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正式啓動!
🎮 本期聚焦:Yooldo Games (ESPORTS)
✍️ 分享獨特見解 + 參與互動推廣,若同步參與 Gate 第 286 期 Launchpool、CandyDrop 或 Alpha 活動,即可獲得任意獎勵資格!
💡 內容創作 + 空投參與 = 雙重加分,大獎候選人就是你!
💰總獎池:4,464 枚 $ESPORTS
🏆 一等獎(1名):964 枚
🥈 二等獎(5名):每人 400 枚
🥉 三等獎(10名):每人 150 枚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不少於 300 字的原創文章
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每篇文章需 ≥3 個互動(點讚 / 評論 / 轉發)
發布參與 Launchpool / CandyDrop / Alpha 任一活動的截圖,作爲獲獎資格憑證
同步轉發至 X(推特)可增加獲獎概率,標籤:#GateSquare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907
🎯 雙倍獎勵機會:參與第 286 期 Launchpool!
質押 BTC 或 ESPORTS,瓜分 803,571 枚 $ESPORTS,每小時發放
時間:7 月 21 日 20:00 – 7 月 25 日 20:00(UTC+8)
🧠 寫作方向建議:
Yooldo
探析Mantle的L2突圍之道:構建技術創新和生態價值
前言
Mantle 作為一條新興的L2 公鏈,面臨著來自老牌L2 網絡的競爭。老牌“四大天王” 有採用欺詐證明的Optimism 和Arbitrum,以及採用ZK 證明的Zksync 和Starknet。新晉玩家也都背景實力不俗,譬如Coinbase 基於OP Stack 構建的Base,Consensys 推出的EVM 兼容鏈Linea,Polygon 推出的ZK-EVM 等。 Mantle 怎樣才能從眾多的L2 公鏈中脫穎而出?
Mantle 的核心使用Optimistic rollup 構建,結合EigerLayer 使用模塊化的DA 層,引入TSS 閾值簽名方案進行網絡節點管理,從而提高TPS 以及降低費用。除了技術創新外,Mantle 擁有充裕的資金支持,超過30 億美元的國庫資金為Mantle 項目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這些資金將用於吸引開發者構建應用,擴大用戶群,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Mantle 將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提供更優性能,同時更好的利用資金優勢打造生態?本文將從Mantle 歷史背景、技術特點、運行現狀和規劃等方面展開。
01 Mantle 誕生的背景
1.1 Mantle 發展歷史
Mantle 最初是由原BitDAO 孵化並管理的L2 網絡項目。今年5 月,Mantle 正式成為獨立品牌,完成了與原孵化方的品牌合併。 Mantle 國庫管理著價值約32 億美元的資產,主要由BIT、MNT、ETH、USDC、USDT 組成,最初支持者包括加密貨幣交易所Bybit ,風險投資人Peter Thiel、Dragonfly、Pantera Capital 和Polygon 等。從歷史背景可以看出,Mantle 擁有資金規模龐大的DAO 金庫的加持,承載了支持DeFi 和去中心化代幣化經濟的願景,不論是動機還是資源都十分強大。
1.2 大平台紛紛進入L2 賽道
隨著DEX 的不斷崛起,加密貨幣交易量從CEX 遷移到DEX 的趨勢明顯。 Coinbase 二季度財報也能印證這一點,其非交易收入首次超過了交易收入,並且交易收入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開始下降。
