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Tech 的困局與崛起的仿盤,誰能引領SocialFi新浪潮?

伴隨著 Friend.tech 的火熱,各種仿盤也都競相出現,veDAO研究院專門進行了梳理,並對其中幾個較為知名的仿盤展開分析。

! [Friend.Tech 的困局與崛起的仿盤,誰能引領SocialFi新浪潮?] (https://cdn-img.panewslab.com/panews/images/C06K82CNAv.png)

Friend.Tech 可以說是最近加密圈最炙手可熱的專案,在上線兩周內交易額已超 25,633 ETH。 之後更是獲得了 Paradigm 的種子輪投資,其鎖倉量(TVL)也呈現指數級增長。 不過在 10 月 4日,Friend.Tech 迎來了 2,100 ETH 的凈流出,也是上線以來最大的每日提款額,單日 TVL 下跌 7.8%。

! [Friend.Tech 的困局與崛起的仿盤,誰能引領SocialFi新浪潮?] (https://cdn-img.panewslab.com/panews/images/LUCe0k1qZO.png)

數據來源:Dune

分析師 Tom Wan 表示,TVL 下降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大戶 Hanwei Chang 出售了 43 個自己的 Key,總共獲利 140 ETH。 這同時導致他自己的 Key 價格暴跌,從每個 Key 3.89 ETH 下降到 2.64 ETH。 這種拋壓導致價格暴跌,使得Chang能夠以更低的價格重新購買15個自己的Key。 不過 Friend.Tech 的儲備金仍保持在 10,510 ETH(約 1,700 萬美元)左右,意味著大戶只是獲利了結,但暫未把資金提出,隨時可能再進場; 截止至 11 日,TVL 尚未回到 4 日前的水準。

! [Friend.Tech 的困局與崛起的仿盤,誰能引領SocialFi新浪潮?] (https://cdn-img.panewslab.com/panews/images/6v1ijQHXi4.png)

另一方面,Friend.Tech 的爆火也導致各個鏈上出現許多類似的仿盤,其中包括備受矚目的Avalanche(雪崩鏈)所推出的社交平臺 Stars Arena,還有Solana鏈上的HUB3、Friendzy等。 本篇,veDAO研究院將對 Friend.Tech 的現狀和發展脈絡進行梳理,同時帶來相關仿盤的介紹與分析。

Friend.Tech

關於 Friend.Tech 的介紹和背景,可以參考之前veDAO研究院的文章。

往期連結:

Friend.Tech 的近況

近期,Friend.Tech 陷入了一系列的SIM卡交換攻擊中。 這不僅動搖了其用戶基礎的信任,還引起了加密貨幣社區的關注。 9月30日,一個名為“froggie.eth”的使用者在X(Twitter)上向社區報告了一起影響其 Friend.Tech 帳戶的SIM卡交換事件,導致超過20 ETH 的損失。 在這之後,使用者 Daren Broxmeyer 於10 月 3 日透露其遭受SIM卡交換攻擊,損失了22 ETH。 截至 10 月 5 日,僅 4 個不同的 Friend.Tech 用戶就總共被盜走了 234 個 ETH。

加密貨幣投資公司 Manifold 表示 Friend.Tech 存在潛在風險,如果考慮到 Friend.Tech 的三分之一帳戶可能與手機號碼關聯,那麼約 2000 萬美元可能會因為 Friend.Tech 網路上的用戶針對性攻擊而受到威脅。 此外,Manifold 還強調,從理論上講,Friend.Tech 整個平臺都處於危險之中,這是因為平臺的安全性配置方式,因此解決這些問題的優先順序至關重要。

! [Friend.Tech 的困局與崛起的仿盤,誰能引領SocialFi新浪潮?] (https://cdn-img.panewslab.com/panews/images/S9Kl0429cw.png)

在這些攻擊發生后,作為對這些攻擊的回應,Friend.Tech 於10月5日增加了一個新功能,允許使用者更改他們的登錄方式; 同時 Friend.Tech 還就Privy的雙重認證(2FA)密碼功能未激活的問題進行了澄清。

Friend.Tech 的前景

由於受到一系列的SIM卡交換攻擊,以及文章開頭提到的大戶拋售,Friend.Tech 的人氣急劇下降,許多人開始質疑它是否是一個“炒作後拋售”的騙局。 有使用者指出該專案的開發者之前曾涉及一些爭議性的專案,比如Tweet DAO和Kosetto。 在這兩個案例中,專案方先是充斥社交媒體,承諾發佈更多令人振奮的消息,然後突然消失。

