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RWA Web3如何賦能實體經濟 前海Web3Hub首場線下私享會
2023年10月27日 13:30,在前海Web3Hub舉辦了首場線下私享會,本次私享會由前海Web3 Hub,Lunaray和UWEB聯合主辦。 本次活動的主題為“RAW-Web3如何賦能實體經濟”,旨在探討Web3技術如何革新和提升實體經濟的發展。

前海Web3 Hub作為一家專注於Web3領域的行業服務平臺,致力打造成港深兩地Web3領域的全球創新中心,是促進港深兩地的垂直行業交流與合作的資源型生態平臺,加速Web3上下游產業鏈在深港兩地的蓬勃發展。 其提供八大服務體系:孵化服務、行業交流、投融對接、專業諮詢、行銷策劃、會務服務、智庫提案、政策諮詢。
LUNARAY是一家成立於2021年的新加坡區塊鏈安全公司,致力於提升Web3生態系統的安全性。 公司專注於Web3領域的安全事務,包括區塊鏈安全審計、安全培訓、鏈上安全監控以及攻擊預警等業務。 團隊成員均來自頂級網路安全公司,擁有超過十年的網路安全經驗。 Lunaray通過提供專業的安全服務,為Web3生態系統的參與者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在分享嘉賓部分,備受關注的UWEB校長於佳寧為出席者帶來了精彩的演講。 由於他在區塊鏈和實體經濟領域的傑出貢獻,於校長的發言備受期待。 他深入解讀了Web3技術如何打造實體經濟的新生態,並探討了區塊鏈、去中心化金融等領域的創新應用。 他的演講引發了現場觀眾的熱烈討論和深思。

以下為於校長發言內容紀要:
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講將主要聚焦現實世界資產通證化RWA、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
首先談一下對JPEX暴雷事件的看法。 現在大家對WEB3.0出現了懷疑態度,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近日香港證監會點名JPEX,指出該平臺涉嫌作出的虛假及具誤導性陳述和無牌活動。 同時港府也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發佈了一些監管要求。 這是香港政府積極發展虛擬資產以來,首個進行紅牌警告的虛擬資產交易所,所以有人說這個事件毀掉了香港對於WEB3.0積極態度,但是這兩天我在香港待了一段時間,我個人對WEB3.0的發展其實是非常樂觀的、非常積極的。 這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它其實充分的反映了香港政府特區政府對於嚴格執行監管,將監管實現落地有非常堅定的決心。 我覺得這實際上會極大的推動香港合規化技術的落地。 其次,同時我們也看到在暴雷之後,其他的一些合規公司的股價也出現了一個很大的上漲,這充分說明瞭在香港市場合規的邏輯越來越落地,合規的這種效能也越來越顯現,因為只有合規才能走更遠,我們知道在WEB3.0創業絕對不應該只想著賺一年錢、賺兩年錢。 WEB3.0是一個長期機會。 我們今天為什麼要講RWA這個話題? 因為我們感覺香港在交易所方面推動了很多的工作,出現了很好的變化,但是如果只是做交易、二級市場投資,本身帶來的價值其實是相對比較有限的。 因為我們看到任何一個市場其本質上還是要有資產發行能力,尤其是有價值的資產的發行能力。