擁有大量用戶的平台今年均在L2 有所佈局:幣安的opBNB、Coinbase 的Base、Bybit 支持的Mantle ,以及Metamask 的Linea。 Base 作為Coinbase 推出的L2,是其用戶生命週期價值進一步拓展的體現。 Binance L2 佈局則更多是戰略意圖,L2 網絡想要保持活躍,就需要有足夠的用戶去使用和貢獻流動性,Binance 擁有全球用戶量最大的交易所平台,其次BNBchain 用戶活躍程度較高,可以利用自身大量用戶基礎,強製或通過激勵引導他們使用自己的Layer 2 ,從而幫助網絡快速成長壯大。
Mantle 的發展規劃和進程符合當下L2 趨勢。 L2 正在快速發展迭代,計劃於11 月進行的以太坊坎昆升級將大幅降低L2 的存儲成本。更低的交易費用,更快速的使用體驗,必將催生更豐富的應用場景。另一方面,合規化也是當下加密世界的重要議題。 SEC 多次就加密貨幣是否為證券進行了辯論,這可能也是Base、Linea 團隊均表示沒有發幣計劃的原因。事實上,即便不發幣,L2 也可以通過排序器獲取gas 及MEV 收入,目前最大的兩個L2 解決方案(Arbiturm 和OP)的排序器都採用官方中心化運行方式。此外,在模塊化的OP Stack 等基建支持下,L2 能在合規條件下被快速部署,可以說L2 幾乎是確定性的未來。
Mantle 的L2 概念於2022 年6 月提出, 11 月Mantle 網絡開放內測,今年3 月,Mantle 測試網上線, 7 月其主網Alpha 階段上線,已經實現Mantle DA 數據層、具有節點Slashing 機制的閾值簽名方案(TSS),根據路線圖, 9 月Mantle 將上線主網Beta 版本,提供更穩定和可靠的網絡服務,並支持更多的DApp 和協議。 Mantle 生態發展也在同步進行,測試網階段就有83 個項目運行在其網絡上,主網上線後,國庫撥出2 億美金成立生態基金Mantle EcoFund 以支持Mantle 生態內建設、推動Mantle Network 在開發者和DApp 中的採用、激勵戰略風險合作夥伴對Mantle 生態的支持與投資等。
02 L2 的困境和Mantle 技術架構
Rollup 兩大技術解決方案OP 欺詐證明和ZK 零知識證明分別有各自優勢,也有需要面臨的難題。 OP 的CallData 存儲成本較高,ZK 的計算成本較高。此外,目前的主流方案都採用中心化排序器,這種方案有一定的單點故障風險。 Mantle 是基於Optimistic Rollup 上的協議,與其他Rollup 不同之處在於,Mantle 的模塊化架構能分別對計算、執行等環節提高性能。 Mantle 網絡的交易執行、數據可用性和交易確認均採用獨立模塊,可以在不影響網絡安全下有效提升數據可用性,優化Mantle 網絡行程,同時開發者也可以在相對較低成本、更高效的生態環境部署合約。
2.1 Mantle 引入模塊化的數據可用性層,大幅度降低交易費用
在當前的區塊鏈架構中,Optimistic Rollup 需要以高昂的Calldata 費用,將大量交易數據提交到以太坊的數據可用性層。隨著交易量的增長,這部分費用高達總費用的80-95% ,嚴重製約了Rollup 的成本效率。
Mantle 作為新興的L2 方案,通過引入模塊化的EigenLayer 作為獨立的數據可用性層,成功地降低了操作成本。 EigenLayer 是一個低成本、高效的鏈下數據可用性網絡,它允許Mantle 僅將必要的狀態根提交到以太坊主網,大量交易數據存儲在EigenLayer 中。
EigenLayer 作為第一個數據可用性模塊,其與以太坊的有機結合,使Mantle 既能保證安全性,又實現了超低的交易費用。這突破了當前L2 方案中“高安全性與低擴展性” 的技術難題。 EigenLayer 還通過“重複質押ETH” 的機制,將以太坊的抵押資產安全性輸出到外部協議,可以為Mantle 提供上百億美元級的安全保障。這大幅降低了Mantle 等L2 網絡啟動自身安全模型的門檻和成本。總體來看,EigenLayer 的模塊化數據可用性層,能夠將L2 網絡存儲和數據提交的高昂費用從以太坊主網中剝離出來。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Mantle 交易費用有望降低數個數量級,吞吐量提升數百倍以上。
