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M——以BTC為Gas且相容EVM的BTC Layer2

導語:

談到BTC Layer2,似乎是一個陌生且生硬的話題,好像 BTC搞Layer2非常政治不正確。 其實,大家所熟知的閃電網路就是最知名的BTC Layer2之一。

閃電網路的核心目標是拓展比特幣的支付場景,讓BTC突破比特幣區塊鏈低TPS、高GAS的束縛,讓BTC在Lightning Network這個Layer2上便宜且快速地實現BTC支付。

而今天我們要聊的BEVM則是相容EVM的BTC Layer2,其核心目標是拓展比特幣的智慧合約場景,讓BTC突破比特幣區塊鏈非圖靈完備、不支援智能合約的束縛,讓BTC可以在BEVM這個Layer2上構建以BTC為原生GAS的去中心化應用。

兩者,雖然殊途,但是同歸,都是為了拓展比特幣的應用場景,在增強BTC Layer1的同時,以Layer2拓展比特幣的更多應用場景和可能性。

BEVM是一個以BTC為Gas且相容EVM的BTC Layer2****

BEVM的設計理念是:在不改變比特幣原有技術框架的情況下,直接取用比特幣原生技術來實現去中心化的BTC Layer2。 具體方式是Musig2聚合多簽技術+比特幣輕節點,實現BTC去中心化跨鏈到BTC Layer2,由於Layer2完全相容EVM,因此,可以輕鬆地讓BTC實現各類去中心化應用。

EVM的設計理念還有一個潛在臺詞,這也應該是為廣大加密社區所共識的:一切嘗試在比特幣Layer1上運行複雜智慧合約的方向其實是走不通的,且有悖中本聰起初對比特幣的設計理念。 因此,應該使用比特幣原生技術把BTC以去中心化且安全的方式跳脫到Layer2,從而讓BTC擺脫比特幣Layer1的框架束縛,以此重煥生機。 這也是眾多ETH Layer2之於ETH的設計理念。 既然,ETH Layer2獲得了廣泛成功,那麼,BTC Layer2則亦能複現!

**那麼,BEVM是如何實現去中心化BTC Layer2的呢? **

要搞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2021年BTC Taproot升級說起。

2021年BTC的Taproot升級帶來了 Schnorr Signature ,而Schnorr Signature帶來的Musig2聚合簽名技術實現了BTC的去中心多簽,也從此打開了基於BTC去中心化多簽的巨大應用場景。 BTC Layer2就是去中心化多簽最大的應用場景之一。

Schnorr Signature 是以德國數學家和密碼學家Claus-Peter Schnorr 命名的數位簽名演算法, 2008年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協,該演算法尚未開源,因此,中本聰並未使用該簽名演算法,而是選用了當時已經開源的橢圓曲線數位簽名演算法(ECDSA)。

但是,比特幣核心開發者在將十多年的踐行中卻發現,Schnorr Signature才是比特幣的未來,因為它在密碼學特性上的優勢,可以為比特幣提供更安全、更方便、更具拓展性的服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可以非常方便和隱蔽的方式構建去中心化多簽交易,這些簽名位址可以達到幾百個甚至上千個,但是,卻絲毫不會影響簽名的速度。 因此,Taproot升級后,Schnorr Signature被正式引入了比特幣網路,從此開啟了比特幣去中心化多簽的新時代。

**那麼,Schnorr Signature實現的多簽和傳統的多重簽名有什麼區別? **

本質上來講,Schnorr Signature所實現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多簽”而是一種聚合簽名技術。 這裡就得提到Musig2聚合簽名技術,舉個例子:

在Musig2的方案中,假設目標是100個比特幣錢包位址來共同管理BTC,也就是構建一個100個位址的多簽,那麼,這100個位址的私鑰將共同生成一個聚合公鑰地址,然後共同為該公鑰創建一個有效簽名,這個聚合公鑰來管理BTC資產(去中心化的比特幣資產管理),當需要轉移資產時,只需要一個聚合公鑰+一個有效簽名就可以轉移資產。 大大降低交易位元組數,因此,可以降低成本、提升速度,同時保障去中心化。

傳統多簽

而傳統的多簽方案則是,需要100個錢包位址其中的2/3位址去挨個簽名,這個過程異常複雜,而且會產生巨大的數據,造成區塊擁擠,速度降低,成本增加。 理論上,傳統多簽也很少能實現100個位址同時參與多簽,因此,無法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BTC資管,類似WBTC採用傳統多簽方案,靠一家公司(BitG)在託管這些BTC,RenBTC、TBTC雖然採用了分散式多簽,但是,依然無法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多簽。 傳統多簽和分散式多簽,一般多簽位址設置為5-7,或者9-11,超過11個多簽就會大大影響安全和效率。 而Musig2聚合多簽卻可以實現幾百個位址甚至上千位址同時管理比特幣,在保障去中心化的同時,還不影響成本和速度。

