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的“芯”病,有救了!

原文來源:雷科技

圖片來源:由無界 AI生成

10月底,昔日的XR頭號擁躉紮克伯格表示,AI將會成為Meta明年最大投資領域,人力資源也將全部向AI集中。 稍早之前,位元組跳動旗下的PICO也被傳高層離職、削減團隊規模。

紮克伯格和Meta的公開「叛變」,PICO的戰略收縮,都讓本就舉步維艱的XR行業雪上加霜。 6月初蘋果Vision Pro發佈時掀起的全民熱議,看起來只是一場虛火,AI大模型仍牢牢佔據話題中心,留給XR這個過氣風口的時間和發揮空間已經不多了。

然而,凡事總有轉機。 Meta和PICO意興闌珊,新勢力卻開始冒頭了。 據韓媒ET News報導,高通副總裁、XR業務總經理司宏國近日確認,高通將聯合三星、LG開發下一代XR頭顯設備,但暫時無法透露詳細內容。

在高通看來,晶元是決定XR設備性能的關鍵因素,也是其發力點。 高通、三星、LG強強聯合,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改進XR晶元性能。

但一款好晶元,真的能解決行業面臨的各種難題嗎?

半導體凜冬未過,巨頭抱團找後路

**今天這三個主角,都不是第一次和XR行業扯上關係,近段時間也傳出不少合作緋聞。 **

三星在今年5月就被傳將研發下一代XR頭顯,對標競品為蘋果。 當時盛傳的合作夥伴,就有高通的名字。 今年2月舉行的三星Galaxy UNpacked 2023上,三星電子移動體驗業務總裁盧泰文還和高通CEO安蒙、谷歌高級副總裁Hiroshi Lockheimer有過一番密切交談,谷歌安卓生態系統副總裁Sameer Samat也曾暗示和三星有下一步合作機會。

不過耽擱幾個月後谷歌已一門心思撲在AI大模型上面,反倒是LG加入,和三星、高通組成鐵三角。

當然了,LG和XR行業的交集也不少,一直專注於供應覆晶薄膜、OLED顯示幕等部件,此次強勢入局也不是毫無預兆。 畢竟早在去年5月,LG高層就暗示“正密切關注XR市場,如果規模和盈利達到公司標準便會迅速進入”,但要等待時機。

真正令人感到詫異的是,XR市場的熱度在今年明顯下滑,難道這就是LG高層所說的合適時機?

說到這個話題,高通、三星、LG們可能會有些無奈。

**一方面,XR市場沒有處在最佳狀態,但也不是毫無亮點。 **頭顯設備出貨量下滑是不爭的事實,今年一季度便大跌33%,二季度跌幅進一步擴大至49%。 不過頭部品牌的地位依舊穩固,整個行業的馬太效應甚至越來越明顯。

原因無他,在熱潮褪去后,一級市場融資凍結,新專案起步艱難,實力欠佳的企業和品牌被加速淘汰,資源和使用者都向頭部聚攏。 根據Counterpoint的統計,今年二季度前三大品牌的佔有率合計達到87%,Meta自己獨佔半壁江山。 三星們或許也意識到,只要自己的實力足夠強大、順利躋身一線,還是不愁生意。

**另一方面,半導體寒冬仍未過去,終端消費市場疲軟,三星、高通、LG自家的主業壓力都很大。 **

三季度,三星電子利潤同比驟降78%,儲存晶元業務虧損額從上一季度的4.36萬億韓元縮減至3.75萬億韓元,仍是一個驚人的數位。 雖然三星預計四季度儲存晶元價格將再度上漲,特別是AI大模型預訓練所需的高性能晶元,但也不敢保證什麼時候能扭虧為盈。

XR或許不算一條完美的出路,但也值得嘗試——畢竟XR頭顯是一個想像空間很大的硬體載體。 除了娛樂需求之外,XR硬體在教育、醫療等多個行業的應用前景也值得關注。 蘋果Vision Pro發佈前,就有不少媒體關注其在健康監測功能上的創新,一如Apple Watch等設備之前所做的那樣。

當然,前提是產品性能、品質經得起檢驗。

**一款好晶元,能解XR萬般愁? **

市面上的主流XR頭顯,口碑確實毀譽參半。 老生常談的內容缺失、定價過高等問題自不必說,性能的爭議也不少。

XR頭顯的性能爭議是全方位的,焦點集中在幾個環節:比如續航能力、交互效果、視覺效果等。 其中,有一些問題可以靠鏡片、光學手段來解決,比如蘋果Vision Pro就嘗試採用「液態鏡頭」專利技術,通過可調節液態鏡腔改善折射、定焦效果。 **但絕大部分爭議,都和晶元性能有關。 **

從功耗到解析度、刷新率、數據傳送速率、顯示延時等最基本的功能,再到考驗AI算力的圖像渲染、環境感知,都由晶元決定。 尤其是目前佔據主流的一體機,對CPU的算力、GPU的渲染能力要求更高,分體機還可以藉助處理單元轉嫁壓力。

說到晶元,高通可就回到主場了。 **作為XR專用晶片的開山鼻祖,高通技術過硬且有豐富的產品應用案例,綜合實力毋庸置疑。 **

高通最早在2015年涉足XR晶元領域,不過初代產品設計十分簡單,只是針對驍龍820的改款,優化了VR頭顯的延遲、圖像渲染校正等功能,甚至算不上一顆XR專用晶元。 直到2018年,高通發佈了第一代專用XR晶元驍龍XR1,次年發佈的大朋V2一體機則成為該晶元的首發產品。