此外,EigenLayer 支持雙質押。這允許$MNT 與$ETH 一起作為質押代幣運行。通過雙重質押,$MNT 可以被驗證者用作抵押品為網絡提供安全性和數據可用性,同時也能作為Gas 使用。
2. 2 Mantle 通過TSS 節點提高欺詐證明安全性,縮短挑戰期
欺詐證明樂觀地(Optimistic)認為由排序器提交上來的Rollup 交易都是有效的,為了確保安全使得挑戰期較長,從L2 提現到主網需要7 天,如果能提高節點驗證安全性,即可有效縮短挑戰期。
Mantle 驗證節點採用閾值簽名方案(TSS),能最大限度降低執行結果的信任風險。 TSS 可以通過分佈式密鑰生成來生成公鑰,每個節點持有私鑰的一部分即可生成有效的簽名,多個TSS 節點對Sequencer 發送的區塊數據進行驗證並簽名,保證其正確性。
Mantle TSS 節點運營者需要在以太坊上質押固定數量的MNT ,如果檢測到惡意行為或故障,該質押就會被削減(Slashing),以確保網絡安全。 Slashing 模塊對於兩種節點作惡行為有明確設定:
注:Mantle 的驗證節點初始方案是多方計算(MPC)技術,在Mainnet Alpha 階段已轉變為TSS 方案。
03 Mantle 的生態潛力
3.1 Mantle 的生態激勵
Mantle 擁有強大的生態資產,包括國庫在內的超過32 億美元資金和龐大的用戶群體,這為Mantle 生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更好地激勵生態發展,Mantle 推出了一系列生態激勵計劃,對生態項目的支持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
3.2 Mantle LSD 規劃或將大幅提高用戶規模和資產規模
Mantle 国库中拥有超过 27 万枚 ETH 的储备,这为其在 LSD 领域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实力。基于这样雄厚的资金后盾,Mantle 将与多家顶级 LSD 协议开展战略合作,形成强大的生态合力,共同推动基于 Mantle 网络的 LSD 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应用,大规模提升 Mantle 网络的用户规模和资产规模。这种生态合力不仅可以产生协同网络效应,也可以优化资本使用效率。这将显著提升 Mantle 网络的采用率和影响力。
首先,Mantle 計劃發布名為Mantle LSD 的流動性ETH 存款協議,這將是基於以太坊主網的流動性質押協議。用戶可以通過在協議中存入ETH,獲取等值帶有收益的mntETH 代幣。該代幣仍然保留了ETH 的價格與流動性,同時可以賺取抵押收益。 Mantle LSD 能夠發揮Mantle 生態系統獨特的優勢。首先,Mantle 國庫目前持有約27 萬個ETH,這為Mantle LSD 提供了巨大的初始存款規模和流動性優勢。預計mntETH 發行後總市值可達數十億美元,這有望使其快速成為去中心化LSD 領域的前三名協議。這不僅給Mantle LSD 本身帶來規模效應,也將對mntETH 在第二級網絡Mantle 上的使用和流通產生正向激勵。
其次,mntETH 可直接在Mantle 網絡中使用,甚至可作為該網絡上ETH 的另一個版本。這將大幅提升mntETH 的使用場景,增強其在Mantle 生態中的粘性。相比其他LSD 項目,這是一個獨特的優勢,可以增強用戶對Mantle 網絡的黏性。再者,Mantle LSD 可以最大限度復用Mantle 已經建立的社區、治理結構、品牌影響力等資源投入,從而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和風險,這也優化了資本使用效率。同時,Mantle LSD 將在Mantle 的整體治理框架下運作,確保其具備長期競爭力和可持續性。最後,從技術上看,Mantle LSD 採用了簡單的系統架構,降低了複雜度風險,也使其易於被其他應用和生態接入與兼容,這為跨鏈互操作性和生態拓展奠定了基礎。
除發行mntETH 外,Mantle 還將與頂級DeFi 協議開展戰略合作,如已與Lido Finance 達成合作,在Mantle Layer 2 上建立stETH 生態。 Mantle 還考慮與Pendle、StakeWise 等協議開展合作。此外,Mantle 也在探討直接抵押等收益方案,並提議建立經濟委員會這個子DAO,以提升資產管理效率。
