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原文作者:@YBBCapital Researcher @Ac_Core_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前言

Web3繁瑣的用戶體驗成為了阻礙區塊鏈被大規模採用的原因之一,隨著近期Web3知名風投Paradigm 對外介紹該機構在加密領域重點關注的10 個潛在趨勢時,將「以意圖為中心(Intent-Centric)協議及基礎設施」 位居榜首後,這一概念瞬間引發了業內的重點關注。這是一種圍繞著使用者需求將意圖視為核心的設計理念。舉例說明,“我要點一份30 元漢堡外賣”就是一個“意圖”,為完成這個意圖用戶需在外賣平台輸入姓名、電話、配送地址後下單支付,過程不必在意所支付的30 元中商家獲取的利潤及平台分配給騎手的利潤,我只需在家等待漢堡送達即可。這種架構形式極大簡化了使用者的體驗門檻,讓每位使用者只需表達自己的意圖,把中間過程交給各類其他協議,等待最終結果即可。注意:本文不為項目宣發,適合大眾讀者閱讀,內容僅做分析參考。

Intent-Centric 設計原理

產生背景:

在Web3世界裡,交易是最核心的功能,無論DeFi、GameFi、NFT 甚至任何一個賽道都離不開基礎交易。但現實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屬性決定了不同鏈之間都是一座獨立的孤島,我們需要在不同島嶼之間找到連結它們的橋樑才能完成資產兌換。雖然中心化交易提供了便利的用戶資產交易體驗,但用戶仍需逐一授權錢包才能逐一暢遊無數的Dapp 應用,為降低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體驗門檻,Intent-Centric 概念應運而生。

雖然「意圖」的雛形不是在近期誕生的,但這場概念風波由Paradigm 引發,所以我們借用他們的定義來做參考:「意圖是一套經過簽名的聲明性約束,它允許用戶將交易創建給第三方外包,但不放棄對交易方的完全控制」。在實際中簽名是受到用戶自發性的意圖主導,但為降低用戶使用門檻而把資產移交給第三方外包處理真能實現嘛?下文將展開討論-為實現Intent-Centric 的願景需涉及什麼內容。

什麼是意圖:

Intent-Centric 可理解為「以意圖為中心」 ,Paradigm 在23 年6 月1 日發布的《 Intent-Based Architectures and Their Risks 》一文中表述了對意圖概念的解釋。在使用者常規交易流程中,交易簽章允許驗證者以某個特定計算路徑進行驗證執行,其流程中的Gas 費則用來激勵驗證者去完成計算。但意圖並不明確特指某個計算路徑,無論任何路徑在滿足特定限制條件下完成最終結果即可。實際操作中透過簽署和分享意圖,使用者實際上是允許接受者代表自己選擇出交易執行路徑(如下圖),為了與交易區分我們把意圖定義為資訊簽名,它允許從給定的起始狀態進行狀態轉換,以檢索多路徑達到最終狀態結果【 1 】。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圖源:基於意圖的架構及其風險 – Paradgim

如上圖所示,在提交交易時需指定明確的執行路徑,例如在Uniswap 進行Token 兌換,但在提交意圖時執行路徑則是由匹配結果來決定。對使用者而言只需提出自己的意圖,其他由Intent-Centric 的相關協議/應用來完成,即匹配執行路徑,簡述執行操作為Solver(求解器)負責匹配符合意圖的執行路徑,最後等待最終的執行並獲得結果即可。

簡而言之:交易= 我指定執行方式這樣做;意圖= 我只要這樣的結果但不專注於實現的過程。

不同偏好的意圖可以透過複雜的方式進行匹配,而實現這一過程需要「發現交易對手」和「求解器的求解」。

Bob,意圖求解器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圖源:ETH Global

Bob the Solver(音譯:鮑伯解算器,下文統稱求解器但不特別指Bob Solver)是一個基於意圖的交易基礎設施,其主要目的在於簡化操作流程,降低使用者的參與門檻,整合式的參與到錢包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當中,本質是將用戶的外包交易進行創建和執行,其實現主要由兩部分關聯組成:

