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游戏设计哲学:规则确定、结果随机与金融博弈

一、引言:Fomo3D 到 Rat Rooms,链上游戏如何突破游戏边界

在加密世界中,一类被称为 Fully On-Chain Games(FOCG,全链游戏)的游戏正悄然构建一种不同于传统游戏的新范式。从 2018 年横空出世的 Fomo3D,到引发一波链游农场热潮的 Wolf Game,再到引入零知识证明构建黑暗森林宇宙的 Dark Forest,再到 2025 年出现的新 FOCG 实验 Rat Room,这些游戏共同展示了链上游戏的一种核心特质:规则确定,结果随机,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张力中创造策略空间与博弈魅力。

相比 DeFi 的金融逻辑与 SocialFi 的社交网络,这类链上游戏既非“玩乐工具”,也非“赚钱机器”,而是一种将博弈、资产与规则深度融合的链上原生游戏形态。这背后有哪些设计哲学是 FOCG 独有、不可或缺,并直接推动其向前发展的?

我们不妨从几个典型案例入手分析。

二、典型 FOCG 案例解析

1. Fomo3D:死亡倒计时与囚徒困境

Fomo3D 是以太坊早期的游戏实验之一。它设计了一个看似简单的机制:每次购买Key 都会延长倒计时,最后一个买入者将赢得奖池。然而,关键在于:合约规则完全透明、不可篡改,倒计时在链上运行,每次 Gas 的变化都可能打乱最后一秒的预测

Fomo3D 的创新在于将金融动机(奖池)与博弈心理(抢最后一刀)结合,构建出一种集体恐慌式博弈,形成“既希望别人接盘、又担心错过”的机制性 FOMO。

Fomo3D 官网:

2. Wolf Game:链上资产的可组合性农场

Wolf Game 引入狼与羊两类资产,并结合链上质押收益机制、偷取机制与通胀经济设计,形成一个“价值博弈 + NFT 持有权”的链上 Farming 模拟器。玩家需不断在质押(赚 Wool)、退出(被偷走)中做出判断。

该游戏通过极简机制与链上执行,推动了“博弈即金融”,“NFT 即生产资料”的思想,成为链游领域金融化设计的经典案例。

Wolf Game 官网:

3. Dark Forest:黑暗中的探索、碰撞与资源竞争

Dark Forest 采用零知识证明(zkSNARKs)实现游戏地图的隐藏,玩家无法提前获知地图全貌,需要部署飞船探测、占领星球、计算收益路径。

这是一种引入不完全信息博弈的链上游戏:规则已通过智能合约写死,但探索路径和对手行为构成随机与不确定性,使每局游戏都无法预测,产生高度策略深度与玩家博弈张力。

Image

Dark Forest 官网:

4. Rat Room:一局 30 分钟的高频金融式对赌

Rat Room 是一个非常新颖的 FOCG 实验,它构建了“房间创作者”与“老鼠玩家”两个角色的双边市场,每个房间都有独立机制(资产进出逻辑),玩家通过在不同房间下注、尝试套利,博取最多代币。

它强调快速试错与套利策略,用高频博弈代替长线成长,在 30 分钟内以“价值增减”定义胜负。

Rat Room 展示了一个新思路:游戏机制即合约逻辑,玩家行为即金融操作,边界感极强地体现了 FOCG 的博弈金融化哲学。

Rat Room 官网:

三、FOCG 的三大独有底层设计哲学

1.规则确定 + 结果随机:链上游戏的新叙事范式

FOCG 最具代表性的底层哲学是:规则的高度确定性 + 结果的高度不确定性

规则确定性来源于合约部署后不可更改:每个行动、资源变动、时间进度都通过链上可验证逻辑驱动,无需 GM(Game Master)干预,任何人都无法作弊。

但与此同时,不确定性却大量存在于:

  • 玩家行为的博弈路径(Fomo3D 最后 1 秒)
  • 对手行动的不完全信息(Dark Forest 中的飞船)
  • 动态资产配置的路径依赖(Wolf Game 的偷取系统)
  • 房间参数构建的套利结构(Rat Room)

