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貝萊德 其他金融巨頭有哪些佈局?

作者:demir,inpower創始合夥人 來源:X(推特)@demir9527

近日貝萊德的比特幣現貨ETF受到市場持續關注,正好我也在準備主流機構參與資產資產代幣化的內容,那就蹭個熱點吧~

關於貝萊德比特幣現貨ETF已經有各種各樣的文章,我就不重複了~

在之前要把基金代幣化,總共分幾步? 中我提到,可能是這樣的三步:

  1. 在傳統基金架構下,納入鏈上資產
  2. 基金中間服務環節上鏈
  3. 基金代幣化二級市場建立

比特幣作為原生的鏈上資產,不排除在比特幣現貨ETF註冊通過後,其他鏈上資產(加密貨幣)參考這個方式進入傳統金融市場。

貝萊德作為一個資管規模達十萬億美元(沒錯,全球加密市值的十倍)的巨頭,其CEO Larry Fink早在去年年底就公開表示:“下一代的市場,下一代的證券,就是代幣化證券”

其實傳統金融早早就在布局資產代幣化了,這將為未來的市場提供大量的資產和資金。

老牌金融機構紛紛佈局存款代幣

摩根:我們是第一家鏈上服務機構

大摩早在2015年就開始在內部實驗區塊鏈技術,搞了一個資管平臺叫Onyx。 到現在應該已經處理的資產交易規模有一萬億美元了吧,連高盛都是他們的客戶。

大摩(J.P.Morgan)還發了一個幣,叫JMP Coin,這個幣是大摩內部用存款基礎的存款代幣,應該後續所有的銀行都會參考這個方案。 但現在存款代幣在監管那邊還是有點小阻礙,所以還沒正式對外發行。

去年大摩還申請了一個“J.P. Morgan Wallet”的商標,可以說是傳統金融行業的楷模標兵了。

花旗:我們的代幣服務趕上來了

花旗在今年9月中旬推出了自有的代幣服務,客戶可以把存款轉化為數位化代幣(還是存款代幣)。

花旗和大摩一樣,目前都只面向內部機構客戶,主要滿足的需求場景還是跨境支付/自動化貿易這些老大難問題。

這次花旗的方案可能更深入行業應用,找了國際航運巨頭Maersk主要解決他們交運河過路費的問題。

國際航運和我們高速公路交過路費可不一樣,國際支付可能要幾天才能完成結算。 通過代幣化的方案就可以節約很多時間了,而且以前需要通過銀行擔保和信用證等方式產生的費用也可以砍掉。

瑞銀:我們搞了個代幣化的貨幣基金

就在今年十月初,瑞銀資管發佈了一個類比應用:基於乙太坊的代幣化貨幣基金。

互聯網人可太熟悉貨幣基金了,當初引爆互聯網金融的明星產品餘額寶的底層,就是天虹基金提供的貨幣基金呀。

這個應用是瑞銀代幣化平臺直接主導的,瑞銀官方的數字資產平臺,在新加坡的框架下完成合規

貨幣基金的代幣,四捨五入約等於存款代幣吧。

各個銀行:CBDC再不出來,我們自己搞存款代幣啦

如果各個主權機構的CBDC遲遲不出來,那各大傳統機構的存款代幣可能真的可以起到CBDC的作用。

畢竟在真實世界,各位的存款其實也都是各個商業銀行帳本上記錄的錢,也不是央行M1。

金融機構標兵大摩測算過,CBDC的那些好處,例如降低結算手續費和時間/降低對手交易風險等,通過存款代幣也可以實現。

大概的流程是這樣的:

相信大家的都看到了,有一大坨中間DLT支付的環節目前好像有點缺失呀。

沒錯,目前各個銀行的存款代幣大多數都只在自己的網路裡面使用。

要實現各個銀行存款代幣直接的互相結算,還有需要其他巨頭的參與。

結算方案暗流湧動

**美聯儲:來我們的網路結算吧? **

今年7月,尊貴的美聯儲(實際是美聯儲下屬的紐約創新中心)親自下場提出了一個RLN(regulated liability network監督責任網路)概念方案。

這個方案可以在美國的合規背景下,實現多種資產的跨境實時結算。

美聯儲都親自下場了,那當然還會有一眾小弟跟上,包括:

SWIFT、紐約美隆銀行、花旗、恆生、萬事達、PNC銀行、TD道明銀行, Truisk銀行、美國合眾銀行和富國銀行。

Swift:繼續用我們呀,我可以變成一個節點

傳統銀行要實現跨境結算,必須使用Swift。

加密貨幣也動不動要革Swift的命。

Swift自己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呀。

在八月末,swift上線了一個專案,這樣swift仍然可以在未來銀行間代幣化資產的轉讓中,作為一個核心節點。

在這個專案中,Swift也拉了一批小弟,而且有一些和美聯儲有重複:

ANZ(澳新銀行集團)、法國巴黎銀行、紐約梅隆銀行、花旗、兩家歐洲清算巨頭Clearstream/Euroclear、勞德埃銀行、Six Digital Exchange (SDX) 和DTCC(美國證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就是今天貝萊德上的那家)。

Chainlink: 跨鏈方案用我的就好

在Swift提出的方案中,各個銀行都會有自己的私有鏈,用於原始資產上鏈(各個大機構實際也是這樣做的),然後通過chainlink提供一個企業抽象層(最近大名鼎鼎的CCIP)把資產跨鏈映射到乙太坊的Sepolia網路。

如果這個方案得到推廣應用,那最大的贏家可能是?

傳統交易所短期別指望

納斯達克:我的託管方案暫停了

其他金融機構正在加緊布局的時候,納斯達克在今年七月份宣佈他們的數字資產託管方案暫停了。

這個方案納斯達克在2018年就提出來了,這次暫停的官方說法是因為“監管的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各大比特幣現貨的ETF申請紛紛採用Coinbase的合作方案。 不過考慮到Coinbase和後續的ETF都是登陸納斯達克,可能真的是避嫌吧?

倫交所: 我還在溝通中

倫敦證券交易所也表示正在籌備新的數字資產交易市場,這個市場會基於區塊鏈技術建立,並作為單獨的主體與倫交所進行切割。

目前的進展嘛,還在和英國政府和監管部門進行溝通。

港交所:我緊跟~

香港這次其實政策上比較勇於跟進的。

早在22年年底就開放了加密貨幣的ETF,南方東英分別上市了比特幣期貨ETF和乙太坊期貨ETF。 但這些期貨ETF本質還是最終在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期貨合約。

這次美帝上現貨ETF之後,大概率也會跟進吧。

**資產代幣化引爆下一波牛市? **

這些都是傳統金融巨頭的老牌機構,知道完全合規代幣化資產的重要性(甚至有些機構本身就是監管的一部分)。

在金融的語境中,任何資產都可以被代幣化。

但是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存款代幣化可能是最接近大規模應用的大宗現實資產(而且監管和立法部門實際上拿不出有效的說法來阻止這個過程)。

美國的立法部門的態度也已經開始向積極的方向轉變,最近PayPal發佈了穩定幣,就得到了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的支援。 **如大摩的存款代幣方案也得到了綠燈,可上鏈的資產可能會指數級增長。 **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