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混元大模型開始應用內測,多個業務線接入測試

文:蘇建勳

編輯:楊軒

圍繞ChatGPT引發的大模型熱潮,馬化騰曾在今年5月的財報會議上透露過相關思考:“我們最開始以為這是互聯網十年不遇的機會,但是越想越覺得這是幾百年不遇的、類似發明電的工業革命一樣的機遇,所以我們覺得(AI)非常重要。“

據36氪獨家獲悉,騰訊自研的“騰訊混元大模型”已經進入應用內測階段,多位騰訊員工告訴36氪,近期收到了內部郵件邀請,可以通過網頁或者小程序體驗混元大模型,騰訊內部多個業務也已經接入混元大模型進行測試。

在具體的功能點上,除了較為常見的聊天對話,騰訊混元大模型設置了一個名為“靈感發現”的欄目,主打內容創作。根據指引,員工可以讓AI生成小紅書種草文案、短視頻腳本、社群營銷文案以及朋友圈文案等;還支持不同風格的“繪畫”模式,比如賽博朋克風、像素插畫風、馬賽克風格等。

除此以外,作為通用大模型,騰訊混元大模型也囊括了多樣化的場景,比如:

在“工作”場景下,員工可以寫郵件、面試大綱、PPT大綱、調研問卷等; 在“編程”場景下,員工可以體驗域名推薦、代碼生成、代碼解釋、SQL語句生成等; 在“生活”場景下,員工可以製定旅行計劃、健身方案或者美食指南等。

除了支持文字輸入,騰訊混元大模型還能夠通過語音輸入。 “效果不錯,使用起來比較流暢。”多位參與內測的員工對36氪表示。

作為在社交、內容領域擁有拳頭產品、且有巨大用戶量的科技公司,騰訊在應用場景、雲計算基礎設施等維度,都具備通用大模型的競爭力,此前也已經推出了萬億中文NLP預訓練模型等。

“騰訊也在埋頭研發,並不急於把半成品拿出來展示。”馬化騰曾對此表示。

在今年6月中旬,騰訊雲推出了面向To B側的行業大模型,並發布了針對B端客戶的解決方案——騰訊雲MaaS(Model-as-a-Service,模型即服務),覆蓋金融、文旅、政務、傳媒、教育等10大行業。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