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爲偶像應援 · Gate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 🎶
家人們,現在在Gate廣場爲 打 Token of Love CALL,20 張音樂節門票等你來瓜分!🔥
泫雅 / SUECO / DJ KAKA / CLICK#15 —— 你最期待誰?快來一起應援吧!
📌 參與方式(任選,參與越多中獎幾率越高!)
1️⃣ 本帖互動
點讚 & 轉發本帖 + 投票你最愛的藝人
評論區打出 “我在 Gate 廣場爲 Token of Love 打 Call !”
2️⃣ 廣場發帖爲 TA 打 Call
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發帖內容任選:
🎵 最想現場聽到的歌 + 心情宣言
📣 應援口號(例:泫雅女王衝鴨!Gate廣場全員打 Call!)
😎 自制表情包/海報/短視頻(加分項,更容易中獎!)
3️⃣ 推特 / 小紅書發帖打 Call
同樣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內容同上,記得回鏈到表單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008
🎟️ 獎勵安排
廣場優質發帖用戶:8張門票
廣場幸運互動用戶:2張門票
Twitter 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小紅書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 優質帖文將根據文章豐富度、熱度、創意度綜合評分,禁止小號水貼,原創發帖更易獲獎!
🕒 8
#BTC# 終於知道爲啥我會虧了死扛,賺點就跑了,怎麼克服這些毛病
做交易的人,肯定都聽說過“截斷虧損,讓盈利奔跑”這樣的格言,但實際交易下來,我們不僅沒有按照格言去做,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
曾經我們做過一項數據統計,調查了期貨公司大量的期貨賬戶從生到死,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統計發現,絕大部分期貨賬戶存活時間在3-6個月之間,進一步統計這些賬戶的交易指標,會發現大部分賬戶的交易勝率都很高,有些極端的能夠達到90%以上的勝率,但最終都是虧錢離開市場的。
究其原因,就在於“虧了死扛,賺點就跑”。進場之後浮虧的單子不扛到回本絕不離場,一旦走出一點浮盈,撒腿就跑。
這幾乎做期貨交易時的常態,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根本沒意識到這點,有些時候即便我們意識到了,但是就是控制不住,改不了。
不做期貨的人,可能感受不到這種絕望,做了期貨的人,最終也都是將其歸結爲人性的弱點,誰叫期貨是反人性的呢!
想要成爲一個成功的交易者,我們就有必要深扒一下,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性,在支配着我們呢?
我們先看一個十多年前,經濟學人在國內工廠做的實驗:
2010年,(經濟學人)報道了一個實驗。實驗在工廠進行,實驗對象是分爲兩組的工人。
一週開始的時候,告訴其中一組工人,如果他們本週能完成規定的生產任務,可以獲得80元的獎金。而另一組工人則被告知,本週你們有80元的獎金,但是如果完成不了任務,將扣除這筆獎金。
怎麼看,這都有點像給猴子喂棗那個“朝三暮四”的故事,兩組實驗的結果應該不會有大的差別呢!
但是多次實驗獲得的結果卻是一致的,那就是第二組工人完成任務的情況要好於第一組。
這就很奇怪了,但是心裏學對這種現象給出了很好解釋:這裏涉及到一個心理學定律,叫做損失厭惡。80元對於第一組受試者而言,是獲得,對於第二組受試者而言,則是損失。相比於等量的收益,人類本性更厭惡損失。
所以我們在路邊撿到100塊錢的喜悅程度,是不及丟掉100塊錢所帶來的難過的。
如果將這種喜悅和難過進行量化衡量,抽象爲效用,就能得到經濟學中的損失厭惡的模型:模型圖中,橫軸代表財富值,縱軸代表效用
這樣就能很好的理解“虧了死扛,賺點就跑”的現象了。
當我們開倉後,我們的情緒是錨定在開倉時賬戶的本金額度上的,一旦出現浮虧,那麼這種損失帶來的負效用反饋會讓我們很難受,於是選擇死扛,一定要解套回本才願意出場,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很多時候還會選擇浮虧加倉。
而當我們開倉之後出現浮盈,我們會自熱而然地將這個浮盈視作自己已有的權益,一旦這個權益出現回吐的跡象,甚至是隻要一想到有可能回吐的時候,我們大腦的“損失厭惡”機制就會開啓,驅使着我們快快止盈離場。
除了心理學層面,醫學領域的研究,也給了“損失厭惡”生理層面的解釋:
大腦中有個部位叫做“杏仁核”,是情緒學習和記憶的重要結構。破壞兩側杏仁核的動物,對新異視覺刺激的朝向反應大爲降低,缺乏對恐懼事件的辨識和反應。當人一旦可能面臨損失的時候,大腦中的杏核仁就會活躍起來,而杏核仁受損或者天生不敏感的人,或許更容易獲得交易的成功。
時時刻刻與自己的本性作鬥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何改掉這些毛病?
克服“小數法則”:
別被短期波動牽着走,培養看長期趨勢的視角。制定交易計劃,少被市場噪音干擾。
緩解“厭惡損失”心理:
設好止損止盈點,嚴格執行。用倉位管理把風險控制住,心態才能穩。
調整預期管理:
別總想着穩賺不賠,接受市場的不確定性。學會留住趨勢單,別太早下車。
認清自己的非理性:
學習行爲經濟學,理解自己的心理弱點。藉助算法交易或外部諮詢,避免情緒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