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能否引領DeFi新浪潮

以太坊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其蓬勃發展的智能合約驅動的Web3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提供了一系列的去中心化平台和應用程序。通過建立在以太坊之上的各種智能合約和代幣項目,為加密貨幣用戶提供了經濟且無需許可的交互新方式。

通過去中心化平台和P2P交互,不斷發展的多鏈Web3生態系統引發了循環加密經濟的誕生,該經濟跨越多個基於EVM的區塊鏈。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允許用戶通過點對點進行交易、借貸,以及創建、鑄造資產,Token/NFT則通過提供流動性被動賺取收益等等。

比特幣作為第一個也是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理應成為Web3的開創性項目之一。然而奇怪的是,這個Web3循環經濟系統中一直沒有比特幣的身影。究其原因,是比特幣的設計不允許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和相關數據存儲在其區塊鏈的基礎層上。儘管比特幣曾經通過Omni Layer協議努力實現智能合約和代幣化,但比特幣在大規模實現Web3 風格的功能和用例方面仍然起步較慢。這實際上是因為比特幣開發人員做出的保守設計決策的哲學,而不是缺乏技術能力。

直到2021年11月,比特幣進行了Taproot升級,它壓縮了複雜的交易、降低了費用,同時提高了網絡的效率。比特幣的這次升級改變了交易驗證方式,使在比特幣上發展DeFi成為可能。 2023年初以來,Oridinals、銘文和郵票的出現也對比特幣發展可擴展性提出了挑戰。但由於其有限的本地智能合約功能,比特幣開發人員轉而選擇基於Layer2的擴展方法。

隨著在比特幣、比特幣側鍊和Layer2開發上推出了幾個快速增長的DeFi平台,更複雜的用例在基礎層之上的Layer2層上實現,這些層可以處理邏輯、數據和鏈下吞吐量,這些項目提供智能合約功能、EVM 兼容性和其他Web3用例,保證了比特幣的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區塊鏈的鏈上增長。

本文我們就將探討比特幣與DeFi的關係,以及比特幣DeFi為網絡帶來的用例。

Taproot升級讓比特幣DeFi成為可能

智能合約允許各方在不需要第三方的情況下做交換價值,確保每筆交易都是合法、透明和可信的。當智能合約執行時,它們會發佈在區塊鏈上,其中已完成的交易記錄可供任何人查看。

比特幣基礎層非常簡單,這使得它成為最安全、去中心化和抗審查的區塊鏈的同時,也缺乏完整的智能合約編程功能。

由於比特幣的腳本的非圖靈完備性,在比特幣網絡上推出DeFi應用程序之前,BTC持有者會將其持有的資產轉換為其他區塊鏈上的封裝。如以太坊網絡上的Wrapped BTC (wBTC) 資產。 wBTC是ERC-20 代幣,使BTC持有者能夠參與基於以太坊的DeFi 協議,通過將其資產鎖定在智能合約中並獲得等量的衍生資產,然後將其用於儲蓄、借貸和賺取被動收益通過這些平台上的流動性挖礦獲得收入。

比特幣網絡並不是永遠不能擁有DeFi,實際上比特幣良好的基本面是其成為智能合約最值得信賴的最終結算層的基礎。

2021年11月Taproot升級實現後,該升級在復雜腳本方面實現了更強大的功能,可以基於比特幣區塊鏈開發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具體來看,Taproot升級包含3個BIP:

1)BIP340(Schnorr Signatures):Schnorr簽名促進了一種更快、更安全的方式驗證比特幣網絡上的交易。它允許將多個密鑰聚合成單個密鑰,即完成聚合簽名,從而提高比特幣的隱私性,並減少交易的大小,使得每個區塊能容納更多的交易。

2)BIP341(Taproot):Taproot在SegWit升級的基礎上,使用默克爾化替代腳本樹(MAST)來擴展比特幣區塊鏈中的交易數據量。 Taproot不僅為比特幣區塊鏈提供了更大的可擴展性和更高的效率,也為比特幣用戶提供了更大的隱私。

3)BIP342(Tap):Tap是對比特幣腳本的編碼語言升級,為另外2項比特幣改進提案(BIP)提供便利,用於指定如何執行交易的指令,Tap通過改進簽名哈希提高了比特幣的智能合約靈活性和自由,可促進比特幣網絡在未來支持和創建智能合約。

