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奧特曼YC演講:套殼ChatGPT者死,我行不代表你行
原文來源:量子位元
奧特曼簡單一句話,讓AI新創公司瑟瑟發抖:
這是在最新YC校友分享會上,OpenAI CEO奧特曼發表的演講觀點。為此他還特意補充:尤其別花太多精力在UI介面上。
包括GPT-5、6的進展,關於AGI未來趨勢的看法,以及親身創業的種種。
「簡單學我者死」
在YC Alumni Reunion 2023上,奧特曼是有一些創業建議在身上的。在一些熱心網友的總結中,大致可分為三點:
第一點對於簡單包裝,奧特曼舉例例如有公司正在解決GPT模型的小缺陷,尤其只在介面上做文章的。
一來,OpenAI已經在解決大部分工作了;二來,這些僅在成本和速度上與OpenAI一較高下的公司,競爭優勢並不會長久且持續。 企業必須在提供真正獨特的價值。
有網友聯想到,前段時間紅杉資本提出生成式AI進入到第二階段—
炒作和快速展示正在被真正有價值和完整的產品體驗所取代。
種種觀點,其實不謀而合。
不少業內人士都表示了肯定:
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這種說法已經太多了,對我來說似乎很愚蠢。它透露了幾點資訊:壟斷是好事;先發優勢將會獲勝……但競爭會促進進步,ChatGPT也確實有很多缺點可以改進。
第二點,奧特曼看好AI在醫學、教育上的賦能-
AI醫學顧問以及AI個人化一對一輔導。這兩者社會價值都十分巨大。
例如在教育場景,OpenAI自己也十分正面。
消息稱,OpenAI正在籌建OpenAI學院,預計2023年底啟動。它有可能是人人可訪問的免費線上教學系統,老師能與GPT-5來互動,在課程期間接收回饋和指導。
在此之前,OpenAI也在GPT-4客戶案例中展現了兩個教育場景。 GPT-4化身AI學習助手,既可以作為學生的虛擬導師,又可以作為教師的課件助手。
第三點,沒有計畫的盲目籌資非常不明智。別以為有錢了就萬事大吉。
總結的網友也順帶說了句:**奧特曼能做,不代表你也能做。 **
**GPT-5究竟長啥樣? **
另一個熱度極高的話題,就是OpenAI的下一代大模型-GPT-5和GPT-6了。
對此,奧特曼在演講中也劇透了下一代大模型的長相,但不多:
具體的多模態能力,有網友預測是能更好地完成像grounding這種NLP和視覺場景對齊的任務,如圖像標註、視覺問答等。
藉著GPT-5和GPT-6的話題,奧特曼還給大模型「佈了個道」:
Scaling Laws是OpenAI在2020年提出的一條定律,簡單來說就是隨著模型大小、資料集大小和用於訓練的計算浮點數的增加,模型的效能會提高。
奧特曼認為,隨著未來能源和計算成本快速下降,更強大的AI能力將會出現,「先前不敢想像的很多東西會被做出來」。
但即便大模型前景如此光明,奧特曼表示「距離AGI之路都還有很遠」——
無論是GPT-5或GPT-6,都還遠不如AGI。
甚至光是「像人」這一標準,現階段就還沒AI Chatbot能做到:
奧特曼認為,真正的AGI將能夠掌握“自行推理”,即隨著時間推移發展出新知識。像是能夠根據物理學已有知識,寫論文、做實驗的AI,才能夠得上AGI的門檻。
不過無論如何,都應該謹慎看待AI的輸出結果:
對於AGI時刻的來臨,奧特曼也給了一個想像:
「一個本科生堅持的結果」
最後,關於ChatGPT本身,奧特曼還cue到了兩個小小的「花絮」。
其一,ChatGPT之所以叫ChatGPT,沒有像人名的暱稱,就是因為奧特曼不想往**「AI女友」產品**的方向上走。
由始至終,OpenAI甚至只有一個本科生堅持做大模型方向的研究,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轉向過機器人、或是遊戲AI等其他領域「發發論文」。
這個只搞大模型的本科生,就是Alec Radford,如今在谷歌學術上的論文引用次數已經達到9.6w+。
正是他所堅持的大語言模式路線,改變了OpenAI公司、乃至整個AI領域的發展方向。
對此,奧特曼半調侃半認真地表示:
結合OpenAI招募人才「不限行業」的規定,打破慣例看來已經成為這家公司獲得靈感和活力的新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