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國的“騙子”,都在哄搶英偉達

原文來源:硬AI

作者:趙穎

圖片來源:由無界AI‌ 生成

2022年4月,一家名為Applied Sciences的仙股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它將自己包裝成一家給比特幣礦工們提供雲託管服務的公司,並更名為Applied Blockchain,試圖借勢比特幣“一飛沖天”。

可惜,時運不濟。彼時比特幣處在“崩盤”通道,價格從最高的6w美元上方“狂瀉”至不足2w美元,Applied Blockchain“抱大腿”夢碎,股價飛天夢遙遙無期。

不過,這家公司的管理層絲毫沒有灰心,反倒是一計不成再生一計——沒過幾個月,公司被改名為“Applied Digital”,搖身一變成了“AI概念股”:

5月,Applied Digital公司首席執行官Wes Cummins宣布,該公司與一家的知名AI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1.8億美元的雲託管協議。

隨後,又與另一家AI巨頭簽訂了一份價值高達4.6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公司股價隨即開始飆升。

到了7月份,該公司股價一度飆升近450%,“如願”成為AI浪潮下最大的“贏家”之一。

這期間,公司CEO Wes Cummins(持股比例一度達到近25%)更是“豪情萬丈”,在Twitter(現在是X)上發布消息稱,該公司以每塊4萬美元的價格從英偉達訂購了2.6萬塊H100GPU,意圖在AI領域“更上一層樓”。

**不過,事實當真如此嗎? **

**至少空頭們不信——他們聞到了血腥味。 **

在一份報告中,做空者Dan David如此分析:如此大手筆的購買將使Applied Digital一躍成為高性能計算領域的佼佼者,與穀歌、Meta和亞馬遜並駕齊驅。 **然而,購買這些設備的成本將超過10億美元,遠超Applied Digital6億美元的市值。 **末了,這位“大衛哥”還忍不住“怒噴”兩句:

ChatGPT出現之後,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興趣激增,這吸引了最糟糕的推銷員和卑鄙小人向輕信的投資者兜售虛假的人工智能產品,Applied Digital就是其中之一。

Applied Digital是做空者今年盯上的近十家公司之一,被認為是人工智能狂熱的可疑受益者。截至8月25日,Applied Digital的做空者押注了該公司19%的流通股。

Orso Partners的聯合創始人Nate Koppikar也是Applied Digital的空頭,他對這一現象稱為“欺詐轉換”(Grift shift),即認為公司正從加密貨幣和科技股的虧損賭注中抽身,轉而希望在人工智能時代“套現”。

上週,Institutional Investor在一篇專欄中就對此,該機構總結稱,許多初創人工智能公司是徹頭徹尾的“騙子”,沒有可擴展的收入模式,在人工智能上燒掉驚人的資本支出卻毫無成果。

下面,我們細聊,諸君enjoy~ ✌️

01「全美的“騙子”公司,都在買H100」

根據PitchBook發布的《第二季度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報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初創公司今年總共籌集了約394億美元,其中第二季度籌集了194億美元。

儘管資金一直在湧向一切AI領域,但也有一些批評家開始懷疑,最新技術究竟是真正的變革,還是僅僅是進步。與此同時,“編造事實”、和“退化”等大型語言模型問題開始出現在科技文獻中,這些問題指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現的各類錯誤。研究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產品的輸出質量似乎越來越差。

Koppikar指出:

這看起來是一個欺詐者追逐的巨大市場,欺詐者將半功能原型和人工智能應用到產品中,而這些產品實際上只是由人工驅動的。

許多初創人工智能公司都是徹頭徹尾的騙子,永遠不會有可擴展的收入模式,在人工智能上燒掉的資本支出將達到驚人的數量,但卻毫無結果。

去年,Koppikar是最早預測科技股和成長股會出現衰退的投資者之一,預測的部分依據是這些公司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他認為,這種相互依存關係在AI浪潮中發揮了更極端的作用:

**許多備受推崇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都得到了英偉達等大公司的支持,而英偉達需要這些初創公司購買其芯片,這是一種“往返行動”。 **

**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推動這一進程。它們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讓初創企業購買它們的產品。這是一種現金循環。 **

例如,雲服務初創公司CoreWeave最近宣布,它將獲得由英偉達支持的23億美元抵押貸款。

進一步來看,英偉達爆炸性的收入增長實際上並沒有告訴我們人工智能的未來,Koppikar解釋道:

**全美的“騙子”公司都在追捧H100芯片,從而給外界營造一種自己將在AI領域佔據優勢的現象。 **

**2021年,“騙子”公司將比特幣列入資產負債表,現在“騙子”公司將H100列入資產負債表。 **

Koppikar將擁有英偉達芯片大訂單的Applied Digital公司完全歸入了這一類。他補充道,Applied Digital公司簽下的客戶根本無法實現其宣稱的收入,**這種情況是“人工智能的警示故事”。 **

02「不可忽視的缺陷」

不可忽視,當前的生成式AI存在不小的缺陷,其中之一就是捏造。

軟件工程師、博客TechTalks的創始BenDickson說,編造事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LLM經常會生成與事實不符的似是而非的文本,比如捏造論文和期刊的名稱。

與此同時,有新的研究和證據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ChatGPT輸出的質量越來越差。

例如,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研究了ChatGPT識別質數的能力。研究人員發現,ChatGPT在3月份識別質數和合數的準確率高達84%,但到了6月份準確率只有51%。

在學術界之外,用戶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Roblox的產品負責人PeterYang5月份在推特上說,該模型的輸出速度更快了,但質量卻更差了,即使是一些簡單的問題也是如此。

此外,路透社最近報導稱,根據分析公司Similarweb的數據,ChatGPT網站的月流量在6月份出現了自推出以來的首次下滑。

Koppikar對此評論稱:

**ChatGPT的趨勢很難看,流量下降了,谷歌衡量的興趣也在下降,這不是指數級增長故事在早期階段應該呈現的趨勢。 **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Facebook呈現了多年的爆炸式增長。人工智能並不是互聯網之後的又一次革命,而是再次買入科技股的一個藉口。 **

該領域的一些專家們也持有類似觀點,例如,不久前,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Yann LeCun最近在Zoom上對一群記者和企業高管如是說:

**就底層技術而言,ChatGPT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創新,這不是什麼革命性的東西。 **

03「空頭們盯上的AI股」

話說回來,ChatGPT的創新程度到底有多大,還有待商榷。

**不過,這些討論卻是讓資本市場上的“狩獵者”們聞到了血腥味——AI空頭盯上了SoundHoundAI、C3.ai等一眾公司。 **

**先看SoundHound AI,這是今年為數不多取得盈利的“空頭獵物”。 **

Culper Research的Christian Lamarco稱,該公司為“一個搖擺不定的人工智能崇拜者,自稱擁有革命性的技術、不斷增長的餐飲業務和大量的合同”:

這家成立17年的公司於2022年通過SPAC上市。根據Culper7月份的報告,該公司沒有盈利,內部人士正在拋售股票。

SoundHound聲稱其人工智能技術將徹底改變電話和汽車餐廳的點餐方式,但我們認為這種嘗試是徹底失敗的。

Culper斷言,SoundHound的人工智能根本不起作用。他的公司採訪的前員工說,它依賴於人工呼叫中心。截至8月25日,做空者通過今年對SoundHound的做空已獲利825萬美元,收益率為18%。

再看C3.ai,目前空頭們在AI領域的“最大獵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空頭的攻擊面前,該公司倒是一直“韌性十足”。 Kerrisdale Capital)和Spruce Point Capital這兩家做空機構都瞄準了C3.ai,指出該公司與其他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一樣,成立數年來從未盈利。

Spruce Point在2022年2月首次開始做空C3.ai,其創始人Ben Axler認為,當前正處於人工智能週期的初期階段,誰會是贏家,誰會是輸家,還有待觀察,最終C3.ai可能並不會成為大贏家。

Kerrisdale的做空報告指出,C3.ai最初成立時名為C3 Energy,旨在為公共事業公司開發分析解決方案,為限額交易和智能電網的出現做好準備,但管理層在2019年將業務重塑為C3.ai,並以AI股票代碼上市,然而其大部分業務是為極少數公用事業、能源和政府客戶構建相對過時的分析模型。

在Kerrisdale發布最新報告後,該公司公佈了一份好於預期的財報,股價反彈了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為止,空頭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

根據S3 Partners的數據,截至8月25日,C3.ai的賣空交易占流通股的34%,今年以來,做空者押注C3.ai的損失近3.8億美元,該股今年的漲幅超過了150%,不過與6月份的最高點相比,已經下跌了近40%。

儘管其中一些股票近期遭遇挫折,但人工智能仍在推動市場走高。值得注意的是,上周英偉達公佈了創紀錄的160億美元季度銷售額,遠遠超出市場預期,而這種勢頭能持續多久是另一個問題。

**Kerrisdale提醒道,對於所有這些估值過高、炒作過度的股票,很難說泡沫何時會破滅,但總有破滅的一天。 **

參考文章: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