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 Cronje:獨行俠的網路奧德賽

原文作者:CaptainZ(@hicaptainz)

“一個非常蒼白、胖乎乎、書呆子樣的孩子”

在南非的風光旖旎之地,開普敦,Andre Cronje 的成長經歷與眾不同。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家庭,他的父親是自然科學教師,母親是圖書館管理員。他的姐姐Tanja 比他大五歲,對他的記憶是個喜愛動物和戶外活動的「甜美的小弟弟」。儘管外界的評價不時飄入家庭,讓Tanja 感到擔憂,但這些似乎並未影響Andre 的幼年生活。

然而,Cronje 對自己童年的回憶卻顯得較苦澀。他曾形容自己為「一個非常蒼白、胖乎乎、書呆子樣的孩子」,在一個以運動為榮的學校裡備受欺凌。但正是在這種環境中,他找到了與世隔絕的方式— 程式設計。他開始透過編寫小遊戲,如Hangman,來探索程式設計世界,使用的是Pascal 這種程式語言。但在他的第一堂電腦科學課上,他已經發現了一個日後常會遇到的問題:沒有人能跟得上他的步伐,甚至包括老師。

成長的道路似乎不是一帆風順,但每個階段都在為他未來的職業生涯鋪墊基石。

半年時間完成了3 年的電腦課程

當青少年的Cronje 進入斯特倫博斯大學(Stellenbosch University),開始法律學位的學習時,他的心中滿懷著在法庭上爭辯的憧憬。然而,很快,法律的枯燥和缺乏實踐讓他失去了興趣。唯一能讓他感到興奮的模擬法庭環節在整個課程中佔比極低。這讓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

正當他在法律領域感到迷茫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將他引向了程式設計的世界。當時,他的室友需要去另一個訓練機構Computer Training Institute 上電腦科學課,Cronje 開始為他提供搭車服務。漸漸的,他對電腦科學產生了興趣,並在CTI 開始參加課堂。不久之後,他果斷地轉向了電腦科學領域,並以驚人的速度半年時間完成了三年的課程,最終成為了Computer Training Institute 的講師。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他涉足了多個領域,包括電信、大數據、行動安全和金融科技公司,擔任軟體開發和工程管理的角色。每一個項目,每個角色都在不斷地打磨他的技能和視野。

2017 年比特幣的多頭市場吸引了他的注意,他開始關注區塊鏈技術。此時的他,已經是個資深的軟體開發者,對分散式網路有著豐富的理解。他開始在空閒時間深入研究GitHub 倉庫和加密貨幣白皮書,漸漸地,他被區塊鏈背後的去中心化理念和可能帶來的社會變革所吸引。然而,他很快就意識到,加密貨幣領域的「代幣文化」似乎過於強調交易和金融元素,而忽略了科技和產品的價值。這種情況讓他感到失望,但同時也激發了他探尋更多可能性的決心,為他未來創立Yearn Finance 這條道路上埋下了伏筆。

加密領域的大叔

隨著2017 年比特幣牛市的尾聲,Andre Cronje 的生活產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當他的業務夥伴為了度蜜月而暫時離他而去時,Cronje 開始獨自研究區塊鏈技術,深入閱讀了各種白皮書和GitHub 倉庫。他回憶道:「如果他沒結婚,沒度蜜月,我可能還在做過去五年一直在做的事情。」這無疑是個契機,讓他有機會接觸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2020 年9 月,在Laura Shin 的播客「Unchained」中,他回憶起2017 年底是一個轉折點,因為「那是第一次有足夠的資產,有足夠的協議,有足夠的工具」。從他的LinkedIn 資料來看,Cronje 比加密貨幣領域的大多數人都要年長一些,他在學習編碼之前學習了法律。但一旦對編碼產生了興趣,他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掌握了這項技能,並很快在通訊領域找到了工作,熟悉了分散式(雖然不是去中心化)系統。

當加密貨幣吸引了他的注意時,他開始在Crypto Briefing 做程式碼審查,最終加入了一個名為Fantom 的由ICO 資助的項目,這是一個來自韓國的有向無環圖(DAG)區塊鏈專案.即便是在那時,他對「代幣文化」感到沮喪。他在2019 年3 月的YouTube 節目「Oh Hey Matty」上表述了他的感受:「投入在代幣中的時間、精力和資本太多了,而不是在產品中,長期來看,產品對代幣有好處。」

然而,他還是接受了幫助人們透過加密代幣獲得更多加密代幣的挑戰。

iEarn 的誕生

Cronje 回憶道,Yearn 的初心其實很簡單。他有一個自己的小型穩定幣投資組合,並試圖像管理儲蓄帳戶那樣管理它。 「DeFi 的90% 就是弄清楚這些協議是如何相互交互的。」他對穩定幣的偏好源於他不喜歡處理非穩定幣的流動性池可能帶來的永久損失問題。對他來說,理解加密貨幣市場過於複雜和風險。