高通的初代產品驍龍XR1,已經針對性改進解析度、交互體驗等問題,驍龍XR2則在CPU、GPU性能上做出較大提升。 要知道,驍龍XR2是全球首款支援5G傳輸的產品,單眼解析度、續航能力都較上一代產品有成倍增長。

在這之後,高通和Meta開啟了深入合作。 2022年,雙方簽署了合作協定,共同研發基於驍龍XR平臺的定製化晶元組。 被Meta寄予厚望的“王炸”產品Quest 3,使用了高通的驍龍XR2 Gen2晶元——這也是高通迄今為止性能最強的XR專用晶元。

(圖片來自Meta Quest官網)

蘋果Vision Pro的晶片性能也飽受好評,尤其是在交互效果和顯示效果上。

Vision Pro搭載了M2和R1兩顆晶片,由台積電的先進製程代工技術保駕護航,解析度和圖元密度分別達到3648*3144和3387ppi。 不過這款產品的性能仍面臨一些爭議,比如兩塊高性能晶元的配置和輕薄的機身會否影響散熱效果,以及算力能否長期支撐高精度圖像生成。

**高通給出的應對之策,是繼續卷性能。 **根據司宏國的說法,三星和LG都將基於高通的第三代XR專用晶元研發XR頭顯產品,從而向蘋果的Vision Pro、Meta的Quest發起挑戰。 最終的時程表尚未確定,不過高通新一代XR晶元最早可能在明年一季度面世,如今相信已進入研發的關鍵階段。

在高通新一代XR專用晶元的加持下,三星、LG的硬體產品值得期待。 而對於Meta、蘋果兩個老玩家來說,更大的考驗要開始了。

蘋果、Meta低調應對,算力大戰一觸即發

**對比躊躇滿志的高通、三星、LG,一批老玩家表現得有點佛系。 **

蘋果和Meta上一次集體出擊,已經是今年6月的事情了。 Meta趕在WWDC之前搶發Quest 3,但499美元(128G版本)的價格再一次讓大部分消費者望而卻步。 蘋果Vision Pro現在看起來很難改變出道即巔峰的命運,發佈短短數月已經先後傳出削減產能計劃、因價格過高而計劃開發“閹割版”產品等消息。

如今高通攛掇三星、LG兩大巨頭下場瓜分江山,Meta、蘋果,還有刻意低調的PICO,真的能穩坐釣魚臺,絲毫不感覺緊張?

蘋果的處境其實很簡單。 蘋果和高通、Meta都是單純的競爭關係,和三星也沒有實質性的利益關聯,因此也不用操心博弈之術,只需要把重點放在產品研發上面就夠了。 只不過Vision Pro剛推出不久,蘋果對市場的研判仍不夠精確,用戶反饋也來不及收集,所以並不著急制定下一步計劃。

相比之下,Meta的情況比較特殊。 正如上文所說,自2022年以後,高通和Meta就成為深度合作夥伴,高通能研發出更高性能的晶元,對Meta不是壞事。 **但雙方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早早做好幾手準備。 **

Meta不想過度依賴高通,一邊找聯發科、三星合作定製晶元,一邊在內部成立了晶元研發部門,還曾將部分晶元的代工訂單交給三星; 高通也希望有更多廠商加入,擴大XR市場規模,儘管這會影響Meta的市場份額。 換句話說,高通、三星、Meta之間的利益糾葛十分複雜,現階段誰都離不開誰。

**但無論如何,各方都很清楚XR專用晶元的重要性,並押寶下一代產品的性能提升——尤其順應潮流提升AI算力。 **

驍龍XR2 Gen2就已經在AI性能上下了很大功夫,GPU性能提升超過2倍,相比之下CPU的性能提升只有33%左右。 此外,結合NPU神經處理單元的應用,使得算力提升超過8倍。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另一個王牌產品驍龍8 Gen3也是重點發力GPU和NPU,支持超過100億參數的模型運行。

Meta高層也說過,AI技術可以顯著改善XR頭顯的性能,暗示將發力自研晶元。 今年5月,Meta就發佈了應對未來10年AI算力增長需求的一系列研發計劃,包括自研AI優化數據中心、AI模型定製晶元和專用GPU等。 雖然這些產品、技術距離落地還有一段時間,但Meta的投入和決心是不用懷疑的。

蘋果更不用說,不久前剛宣佈將每年投入至少10億美元發展AI技術,晶元肯定會佔據一個重要位置。

蘋果A系列、M系列晶元的算力水準,在業內已處於領先位置,尤其是採用台積電3nm先進製程工藝的M3晶元。 M2晶片負責運算和交互,R1晶元負責定位、傳輸和圖像處理的Vision Pro已經展現了很好的效果,只是穩定性仍需時間檢驗。 如果下一代產品能用上M3晶元,性能必定會有很大改善。

司宏國曾向媒體表示,XR頭顯就是一個「移動的算力平臺」。。 現在看來,這句話正成為現實。 高性能、高算力晶元未必能解決所有問題,但肯定會改變體驗效果。 有更好的產品體驗,消費者也樂於看到各路巨頭繼續捲算力——前提是,下一代產品的價格不要漲得太離譜。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