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乙太坊PoS現狀 Vitalik的最新文章說了點啥?

作者:NingNing,加密分析師 來源:X(原推特)@0xNing0x

Vitalik最近發佈一篇名為《可以提升主網去中心化程度和降低共識層負載的協定和Staking池修改》,這篇文章被直譯出來后各種歧義慘不忍睹,文章標題也被改得面目全非。

我被迫去看了英文原文,現在摘要出來分享給大家:

1.乙太坊PoS現狀:雙層Staking

乙太坊PoS現狀,是由節點運營方(Node operators)和委託代理方(Delegators)組成的雙層Staking體系。

雙層Staking體系存在兩個缺陷:

--節點運營商的中心化風險。 作為委託代理方的Staking Pool,如Lido、Coinbase、HTX等選擇節點運營商機制並不非常去中心化;

--不必要的共識層負載。 現在乙太坊每個epoch需要驗證~80萬個簽名。 如果部署單slot最終確認性的話,單slot就驗證~80萬個簽名。 由於大部分Staking的ETH,是通過委託代理方參與共識,這麼大規模簽名並沒有增強乙太坊的主網的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而是不必要的增加共識層負載。

**2.雙層Staking體系如何運作? **

這一章節以Lido和Rocket Pool為例,介紹了去中心化委託代理方的運作方式,即使用者將ETH委託給Lido和Rocket Pool,由他們委託給節點運營商,Lido和Rocket Pool會分別發給使用者LST token作為權益證明。

3.委託代理方的角色

這一章節,Vitalik從協定(乙太坊)的角度出發,分析

委託代理方角色的意義。

Vitalik首先假設了兩個模型:

--模型1:假設Rocket Pool為佔據100%市場份額的唯一委託代理方,現將Slashing(故障和消極行為罰款)上限降為2ETH,Rocket Pool的節點運營商押金減少至 2 ETH,rETH的年化收益率為3%,節點運營商的年化收益率為4%,ETH 的總供應量為 1 億

--模型2:假設不存在委託代理方,而將Staking的最低存款額降低為2 ETH,Staking總量上限設定為625萬ETH,節點運營商的年化收益率為1%

經過計算,以上兩種模型下,作惡的節點運營商發起共識攻擊的成本,均為208萬 ETH。 且Staking ETH和非Staking ETH的全部供應量佔比變化率,也相同。

所以,無論從質押經濟學的角度,還是從攻擊成本的角度來看,這兩種模型是完全等效的。

這似乎意味著,雙層Staking體系是一台毫無意義的 Rube Goldberg機器。

Vitalik認為委託代理方應該扮演更有意義的角色:

--受託選擇節點運營商。 委託代理方可以選擇由節點運營商執行Staking。 節點運營商在參與共識時,會有一個權重係數決定它獲得出塊權的概率,而這個權重係數與節點運營商獲得的委託ETH成正比。

--參與共識層。 委託代理方將在共識層扮演一個新角色,運行這個角色比全節點輕,且不會被Slash,可隨時提款。

4.擴展委託代理方的選擇權

擴展委託代理方的選擇權有3種方式:

--更好的Staking Pool 投票工具 。 典型的一個例子,是由Lido社區提案的“LDO與stETH雙治理模型”。

--促進Staking Pool市場競爭。 可以探索的方法有兩個:一是將Slashing上限降為2ETH或者4ETH,以利於小型Staking Pool; 二是創建一個統一的合約負責發放LST Token,這樣一來stETH、rETH等將具有同等的安全性和可採用性。

--將委託代理封裝到協議層。 未來可能會將委託代理封裝到協定層。 不過,按照乙太坊的最簡封裝原則,是否部署這一特性還需要很多討論方能確認。

5.共識層參與

這一章節涉及很多技術細節討論,我們不做展開。 簡要來說,Vitalik設想了將現在共識層劃分為兩個層:

--高複雜度層。 由節點運營商運行全節點參與,Staking獎勵更高,但有Slashing風險; 該層在每個epoch都參與共識,可能設定1萬個節點的上限。

--低複雜度層。 不需要運行全節點,可能隨機抽取1萬個小型質押者參與共識。 它們完全免除Slashing懲罰。

這種共識層架構下,共識層出塊需要經過高複雜度層與低複雜度層的雙重驗證。

6.點評

對Lido一家Staking Pool擁有~32%記帳權的乙太坊POS的現狀,Vitalik和乙太坊基金會是有一些不開心的。 可是,孵化的親兒子Rocket Pool不爭氣,在與Lido的市場競爭完全落敗,市佔率僅剩下~3%。

前段時間以維護主網去中心化程度的政治正確,發起一輪輿論和道德攻勢之後,Lido卻選擇抗住壓力拒不自我設限,繼續搶佔市場份額。

在這種情況下,為提升主網去中心化程度和降低共識層負載,對協定和Staking池的規則進行一些必要的最小化修改,已經成為他們不得不去認真思考的一個選項。

以上。 錯誤之處,敬請指正~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