我們現在看到區塊鏈技術在過去十幾年間的發展已經被充分驗證,這是一套安全也是可行的下一代金融的解決方案。 但是目前其實我認為整個區塊鏈技術還是處於在整體測試的階段,因為區塊鏈技術現在確實沒有大規模的去賦能實體經濟,沒有大規模的去跟產業結合起來,但我覺得這個關口可能很快就到了,很快就能看出變化,它已經到了一個關口,從國際趨勢、企業的推動下,香港能夠更快、 更好的把WEB3.0和國家的產業經濟結合起來的這麼一個關鍵的機會點,那就是所謂的RWA——現實資產通證化化的這麼一個重大機會。 我開始今天具體的內容講解。 我們就來看看RWA的話題,其實的RWA真的不是說我們在這裡臆想,或者就只是賦能,其實RWA本身就是金融行業的一個重要趨勢,因為我們看到目前全球的頂級金融機構都已經在開始去佈局RWA賽道。 很多外人看來是覺得很奇怪的,為什麼覺得很奇怪? 因為很多人說現在這個市場不是一個所謂的熊市嗎? 這麼多金融機構來WEB3.0、在區塊鏈發行資產,熊市之下似乎也沒辦法特別快的去融資,當然這也是事實。 但是,就是在熊市裡一些金融機構還在積極的行動,比如,高盛推出了一個數字資產的平臺,基於它自主區塊鏈,推出了一個歐洲投資銀行 1億歐元區塊鏈債券的數字資產。 然後摩根大通推出區塊鏈支付服務,為企業客戶提供美元外,也支援以歐元計價的交易。 西門子直接在區塊鏈網路上發行6000萬歐元的數字債券,在 Polygon網路上發行了6000萬歐元的數字債券。 該數字債券期限為一年,根據德國電子證券法(eWpG)發行,由DekaBank、DZ Bank和Union Investment購買。 然後新加坡,當然也包括中國香港,都有大量的數位債券、數位權益的發行案例。 根據不同機構的判斷,他們對此是非常積極的。 花旗最近發佈的一份研報預測,到2030年,將有4萬億至5萬億美元的通證化數字證券,基於分散式 帳本技術的貿易金融交易額也將達到1萬億美元。
實際上目前WEB3.0世界的所謂數字資產規模還是相對比較有限的,目前大概只有1萬億美金左右,當然這個數位較前幾年的幾千億美金很大的變化了,當時是非常小眾的一個資產,現在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但是很多人還是覺得很小,似乎對不起這麼大的名頭,對不起這麼大的一個生長潛力。
但是說實話,RWA有可能會給市場規模帶來更深入的發展,因為我們說目前數字資產是1萬億美金,上一波牛市的高點是3萬億美金,也就是如果說在未來幾年出現一些創新,使得原生的數字資產能夠恢復到3萬億美金的話,那就會增加2萬億美金。 然後如果說真的有4萬億到5萬億美金的這種現實世界資產通證、也就是上鏈進入到數字資產的體系中的話,那麼整個行業就可以至少達到7~8萬億的規模,如果說能夠再稍微往上走一點的話,達到10萬億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很多人覺得這個是不是有點太過積極樂觀了,5~6年前整個數字資產的體量其實也就是現在差不多1/10,現在如果我們預測下一波又能有10倍的增長,其實我個人認為如果沒有現實世界資產那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有現實世界資產,那就是有可能的。 包括美聯儲2023年9月也親自發佈了通證化的工作論文,以非常積極、相對獨立的態度來預測RWA的發展,表示通證化是數位資產市場中全新的且快速增長的金融創新。 他們認為從2020 年6月以來整個DeFi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穩定期。

所以說到底什麼是現實世界資產,現實世界資產跟我們現在熟悉的像比特幣、乙太幣等這些虛擬資產或者說數字資產有什麼區別? 首先,所有的數字資產都是要進行區塊鏈發行,毫無疑問如果不在區塊鏈發行的話,它就沒有什麼意義,我想大家都會懂。 基於區塊鏈發行,然後一個問題在於你這些資產其實你發現它對應的價值其實都是區塊鏈網路的價值,是所謂的去中心化協定等等這種價值,在這種情況下發現它似乎只是去反映網路本身,但其實就像一個人不可能抓住自己的頭髮飛起來,對吧? 如果說一個金融體系,它僅僅跟網路自身相關,也就是如果我們打開香港交易所看,上市公司股票都是一些交易所自身的股票、券商股,以及相關的金融科技公司股票,那就意味著其實整個行業的價值是非常有限的。 你只是服務於自身。 但是能不能服務於別人,能不能有些更多的機構,更多的像騰訊、美團,中糧等這些更多的實體經濟,能夠利用WEB3.0基礎設施去發展? 毫無疑問是可以的,因為其實我們看到2018年DeFi的崛起,,實際上已經使得整個的區塊鏈網路,它不僅有資產發行能力,還有很強的資產流動性的創造和發展。 事實上,更順暢、更有效的交易體系對於資產體系是有效益的,它可以讓那麼多原生的資產能夠在幾年之內達到1~3萬億美金的這種非常大的體量規模,也可以説明很多現實世界的資產去獲得流動性、獲得價值、價值被發現,這是非常積極的現象。 現在區塊鏈上發行資產有不同的方式,一種是所謂金融機構的區塊鏈直接發行, STO的模式,這個其實在香港證監會在進行探討,你們可以提供更好的STO的模式,當然這在各國也在進行相關的一些研究。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金融機構將債券等資產發行出來之後,再去由其他機構在一些比較友善的司法管轄區,以信託或者SPV等方式在鏈上實現通證化,這也是一種目前比較流行的方式。

