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佈對中國投資限制令,鎖定芯片、AI 和量子科技三個領域

**來源:**鈦媒體

作者:林志佳

鈦媒體App 8月10日消息,美國白宮官方網站今晨公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了關於解決美國在相關國家對某些國家安全技術和產品的投資問題的行政命令(EO),授權美國財政部長監管美國對受關注國家的某些投資。某些國家安全領域涉及半導體與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三個領域。行政令附件中重點提到中國。

白宮稱,該計劃以“小院子、高圍欄”方式補充美國現有的出口管制和入境篩查工具,以解決有關國家推進此類敏感技術所構成的國家安全威脅。具體來說,它將禁止對從事與這些構成最嚴重國家安全風險的技術領域相關的特定活動的實體進行某些投資,並要求對其他敏感投資進行通報。

同時,美國財政部發布擬議規則制定預先通知(ANPRM),詳細說明該計劃範圍,有關ANPRM的書面意見45天內在美國財政部網站公佈,稍晚些將發布法規草案。據稱,經過多輪評議後,該命令預計將於明年實施。

白宮強調,這是拜登在與數百名利益相關者、行業成員以及盟友和合作夥伴進行廣泛、徹底的磋商後簽署的這項行政命令。美國政府將繼續進行這些活動通知和評論,徵求更多公眾反饋,以便在規則生效前做出任何必要調整。

行政命令公佈後,中方表示反對和嚴重關切。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限製本國企業對外投資,打著“去風險”的幌子在投資領域搞“脫鉤斷鍊”,嚴重背離美方一貫提倡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影響企業正常經營決策,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嚴重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將保留採取措施的權利。希望美方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不要人為阻礙全球經貿交流與合作,不要為世界經濟恢復增長設置障礙。

**據悉,**自2018年8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強化了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審查海外投資的能力,拜登上台後美國對更多中國企業實施出口管制。此前,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表示,美方迄今將1300多個中國企業和個人列入“實體清單”中。

去年10月,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公開了一系列對中國先進計算和半導體製造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新規則,分階段於2022年10月7日,12日和21日生效。 BIS在先進計算芯片和半導體製造物項的兩個關鍵領域,限制美國物項出口、擴大長臂管轄範圍和控制“美國人”從業等措施,限制中國獲得先進芯片、超級計算機以及製造能力。

今年5月,央視網報導稱,拜登政府計劃七國集團領導人廣島峰會前後簽署一項行政令,嚴格限制美國企業對中國部分高科技產業投資,其中可能涉及人工智能、半導體和量子技術領域。 5月31日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美國財政部投資安全助理部長保羅·羅森(Paul Rosen)證實,“我們正在考慮一個計劃,限制美國的美元投資的流動。”隨後美媒報導限令更多細節。

美東時間7月25日,美國參議院討論新一年的“國防授權法案”(NDAA),就其中一項對華投資審查的修正案——“對外投資透明度法”進行了投票,最終該修正案以91:6獲參議院通過。

該法案要求,生效90天后美國實體如果對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等國的敏感技術進行投資,須不晚於投資前14天,以及在交易完成後14天內,申報給美國財政部。美國財政部將建立機制,尋找沒有申報的交易。此外,美國政府還要與盟國和夥伴進行協調,在夥伴國家也建立對外投資審查和申報機制。須申報的投資類型包括收購、短期或長期債務的權益、子公司的設立、合資企業等,包括通過業務合作、董事會代表或提供商業服務進行技術轉讓。須申報的相關產業涉及先進半導體和微電子、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術、特超音速、衛星通信和兩用網絡激光掃描系統。

如今,拜登政府簽署在半導體、AI 和量子技術三個領域對中國的投資限制行政命令。根據白宮官網公佈拜登簽署的條款內容,鈦媒體App編輯簡要梳理出其中十個關鍵信息:

  • 通知和禁止交易: 美國財政部長應與其他相關機構共同製定規定,要求美國人向財政部通報與被覆蓋的外國人有關的某些交易(通知交易)並禁止與被覆蓋的外國人進行某些其他交易(禁止交易)。
  • 財政部長的職責: 財政部長負責與國會和公眾溝通、與其他政府機構合作諮詢,研究此命令的影響,並對違規行為進行調查。
  • 項目發展: 一年後,財政部長應評估是否需要修改相關的規定,並定期檢查規定的有效性。
  • 向總統和國會報告: 財政部長應向總統報告此命令執行的效果以及任何推薦的修改。同時,財政部長有權向國會提交關於此命令的報告。
  • **被覆蓋的國家安全技術和產品:**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敏感技術和產品。
  • 美國政府方向: 本命令不禁止美國政府官員、受助人或承包商進行的正式業務交易。
  • 保密性: 制定的規定應確保按此命令提交的信息或文檔材料的保密性。
  • 其他通知和禁令: 禁止任何旨在違反此命令的陰謀和行為。禁止為避免本命令或根據本命令發布的任何規定而進行的任何行動。此外,財政部的規定可能要求美國人通報由這種美國人控制的外國實體的任何交易,如果由美國人進行這種交易,則該交易將是一個通知交易。
  • 定義: 此部分為“關心國家”、“涵蓋的外國人”、以及“涵蓋的國家安全技術和產品”等術語提供了定義。其中,“關注國家”是指在附件中列出的國家或地區,總統已確定這些國家或地區正在進行全面、長期的戰略;“被覆蓋的外國人”是指從事與一個或多個被覆蓋的國家安全技術和產品有關的活動的關心國家的人;產品覆蓋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敏感技術和產品。
  • 一般條款: 確定了財政部長的權利和職責,並說明了該命令的適用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該命令限制與特定外國實體之間的某些交易,尤其是涉及被定義為“被覆蓋的國家安全技術和產品”交易。而條款中,有六處提及“投資”(Investments),有26處提及“產品”(product),多次提到“應酌情”,因此該行政命令更多體現交易措施,相關限制投資條款比之前報導的更謹慎。

多位半導體投資人日前對鈦媒體App表示,美國投資限制措施對於國內私募股權、風險投資領域的交易有一定影響,尤其對美元基金交易的資金流向LP(有限合夥人)將有更多的要求。同時,該法案將對芯片產業鏈有很大影響,因為國內芯片製造端五成以上依賴外資和海外巨頭企業,是否利好基金投資國產化產品還有待觀察。

當下,國內風投市場募投退三個環節處於下行週期。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基金數量和金額分別為1601支、3532.1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6%、33%,投資案例數同比下降44.2%,投資金額為1300.3億元,同比下降49.8%,退出案例總量共521筆,同比下滑51.5%,各類退出交易數量均有所減少。

一位美元基金投資人對鈦媒體App表示,他非常擔心這種措施是否會持續擴大,團隊已開始逐步暫停高技術領域投資,目前重心在投後部分。

多位投資行業人士也向鈦媒體App表示,目前其內部重點在AI 非核心部分、智能製造、生物醫療、新能源等沒有涉及美國投資審查的賽道,項目退出為優先事項。

根據美國財政部官網顯示,拜登簽署的這份美國對外投資審查行政令,詳細措施將會在45天內公佈,最終法案預計將於明年起實施。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