創建交易的求解器: 組成包括AI 聊天機器人+意圖分類+交易優化,它負責實現用戶意圖的最優執行路徑並發送至AA 錢包,且求解器配備了機器學習(ML)模型,用於對用戶意圖分類;

執行交易的「抽象帳戶錢包」 : 採用EIP-4337 標準的AA 錢包系統,由捆綁器(Bundler)和代付合約(Paymaster)組成,與求解器進行融合達到簡化交易流程的目的。

意圖層與求解器

是否可以單獨建構出一個意圖層並讓求解器競爭求解?雖在理論上是可實現的,但現實是實現非常困難。談到這裡需重點提及Anoma、SUAVE(詳情請見下文內容)以此解決最核心的MEV 問題。為實現Intent-Centric 的願景目標,將交易打包給第三方來處理完成,需具備什麼特性才能安全完成資產轉移?

1.可信賴

為實現可信賴和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特徵,假設只存在一個簡單「意圖網路」或許還遠遠不夠,這樣無法兌現用戶和求解器對意圖的保證。因為使用者在顯示意圖後會被Sovler 計算出各項執行路徑所需的具體費用,同時Sovler 也會被使用者設定的調節所約束,使用者需要知道各項執行路徑是可信賴的;

2.隱私

求解器為使用者提供一個最佳執行路徑,所存在的複雜性質難免會遭受到黑客的入侵從而盜取資產或獲得用戶信息,同時多數情況下用戶的鏈上活動信息都會暴露給觀察者,為保證用戶資訊的安全需要至少對部分重要資訊進行加密或隱藏,但在區塊鏈上實現可計算資訊的私有化是非常困難的;

3.意圖的表達

意圖是個抽象的概念,使用者對區塊鏈表達意圖的方式和使用者對AI 提出問題的方式似乎存在著相似的問題,我該對它如何說明它才能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如一些表述出一些含蓄不清的意圖,求解器在選擇執行路徑時是否會產生更多的Gas 費用,高效且準確的解析器才是實現意圖的關鍵所在;

4.保持意圖與MEV 的一致性

這裡以SUAVE 解決EVM 現實問題的獨立區塊鏈為例,當它處理以太坊意圖時需進行跨鏈結算,好比曾推出的MEV-Geth 和MEV-Boost 等MEV 去中心化解決方案取得的巨大成功,以更公平透明的交易處理機制滿足跨鏈MEV 的需求;

5.抗審查

根據Paradigm 的解釋我們不難發現存在一個核心問題,具有AI 功能的解析器不應該只單一存在,如單一的解析器遭受攻擊或停用則會導致整個系統宕機的惡劣情況,以及解析器是否存在拒執行,錯誤執行等問題,這些問題下文中的Anoma 可能可以解決;

6.求解器的競爭性

不同的使用者會有不同的意圖,求解器內也會包含多個交易類別,例如兌換、跨鏈、質押等,單一的求解器之間不會產生競爭,因為只有在鏈上結算時,求解器才能收取費用。是否可以讓負責不同交易類別的求解器進行合理的再分配或優化解析器演算法以此保持求解器間的競爭性,讓每個有效的位址都有資格成為求解器來成功參與記憶體池(Mempool ),從而提升交易執行品質;

7.意圖內存池

Paradigm 提出了三種新的記憶體池(Mempool)解決方案:

a.無許可記憶體池(Permissionless Intentpools):採用開放式設計允許任何人將意圖提交至記憶體池,並為執行者提供無須許可的存取權;

b.許可意圖池子(Permissioned Intentpools):需權限才能提交和執行使用者意圖,讓使用者將意圖傳遞給值得信任的第三方來代表使用者執行;

c.混合方案(Hybrid Solutions):將以上兩種記憶體池特性結合,旨在到達開放度和可控制度之間的平衡。

實現意圖所需的元素

帳戶抽象化(AA)

