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OpenAI投資的首個機器人公司,引起了孫正義的注意
原文來源:矽兔賽跑
在全球科技界,有一個大佬對人形機器人的熱情不亞於馬斯克。 那就是已經66歲的孫正義。
最近,外媒曝出,一家來自極寒之國挪威的機器人公司,似乎點燃了軟銀重新「主動」投資新公司的熱情:
軟銀正考慮領投挪威機器人初創公司1X Technologies一輪7500萬至1億美元的融資,1X Technologies投前估值達到3.75億美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家9年歷史、近100名員工的初創公司,在3月的時候進行了一輪由OpenAI創業基金領投2350萬美元的融資。 OpenAI正是眼下通用人工智慧演算法最頂尖的公司之一、AIGC的弄潮兒。
此前軟銀流年不利,曾以超前眼光著稱的軟銀掌舵人孫正義,接連遭遇了上百億美元投資的共用辦公空間WeWork變成爛泥塘、海外社交平臺IRL暴雷......
這一次,軟銀能重新搭上人工智慧的高速列車嗎?
著急上車的軟銀和孫正義的機器人情結
孫正義曾多次表達了他對人工智慧技術的興奮,並補充說他是 ChatGPT 的“重度使用者”,有一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與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交談。
軟銀渴望在人工智慧領域嶄露頭角,因此他們積極考慮加入OpenAI等公司的投資陣營,並不令人意外。
今年6月,孫正義對外表態,這家跨國投資控股巨頭將再次拋棄保守態勢,積極迎擊,志在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袖,具體到投資規模上,這個數位可能會達到數百億美元。
《金融時報》透露,軟銀會考慮投資ChatGPT的創造者OpenAI,或者是OpenAI的某一個競爭對手。
而就在上個月末,同樣由英國《金融時報》爆料,OpenAI正在與前蘋果設計師喬尼·艾夫(Jony Ive)和孫正義談判,計劃共同孵化下一個偉大的計算設備——“人工智慧界的iPhone”( “iPhon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個新的硬體品類或者形態或將取代現在的智慧手機設備, 相關的創業專案可能獲得軟銀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支援。
軟銀及其關聯公司最近還主導領投了總部位於三藩市的地圖初創公司Mapbox,這家公司正積極藉助人工智慧技術來推動自動駕駛和安全領域的發展。
當然,孫正義似乎也還沒忘記繼續在其包羅萬象的商業地圖中,添加機器人的“座標”。
受漫畫家手塚治蟲經典作品“阿童木”的影響,多年來,孫正義一直在追尋世界頂級機器人公司的足跡。 而他最廣為人知的機器人情結,可以追溯到2014年Pepper的推出。
這款由軟銀機器人子公司SoftBank Robotics開發的社交機器人,被設計成能夠識別情感、面部表情、語音,和進行基本對話,以更好地理解使用者的情感和需求,與人類互動並提供情感支援。
當時,軟銀是在消費者期待陪伴性機器人的需求上下注。 孫正義認為,Pepper和其他類似的機器人將在未來扮演重要角色,從家庭助手到商業領域的客戶服務和互動。
遺憾的是,Pepper最終沒有實現這個願景,儘管它在推出時是最炙手可熱的人形機器人之一,但是這個消費需求市場並沒有持續擴大。 軟銀Robotics最終在2020年停止了Pepper的生產。
有趣的是,在機器人領域,主流的聲音並不認為Pepper這款社交機器人是一個失敗的產品,它只是在商業應用和市場方面(to C的功能、定價、生態等)面臨了一些挑戰,因此沒有走向“廣泛的成功”。
而孫正義和軟銀也仍在持續地投資全球的頂尖機器人專案,包括Nuro 、波士頓動力、Bear Robotics等。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孫正義和軟銀的投資步伐逐漸加大,但以其在初創公司如Uber、WeWork和DoorDash的投資而聞名的Vision Fund相對保持低調,取而代之的是,孫正義已經將注意力轉向了另一個投資專案——“專案R”,專注於尋找倉儲自動化、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的deal。
1X Technologies正好符合這一專案的要求。
它是OpenAI投資的第一家硬體公司
根據其在官方網站上的描述,1X Technologies「處於通過使用安全和先進的機器人技術來增強工作力的最前沿」。
1X Technologies原名Halodi Robotics,由挪威企業家Bernt Øivind Børnich於2014年創立。 他們的目標是應對日益短缺的工作力市場,開發出可以在日常場景中與人類安全協作的機器人。
舉個例子,人形機器人管家可以幫助人類做家務,識別情緒並作出智能回應。 另一個例子是,人形機器人可以根據同事的指令,自動理解人類的語言和意圖,在生產線上勤勤懇懇地工作,不知疲倦,重複著無數次的工作。
總之,無論是多無聊的任務,機器人都能勝任而毫無怨言。
沒錯,作為OpenAI投資的第一家機器人公司,也是OpenAI投資的第一家硬體公司,1X Technologies瞄準的市場是專業環境下的商用機器人。
這個賽道和特斯拉要做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很接近了,Optimus的定位也是解放工作力的通用型機器人。
而從產品的商用部署進度條來看,1X Technologies的速度還比特斯拉快些。
2022年初,1X Technologies在醫療領域推出了第一款商用機器人產品——醫護助理輪式機器人EVE。 他們在挪威Sunnaas醫院進行了測試,負責醫院的後勤工作,這樣護理人員就能有更多時間關心患者。 根據Nordic 9的報導,EVE已經售出了上百台。
今年5月份,EVE還作為保安人員入駐一家製造工廠,負責監控和安全管理工作。
1X Technologies與OpenAI合作,更是加速了其推出另一款雙足人形機器人NEO的速度,同時擴大了在挪威和北美的EVE的生產規模。
1X Technologies非常強調在現實世界中部署人形機器人的必要性。 他們認為,如果人形機器人要在我們的世界中發揮作用,它們需要體驗我們的世界。
這一點和OpenAI通過真實世界反饋來打造通用人工智慧系統的策略是不謀而合的。
因此,在上一輪的融資中,1X Technologies的首席執行官和創始人Bernt Øyvind Børnich表示:“1X非常高興由OpenAI領投這一輪融資,因為我們在使命上是一致的:將新興技術安全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硬體創新上,1X Technologies的工程師開發了仿生系統電機,就像人類肌肉一樣。 這些電機能讓機器人實現高功率和低能耗。
那麼,軟體創新上呢? 毫無疑問,OpenAI領投的A2輪融資引爆了外界無限的遐想:最重要的創新或許就來自於GPT模型和1X Technologies的機器人的完美結合,GPT背後的強大AI技術,將可以幫助實體機器人克服演算法和數據方面的難題,從而推動機器人行業迎來重大的變革。
因此,當時這個融資消息一出,引起了人們對人工智慧下一個階段——“具身智慧”的大量討論。 所謂的「具身智慧」就是指智慧體需要與真實世界進行多模態互動,通過物理世界的真實反饋不斷學習和進化。
在科技界,有一種說法是,所有軟體之路最終都會通向硬體,即儘管軟體在計算機和技術行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最終,軟體的發展和創新會引導人們將目光又投向硬體的發展。 軟銀和OpenAI對1X Technologies的投資,將是對這一觀點的又一有力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