投資者的另一個主要擔憂是 Friend.Tech 沒有官方路線圖或白皮書。 Friend.Tech 至今沒有任何關於專案進展或目標的文件。 使用者唯一知道的是,該專案目前處於Beta發佈階段,並且開發者希望在六個月後進入廣泛發佈階段。 Friend.Tech 團隊並沒有提到是否有任何新功能正在開發中。

但總體來說,Friend.Tech 依然算是優秀的SocialFi專案。 創新的玩法將社交和Crypto的結合,造成的熱度和討論量、超高的TVL和盈利水準,毫無疑問 Friend.Tech 對SocialFi賽道有重大意義; 可以說 Friend.Tech 能夠方便有效地實現現有社交媒體品牌的貨幣化,填補了當前DeFi世界的空白。

同時 Friend.Tech 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首先是很多人在抱怨的高昂交易稅以及機器人,這導致除了頭部KOL,專案方和科學家賺走了絕大多數利益,也是大多數散戶不願意深度參與的原因; 第二點是功能匱乏,不僅 UI 從上線至今不斷被使用者抱怨,同時,其目前的社交活動僅限於Room裡的文字和圖片交流; 房主們想出的各種創新都需要藉助其他的平臺或工具實現,Room里哪怕連基本的抽獎和投票功能都沒有。 SocialFi 如果只是注重金融,而產品本身留不住使用者,那麼經濟模型崩塌后,終將面臨失敗的風險。

仿盤

! [Friend.Tech 的困局與崛起的仿盤,誰能引領SocialFi新浪潮?] (https://cdn-img.panewslab.com/panews/images/tMyn9l763X.png)

Friend.Tech 曾在8月29日發了一條Twitter,稱“為了確保忠實使用者在我們的測試期間獲得公平的獎勵,轉向分叉和仿盤的使用者將自動選擇不再賺取積分並放棄現有積分。 他們將能夠正常使用該應用程式。 “這份聲明的意思很明確,即使用者可以用各種仿盤,但用了之後就沒法在 Friend.Tech 這裏獲得積分獎勵。 最終 Friend.Tech 發佈這條聲明的 5 小時後,來自其創始人 Racer 發了一封道歉信,承認之前對限制使用者使用克隆和山寨版本應用的言論,是出於恐懼和零和思維。

通過 Friend.Tech 的這波操作,可以看出在社交這個賽道,仿盤的價值還是很高的,哪怕該領域的龍頭都會對層出的仿盤感到恐懼; 當然,經歷過Web2初期繁榮的朋友,對此感觸會更深,畢竟都看到了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臺是如何在社交賽道最終勝出的。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不錯的 Friend.Tech 仿盤:

星光競技場

! [Friend.Tech 的困局與崛起的仿盤,誰能引領SocialFi新浪潮?] (https://cdn-img.panewslab.com/panews/images/APRT5uPqXj.png)

Stars Arena 是 Friend.Tech 在雪崩鏈上的仿盤。 Stars Arena 將 “Keys”這一稱呼改成了“Ticket”,有別於 Friend.Tech 需要邀請碼,Stars Arena 只需要將 Twitter 帳戶與 Stars Arena 綁定,就可在該平臺上交易 Tickets; 只要購買了對方的 Ticket,就能進入對方的私人聊天室。 這個私人聊天室與 Friend.Tech 有些許不同,在 Friend.Tech 里,如果房主沒有選擇回復成員,其他成員看不見對方的發言,而在 Stars Arena 中,房主與成員的發言均可以看見。

除此之外,較 Friend.Tech 更大的改變是,Stars Arena 增加了公共資訊流功能,使用者可以發佈推特式的帖子並獲得轉發、點讚、打賞。 另外,它調整了分潤機制,交易手續費中 7%給與創作者,2%歸平臺,1%給推薦人。

來自Dune的數據顯示,自10月2日起,Stars Arena 的日TVL有了明顯的增長,並在6日達到了145萬美金左右的頂峰。 目前包含Avalanche官方、創始人 Emin Gün Sirer 都參與其中,而其他 Friend.tech 的大戶也都相繼進入。

