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週入帳千萬,AI 修圖廠商找到新的吸金之道

原文來源:白鯨出海

作者:趙思堯、張凱然

圖片來源:由無界AI生成

節前,一款僅限邀請制的類拍立得拍照App Lapse 登頂美榜。 Lapse 不是一款新App,2022 年也曾快速成長,在編輯部還沒搞清這次快速成長究竟什麼原因時,8 天假期回來,另一款老App Epik 取而代之,登頂美國iOS 下載總榜(10.8 日排在第二)。 Epik 在Google Play 的成績不如iOS 端亮眼,截止前(10 月8 日),排名第24。

EPIK 美國iOS 下載排名(10.7)| 來源:點點數據

Epik 的爆火原因並不難推演,而且爬榜之勢在9 月30 日之前早就有跡可循。

這次,是校園年鑑

雖然EPIK 在美區的下載排名是從9 月30 號左右才開始穩定上升的,但根據點點數據,早在一個星期之前,也就是9 月23 日開始,EPIK 全球收入就有增長趨勢,截至9月7 日,兩週收入超過200 萬美金(約1,460 萬人民幣)。

EPIK 在美國iOS 下載榜排名變化| 來源:點點數據

在收入成長的“起點”,EPIK 做了一次更新,推出AI 製作90 年代校園年鑑功能。

這是一個付費功能。 **用戶上傳8-16 張自拍照,選擇人物性別,系統就會為用戶生成多達60 張美式復古風校園年鑑照,和同類App 比,算是量大管飽了。 **生成的照片多為深藍色背景,畫質顆粒度較大,自帶一層復古濾鏡,這和近幾個月我們在榜單上頻繁看到的登榜復古相機App 異曲同工。圖片中的使用者形像是90 年代風格,髮帶、皮衣、亮色腋下包... 極具年代感。

圖註:EPIK生成的喜歡音樂的、穿著正裝的、

擅長運動的3 張不同風格的校園年鑑圖片

普通速度產生圖片的價格為5.99 美元,用戶可以在24 小時後拿到成片。 EPIK 也提供了2 小時加急出圖的選項,售價9.99 美元。

在筆者測試校園年鑑照功能時,總是會彈出AI Yearbook 需要等位、普快購買售罄的彈窗,這固然和用戶太多導致服務器被擠爆有關係,但也不排除開發者飢餓營銷的可能。

而為了讓用戶進一步使用EPIK 其他功能,**App 也推出了普通訂閱後,校園年鑑產生功能打對折的促銷活動。 **也就是如果使用者進行週/月/年訂閱,則產生校園年鑑照的普快選項就只需要2.99 美元。

根據點數據顯示的EPIK 美區應用內購買情況,**在所有付費訂單中,透過訂閱而享受年鑑功能購買折扣的訂單數超過了5%,這種「捆綁」銷售還是幫EPIK 轉化了一些更具價值的訂閱用戶的。此外,9 月23 日後,銷量最高的依然是AI 年鑑功能,佔26.17%。 **

**綜合兩項數據,AI 年鑑功能,對使用者產生了非常強的吸引力。 **

來源:點點數據

**為什麼是校園圖鑑?又為什麼是韓國公司準確把脈? **

**校園年鑑在世界各地的學校都存在,但在美國校園文化中格外普遍。 **校園年鑑由學生和學校工作人員一起製作,每年都會刊印,主要用於記錄學生的校園生活,反映學校豐富的社團活動。更直白一點說,**一般情況下,學生們的校園高光時刻才會出現在校園年鑑中。 **例如,Alice 是高二選美比賽的冠軍、Luis 在高中是籃球校隊的一員、Mark 學生時期電吉他彈得特別好。

相較於普通的證件照或寫真照片,校園年鑑除了顏值,還能展現人的個性、成就,再加上90 年代特有的中性色背景、捲髮、亮皮夾克,以及高中生臉上不諳世事的笑容和滿滿的膠原蛋白,很難不讓現實中人到中年或已經在職場中掙扎的成年用戶們感到懷念。

一位在X(前Twitter)上活躍的早期投資人發文評價EPIK 校園年鑑的爆火現象,觀點十分有趣。 **他認為,所有成功的toC 產品都建立在了人類的「七宗罪」上(這裡不特指宗教上的七宗罪,而是泛指可能致人「墮落」的一些表現),例如,Instagram抓住了人的嫉妒心,Tinder 抓住了人的慾望,DoorDash 抓住了人的貪吃心理。 **