Mantle 通过发行 mntETH、与优质生态资源开展战略合作、利用自身的资金和治理优势,制定了系统性的 LSD 战略规划。这不仅丰富了其 DeFi 生态,也将给 Mantle 网络带来更多独特的用户粘性。相比其他 L2 解决方案,Mantle 在这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将会有力推动了 Mantle 网络的快速增长与跨链互联。
目前Mantle 已經達到了4000 萬美元的的TVL,隨著生態激勵和LSD 戰略合作的展開,Mantle 的生態項目和TVL 有望得到快速增長。
近期,Mantle 還推出了社區激勵,用戶通過主網或測試網參與活動,可以在第一季瓜分20 M MNT 的獎勵。 Citizen of Mantle NFT 白名單也有部分獎勵初期Mint SBT 的用戶,前5000 名的參與者可以獲得500 k MNT 獎勵。
詳情可參考以下鏈接:
Mantle Journey:創建您的個人資料以訪問 Alpha 賽季 20M $MNT 獎勵池
500, 000 $MNT 地幔之旅賽季阿爾法探索者活動
地幔旅程里程指南
04 Mantle 的代幣經濟學
4.1 代幣概述
$MNT 代幣在Mantle 生態中具有雙重作用:既是治理代幣,也是實用代幣。 $MNT 的持有者,既可以通過持有代幣來參與生態治理,也可以在生態中使用代幣來完成各類的交互。根據BIP-21 (品牌統一為Mantle) 和MIP-22 (Mantle 代幣設計)兩項提議的通過,$MNT 成為新的治理代幣。之後通過的MIP-23 ,則進一步明確了Mantle 代幣的流通總量為70 億枚。引用官方在2023-07-07 提供的$MNT 初始分配快照,$MNT 分佈情況如下:
從分佈圖中可以看出來,Mantle 國庫(Treasury) 持有了將近一半的$MNT 代幣。官方在項目文檔中也對此進行了相關的闡述:Mantle 國庫中持有的$MNT 可以被視為“不流通”。 Mantle 國庫的$MNT 代幣的分配須遵守Mantle 治理流程,預算、資金籌集和分配過程遵循嚴格的程序。
在初始分配後,Mantle 國庫中$MNT 的來源途徑包括:
同時,根據官方文檔內容,Mantle 國庫中的$MNT 預計將主要有以下用途:
1、用戶激勵
通過實施多賽季成就、任務和其他激勵計劃等各種策略來推動用戶採用Mantle 產品。用戶採用的目標指標包括每日活躍用戶、總交易和協議費用、總鎖定價值(TVL)以及其他相關產品採用指標。這些激勵措施旨在吸引和吸引Mantle 生態系統內的用戶。
2、技術合作夥伴激勵
重點激勵為Mantle 生態系統的成長和發展做出貢獻的dApp、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和核心協議技術合作夥伴。通過向這些合作夥伴提供激勵措施,Mantle 旨在促進協作和夥伴關係,從而增強整個生態系統並擴展其能力。
3、核心貢獻者團隊和顧問
遵循相同的預算提案流程,確保為項目成功做出積極貢獻的團隊和顧問的資源分配的透明度和問責制。
4、其他
當出現諸如:收購、代幣互換、庫存銷售和其他交易的情況。都將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同時考慮其對Mantle 生態系統的潛在好處以及與項目目標的一致性。
4.2 代幣功能
目前,$MNT 被預期承載兩個功能:
此外,$MNT 代幣可以作為Mantle 網絡節點的抵押資產,進一步激勵參與並為網絡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做出貢獻。從來長遠來看,當Mantle 生態發力LSD 賽道,甚至Restaking 業務時,$MNT 還能單獨或配對LP,作為抵押品來進行使用。
4.3 估值分析
由於Mantle 主網仍處於Alpha 階段,基礎設施和應用生態也仍在發展中,數據不足以進行估值分析,以下通過代幣流通情況進行定性估值分析。
1、Mantle DAO 國庫中的主流優質資產可以提供強大的做市支持