! [Friend.Tech 的困局與崛起的仿盤,誰能引領SocialFi新浪潮?] (https://cdn-img.panewslab.com/panews/images/D030H0x8II.png)

不過,Stars Arena 於10月6日發生重大安全漏洞,這次的駭客攻擊給Avalanche造成了近300萬美元的損失。 9日,Stars Arena 宣佈已成功獲得必要的資金,以彌補 300 萬美元的損失。 Stars Arena團隊還明確表示,只有在進行全面的安全審核后,他們才會重新啟動智能合約。 至截稿前,Stars Arena 仍處於維護狀態。

Fan.Tech

! [Friend.Tech 的困局與崛起的仿盤,誰能引領SocialFi新浪潮?] (https://cdn-img.panewslab.com/panews/images/Peoh0gE7DY.png)

Fan.Tech 也是以社交價值代幣化為核心的 SocialFi 專案,在這裡“Keys”被稱之為“Shares”。 但不同於Friend.Tech,Fan.Tech的UI/UX更加流暢,可以公開/私人帖子、查看你在 X 上關注的帳戶、統計頁面,還能切換深色模式,就程式本身而言比 Friend.Tech 要成熟很多; 另外 Fan.Tech 有路線圖和白皮書。

同時其特點還有股份生成活動(SGE),該功能可以為新帳戶引入競價活動,從而防止機器人; 以及推薦系統,可以使用戶從被邀請者進行的Shares交易的稅中賺取 1%的收入和他們的一份Shares。

密碼撕裂

! [Friend.Tech 的困局與崛起的仿盤,誰能引領SocialFi新浪潮?] (https://cdn-img.panewslab.com/panews/images/PqMfVR6gje.png)

CipherRIP 曾用域名為 cipher.fan,在 Arbitrum 上線。 用戶可以購買和出售 Cores,相當於 Friend.Tech 的 Keys。 通過使用 CipherRIP ,用戶可以獲得積分,並獲得將於10月15日發放的 CIPHER 空投; 空投總量為1億枚 CIPHER,占代幣總供應量的10%。 使用者如果要在平臺上發佈內容,需要持有5個 Cores,或其 Core 價值需要超過0.01 $ETH。 值得一提的是,該專案的上線公告獲得了 Arbitrum 官方的轉發。

在被 Arbitrum 官推轉發後,CipherRIP 在 10 月 10 日湧入 14,468 名新使用者,約占現用戶總數的 75.6%。 DeFiLlama 數據顯示,同日 CipherRIP 捕獲了約 21.5 萬美元費用; 當前 CipherRIP TVL 超過 320 ETH,持續創下新高。

HUB3

! [Friend.Tech 的困局與崛起的仿盤,誰能引領SocialFi新浪潮?] (https://cdn-img.panewslab.com/panews/images/1mE86R6oNs.png)

HUB3是建立在Solana鏈上的社交項目,規則和 Friend.Tech 大致相同。 不同之處在於HUB3在介面中會顯示一個世界地圖。 用戶註冊在某處,則在地圖上會顯示對應位置,還可以通過地圖點擊交互。

! [Friend.Tech 的困局與崛起的仿盤,誰能引領SocialFi新浪潮?] (https://cdn-img.panewslab.com/panews/images/F1gisyiUg1.png)

結語

! [Friend.Tech 的困局與崛起的仿盤,誰能引領SocialFi新浪潮?] (https://cdn-img.panewslab.com/panews/images/yV929sY27K.png)

根據上圖,我們不難看出 Friend.Tech 依然穩坐 SocialFi 賽道的頭把交椅,但其他高品質仿盤也紛至遝來,這些仿盤在鏈上選擇、經濟模型、功能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優化和創新,各個參與者或將在鼎足之勢中共同推動這一賽道的成熟與繁榮,產品質量不斷改善,用戶獲得感持續增強。

SocialFi的本質仍是P2E,相比其他的P2E來說,使用者除了獲得Token的獎勵之外,還能獲得流量和影響力; 更本質的東西是,平臺將KOL影響力帶來的價值無償使用這一情況,將得以改善,創作者可以回收自己影響力的價值。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波尚未消失的熱度會使SocialFi賽道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它將以全新的形式改變我們的社交方式、重塑關係,並成為加密世界新的增長點。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