在2020 年2 月4 日,他在Medium 上寫了一篇關於啟動iEarn(後來成為Y.Earn)的文章,描述了他為了讓它上線,不得不親自承擔數千美元的費用。月底,他再次寫文,表達了上線過程中遭遇的多種障礙。儘管面臨種種挑戰,他發現這個過程“非常有趣”,每一個挑戰都讓整個生態系統變得更加健壯。

然而,現實很快就給他潑了冷水。有一次,由於前端問題,一位用戶在交換了大額資產後遭受了損失。 Cronje 撰文題為“在#DeFi 中構建實在是太糟糕了”,誠實地表達了他的感受:“坦白說,這很糟糕。它很昂貴,社區非常敵對,用戶感覺有權利。」

面對社群的持續批評和用戶的不切實際的期望,他感到壓力巨大。 Cronje 明白了他不想成為「提供24/7 技術支援和客戶支援的銀行」。

收益農耕101

2019 年的加密市场正值深熊,大家只愿意持有稳定币等待抄底,所以一个显著的需求就是稳定币的无风险增值。最开始只有 AAVE,Compound 和 dYdX 这样的货币市场可以提供借贷的无风险收益。

iEarn 因為實現了收益優化自動化而引起了熱潮。透過收益優化,用戶可以透過在DeFi 協議中投資他們的加密貨幣進行借貸或交易來賺取豐厚的收入,特別是在加密貨幣較為繁榮的日子裡。但是,這種被稱為「收益農耕」的策略尋求回報可能是費力的。

研究公司Nansen 發現,大多數收益農民在兩到三天後就放棄了協議。時機是關鍵。最佳的收益農民清楚知道何時湧入- 或說「衝」- 以及何時轉向下一個協議。 iEarn 能夠自動化這個任務- 讓用戶將他們的加密貨幣匯集到稱為金庫的智能合約中,並將它們在dYdX、Aave 和Compound 等協議中輪換。

隨後,流動性激勵戰爭開始了。 Compound 首先透過其COMP 代幣開火。而流動性的爭奪也隨之開始。 Balancer 緊隨其後推出BAL,mStable 推出MTA,Fulcrum 推出BZX,而Curve 仍在戰壕中等待揭幕CRV。

但這使得收益農耕變得更為複雜,簡單的利潤切換決策不再足夠。

隨後迭代的新版本將iEarn 更名為Y.Earn(從“我賺”變為“你賺”),並且在COMP 發布後的一個月,Cronje 在Medium 上寫下了“收益農耕101 ”,興奮地解釋了當穩定幣存款也賺取到波動性成長代幣時,收益優化如何變得複雜。

流動性激勵戰爭促使yEarn 的鎖倉資金有了巨幅上升,然後這也僅僅是正餐前的開胃菜而已,真正讓yEarn 成為巨頭的是YFI 的發布。

公平發布

通常情況下,專案創始人會為自己保留一部分代幣,但Cronje 的方法是一個突破性的變化。他推出了被稱為「公平發布」(Fair Launch)的概念,一個不保留初始代幣的代幣分發方法。 Scott Lewis,來自DeFi Pulse 度量專案的人員評論說:「Andre 發明了一種無需資金即可啟動專案的新方法。他證明,只要建立某些東西,然後建立一個社區,然後使用您所建立的東西的收入來資助團隊,就可以推出DeFi 計畫。」

2020 年7 月17 日,Cronje 透露了他自己的成長代幣YFI 的計劃。 Cronje 的聲譽因為他沒有為自己保留任何代幣而飆升。在Yearn 上,任何在一些池中提供流動性的人都有機會獲得YFI 代幣,沒有預挖,沒有保留,沒有提前通知內部人員。可以說,比特幣也做了同樣的事,只不過它獎勵的是哈希算力而不是存款,但這仍然只是將資源投入特定項目最想要的貢獻的問題。

Lewis 說:「由Yearn 啟動的數十個項目受到啟示,以相同的方式啟動。YFI 的成功大大降低了建構者發布他們作品的門檻。」

Kulechov,AAVE 的創始人,說團隊分配不僅僅是為了從去中心化應用程式中提取財富,而且是為了保持相關性。他說:「許多創辦人總是在想:如果治理不想支持我怎麼辦?如果他們想要擺脫我怎麼辦?他們有這些恐懼。」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TVL 就飛速成長到了將近10 億美金, 4 個月後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0 億美金,而YFI 的價格漲了上萬倍,來到了4 萬美金。這是巨大的成功。