從下圖(最有錢的十大DAO 組織資金持有情況)中可以看到,雖然國庫的資金在所有的DAO 中排在第三,但相較於前兩名的DAO(Arbitrum DAO、Uniswap )來說,Mantle 有明顯的優勢。 Arbitrum 和Optimism 國庫幾乎100% 為自身治理代幣,而Mantle 國庫中ETH、USDC、USDT 佔比達到22.1% 。這決定了,Mantle DAO 將比其他DAO 有更強的做市能力,也將有更多優質資產來扶持生態發展。這些因素給MNT 代幣估值提供了更堅實的基礎。
2、Mantle 網絡運營涉及多個代幣質押場景,將有效減少代幣流通量
不同於其他L2 將ETH 作為gas 代幣,MNT 代幣被當作成為Mantle 鏈的gas 代幣。只要生態穩定發展、鏈上交互活躍,MNT 將會穩定消耗,而無需進行其他的人為調控。
Mantle 網絡運營中有多種場景可以起到減少MNT 流通量的作用:
當然,已經在規劃中的LSD 平台,也會將MNT 作為主要的LP 質押代幣。
3、Mantle DAO 對於MNT 代幣的穩定、升值機制有著長遠規劃
今年4 月BitDAO 通過了BIP-20 提案,修改了Bybit 的捐贈方式,由原來的按兌換比例捐贈浮動數量的BIT 改為每月捐贈固定數量BIT,該方案持續48 個月,總計將捐贈量2.7 B 。捐贈的BIT 保留在DAO 國庫中,必要時通過提案銷毀。 5 月BIP-21 提案通過,提前完成BIP-20 提案提及的總應捐數量(2.7 B)。這一提案對於持有者來說無疑是利好,一方面讓BIT 流通量更加可預測,另一方面進一步降低BIT 的持幣集中度,減少市場將BIT 理解為Bybit 交易所代幣的傾向。
另外,從BIP-22 提案可以發現Mantle DAO 在一直對MNT 代幣的穩定、升值機制有所考量,一些調控手段譬如:
05 風險提示
5.1 中心化風險
從代幣的持有分佈來看,目前存在著集中度較高的情況,這也是市場普遍擔心的地方。從提案中可以看到Mantle DAO 正在積極面對市場疑慮,BIP-20 提案中的捐贈計劃也能看到項目方的動作,並試圖逐步降低中心化的持幣比例。從持幣者數量來看,MNT 代幣持有地址已達到7 萬(包括L1 和L2)。從流動性上看,MNT 在Uniswap 等多個DEX 上線,並具有上千萬美元流動性,對於MNT 持有者有充足的流動性選擇。
5.2 社區治理風險
當前Mantle 國庫持有約總量49% 的$MNT 代幣,官方文檔中稱:“可以將這些代幣視為不流通的”、“這些代幣將用於助力生態發展,扶持生態應用建設” 。最新通過的MIP-24、 25 提案中,DAO 成立了專門的經濟委員會和LSD 策略提案,可以看出DAO 在社區治理優化方面的努力。
同時響指研究所從官方了解到,Mantle 國庫由Mantle Governance 管理,在當前階段作為DAO 管理資產部分,其使用決策由DAO 建立、提案。目前Mantle 財庫沒有參與Mantle 治理投票。
5.3 技術安全風險
Mantle 是基於欺詐證明(Optimistic Verification) 的L2 協議,當前Mainnet Alpha 版本欺詐證明依然在開發當中。
數據可用性層Mantle DA 是Mantle Network 的核心技術部分,Mantle DA 通過Fork EigenDA 重新編寫而來。目前Mantle DA 是Mantle 在EigenDA 主網集成前的版本,在EigenDA 主網上線後,團隊將根據實際情況再評估是否再遷移到EigenDA。
參考資料
/提案/0x6ebdd692948cb84ef2f1855718ffd4aa6421c092a656825870f70b2c27485040
BIT網絡:迭代模塊化鏈方法,
披肩/狀態/1613236965562015745
caff.com/zh/archives/63434
關於Snapfingers Research
Snapfingers Research 是Snapfingers 旗下的研究平台,專注於基礎設施、各公鏈上DeFi 及TradeFi 研究。
推特@SnapFingersLabs
Mirror.xyz/snapfingersresearch.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