圖片來源:Kraken Intelligence

總而言之,Taproot升級通過引入Layer2解決方案和側鏈解決了原生比特幣不支持智能合約的問題,讓比特幣發展DeFi成為可能。使用Layer2技術,用戶可以創建基於比特幣區塊鏈的DeFi生態系統,使比特幣可用於更廣泛的用例。側鏈也可以支持比特幣網絡上的智能合約,並將其連接到其他區塊鏈。

通過適應DeFi,比特幣提高了其效用,同時吸引了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另一方面,比特幣所帶來的的安全性也是大多數DeFi投資者和用戶看重的。比特幣上的DeFi解決了黑客攻擊的安全問題,並提高了各種解決方案的可信度,這也是比特幣上發展DeFi的必要性。

比特幣的DeFi應用

基於外鏈的比特幣DeFi應用

在比特幣網絡推出DeFi應用程序之前,比特幣在外鏈上參與DeFi需要被“封裝”,也就是說要在另一個網絡上創建與BTC 的1:1 表示合成資產作為原生代幣(例如wBTC),這是一種模擬基礎資產價值的金融工具。為了在比特幣上創建合成資產,DeFi平台將鎖定一定數量的比特幣作為抵押品。然後,該抵押品將用於鑄造代表基礎資產價值的新代幣。然後,合成代幣可以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進行交易,或用作其他貸款或金融產品的抵押品。當合成代幣被贖回時,抵押品將返還給所有者。

但這裡存在一個問題是封裝是有風險的。由於比特幣區塊鏈無法對外部事件做出反應,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鎖定比特幣和解鎖比特幣的過程都具有挑戰性,需要有人進行鎖定和解鎖。這個過程是這樣的:

持有者首先將他們的比特幣存入比特幣區塊鏈上的發行人處。然後,發行人確認收到目標區塊鏈,以1:1 的比率鑄造目標鏈本鏈的“封裝BTC”代幣。要兌換該代幣,用戶必須將其打包的BTC返回給目標網絡上的發行人,然後發行人以1:1 的比例將BTC 發送到他們的比特幣錢包。最後,打包的BTC被發行人刪除(“燒毀”),發行人可以是個人、一群人(多重簽名)或智能合約(通過共識強制執行)。

圖片來源:@alexeizamyatin

幾乎所有打包的BTC都依賴於受信任的中介機構或交易所控制的中心化解決方案,使用這些解決方案的持有者必須放棄使比特幣去中心化的特徵。因此近年來,比特幣開發者不斷探索在比特幣區塊鏈之上構建技術、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的方法,推進比特幣生態系統原生的DeFi應用程序。

基於Layer 2的比特幣DeFi應用

隨著比特幣Taproot升級的發布,DeFi逐漸可以在比特幣上實現,雖然此時原生比特幣區塊鏈仍然不支持智能合約,但Taproot引入了二層解決方案幫助其實現了這個功能,增加比特幣區塊鏈的功能和可擴展性的協議。目前比特幣DeFi中最突出的有四個項目,每個項目與比特幣基礎網絡的連接方式以及為網絡帶來的附加效用都是獨一無二的。

閃電網絡上的比特幣DeFi

闪电网络是一种二层扩展解决方案,可实现快速、安全且廉价的点对点支付,它继承了比特币的安全性,同时在链下提供高速的实时交易处理能力。闪电网络在两方之间创建了“通道”,其中许多交易可以在链下来回发送。该系统极大地减轻了比特币基础网络的压力,并且是比特币支付可扩展性的关键。自2020年底以来,闪电网路的使用量显著增加。

截至9月6日,閃電網絡中比特幣的數量達到4742個,同時約有1.6萬個節點在網絡上運行。

圖片來源:Bitcoin Visuals

RSK上的比特幣DeFi

RSK是一個在比特幣區塊鏈上運行的智能合約平台。它實現了更快的交易速度和可擴展性,同時支持比特幣網絡上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和智能合約。

RSK智能合約平台與以太坊虛擬機兼容。這使得開發人員可以使用用於開發以太坊智能合約的編程語言Solidity 在RSK上創建dApp。

RSK 使用其名為智能比特幣(RBTC) 的原生加密貨幣作為其平台的燃料,類似於以太坊使用ETH的方式。此外,RSK具有雙向掛鉤功能,允許將比特幣鎖定在合約中並在RSK平台上使用。

