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全球創新競賽中加大人工智能投資

德國政府大幅增加了人工智能研究經費,表明其保持全球科技領域關鍵參與者的雄心。

德國和人工智能。圖片:Shutterstock

隨著全球人工智能( AI ) 創新競賽的加劇,德國正在採取戰略舉措來保持競爭力。

上週三,研究部長Bettina Stark-Watzinger 透露了德國雄心勃勃的計劃,將人工智能研究的公共資金增加一倍,在未來兩年將投資增加到近10 億歐元。

這項財務承諾旨在實現多個目標:建立150 個大學實驗室、擴大德國數據中心的容量,並確保更輕鬆地獲取人工智能算法訓練的關鍵數據。

面對中國、美國這樣的人工智能巨頭,德國決心不落後。然而,挑戰是艱鉅的。斯坦福大學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僅2022 年就在人工智能研究上投入了33 億美元。

此外,同年美國私人人工智能投資飆升至474 億美元,超過了歐洲的總支出,並大大超過了中國134 億美元的投資。

“德國製造的人工智能”

然而,斯塔克-瓦青格認為德國擁有獨特的優勢,並指出歐洲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優先考慮隱私和個人安全。

她認為,這個框架可能會吸引人工智能專業人士和企業,特別是與歐盟內部的協作精神相結合。

“我們的人工智能是可解釋的、值得信賴的、透明的,”研究部長在一份公開聲明中表示。

從歷史上看,德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進軍是經過衡量的。該國擁有約1,600 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這一數字在2023 年翻了一番。然而,正如Stark-Watzinger 承認的那樣,這僅使德國在全球排名中排名第九。

德國政府對人工智能的興趣並不新鮮。 2018年,柏林推出了“德國人工智能製造”藍圖。該綜合戰略概述了12 個行動領域的14 個目標。

主要亮點包括加強人工智能研究、利用競爭刺激創新以及激勵各種規模的企業擁抱人工智能。該戰略還強調德國公民的福祉、強大的IT 安全以及人工智能研究的道德和法律基礎。

當時,時任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 斷言,“德國和歐洲必須在人工智能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我們的繁榮取決於此,在這個數字時代維護我們的歐洲價值觀和保護隱私也取決於此。”

當時,政府為其人工智能戰略撥出了約30 億歐元,主要用於研究。預計私營部門投資將與這些公共資金相匹配,最終在2025 年註入60 億歐元。

然而,隨著人工智能領域的迅速發展以及德國經濟在衰退的邊緣搖搖欲墜,柏林認識到需要對這一關鍵技術採取更積極的立場。

寶馬、西門子和Zalando 等德國領先企業已經分別將人工智能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列車協調和增強的客戶體驗。但德國經濟的命運現在取決於進一步的投資,以幫助其經濟冠軍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當記者聯繫德國研究部長辦公室置評時,該辦公室沒有立即回應。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