这种张力结构造就了链上游戏的新叙事范式:不是围绕剧情、角色、升级展开,而是围绕规则与人性、概率与博弈展开。FOCG 像是一个“开放迷宫”,规则清楚,但结局混沌,由所有人共同演绎。

这也是为何许多玩家在这些 FOCG 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紧张感:一切可计算但不可预测。

2.游戏即金融博弈场:激励机制的结构化驱动

FOCG 不是“能赚钱的游戏”,它是将游戏行为结构化为金融行为

这种结构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 资产化:游戏中几乎所有资源都可转让、组合、出售(如 Wolf Game 中的羊 NFT、Wool 代币)
  • 金融激励驱动:玩家行为并非为了剧情推进,而是为了优化收益策略,像投资者优化资产配置
  • 收益博弈机制化:不是靠设计奖励池激励,而是让规则本身产出“博弈动力”,如偷取机制、资源对冲

这种金融博弈场的设计让 FOCG 不再是单向“通关”,而是持续博弈、循环套利,是一种链上原生的“策略竞技”模型。

3.可组合性与用户自治:构建元游戏生态

相比 Web2 游戏重 IP、重内容、轻工具,FOCG 倾向于提供最小可行规则集(MVRG),再让玩家共创:

  • Wolf Game 派生出众多仿盘、模块组合玩法
  • Dark Forest 鼓励插件、联盟系统与探索算法共创
  • Rat Rooms 本身就开放了房间构建机制,用户可自定义博弈场

这种可组合性和玩家自治能力,是链上游戏区别于 Web2 的核心之一:不是构建一个封闭的内容宇宙,而是创建一个具备“自组织潜力”的规则宇宙。

四、对比传统链上应用:为什么这些哲学是 FOCG 成功的必要条件

我们不妨将上述三条独有设计哲学,与其他典型链上应用对比:

| 底层哲学 | FOCG | DeFi | SocialFi | | --- | --- | --- | --- | | 规则确定 + 结果随机 | ✅ | ❌ | ❌ | | 游戏即金融博弈 | ✅ | ✅ | ❌ | | 可组合性与用户自治 | ✅ | ✅ | ✅ |

  • DeFi 强调金融可组合与确定性执行,但缺乏“策略空间 + 不确定性”结合。
  • SocialFi 强调用户参与度与激励机制,但通常缺乏规则博弈与玩法深度。
  • 只有 FOCG,将确定性与博弈性深度融合,从而打造出了“非线性叙事 + 策略竞技 + 金融动机”三者合一的体验闭环。

这些独有哲学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支撑 FOCG 得以成立的“地基”。

五、结语:一个新范式的启示

从 Fomo3D 到 Dark Forest,从 Wolf Game 到 Rat Room,这些 FOCG 的不断进化表明:链上游戏并不只是将 Web2 游戏搬上链,更不是为赚币而伪装的金融工具。它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以规则为文本、玩家为变量,在确定性的合约中构建混沌的世界。

规则确定性 + 结果不确定性,策略游戏 + 金融激励的深度融合,是 FOCG 的结构基石,也是当前典型 FOCG 的共同要素。

未来 FOCG 会如何发展?会被 AI 加持,生成动态叙事与智能对手,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活游戏世界”?还是会与链上社交深度融合,玩家之间不仅博弈资源,还博弈关系与信誉?这些我们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规则确定、结果随机”、“博弈即金融”、“系统可组合” 等底层设计哲学,已经成为 FOCG 得以成立并逐步打破 Web2 游戏范式的根基。

这些哲学不仅塑造了当前 FOCG 的玩法深度与用户粘性,也为未来构建更复杂、更持久、更具自治性的链上游戏生态提供了方向指引。无论技术如何演进、叙事如何变化,只要这些哲学得以延续与拓展,FOCG 就仍然有机会继续在 Web3 世界中,引领一场真正原生的游戏革命。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