Eminence 暴雷

YFI 的成功讓許多人暴富,市場上因此出現了Cronje 概念板塊,甚至他在twitter 上面的一個不經意的點贊都能引來相關幣種的上漲,而風險也在積聚。

在2020 年9 月,Cronje 透露了一個名為Eminence 的新Web3 項目,他將它描述為一個針對遊戲多元宇宙的DeFi 協議。在上床睡覺前的一個晚上,他在Twitter 上發布了一個含糊的公告(只有藝術品圖片,沒有超連結)。

早晨的陽光溢滿房間,Cronje 從沉睡中醒來,發現了讓他震驚的消息——儘管Eminence 還沒有用戶界面或前端,用戶已經在項目中存入了1500 萬美元的DAI。他忍不住笑了,但這笑聲中滿是苦澀。用戶在數位叢林中找到了他的開源智能合約,並直接將代幣交換到合約中。

然而,好運似乎並沒有持續太久。就在同一時間,另一個用戶發現了程式碼中的漏洞,並竊取了全部的1500 萬美元資金。心有不甘的Cronje 盯著螢幕,他的心裡充滿了矛盾。不久後,神秘的用戶將800 萬美元退還到了一個Yearn finance 合約。這讓事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Eminence 的失敗在社區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許多人質疑和指責Cronje 的決策,他的不完整和未經測試的應用程式給投資者帶來了損失。他曾期望Eminence 成為一個將非同質代幣(NFTs)與集換式卡遊戲結合的先鋒項目。他對遊戲的熱愛和對新事物的探索驅使他在Twitter 上透露了遊戲的訊息,引起了粉絲們的狂熱搜索。

然而,突如其來的閃電貸攻擊使1500 萬美元化為烏有,Cronje 的心似乎也被凌冽的現實刺穿。

在後來的一篇名為「解讀我與DeFi 的關係」的文章中,Cronje 寫道:「這些系統的開放性是一把雙刃劍。我還需要對此進行更多的思考。」這似乎預示著他對未來的某種不確定,也讓人感受到他對開放系統的深刻理解和反思。在數位空間的探索與嘗試中,他的每一步似乎都在向我們展示未知世界的無限可能與挑戰。

「我們免費贈送這些無價值的代幣」

在日新月異的去中心化金融世界裡,Andre Cronje 的身影猶如一顆閃爍的星辰,他那不按常規出牌的個性和無法預測的創意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然而,每個英雄的背後都有他不為人知的獨白,有他不可言說的困惑和焦慮。

就在那個風起雲湧的九月,Andre 與Chainlink 的Sergey Nazarov 進行了一次直播交流,在那次交流中,他語重心長的說:「人們正在透過我們發明的全新龐氏騙局賺取令人眼紅的財富,這個新騙局就是治理代幣,我們免費贈送這些無價值的代幣,而出於某種原因,人們卻願意購買它們,然後下一波人群隨之而來,購買前一波人的代幣。 」

很明顯,Andre 的話中透露出對這個行業和其文化的矛盾心態,儘管他也為這個領域貢獻出了價值極高的治理代幣。他很清楚這個事實,同時也對此感到困惑不已。每當有人問起他為什麼YFI 代幣會有如此高的價值時,他總是選擇迴避。

他的Twitter 個人簡介簡潔明了地展示了他的行事風格:「我在生產環境中測試(I test in prod)」。 「生產環境(Prod)」在這裡指的是軟體開發生命週期的最後階段,經過多重測試環境的打磨和完善後,程式碼將在這一階段展露給真實的使用環境。在這短短幾個字中,Cronje 總結了他的操作模式——他會迅速地構建軟體解決方案,以應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不斷湧現的挑戰,通常會附帶對那些冒險使用他的專案的勇者的警告。

他曾在推文中表達他的哲學思想:「聲明:當我建立軟體時,是為了我自己。如果你確實想要與之交互,請小心,會有錯誤。介面是為了讓我的生活更輕鬆。我會犯錯。如果你不理解它,請不要使用它。」

在這短短幾句話中,Cronje 打開了他的世界觀和工作哲學的窗戶。他並不是一個被固定規則束縛的程式設計師,他的目的明確,為的是解決問題,即便這意味著他的方法可能會顛覆傳統的軟體開發準則。在他的世界裡,面對問題並快速應對,比在完美的測試環境下耗費時間更為重要。

仔細一想,這種方式竟然和馬斯克的五步驟工作法有著驚人的一致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決定、每個動作都像是一塊塊拼圖,匯聚成為Cronje 在DeFi 世界中的獨特畫卷。每個曲折都為他的傳奇故事增色不少,而每個反思也成為他不斷進步的動力。在無邊無際的數位領域中,他的旅程還遠遠沒有結束。

參考:

27 度 542 度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