Stacks上的比特幣DeFi

Stacks是一個基於比特幣區塊鏈構建的協議,其明確目的是促進比特幣生態系統內智能合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和可編程性的使用。通過允許開發新的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程序和執行智能合約,可以維持比特幣區塊鏈的安全性、功能性和穩定性。

Stacks使用一種稱為轉移證明(PoX) 的獨特挖掘機制,通過將比特幣發送到Stacks 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可以挖掘Stacks 代幣。這個過程允許比特幣礦工參與Stacks 交易的驗證並因此獲得STX獎勵。

Stacks還具有一種名為Clarity的原生編程語言,該語言旨在安全、可預測且易於審計,非常適合構建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和智能合約。

Mintlayer上的比特幣DeFi

Mintlayer是比特幣的第2 層解決方案,支持智能合約,可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實現DeFi 項目。該公司成立於2019年,旨在為構建比特幣未來的項目提供基礎設施和關鍵工具。 Mintlayer為DeFi提供一個可持續的架構,繼承比特幣的安全模型,實現真正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和透明的交易。 Mintlayer不僅希望擴展比特幣的功能,還為其他開發人員創建和推出創新解決方案以進一步增強其實用性鋪平道路。

比特幣DeFi的優勢與挑戰

優勢

雖然以太坊是DeFi中使用最多和最受歡迎的區塊鏈之一,但比特幣也正在成為一種可行的選擇。比特幣在加密貨幣市場中的主導地位使其成為尋求吸引更廣泛受眾的DeFi 項目的有力選擇。在比特幣上構建DeFi有幾個優點。

良好的基礎

比特幣是世界上最穩定、最安全、最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自2009 年第一個區塊發布以來,該網絡通過對其核心協議進行有限修改和近乎零的停機時間,不斷證明其耐用性。這使得比特幣成為開發人員構建下一代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理想基礎。

網絡效應

比特幣是市值、挖礦基礎設施和用戶群最大的加密貨幣。龐大的用戶基礎使得DeFi 項目更容易接觸到更廣泛的受眾。儘管以太坊擁有蓬勃發展的開發者社區,但與比特幣相比,其用戶群仍然相對較小。世界正在將比特幣視為投資者的數字資產標準。

廣泛的用例

比特幣的固定供應和稀缺性使其成為對DeFi項目有吸引力的資產。通過使用比特幣作為抵押品,DeFi平台可以創造比傳統金融產品更安全、更可靠的新金融產品。隨著對比特幣需求用例的增加,在比特幣上創建DeFi應用將為資產和網絡帶來創新和實質性的效用。

挑戰

儘管上文描述了很多比特幣DeFi用例和在比特幣上構建DeFi的好處,但未來想要大規模應用仍面臨一些挑戰。

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比特幣區塊鏈的容量有限。它每秒能夠處理大約7筆交易,相比之下,以太坊可以處理大約25-30筆,這種有限的容量可能會導致交易時間緩慢,並且在需求旺盛期間產生高昂的費用。

此外,比特幣網絡基礎層缺乏智能合約功能,導致比特幣的可組合性不是很好,這就需要Layer2解決方案來支持DeFi應用。儘管這些第二層區塊鏈依賴於比特幣的安全基礎,但它們仍然會帶來與其他dApp類似的安全風險。

最後,監管的不確定性和比特幣DeFi法律地位的不明確也可能給這些應用程序的開發和採用帶來挑戰。

小結

比特幣作為第一個加密貨幣於2008年問世,它設計了一個安全、去中心化和抗審查的網絡,因此受到大眾的廣泛信任。發展至今,它仍然是最重要的區塊鏈,且當前市值已經超過5000億美元,明確確立了其作為領先的數字價值儲存手段的地位,這是一項巨大的成就。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安全的加密貨幣投資比潛在的高收益更重要,它對DeFi 開發者和投資者來說也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比特幣不必一直是一種效用極小的貨幣資產,作為最值得信賴的區塊鏈,通過構建比特幣DeFi可以釋放更多潛力。比特幣也許可以發展成為未來金融體系的基石,其技術、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將開啟DeFi新時代。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