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招聘“洩露天機”!蘋果要研發手機端運行AI大模型,而非雲端
在人工智能大潮中,AI,成為了每個科技公司張口就來的關鍵詞。但人們發現,似乎蘋果是一個例外。上週蘋果Q2(2023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後電話會上,蘋果對AI依然保持“克制”。
但表面的克制無法阻擋蘋果對AI人才的需求,或許蘋果早就開始擴充其人才庫,著手研發手機端運行AI大模型。
8月6日,英國《金融時報》稱,根據蘋果在今年4月到7月間發布的招聘信息,他們正在進行“規模龐大的長期研究項目,有望影響蘋果和相關產品未來”。
7月中旬,蘋果的一則招聘信息稱,公司正在尋找一名高級軟件工程師,“在蘋果設備上的推理引擎中實現壓縮和加速大語言模型的功能”,**使其能夠在移動設備上運行,而不是在雲端。 **
7月28日蘋果發布的另一則招聘信息稱,公司希望“把最先進的基礎模型配備在可以裝進口袋裡的手機上,用保護隱私的方式實現新一代基於機器學習的功能體驗”。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認為,蘋果招聘要求揭露了多年來蘋果的研發方向——壓縮現有語言模型,以便在手機端而非雲端更高效運行。
一位最近剛剛從一家大型科技公司離職的法國AI企業家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蘋果想在巴黎當地擴充其AI人才庫,招聘力度比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更大:
蘋果早就開始研發手機端運行的AI大模型?
庫克在上週的電話會上對人工智能的著墨一如既往的少,與微軟、Alphabet等同行相比顯得更加特立獨行。
在接受分析師提問時,庫克表示,蘋果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其他模型的研發:
庫克還表示,將繼續“負責任”地利用這些技術來推進蘋果產品,蘋果傾向於“在產品上市時就宣布它們”。
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20年,蘋果斥資近2億美元收購了總部位於西雅圖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nor,擊敗了微軟、亞馬遜和英特爾等其他大公司提出的收購要約。而Xnor的主業就是研究如何在移動設備上運行AI大模型。
7月中旬,華爾街見聞曾提及,蘋果在開發自己的生成式AI工具,去年就創建了打造大語言模型的自有框架,名為Ajax,它旨在統一蘋果的機器學習開發。借助Ajax,蘋果開發了一種類似ChatGPT的聊天工具人服務,被內部工程師稱為蘋果GPT。
移動端的大模型之戰
在蘋果的招聘“洩密”之前,Meta也正著眼於手機端大模型。
7月19日,高通和的最新公告顯示,從2024年起,Llama 2將能在旗艦智能手機和PC上運行:
高通表示和基於雲端的大語言模型相比,在智能手機等設備上運行Llama 2 等大型語言模型的邊緣雲計算具有許多優勢,**不僅成本更低、性能更好、可以在斷網的情況下工作,而且可以提供更個性化、更安全的AI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