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per AI 一年內估值打8折,AIGC開始降溫

原文來源:矽兔賽跑

圖片來源:由無界AI生成

AI浪潮滾滾,但有的企業卻在潮水中掉隊了。

隨著ChatGPT的爆火,很多投身AIGC浪潮的公司也獲得資本青睞,取得非常高的估值。 本以為接下來能蒸蒸日上,沒想到卻連連敗退。

寒氣似乎開始逼來。

據The Information報導,AI語音辨識軟體公司Deepgram裁掉了大約20%的員工,約20人,這是它今年第二次裁員。 Deepgram的CEO Scott Stephenson表示,裁員主要源於融資困難。 不只Deepgram一家,AIGC企業中的“明星人物”Jasper AI,也開啟了裁員節奏,並且下調了收入預期。

在寒氣逼人的另一邊,反而是行業頭部玩家OpenAI的持續火熱。 其不斷獲得資本青睞,最新估值達到860億美元,相比今年4月幾乎翻了三倍。

不過縱觀整個行業,除了OpenAI,許多AIGC初創企業都開始走下坡路,一股AIGC降溫潮似乎正在湧來。

01 寒意盡顯的AIGC玩家

按照爽劇裡的劇情,Deepgram本可以走上「人生巔峰」。。

Deepgram是一家成立於2015年、位於三藩市的AI初創公司,專注於語音辨識和語音文字轉錄工具。

去年下半年,Deepgram進行B輪融資籌集到4700萬美元。 再加上此前的融資,Deepgram一共籌集了8600萬美元,估值達到2.67億美元,投資者包括Madrona Venture Group、Tiger Global Management和Y Combinator等實力雄厚的明星機構。

另外,Stephenson還提到,公司剛剛經歷了創業歷史上“最好的一個季度”,儘管他並沒有透露有多好。

Deepgram首席執行官斯科特·斯蒂芬森(Scott Stephenson)

按照這番勢頭,Deepgram應該不差錢,可以不斷走上坡路,結果在高光時刻反而裁員,釋放出萎靡信號。

Stephenson將此次裁員,歸咎於利率上升,導致啟動資金減少。 他表示:「預計未來一年的融資環境不會變好,高利率將持續更長時間,因此必須更加保守,犧牲增長節省成本。 ”

在Deepgram之前,另一家AIGC公司Jasper也已經出現經營危機。

Jasper的核心產品是 Jasper.AI,有些讀者也許是它的使用者。 作為基於GPT3模型開發的AIGC產品,Jasper.AI 可以被拿來生成Instagram標題、編寫TikTok視頻腳本、寫電子郵件等等。

不僅如此,Jasper還提供了60多個適合各種使用場景的文案範本,支持超過25種語言,並且能夠檢查生成內容中涉及的錯誤。

憑藉這些功能,Jasper.AI 一經推出就火了,在社交媒體、跨海電商、視頻製作等領域獲得大量用戶的青睞。 2021年,Jasper收入超4000萬美金,到了2022年又翻了一倍達到8000萬美元。 截至2022年,有超過100萬人用過 Jasper.AI,付費用戶數量超過7萬。

在 Jasper.AI 發佈18個月後,由於產品持續火熱,Jasper於2022年10月獲得由Insight Partners領投的1.25億美元A輪融資,估值也漲到15億美元,躋身獨角獸行列。 這距離Jasper成立還不到兩年,可謂風光一時。

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今年2月,Jasper預期全年收入為1億4000萬美元,結果到了夏天就把預期下調了30%,緊接著在7月開啟了裁員。 前不久,Jasper的兩位聯合創始人——CEO Dave Rogenmoser和CTO J.P. Morgan都在上個月辭職了。 另外,前不久,據The Information報導,Jasper已經將面向員工的股票估值降低了20%。

大量信號都表明,許多被寄予厚望的AIGC明星企業,在迅速走入下坡路。

在這背後,真正的導火索究竟是什麼?