簡單回顧:以太坊有兩種帳戶類型:EOA 外部擁有帳戶和CA 合約帳戶,差別在於前者可以發起交易,後者不能發起交易但可託管Solidity 代碼,我們現在使用的大多數都是EOA 帳戶。除此之外還有Gonsis Safe 這樣的多簽智能合約帳戶(SCW),剛提到的合約帳戶不能發起交易所以需用到EOA 來啟動SCW,這樣EOA 可以只負責簽署交易,而智能合約可執行任意邏輯,在增強資產安全的同時開發出無數的新應用場景。

意圖層的實作需要帳戶抽象(原因見下文SUAVE 部分解釋),EIP-4337 由使用者操作(UserOperation)、捆綁器(Bundler)、入口合約(EntryPoint)、合約工廠(Wallet Factory)、代付合約(Paymaster )、簽章聚合器(Signature Aggregator) 六部分組成。簡要操作流程如下:

  • 發起使用者操作即執行交易內容;
  • 將操作傳送至P2P 「使用者操作記憶體池(UserOperation Mempool)」 並由捆綁器對執行的簽名,Gas 費用等使用者操作交易內容進行「捆綁打包」提交上鍊(實際包含多種情況這裡不做展開);
  • 捆綁器將內容「打包」傳送給入口合約處理,也可選擇性使用簽章聚合器以此偵測是否合法;
  • 入口合約將交易預先發送至錢包合約或代付合約;
  • 代付合約依據專案方的業務邏輯可以展開多種類型,為簡述這裡不做展開【 2 】。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圖源:ReadON Investment Research Group

智能合約錢包無疑是帳戶抽象化最大的參與者,目前主要競爭勢力有多簽錢包Gnosis Safe 和專注構建完全兼容EIP-4337 的Candide 智能合約錢包。透過上圖分析不難發現,帳戶抽像是利用捆綁器+代付合約完成了「適合開發者的狹義」意圖,而Paradigm 則是利用Solver+AI 完成了「適合大眾用戶的廣義」意圖。將「抽象」和「意圖」這兩個概念放在同一個賽道理解範圍內再合適不過了,都有種雜亂中帶著一絲有序的魔幻概念。

意圖的可程式性

根據Researcher@tme l0 211 的觀點,意圖的可編程性可總結為:若意圖不可編程,則程式不可執行,自動化就不可能,智能就無從談起。如何理解,意圖是人為的思緒表達它本身俱有包含情緒因素的抽象性,而接受它的是一串串冰冷的代碼和算法,好比我的意圖是賺錢,代碼和算法如何幫我找到該意圖的執行路徑? Intent-Centric 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而是建立在目前已有簡潔化intent 設計之上,為此整理出現有的Intent-Centric 專案和概念。

已知代表性的項目:

**UniswapX :**off-Chain 延伸方案intent

**CowSwap :**off-Chain 延伸方案intent

1inch : Fusion 訂單撮合off-Chain + 多DEXAggregator

**Solv Protocol :**全新ERC 3525 標準實現複雜金融intent

**Unibot :**中心化伺服器後台預置參數,規則等自動化intent

**Opensea :**鏈下簽名+鏈上合約組合完成

已知代表性的概念:

ERC 3525 標準: 由Solv Protcocol 提出,旨在提供一種半質化資產標準,可以更加結構化地描述數位資產,滿足各種應用情境需求;

Abstract Account 帳戶抽象化:提供了一整套標準化的帳戶管理接口,用於抽像不同類型帳戶的底層實現複雜度,免Gas、社交恢復等;

MPC Wallet:用私鑰分片技術,將私鑰分成多份,分別儲存在多個獨立節點上。在進行交易等操作時,這些節點透過安全的多方計算協議,共同計算產生簽名,而無需重新構成完整私鑰。

綜上無論是代表性的項目或概念都是透過一系列更複雜化的指令來讓使用者做到更簡化的體驗,如果將上述內容劃分,可分為四類:

中心化intent :

基於中心化的資源撮合匹配平台,例如Unibot 等機器人交易CEX 交易、Friend.tech 等;

結構化intent :

基於智慧合約或代理合約組合,鏈上+鏈下預處理組合,全新ERC 標準等預置參數適配EVM 虛擬機器執行;