Schnorr 簽名

BEVM正式基於Musig2的去中心化多簽來讓BTC跨鏈到BTCLayer2,整個過程完全去中心化。 同時,BEVM更是引入了非常成熟的SIgnal隱私網路,當共同公鑰需要參與轉帳時,參與多簽的位址直接在SIgnal網路進行快速的隱私簽名,最後,把最終交易上傳到比特幣區塊鏈。

**那麼,BEVM (Layer2)和BTC區塊鏈(Layer1)又是如何實時通訊的呢? **

上文,我們講到,BEVM使用Musig2技術,讓BTC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跨到Layer2上,同時,BEVM還創造性地把參與聚合多簽的位址和維護Layer2網路的節點進行一一錨定,即; 維護Layer2網路的節點也共同參與BTC資產的管理,這樣進一步保障Layer2的安全。 而且,為了保障Layer1和Layer2的通訊,這些參與節點均是BTC輕節點,BTC輕節點可以讀取BTC鏈上的實時動態,可以保障L1和L2的實時通訊。

BEVM的BTC layer2技術架構圖

由於BEVM是兼容EVM的Layer2,在ETH EVM上可以部署的DeFi、GameFi、SocialFi、NFTFi等一切去中心化應用,都可以在BEVM上部署,唯一不同的是,ETH Layer2以ETH為GAS,BTC Layer2以BTC為Gas。 而BTC Layer2上的每一筆交易,都將按照10:1的比例以定序器打包到BTC Layer1,從而讓BTC Layer2共用BTC Layer1的安全性。

**BEVM的正統性如何? 會獲得BTC社區的廣泛支援嗎? **

比特幣社區是非常考慮正統性,正統性足的項目,意味著根正苗紅,意味著將得到比特幣社區的擁護和支援,而正統性的考量一般有三個方面:

1、是否改變比特幣原有架構(除非社區共識后的比特幣升級)

2、是否共用比特幣區塊鏈的安全性(最終記帳是否存在比特幣最長鏈上)

3、使用者是否真正掌握私鑰,掌握自己的BTC(不信任何一個第三方,只信任去中心化網路)

我們來看BEVM是否滿足這三條。

1、文章開頭我們就提到,BEVM的設計理念就是遵循比特幣原有框架,不對比特幣網路做任何改變,而且是取用比特幣原生的Musig2簽名來實現比特幣的去中心化跨鏈。

2、由於BEVM是比特幣的 Layer2,和乙太坊的Layer2一樣的原理,BVEM上的每一筆交易都將按照10:1的比例合併打包並通過sequencer(定序器)上傳到比特幣區塊鏈上,因此,BEVM共用比特幣區塊鏈的安全性,只認比特幣最長鏈為唯一安全帳本。

3、由於BEVM是採用比特幣原生的Musig2簽名演算法,因此,BEVM可以把這個聚合簽名的節點拓展到上1000個,使用一個靠BTC輕節點維護的去中心化網路來存儲和轉移使用者的BTC資產,這無疑是去中心化的,安全的,也是非常遵循比特幣精神的。 (這也讓BEVM和一些比特幣側鏈專案完全區分開來,側鏈往往靠傳統的跨鏈方案來挂鉤比特幣,但是,本質仍是中心化的)

因此,通過以上三點,可以看出,BEVM的設計非常符合比特幣社區主張的正統性,也必將獲得比特幣社區的廣泛共識和支援。

**BEVM目前有哪些實際用例? **

目前BEVM先行網已經上線,開發者可以基於BEVM構建各類應用,由於BEVM完全相容EVM,因此對於熟悉EVM的開發者來說,部署和遷移成本極低。

目前BVEM上已經有支援BRC20資產交易的DEX,使用者可以存入BTC+BRC20資產,成為LP,從而享受DEX交易帶來手續費。 目前我們可以從官網上看到,BEVM上部署的BTC DEX——Bswap,目前最大的Pool是btc/sats,使用者可以存入資產成為LP,享受DEX交易手續費。

除此之外,BEVM上還運行一個全鏈DEX——omniBTC,支援BTC在包括ETH、ETH主流L2、SUI、Polkadot等十幾條主流鏈上進行交易。

總結:

BEVM在不改變比特幣原有框架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BTC原生的Musig2聚合簽名技術+比特幣輕節點的方式,讓BTC可以構建完全去中心化的Layer2,從而把BTC引入去中心化應用世界。

從比特幣長期發展來看,發展BTC Layer2將成為比特幣網路長期穩定的必要之選,由於比特幣可挖數量有限,隨著比特幣的產出不斷減半,比特幣區塊鏈僅靠區塊獎勵將難以長期吸引礦工持續維護網路,因此,比特幣的應用場景產生的手續費收入將成為最重要的突破口之一,閃電網路選擇了支付場景,而BEVM選擇了更為廣闊的智慧合約場景。

長期來看,類似BVEM這種BTC Layer2解決方案和閃電網路一樣,對於比特幣長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隨之比特幣生態的發展,我們相信BTC Layer2解決方案也將成為比特幣社區長期探索的方向。

正如乙太坊創始人VitalikButerin近期在社交媒體上所說的:比特幣應該拓展各類Layer2解決方案,以增強的比特幣基礎層的同時來解決比特幣的拓展性問題。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