不管哪種方式,最終是要跟DeFi對接。 因為DeFi已經證明他可以去構建一個鏈上互通有效的池子,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去實現借貸,非常低的成本獲得資產的派發。 很多人也問我到底RWA跟STO有什麼區別,在資產發行方面,它是一種更加靈活的資產發行和轉化模式,另外一方面,過去對接的可能是一個單一的交易所,但是現在有DeFi這麼一個全球化的鏈上的流動性池子,這和之前的純中心化交易模式是不一樣的。 從美聯儲論文的角度來說,如果說RWA有什麼特點,那麼要基於區塊鏈,要有底層的資產,而且又有機制去獲取資產價值,而且還要有一種有效的重組或託管資產方式,最後還要有一種對於代幣或者說是隱形資產的贖回方式,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去讀一讀。
RWA也不是新鮮冒出來的東西,它也有一段發展歷史,時間關係我不細講了。 中間有很多差別,它的價值基礎,發行機構,去中心化程度,以及驗證模式等方面都會有差異。
現在很多人說RWA沒有什麼價值,有人發表文章這樣說。 其實我是覺得不管怎麼樣,我們判斷一個行業,可能懷著一個相對謙遜的心態來去認真的觀察、理解這個產業才是對的。
事實上,現在看到這麼多機構真實的在佈局這個領域,對於整個行業帶來的這種變化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我們說 RWA資產本質上是把DeFi跟傳統金融、傳統資產結合起來,讓DeFi的這種低成本、高流動性跟底層資產結合起來,這個過程對DeFi有巨大的利益。 RWA讓DeFi發生了很多變化。 過去很多人說DeFi不穩定。 事實上DeFi挺穩定,但是為什麼很多人說DeFi不穩定,還是來自於底層資產收益的不穩定。 如果說這套金融體系都是依賴於投機市場,確實註定也不可能穩定的。 但是如果說它上市是依附一個有著明確確定性收益來源的資產,那麼這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有著大大的提升。 而我們看到了過去兩年之內發生的變化,這意味著RWA必然會帶來大規模用戶的增長,吸引了新增資金,這實際上對下一波牛市開始是至關重要的,同時也會引發DeFi新一輪創新,這種創新也是行業進入新週期的一個重要機會,包括它對傳統金融的影響,當然不用說也是非常大。 那麼現在RWA的規模大概有多大,如果說僅僅從借貸的規模來看,其實規模還有限,到最近也基本上達到了差不多40來億美金的規模。 整體來說並沒有說到一個大規模。 整體的發行量我們認為現在也就是幾百億。 從幾百億美金到幾萬億美金,可能還要有非常大的落差,但這其中正是我們的機會。 最後我們簡單說一下其中的一些關鍵的領域。 首先,我認為是新增長,尤其是像現在可能很多人關注碳資產、綠色資產在這方面的RWA,其實碳資產現在流動性非常不好,對吧? 很多人在探索這些碳資產、綠色增長的項目,這個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另外一方面,新的DeFi協議出現。 我們看到一些為RWA服務的DeFi協定,可以更好的贖回,然後同時挖掘新的資產、把過去表現差的資產挖掘出來,這也是很有價值。
總之,我認為事實上香港作為現實世界資產通證化 RWA的理想之地,將會為全球資產帶來新的流動性和互通性,同時也會為WEB3.0生態系注入新的活力和價值,我們也共同期待著更加開放、更加透明、更加公平的數位經濟大未來的到來。

整個活動充滿了激情和創新,出席者之間進行了熱絡的交流和深入的思考。 私享會的成功不僅為Web3技術賦能實體經濟的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也為出席者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學習和交流平臺。
前海Web3 Hub表示,今後將繼續舉辦類似的活動,積極推動Web3技術的應用和創新,支援實體經濟的轉型和升級。 他們將繼續為行業搭建合作的橋樑,促進各方共同開創Web3時代的繁榮與發展。
來源:金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