分佈式intent :

基於無需可分散式的Solver+utor 等全新區塊鏈架構,建構的全新可執行用戶複雜意圖市場;

智能化intent :

基於AIGC 為input+outcome 的承載載體,由透過DeFi 全局training 的AI 來編程化使用者的複雜意圖並且執行輸出。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圖源:Researcher@tmel0211

MEV

最大可提取價值(Maximal Extractable Value, MEV) 是指礦工透過添加、刪除、重排交易以此獲得額外的收益獎勵,可完成DEX 套利、搶跑交易(Fornt - Running)、尾隨交易(Back - Running )、清算(Liquidation)、狙擊機器人(Snipping bots)、時間強盜攻擊(Time-bandit attack)、三明治攻擊(Sandwich)等行為,損害了正常使用DeFi 的用戶的權益。展開來講,以太坊上的交易是根據Gas 來讓礦工進行排序交易的,高Gas 優先打包處理,低Gas 慢處理,交易首先會被提交到Mempool 內存池【 3 】,等待被包含進區塊中,驗證者從內存池中提取交易,並在構建時將它們添加到下一個區塊中,由於內存池公開,搜索者有機會向驗證者支付費用以特定方式訂購交易,通過排序從用戶手中提取價值,於是便有了MEV 礦工價值。實現用戶的意圖需將交易移交給第三方外包處理,所以Intent-Centric 架構中交易產生的MEV 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MEV 帶來的最直覺影響:傷害整個網路的同時競爭也讓市場更有效。

資本的分配不均(大戶擁有更多的ETH 籌碼)可能會導致驗證者的中心化(更大的質押池獲取更高的MEV 收益)降低整體網絡的安全性,即使當下已出現產生了一定效果的緩解手段,但區塊建構權利帶來的中心化風險目前仍無法完全消除;

為增加交易被打包的可能性,MEV 相互競爭的檢索者們透過競標Gas 獲得優先權,這會讓公共內存池因搜尋者的高Gas 費交易而變得網絡擁堵,但同時DEX 套利和借貸清算也可幫助DeFi 市場更快達到均衡,以維持市場穩定。

MEV 是這個行業探索多年無法繞開且重要的話題,如何緩解MEV 帶來的不利因素也在不斷探索當中,本文將在下一個章節「實現意圖的通用解決方案」中展開說明。根據EigenPhi 截止23 年9 月15 日數據,鏈上MEV 的獲利水準仍存在較大的收益空間, 以太坊合併後僅使用Flashbots 的出塊節點獲利已超20 萬枚ETH,所以這是一塊非常巨大的利益分配蛋糕。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圖源:EigenPhi | MEV Data

跨鏈,排序器與預言機

Intent-Centric 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架構,按照Paradigm 的解釋來看,Intent-Centric 的內容會涉及整個區塊鏈領域,各類Layer 1 與不同的Layer 2 之間的龐大資產轉移都要傳遞給意圖來便捷化處理。現今產業的發展已將我們帶到了一個多鏈的時代,每條鏈之間都是一座孤島,但孤島之間又會存在著不同的橋樑,所以跨鏈與排序器也是滿足意圖所必備的橋接。

基於當下以太坊Layer 2 生態的繁榮,目前主流公認的四大天王:Arbitrum、Optimism、zkSync、Starkware 各展拳腳講述自己的Layer 3 ,OPstack 和ZKstack 對應敘事。當下Layer 2 面臨的共同問題是中心化排序器問題,雖目前也在積極尋找可行解決方案但現實是這裡暗藏著一個巨大的蛋糕,以OPstack 為例我們可將它的盈利模式簡單當做“出租商鋪「來理解,Layer 2 的盈利=Layer 2 的Gas 收入+MEV 收入-Layer 1 的Gas 支出。如果要實現意圖的目的,Layer 2 與Layer 1 的過路費是必不可少的。

