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bs瓜哥:WEB3社區如何分獎勵?

昨天下午在瓜田社區 DC 里有了一次今年最火爆的討論,起因就是社區管理團隊把 Gashero 獎勵給社區的勳章(好像說市價 5000 U)還有基地車和英雄的 NFT 做了一個徵文的活動,寫的好的第一名經過社區八級以上的成員投票得出,獲得勳章; 第二名和第三名經過推特評論點擊數得出,獲得基地車和英雄的 NFT。

管理團隊這麼設計的核心思路是,比起簡單的抽獎形式,大部分的獎品被工作室或者刷子們刷走,第一名是用了 DPOS 類似的模式,就是類似節點(代議制)的模式盡量排除小號來刷,做好初步的 KYC,讓社區的老 OG 和長期貢獻者們投票,第二三名就是 POS 的機制,看推特的點擊數。

昨天下午就有一個瓜友,可能是剛進社區,也可能是小號,開始噴制度不合理,說自己不是 KOL,推特評論點擊數怎麼可能比其他那些大 V 多,然後質問管理團隊沒有做到“絕對公開公平公正”,我看到這“三公”,頓時覺得天旋地轉,比公務員們看到這個字眼還要忐忑,前面還加了個絕對... 感覺就像一個週末在養老院獻愛心的志願者,被老人們的家屬質問你為啥不九九六的在醫院裡服務。

不可否認的是,他噴的在某個層面是有道理的,大家都希望是有一個「完美的世界,透明公正平權自由...“,WEB3不就是往這方面靠近了一些,才有這麼多年輕人嚮往嗎? 目標很性感,但是過程... 實在是無解的難,臣妾做不到啊。 從小的來說,V神算是行業標杆吧,他主導的乙太坊基金會WEB3嗎? 沒有吧,純WEB2,就類似於一個公司在運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經過了幾次分叉波折,ETH 還是保持了統治性的地位,那些分叉幣難以望其項背。 所以說,一個產品做的好壞,和是否WEB2還是WEB3沒有直接關係,可能在早期,WEB2的方式還更有效一些。 就有點像劉瑜老師在《可能性的藝術》里觀點一樣,民主制度和威權制度,對於一個經濟體是否繁榮,在某個階段並沒有決定性的作用。

這裡還是推薦下劉瑜老師的《可能性的藝術》,是一本可以引發思考和值得做筆記的書,算是半政治學術性質的吧,但是在劉瑜老師的妙筆生花下竟然一點也不枯燥。

回到瓜田社區上面來,我年初時曾經給團隊小夥伴們提過一個建議,就是把瓜田社區關掉,沒必要做下去,我的理由很簡單: 1. 大家集中精力放在 W Labs 瓜田實驗室,做大家喜歡的投研,諮詢,投資這些業務不是很好? 類似律師事務所一樣的精英 DAO 機制挺好,根據貢獻度來分配,管理也輕鬆。 2. 目前階段做社區吃力不討好,絕大部分進來的使用者都是來賺錢的,我們又不是專案方,沒有 NFT 又不發幣,花那麼多時間陪聊做啥? 不如集中資源也許還能有一個類似 Masverse 的案例出來呢?

我的建議被團隊小夥伴們給否決了,理由就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瓜哥你不是一直給專案方強調鏈游除了賺錢以外還得有「第二層敘事」嗎? 那瓜田社區是不是除了錢的因素以外,如果還能有第二層敘事,比如給大家提供情緒價值,不是也走出了一條路嗎? 還有就是不能忘記初心,我們最早的一批成員也是 2021 年時玩鏈遊認識的,慢慢聚在一起交流才有的瓜田社區,怎麼現在就把社區丟掉了?

說的我斷然省悟,自己好像太市儈了,有點情懷好不好!? 所以今年就堅持了下來,還好認可瓜田價值觀的小夥伴們越聚越多,大家一起建設一起玩,願意參與管理的歡迎,不過真的是志願者,所有人在瓜田社區都沒有薪酬,所以有的時候我提一些想法和建議都要考慮到 MOD 和管理們的情緒,精力和時間:本來就不拿工資,憑什麼做牛馬? 也希望瓜友們在社區里吐槽時考慮到這一點,建議都歡迎,但是不要人身攻擊,堅持對事不對人,否則建議你用腳投票了。 昨天關於活動獎勵機制的討論,後面就有瓜友提出很不錯的建議:

! WLabs瓜哥:WEB3社區如何分獎勵?

類似這種建議,對於社區在現階段的不足可以落到實地去改進的,都值得尊敬和鼓勵的。

就把這個小小的社區做為WEB3的一個實驗基地吧,WEB3在社會性操作上和WEB2有著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WEB2裡人是 KYC 的,保護的是每個人做事的隱私,比如美國公民投票選總統,知道你投票了,但沒人知道你投了誰; 而WEB3正好反過來,知道做了什麼事情,反正鏈上數據都看的到,但是不知道是誰做的,保護的是人身份的隱私。 這就帶來了一個難題,怎麼在web3的環境里實施web2的常規操作? 投票啊,抽獎啊,建議啊,這些要怎麼實施才算到位? WEB3還有一個 Bug,或者說是 Buff,一個人可以撒豆成兵,呼喚出成千上萬的位址來和你 Battle,現實的WEB2你只能好好做事,然後宣傳,再一個地區一個地區的拉票,才有真實的人為你買單。

說到投票,這次選第一名也有瓜友質疑,為什麼只能 8 級以上的才有投票權? 人人都有投票權不應該更民主和體現公平嗎? 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這個真的是更好的方案嗎? 所謂人人都有投票權的「希臘羅馬」也被證明瞭只有住在城裡的公民們才有投票權,平常不參與的人又要給決策權的邏輯在哪裡? 其實有一個更好的方案就是根據等級分投票的權重,但是這個目前沒有合適的投票工具,同時要增加團隊的工作量,又回到了之前的為愛發電和做牛馬的話題。

路漫漫其修遠兮,WEB3社區管理確實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目前看來只能一邊試驗一邊尋求平衡度,目標定的低一些:肯定不能讓所有成員都滿意,但是至少讓一半以上的成員可以接受就可以。 最後還是借著劉瑜老師的觀點作為本篇口水文的結尾:

  1. 參與者尊重大框架下的規則,如果對規則不滿意,可以前期提出建議,可以選擇參加或不參加;

  2. 贏者保持謙遜和努力,輸者保持克制和耐心,這兩者才是社區進入成熟期的標誌,放大了來說有兩個國家就是典型的正反兩面案例,大家有興趣可以考證一下:南非和埃及。

  3. 在一個社區共識和社區有效能力未成熟前,管理不要輕易拋出超預期的行動,會讓過程和結果都變形; 成員們對於管理的行為和效率減低預期。 案例類似非洲的坦讚鐵路,現在如果在非洲修一條高鐵,估計也是同樣的問題。

本文結束。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