來源:X.com

而EPIK 其實踩中的是人們的虛榮心,也許還有一些被現實裹挾的無力感,所以,校園年鑑帶動EPIK 在對應文化最豐富的美國市場獲得了亮眼表現。但反觀App 背後的韓國公司SNOW Corporation,以及App 最早一波起勢是在韓國、AI 年鑑得到驗證之後才搬到美國市場,韓國公司對潮流的準確把脈也值得細品。

從EPIK 的成長軌跡來看,9 月23 日推出新功能後,韓國市場的下載量和收入首先同步增長,不少KPOP 明星在社媒上發帖試用EPIK 的校園年鑑功能。不過EPIK 在韓國的成長動能並沒有持續,而是在下載量9 月30 日達到高峰後,3 天內快速下滑。

**在韓國驗證可行後,EPIK 迅速轉戰美國。 **根據廣大大,EPIK 在下載量增長前後美區的廣告投放數量並不多,更多還是依靠與KOL 合作在社媒上的推廣。 **TikTok 和Instagram 是EPIK 的主陣地。 **

TikTok 上的預熱內容實際上從9 月19 日就集中出現了,影片的內容和形式都差不多。 KOL 上傳一段自拍視頻,並配上一個問題,例如「我在90 年代會是什麼樣子?」。之後鏡頭一轉,展示多張AI 產生的照片,突顯EPIK 校園圖鑑功能產生的圖片效果。

根據EPIK 商業化團隊負責人Youngjae Woo 的貼文,知名DJ 及音樂製作人Alan Waker 在Ins 和TikTok 上發布校園年鑑貼文後,獲得極大的關注。

其中有一個明確的分界線是,官方合作的KOL 社媒內容多數出現在9 月29 日之前,也就是開始營銷10 天左右,之後的內容以普通用戶的帖子為主,到這個時候,EPIK 的預熱和KOL 行銷已經開始起作用了。

10 月1 日開始,EPIK 在美國的成績開始快速穩定上升。

EPIK 近30 天在美區下載量(上)

及收入(下)變化情況| 來源:點點數據

而背後推手Snow Corporation,在此之前也推出過自拍App B612、類Snapchat 的AR 相機App Snow、專門美化食物圖片的App Foodie 等產品。

來源:點點數據

**Snow Corporation 身為韓國最大的網路公司Naver 旗下子公司,也算是很有實力。 **2016 年成立以來,Snow Corporation 只拿了3 次投資,除了Naver 和Line 的策略投資,還有軟銀以及紅杉中國參與的A 輪融資。雖然如此,但身為韓國廠商,Snow Corporation 在B612、Snow 之後,能在美國、日本等成熟市場持續產出爆品,說明廠商本身在洞察用戶需求以及打造產品上都有一定實力。

**Snow Corporation 之所以能找到校園年鑑的切入點,筆者在這裡做一個有些過度解讀的推測。 **根據商業化團隊負責人Youngjae Woo 的社媒帖文,Snow Corporation 一直在關注各圖App 的功能變化。早在7 月Remini 靠AI 回到兒童時代功能又成長時,團隊就注意到這一點。加上2023 年以來「復古懷舊風」在服裝、圖片及社交App 等賽道都帶火了不少品牌/產品,開發團隊想到做一個結合也在情理之中。

而校園年鑑雖然是典型的美國文化產物,但在韓國也有類似現象。 **在韓國,除了像國內一樣會拍攝班級合照,每個學生也會身著制服拍攝單人照,學校會將班級學生照片放在相簿夾裡保管起來。 **不少Kpop 明星在出道之後都會被爆出學生照。韓國的學生相簿雖然和美國的校園年鑑有差別,但恐怕比出海廠商更容易想到這一切入點。

**EPIK 還能火紅多久? **

從Snow Corporation 的官網介紹中可以看出EPIK 與其過往圖片視頻App 有一定區別,其他App 都有一個主推的場景,例如自拍、製作社媒頭像、美化食物,而EPIK 被定義為一個大而全的AI 圖片App,這意味著EPIK 會提供很多功能,這實際上和歐美用戶「一款產品做一件事」的單執行緒操作習慣不同。在這背後,Snow Corporation 也下了不少功夫。

