高於整體封裝市場規模的6.3%。 **其中2.5D/3D封裝市場規模在2021年到2027的增速將高達14%,成為行業中增長最快的細分板塊。 **
除了AI的刺激和技術進步帶來的高附加值之外,封測行業也受益於外部環境變化和半導體行業的周期反轉。
一方面,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近日發布聲明,呼籲白宮避免進一步升級對華半導體出口限制措施,英特爾、英偉達、高通的CEO均反對收緊芯片和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對華出口管制,國內封測廠商的外部環境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當下美聯儲加息週期已步入尾聲,全球經濟和半導體行業的複蘇也指日可待,作為最接近終端需求的封測環節,此前最先跟隨半導體進入寒冬的封測行業,也將率先感受到行業復甦帶來的暖意。
**03 封測龍頭哪家強? **
芯片產業的三大關鍵環節包括封測、製造和設計,在封測環節,中國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
按照2022年營收排名,全球前10大封測企業中有九家來自中國,其中四家來自中國大陸。長電科技排名第三,通富微電排名第四,華天科技排在第六,大陸三大封測龍頭合計全球市場份額超過20%,是國內封測行業無可爭議的龍頭。
從技術上看,三家公司都已開始大規模量產先進封裝產品,具備一定的技術儲備。
**長電科技是目前國內唯一能做4nm封裝的廠商,並且已實現國際客戶4nm節點多芯片系統集成封裝產品出貨。由於英偉達H100是4nm,台積電如果要委外大陸廠商H100的訂單,只能找長電。 **
通富微電和華天科技都能做5nm封裝,暫時還做不了4nm,因此都接不了英偉達的H100的封裝。但是通富微電和AMD深度綁定,是AMD最大的封裝測試供應商,佔其訂單總數80%以上,如果未來AMD的MI300能在AI芯片領域殺出一條新路,從英偉達那里分一杯羹,通富一樣從中受益。
**與長電和通富這兩大封測龍頭相比,華天目前的處境稍微有點尷尬,它既沒有長電的技術優勢,也不像通富背後有大金主支持,在未來的先進封裝領域的競爭中,顯然已處於劣勢。 **
華天在先進封裝領域的落後,以及長電技術上的優勢,從研發投入和產品單價上可得到了一定的答案:
2022年,長電、通富和華天科技分別為13.13億、13.23億和7.08億,長電和通富相比華天保持著較強的優勢。
2021年,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和華天科技分別為0.40元、0.27元和0.19元。長電科技單價多年維持第一,通富微電次之,華天科技則落後。這說明華天的產品結構很可能以傳統封裝為主,先進封裝佔比較低,導致公司產品的附加值不高。
長電的領頭羊位置和華天的弱勢,從股東結構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三大封測龍頭的前十大股東幾乎全為各類法人機構,作為優質行業的龍頭公司,封測三巨頭都贏得了價值投資者的充分背書。但是,在國家層面產業基金的扶持力度上,有著明顯的分化現象。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在長電科技的持股佔比為13.31%,在通富微電的持股佔比為13.29%,在華天科技的持股佔比為3.21%,相比之下,長電和通富獲得的國家層面的資金支持力度比華天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的全資子公司芯電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持有長電科技12.86%的股權,是公司第二大股東,和國內芯片製造領域老大之間的協同發展,對長電鞏固自己的業界地位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從業績角度來看,長電科技作為行業第一龍頭的強勢得到了進一步的數據驗證:
根據2022年的年報數據,長電科技營收337億,淨利潤32.3億,業績規模遙遙領先於另外兩大龍頭。同比數據上華天科技營收、淨利潤雙雙下降,通富微電增收不增利,長電科技是唯一連續三年保持著增收、淨利潤雙增加的封測龍頭。
來源:問財
長電在半導體寒冬裡的逆勢增長能力,正是得益於技術優勢以及產品、客戶結構的調整。
最近幾年,長電加速從消費類向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汽車電子、5G通信、高性能計算、存儲等高附加值市場的戰略佈局,持續聚焦先進封裝技術。特別是收購星科金鵬之後,在先進封裝領域已經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英特爾和矽品,為長電贏得了更多高毛利的訂單。
三家公司的實力和業績差異,在資本市場的投票中已經得到了清晰的驗證。截至7月31日,長電科技市值達到590億,高於通富微電的329億和華天科技307億。
未來,不論是業績還是先進封裝實力,長電科技無疑都將長期領跑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