話題來到跨鏈橋,當前Layer 2 的繁榮讓我們早期認識到了排序器的可觀利潤,但跨鏈的利潤也不容小視,跨鍊是打通不同鏈孤島之間必不可少的橋樑,作為基礎設施其中一個當下熊市環境除了滿足正常交易用戶的跨鏈需求之外,擼毛黨對於空投的預期而產生的跨鏈需求仍是實際存在的市場需求。不斷繁榮的Dapps 應用也將逐步從便利的中心化交易所裡蠶食到利潤。但值得注意的問題是跨鏈橋的安全性,根據hacked.slowmist 官方數據,在從21 年6 月29 日啟至23 年9 月16 日的這兩年時間內,跨鏈橋生態共發生公開安全事件38 起,累計損傷金融高達20 億美元。綜上,實現意圖涉及到的Gas 費用不可避免,但本文暫不對排序器和跨鏈的安全性展開討論,雖然這是值得我們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圖源:hacked.slowmist

話題來到預言機(Oracle),以宏觀視角來講區塊鏈的強金融屬性導致它是一個追求確定性的系統環境,即使RWA 的敘事談及多年,但現實是區塊鏈無法獲得鏈外真實世界數據只能取得鏈內數據,因為虛擬機器(VM)無法讓智慧合約有網路呼叫( Network Call),所以智慧合約的運作都必須是一致的結果,所以對外界而言區塊鏈的數據也是封閉的。

我們放大鏡頭來到微觀視角,預言機是DeFi 世界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不同協議的安全性通常是由底層智能合約網絡來繼承,但它的正常運作還是需要依賴預言機,如果一個協議的預言機遭受攻擊或破壞,那麼整個協議就會被操控。如今的DeFi 更希望將自身定義為“源碼( Primitives )”,並希望有更多的團隊在它們的基礎之上構建產品或組合協議,但在這迭代過程中衍生的新DeFi 合約為承載更龐大的生態體系會去升級自身的運作邏輯,這也帶來了一些外在依賴並產生無法預估的相關風險。

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DeFi 領域也累計遭到了數十億美元的盜竊,例如今年3 月, Euler Finance 借貸協議遭受駭客攻擊,其損失金額高達2 億美元。它可以讓用戶發布抵押品並借款,它的問題發生在一個特定函數中且沒有對它進行安全檢查,使用戶能破壞借貸市場的基本不變式(如UniSwap 中的基本不變式:tokenBalanceX \ * tokenBalanceY == k)。同樣依賴預言機進行定價的衍生性商品協議如缺乏內部價格發現機制,則容易受到價格滯後無更新影響,從而嚴重限制它們的規模和用戶體驗,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什麼交易員Avraham Eisenberg 能夠成功攻擊Mango Markets 並從這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抽走1.16 億美元。

綜上所述,區塊鏈森林黑暗法則一般處處充滿著未知的風險,為實現Intent-Centric 架構的願景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走。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圖源:Chainalysis

聚合器與Gas

聚合器出現的直接目的是為使用者省去尋找最佳交易路徑和收益策略的麻煩,其中包括眾多聚合器類型,例如:交易聚合器、資訊聚合器、收益聚合器、流動性聚合器、資產管理聚合器。 Intent-Centric 架構是需要一定程度的中心化色彩的,各類集合器或許可以便捷解析器在尋找意圖過程中的執行路徑,給到一定程度上的「參考答案」。

Gas 是執行各類交易必不或缺的過路費用,如何優化Gas 費也是行業老生常談的話題之一,目前總體來說都是圍繞以產品端、帳戶抽象錢包、DeFi 協議來做優化,未來是否能將聚合器、帳戶抽象化、DeFi 協定三者結合從一個全新的產品端角度來做到優化Gas 的效果,讓我們拭目以待。

錢包授權

Dapps 互動的第一步:錢包授權,讓我們將視角再次回到交易本身。 Intent-Centric 架構目的是做到交易簡化降低用戶使用門檻,但每個意圖中的交易都會涉及到無數授權簽名,如何安全便捷的解決授權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或許帳戶抽象和下文中的dappOS V2是套不錯的解決方案。

實現意圖的通用解決方案

異常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圖源:Anoma 官方

簡介:

根據23 年5 月31 日Coindesk 報道,Anoma Foundation 目前已順利完成了由CMCC Global、Electric Capital 等14 家資本累計2,500 萬美元的投資。該專案於22 年8 月公佈的白皮書中就已提出了意圖的架構:Intent Gossip Layer 意圖傳播層( Gossip 這裡暫譯為傳播,部分翻譯解釋為八卦)用於傳播意圖、發現交易對手和匹配執行路徑。它的設計為預設的驗證路徑,其所有的傳播(Gossip)資訊均由發出者節點簽名,從而形成一個可追溯到發起者的簽名鏈,這一功能在抗審查和Dos 攻擊(拒絕服務攻擊,是用來破壞合法使用者存取目標網路或網站資源的方法)顯的尤為重要,所以談及Intent-Centric 的實現,Anoma 是必不或缺的。

Anoma 起初基於Tendermint 開發並使用拜占庭容錯(BFT)的共識機制,隨後轉向Heliax 開發出的另一種PoS 權益證明共識機制「 Typhon 」 ,以允許在獨立鏈之間進行共識劃分。此專案團隊先後開發了Taiga(整合到意圖傳播層「Intent Gossip Layer」 和匹配層的私有狀態轉換框架)、Typhon(跨鏈原子交易共識機制)、MASP(多資產屏蔽池)、Vamp-IR(算術電路語言)、Juvix(智慧合約程式語言)等多方技術推動密碼學和分散式系統的試驗。

接上文「意圖的可程式化」 段落內容,要實現Intent-Centric 的架構願景,可程式演算法結構和發現交易對手是必不可缺的功能,它需建立在多互動式和多應用程式的基礎之上,所以這裡引出全端式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統一架構Anoma,以共同建構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範例。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圖源:Anoma

設計架構及其創新點:

1.隱私支付

為了保護用戶隱私並防止他人追溯收集數據,發送方、接收方、金額和資產面額都經過加密,透過零知識證明zk-SNARKs 來保證資金的轉移,它的獨到之處是允許所有資產共享同一個屏蔽池(MASP)來提供可組合的資產保護增加使用者匿名集,而不是每個資產單獨屏蔽。參與者越多資產越多轉移就更頻繁,這大幅增加了資產轉移資料的隱匿程度;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圖源:Delphi Digital - Delphi Creative

2.以物易物交易

在這個項目中一再強調「以物易物」交換計劃,其核心思想來自古老的物物交換。簡單來說就是以物易物,無需交換媒介,不涉及現金收付,所處其中的參與者至少要有雙重巧合才能交易成功,一是雙方恰好有對方想要的物品,二是雙方轉讓交易便利。以此幫助使用者傳到意圖傳播層的節點操作者和運行檢查這些意圖是否相容的匹配節點操作者,以便建立和配相關交易,並發送相應的執行交易帳本。 Anoma 實施了一種數位易貨計劃,可以促進商品、服務或數位表示價值的交易;

3.意圖匹配系統

在以太坊EVM 中,交易並未強制要求未來狀態而是授權具體執行路徑,而Anoma 包含一個匹配系統,允許使用者使用Gossip 廣播交易意圖。簡單來講Anoma 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分散式帳本和意圖匹配系統,它們相互補充也可以單獨運行,透過使用Intent Gossip 運行節點、Token 交換求解器和請求新意圖的RPC 伺服器,並將交易從匹配的意圖提交到分散式帳本中,從而幫助用戶自動發現交易對手;

4.多鏈支持

Anoma 使用Cosmos 生態系統的跨鏈通訊IBC 協定進行區塊鏈間通信,IBC 利用中繼器在不同區塊鏈之間實現資料傳輸,旨在成為多鏈隱私層。目前雖中繼器通常由節點運營商運行,但任何有能力的人都可以運行,並在此過程中賺取費用;

5.分形縮放擴容方案

Anoma 使用分形解決方案來解決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問題,允許用戶創建本地實例以滿足其他交易需求。分形指的是將Anoma 分成不同的應用鏈,以處理不同的任務,讓每個Anoma 應用鏈都可以高度定制化從而實現規模化並應對用戶增長(與支持IBC 協議到達擴展目的類似),未來其安全性將由ⅣInterchain Security、ⅣMesh Security、ⅣInterchain Alliance 專案作為提升。