1. 重點功能最顯眼

與EPIK 的icon 配合,整個App 以黑白為主色調,分為3 個主選單,修圖(edit)、模板(template)和商店(store)。首頁為修圖菜單,超過螢幕一半的介面都在滾動播放EPIK 的熱門功能,90 年代校園年鑑、AI 髮型以及訂閱制限時折扣的公告,下方才是EPIK 的其他功能,能讓用戶一眼get 重點。

2. 尊重本地用戶的內容瀏覽習慣

模板主選單實際算是UGC 社區,在這一版塊,**EPIK 採用了類Pinterest 的雙瀑布流佈局來展示模板。 **這些模板以展示UGC 內容為主,用戶看到喜歡的帖子,可以直接在瀑布流裡點擊“use”製作同款,也可以進一步查看詳情,關注發帖者或收藏模板。 **在查看模板詳情後的介面中,使用者不必返回上一層,而是可以像在TikTok 內一樣,上下滑動繼續瀏覽UGC 內容。 **

在這一菜單下,透過UGC 內容一方面營造社群氛圍,另一方面能激勵用戶發現更多有趣的模板。

而為了照顧目的性更明確的用戶,EPIK 在模板菜單的頂部也設置了搜索和子菜單,用戶其實可以根據需求快速找到模板,比如是製作ins story、拍立得還是手機壁紙,是希望將模板用於生日場景還是約會場景,是希望做出秋季的氛圍還是復古的氛圍等等。

3. 給付費模板明確分類

如果首頁和模板選單的設計都藏了App 經營者的小心思,希望能增加用戶在App 內的活躍,**Store 版塊的設計則更加工整和安全。 **EPIK 將模板做了更常規的分類,分為濾鏡、特效、貼紙和字體,使用者可以快速找到所需。雖然Store 介面展示的全是付費模板,但點擊進去,其實就是修圖介面,用戶可以選擇任何免費或付費模板。

和一些國內出海的修圖App 相比,EPIK 雖然功能大而全,但重點比較清晰,尤其在首頁部分規避掉了「什麼都想展示」的慣性思維,這樣的設計可能更符合歐美用戶的App使用習慣。

很明顯,**EPIK 希望透過AI 校園年鑑功能獲客,再透過大而全的其他功能促進用戶留存,這是許多透過一個功能火起來的圖片類App 的發展路徑。 **典型的就是2022 年底靠魔幻AI 社媒頭像功能火起來的Lensa AI 以及靠老照片修復火起來的Remini,而這兩款App 又有區別,Lensa 在短期內賺的盆滿缽滿後歸於沉寂,而Remini 靠著不斷更新的功能幾次出圈,收入雖然也有下降,但能維持在高位。

Lensa(上)與Remini(下)近一年全球月度收入變化情況(9月流水依然保持在600萬美金左右,10 月份只有幾天數據) | 來源:點點數據

**筆者目前無法對EPIK 的劇本走向做判斷。 **但EPIK 已經表現出幾個特點。

首先,**相較於Lensa 在AI 社媒頭像功能火了一段時間後才推出更多功能的做法,EPIK 從推出爆火功能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更多修圖功能來吸引用戶。 **Lensa 出圈是在2022 年12 月,根據點點數據,Lensa 在12 月份,iOS 版本美區30 天的用戶留存低於1.5%。 EPIK 9 月iOS 端30 日留存有3.6%,但低於Remini 第一次出圈時2023 年7 月的4.84%。

Lensa 2022 年12 月30日用戶留存(上)VS Remini 2023 年7 月30 日用戶留存(下)|來源:點點數據

**第二,根據用戶近一個月的內購行為,EPIK 收入貢獻最高的付費點是年度訂閱和校園年鑑圖片加急功能,其中後者訂單量佔總付費訂單的比例達到20%。 **這讓人合理推斷,待AI 校園年鑑的風過去之後, EPIK 的收入會快速下降。

對於EPIK 之後的發展趨勢,大家持什麼觀點,歡迎留言區與我們討論。但不管EPIK 之後怎樣,現在已經有AI 廠商,如AppNation 開始「致敬」校園年鑑功能,還登上了美區iOS 總榜。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