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vivo副總裁周圍:大模型是與晶元同級的賽道,矩陣大模型是目前的最佳方案
原文來源:鈦媒體
作者:吳泓磊
進入2023年,面對市場停滯不前的大環境,智慧手機行業開始採取積極的自救措施。 其中,提高客單價、開拓新市場和引入大模型是三個主要方向。
具體來說,提高客單價是為了增加每台手機的利潤,通過推出更高檔的機型或者在原有機型上增加更多高端功能來實現。 這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對更高品質手機的需求,也可以幫助手機廠商提高盈利能力。
開拓新市場則是為了擴大手機銷售的範圍,尤其是在新興市場。 通過針對不同地區和人群的需求,推出符合當地市場的手機型號和功能,智慧手機廠商可以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提高銷售業績。
引入大模型則是為了提升手機的智慧化程度,通過結合人工智慧技術,使手機能夠更好地適應使用者的需求。 這不僅可以增加使用者對手機的依賴度,也可以為手機廠商帶來更多的商機和競爭優勢。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榮耀、華為、小米和OPPO等手機廠商紛紛宣佈將引入AI大模型技術,並將其與智慧手機相結合。
榮耀在6月底宣佈將AI大模型引入端側,華為的余承東在8月初表示鴻蒙會迎來全新的AI語音助手「小藝」,小米的雷軍也在8月表示將全面擁抱大模型,而OPPO則在10月宣佈與聯發科技合作共建輕量化大模型端側部署方案。 這些舉措表明,讓AI技術與智慧手機結合已經成為各手機廠商最重要的課題。
vivo副總裁、OS產品副總裁周圍表示,採用矩陣的形式主要是基於當前使用者需求和成本的綜合考慮。 在運用大模型過程中,有些涉及用戶隱私的問題只能在終端運行而不能上雲。 性能方面,終端的延遲更低,短的只需要幾十毫秒,長的演示也只有1秒鐘,這是雲端無法替代的。
他認為,對於智慧手機來說,在終端部署大模型幾乎不用考慮成本,但上雲的單次成本是可以明確計算的,大約為單次0.012元或0.015元。 如果按3億使用者每天使用十次計算,那麼全部使用雲端大模型的成本將非常高。 因此,在理論沒有完全突破之前,vivo的大模型矩陣是當前智慧手機應用大模型較好的方案。
接下來,vivo的大模型首先會在其旗艦手機上進行應用,隨後會逐漸推廣到其他支援OriginiOS 4系統的vivo手機上。 對於其他品牌的手機,使用者則可以下載公版的藍心千詢app來使用。
如今,雖然手機廠商都在大力發展端側大模型的研發,但想要實現真正的智能體驗,卻並不容易。 周圍表示,大模型的困難主要集中在數據、人力和算力的積累,演算法的持續改善,以及算力的合理部署上。 目前1300億以上的模型,都需要使用英偉達A100的算力,但國內現實問題是獲取這些算力存在困難。
因此,vivo轉向了使用1300億以下規模的模型,通過普通GPU來實現。 vivo已經進行了6年的相關研發,每年的成本約為20-30億,其中數據、算力和人員成本各佔一半左右,目前人員數量約為1000人。
據vivo官方透露,經過三個榜單測試,其中兩個測試認為vivo的大模型強於當前的ChatGPT,兩者實力相當。 然而,考慮到更強大的GPT4,vivo要達到現在的水準,可能還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追上。
而後,在談論大模型的前景時,周圍肯定地表示:“從vivo的角度來看,投入大量心血的大模型無疑是和通信、晶元同一級別的硬科技賽道。 隨著技術的發展,大模型具有極大的前景和空間,並有可能成為一項載入史冊的技術,也是通向人工智慧時代的必經之路。 ”
在此前發展OriginOS過程之中,vivo發現,在一些面向第三世界國家的產品或者是IoT設備上,OriginOS對產品的要求過高,硬體層面存在較高的“准入門檻”。
儘管谷歌推出了Android Go這樣的解決方案,但是對於某些設備來說,其門檻仍然過高。 因此,vivo認為,應該有一個操作系統能夠相容更多的設備。 這就是vivo剛剛推出的藍河系統的初衷。
據鈦媒體App瞭解,目前,藍河系統主要面向智慧手錶等物聯網設備,而不支援Android智慧手機的應用。 這種設計使得更多低端設備可以流暢運行智慧系統,從而實現智慧化。
在最新的vivo watch3上,vivo已經搭載了藍河系統,用戶可以通過語音形式使用大模型來實現描繪表盤、更改設置等功能。 至於未來藍河是否會通過升級而頂替Android的位置,周圍表示從用戶體驗考慮來看,還沒有看到相關的需求。 從用戶體驗考慮,目前還沒有看到相關的需求,因此未來藍河是否會通過升級而頂替Android的位置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