溫文爾雅

簡介:

根據23 年7 月25 日消息,以太坊基礎設施服務Flashbots 以10 億美元估值完成6,000 萬美元B 輪融資用於開發SUAVE 平台。 SUAVE(Single Unified Auction for Value Expression)將記憶體池和區塊生成從現有區塊鏈分離從而形成一層獨立區塊鏈網路(排序層),並提供高度專業化的即插即用替代方案【 4 】,旨在解決MEV 相關挑戰的基礎設施。

雖然SUAVE 是一個新的區塊鏈,但它並不是一個可以與以太坊或任何其他參與鏈競爭的通用智慧合約平台。如果將Anoma 比喻為建構以意圖為中心的區塊鏈,那麼SUAVE 即建構以意圖為中心的基礎設施。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圖源:SUAVE in the blockchain stack

SUAVE 的三個目標:

照亮黑暗森林:向每位使用者揭露當下不透明MEV 生態系統中的不公平事件,量化其影響並打破參與者之間的資訊障礙;

民主式開採:以開放的方式實現礦工與檢索者之間的整合,以最大限制的方式促進各方之間的競爭並免費向所有礦工開放,以防止MEV 整合和中心化;

利益分配:將MEV 交給創造它的人—— 以太坊用戶。

依照SUAVE 的意圖解決方案,在處理來自外部(以太坊為例)交易時需進行跨鏈結算,可用它來嘗試解決EVM 中的各類風險,好比曾推出的MEV-Geth 和MEV-Boost 等MEV去中心化解決方案的巨大成功。但需要說明的是用戶在實現意圖過程中會向SUAVE 存入資金,並在需求得到解決解鎖資金的過程中,SUAVE 上的智能合約需為資產驗證而會涉及到預言機,所以一定程度來講SUAVE 也會面臨如今跨鏈橋的所有風險。

從SCW 與AA 到SUAVE 與Intent-centric:

回顧上文「帳戶抽象AA」部分,再思考帳戶抽象所帶來的主要功能:私鑰找回、無Gas 付款、多簽授權、一筆交易多個轉帳、費率限制等,總的來說帳戶抽像是將常規帳戶(EOA)和智慧合約帳戶(CA)的優勢功能完美結合。

SUAVE 的願景是成為各類不同鏈之間的共同排序層(包括跨鏈交易和MEV),所以用戶意圖如果涉及到跨鏈資產轉移時,帳戶抽象(AA)與Gonsis Safe 這樣的多簽智能合約帳戶(SCW)集結雙方優勢,再結合SUAVE 的EVM 解決方案或許是目前理論上一套較優的解決方案。

CoWSwap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圖源:CoW Protocol

簡介:

如果要選出最接近Intent-Centric 架構的項目,CoWSwap 一定可以位居榜單。其協議與其他協議不同的是,用戶交易只需發送出一個簽名訂單,將交易的執行委託給解決者網絡,並在該網絡中完成交易(無需指定執行路徑),同時鏈下簽名訂單會由於求解器匹配後執行(與上文中的Bob Solver 類似但不同),因求解器的「批量捆綁」 權所以過程中的Gas 費用將由求解器承擔交易失敗無需支付。

CoWSwap掛鉤:

談到Hooks 是否會讓我們聯想到Uniswap V4?但兩者的實際使用功能截然不同,CoW Hooks 是將交易、橋接、質押、存款等串聯在一起,可在訂單執行前/後執行並以單一交易的形式執行交易排序。

主要功能:

預掛鉤(Pre-hooks)可用於為訂單"設定"條件。例如,執行驗證鏈上簽署所需的程式碼,或透過EIP-2612 許可設定所需的批准;

後掛鉤(Post-hooks )在交換發生且接收地址收到款項後執行。後掛鉤提供了立即使用資金的機會,包括透過抵押、提供流動性、將代幣橋接到L2 等。

CoW Hooks 的DeFi 範例:

償還債務和質押:將掛鉤前操作設定為償還債務和平倉,然後使用CoW Swap 交換資產,最後使用掛鉤後操作將新資產存入定注金庫;

建立LP 部位:可僅使用預掛鉤交易或僅使用後掛鉤交易;

JIT(即時)智慧訂單:透過可組合CoW 框架(ERC-1271)來編程Safe 智慧合約錢包,執行自訂的智慧合約批准和交換;

NFT:可以在CoW Hooks 功能中出售或購買NFT;

跨鏈:可以將資產透過Cow Hooks 發送到橋接合約以此完成跨鏈交易;

空投:可使用CoW Hooks 在無需使用ETH 做為Gas 的情況下出售空投;

解鎖和重新質押:如果是質押了32 枚以太坊的驗證者,可解除綁定以領取獎勵,也可透過CoW Hooks 在其他鏈重新質押資產;

自動增加LP 部位:假設在Gnosis 鏈成為EUR - USDC 池的流動性提供者以獲得GNO Token 獎勵。可使用CoW Hooks 透過CoW Swap 以50/50 的比例自動將您的GNO 轉換為EUR - USDC 使資產自動增加LP 部位。

dappOS V2

討論完意圖層和相關基礎設施層,我們來探討一下被譽為「意圖層新浪潮」的dappOS V2協定。 23 年7 月21 日,估值高達5,000 萬美元的dappOS V2完成了由IDG 資本和紅杉資本(中國)共同領投的種子輪融資,同時也受到其他大VC 機構和幣安的關注。

dappOS V2是一種意圖協議,引用dappOS 帳戶和dappOS 網路旨在簡化用戶與dApp 互動達到CeFi 等級的使用者體驗。同時透過「鏈抽象(Chain Abstraction)」技術消除了多鏈帶來的碎片化障礙(鏈抽象與帳後抽象相似)。

一文讀懂以「意圖」為中心只看重結果的Intent-centric架構

圖源:以意圖為中心的敘事值得關注

無論是以意圖為目的還是以交易為目的,用戶的關注點始終是資金帳戶的總金額,而不是不同鏈之間單一資產餘額。依照dappOS V2的理解此處應存在一個統一的帳戶錢包以達到「一個簽名完成一切」 的意圖願景而引入了一鍵式多「TXN (交易記錄-Transaction)」 的設計概念,以此為用戶在完成TXN 前掃除障礙,達到使用者以意圖為導向的交易目的。

例如借用它來實現在Arbitrum 和Avalanch 不同鏈之間以在沒有資產的情況下實現與GMX 的交互,以此達到未來DeFi 將以意圖為中心的基礎交易法則。所以實現以意圖為中心的概念需要涉及鏈抽象,帳戶抽像以及更多的「協議抽象」 。不過說到這裡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假設在各類抽像都得以實現的情況下擼毛用戶的交互法則和各類項目的空投規則是否會隨之改變?

小結:

Intent 在其執行過程中仍充滿了風險和挑戰,它需依賴中介或特定的執行者,因此會存在權利集中和被壟斷風險,從而影響至整個中間件的信任問題。其次將交易移交給第三方執行所帶來的安全與隱私的相關風險也值得考慮,Intent 應用開發者們能否在安全,隱私,便捷三方面做到平衡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意圖的概念在Web2領域已有較為成熟的應用,例如叫車軟體、售票軟體、地圖導航,但這些應用成功的基礎是建立在Web2基礎設施健全的基礎之上的,如需在Web3領域出現成熟的應用場景還需等待產業的不斷成熟。 Intent-Centric 是一個宏大的概念,會涉及到區塊鏈的方方面面,同時也是區塊鏈結合AI 的最佳路徑之一,但它能否落地發展並枝繁葉茂仍需我們持續關注。

解釋文獻及參考文章

【1】

【2】

【3】

【4】

【5】

【6】 20230818082351362551.html

【7】

【8】caff.com/zh/archives/11091?登入=成功&參考= 41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