02 兩大“導火索”

沿著Deepgram和Jasper曲折的成長路徑,可以看到兩條讓它們走下坡路的導火索:

**競爭和融資。 **

9月24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YC校友會上,OpenAI創始人兼CEO Sam Altman吸引了大批觀眾。 面對台下大量的AI創業者,Sam Altman發出警告:

**簡單模仿ChatGPT的公司,不會有好的結果。 **

Deepgram和Jasper雖然沒有模仿ChatGPT,但二者跟OpenAI之間存在你爭我鬥的競爭關係。

這種競爭,讓Deepgram和Jasper陷入了經營危機。

2022年9月,OpenAI推出開源的語音辨識軟體Whisper后,對於Deepgram打擊很大。 在功能體驗上,Whisper並不遜色於Deepgram。 更為關鍵的是,在Whisper推出六個月後,OpenAI開始通過API向開發者收費,並且費用比較低廉。 這種「價格戰」大大降低了開發者的使用門檻,讓Deepgram倍感壓力。

同樣的,OpenAI也對Jasper形成十分大的打擊。

Jasper.AI 是採用付費模式的,而ChatGPT一推出就免費開放,迅速成為史上增速最快的消費級應用。 並且,當時基於GPT3.5模型的ChatGPT,在許多方面的能力並不遜色於 Jasper.AI,搶走了大批使用者。 因此,Jasper的產品一度被調侃為“換皮版GPT-3”,這就讓Jasper產生了危機感。

很快,OpenAI繼續反覆運算,GPT4的出世讓 Jasper.AI 黯然失色,在功能上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碾壓,唱衰Jasper的聲音此起彼伏。

**面對OpenAI的強勁實力,一眾AI企業都變得後勁不足。 在此之外,融資環境漸冷,也是懸在它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

根據Crunchbase數據,2022年全球融資放緩,全球風險投資僅為4450億元,同比下降35%。 2022年美國AI領域融資數目、融資金額同比下滑,分別為下降19%、46%。

據Pitchbook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生成式AI領域投融資交易數量達101筆,環比下降29%,交易總額降至61億美元,比今年一季度降低80%左右。 與此同時,全球初創企業的交易總額較上年同期下降31%,至730億美元。

這意味著,生成式AI企業的融資環境在變差,經營風險在加大。

Index Ventures合夥人Bryan Offutt表示,隨著市場回歸現實,生成式AI投資動力正在減弱。 雖然GPT這項技術令人印象深刻,但對於大多數應用場景來說,它還不夠可靠,導致投資者熱情降溫。

風投公司Greylock普通合夥人Saam Motamedi,在接受TechCrunch採訪談到AI行業時表示,“這是一個非常繁榮的市場,但泡沫正在湧現,我認為很多錢將會流失。 ”

激烈的競爭疊加漸冷的融資環境,讓很多AI企業倍感壓力、趨於保守。

03 三條“破局之路”

當眾多AI企業都在走下坡時,如何尋找破局之路?

10月12日,據The Information報導,Sam Altman表示公司正以每年13億美元的速度產生收入,相比去年全年2800萬美元的收入增長超過450倍。 這是OpenAI成立8年來,收入增長最快的一年。

然而,大部分的AI企業並沒有這麼財大氣粗。

Theory Ventures的一項調查顯示,收入超過1000萬美元的純AI初創公司不到25家。 大約95%的生成式AI公司年平均收入不到500萬美元。 甚至許多估值達數億美元的AI初創公司,收入仍幾乎為0。

如果通過粗暴的收費進行創收,風險非常大。 Unusual Ventures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使用者轉向收費的過程風險極大,許多高增長、低收入的初創公司都是根據用戶數量進行融資的,但其中一些公司的使用者留存率極低。 一旦進行收費,使用者會大量流失。

那麼,如何創造更多收入? 關鍵在於通過產品來滿足需求、打動使用者。

Jasper創始人Dave Rogenmoser在裁員公告中表示,雖然Jasper正在服務很多公司,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使用AI產品,需求滿足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 因此,Jasper決定通過裁員重塑團隊、配置資源,滿足不斷變化的新需求。

戴夫·羅根莫澤

優秀的產品,源於優秀的人才。 要想通過產品滿足需求,關鍵在於人才。

Sam Altman表示,創始人需要將至少30%的時間用於招聘,要讓關鍵員工可以自由地創造和測試。 ChatGPT的誕生,正是源自研究人員Alec Radford的技術突破。

OpenAI在創立之初,聘請了大量的AI研究人員。 不過,整個團隊還不清楚什麼是正確的發展路線。 直到Alec Radford加入OpenAI,在語言模型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OpenAI的其他團隊開始全力研究大模型,最終催生了ChatGPT。

也就是說,創造收入、滿足需求、招募人才這三大方向,才是正在走下坡路的AI企業的破局之路。

當然,即便一時失敗了也不要緊,佈局AI註定是一條馬拉松式的長賽道,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贏家。

Sam Altman的首次創業,就以失敗告終。 另外他作為YC合夥人,也見到了數以百計的創業公司倒下。

寒潮來了不要緊,用逆商不斷渡過寒潮的企業,才會真正實現長期主義。

參考資料:

  • AIGC的第一波裁員潮已經到來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