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观沧海
vip

关税战烽火再燃,特朗普“双线开战”,币圈暗流涌动



关税战硝烟再起,美国竟同时对欧盟与自家科技巨头苹果公司“挥舞关税大棒”。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的发布,曾让关税战第一阶段暂时偃旗息鼓。然而,特朗普仅休整十日,便迫不及待地开启了第二阶段的关税攻势,将矛头直指欧盟与苹果。
5月23日,特朗普放言,建议对欧盟商品加征50%的关税,且自6月1日起正式生效,仅剩一周缓冲期。要知道,4月时特朗普就曾扬言对中国商品加征50%关税,此举被外界视为“疯狂”且极具敌意。如今,他竟将同样的手段用在了盟友欧盟身上,还声称一周后立即开征,生怕欧盟误以为他只是虚张声势。那架势仿佛在说:“我没开玩笑,下周就真收50%关税,欧盟你们可听好了!”此前,美国与欧盟确实就关税问题达成90天延期协议,打算慢慢谈,可特朗普如今却没了耐心,直接翻脸。
此言一出,金融市场瞬间风声鹤唳。美股三大指数期货直线跳水,跌幅均超1%;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下跌2%;德国DAX指数更是暴跌3%。
早在2025年4月,特朗普就公开宣称“欧盟成立就是为了搞砸美国贸易”,还列举了欧盟的“六大罪状”,包括贸易壁垒、增值税、企业罚款、货币操纵等。他指出,欧盟对美国商品的平均关税为3.5%,高于美国的2.4%,尤其在农产品领域存在“系统性”关税歧视。基于此,特朗普认为美国应对欧盟加征25%左右的关税,以弥补双方关税差距。特朗普团队甚至将欧盟定义为“经济敌人”,副总统万斯称“欧盟是依赖美国的奴隶”,贸易谈判代表格里尔则称“欧盟是剥削美国的寄生虫”。
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4月7日提出工业品“零关税互免”方案,涵盖汽车、机械等87%的商品类别。但特朗普当场否决,称“完全不够”,还提出了一系列附加条件。他要求欧盟在农产品领域立即对美国全面开放市场,在数字税领域永久豁免美国企业,在政府采购方面给予美国企业与欧洲企业同等竞标权,放宽食品安全标准至与美国等同以便美国食品出口,同时欧盟必须承诺购买3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以抵消贸易逆差,并扩大对美军购。
欧盟若不同意,美国自4月起就已对欧盟商品实施10%的基准关税。在此基础上,自4月15日起,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含汽车)额外加征25%关税,5月15日又将范围扩大至大豆、坚果等农产品。欧盟也毫不示弱,4月15日宣布对美钢铝、钻石、牙线等加征25%关税,5月15日宣布限制美企参与欧洲5G建设与政府采购。4月17日,欧盟宣布援助巴勒斯坦16亿欧元,被外界解读为“通过中东议题反击美国”。同时,欧盟还公布了1160亿欧元的报复清单,美国汽车、飞机均在其列,还威胁要对美国的数字服务征收关税。
从实体商品贸易来看,美国对欧盟确实存在1000多亿美元的逆差,但在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对欧盟却有1000多亿美元的顺差,双方总体上处于平衡状态。因此,欧盟觉得自己并不惧怕美国,在关税战中双方实力相当。
5月15日,美国再度向欧盟施压,试图让欧盟在谈判桌上乖乖就范,可欧盟却亮出了谈判底牌。欧盟官员宣称,美国给英国和中国的条件无法让欧洲满意,换句话说,美国给欧盟的条件必须比给英国和中国的更优厚,至于特朗普提出的那些条件更是免谈。欧盟多国已明确拒绝接受类似美英协议的10%基准关税条款,瑞典外贸大臣本杰明·杜萨甚至强硬表态,如果欧盟只能获得与美英协议同等的条件,美国就等着欧盟的报复吧。
也就是说,欧盟连10%的基准关税都不接受,其谈判要求是零关税,否则就要报复美国。5月23日,特朗普再次强硬表态,要对欧盟征收50%的关税。至于是否会在之前10%的基准关税和25%的额外关税基础上叠加征收,目前尚未明确,但最低也是50%的关税。若美国真对欧盟征收50%的关税,那将不再是贸易壁垒,而是贸易“柏林墙”,美欧贸易基本断绝,全球贸易体系也将再次站在悬崖边缘。
然而,特朗普似乎对发动关税战毫无压力,也不担心会有什么后果和风险。因为就在同一天,他还顺手发动了另一场关税战,宣布对美国企业苹果公司征收25%的关税。苹果公司作为一家美国企业,却受到了特朗普的“特殊对待”,要按国家标准缴纳关税。理论上,苹果的产品应属于生产制造国,要么是美国,要么是中国,要么是印度,苹果公司本身并不具备国家属性。但特朗普却要求苹果公司的产品必须在美国制造和生产,否则就必须向美国支付至少25%的关税。
很明显,这25%的关税是单独向苹果公司征收的,且不会因此免除其作为“某国产品”的身份,也就是说苹果的产品可能会被收取双重关税。特朗普这么做并非针对中国,而是针对印度。自中美贸易战以来,苹果公司不断将产能从中国迁移到印度。巅峰时期,苹果全球90%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如今已有15%的产能转移到了印度。但这并非特朗普所愿,他带着美国付出巨大代价与中国打贸易战,是为了让美国重新伟大,而不是单纯为了削弱中国。可打了几年,产能并未回流美国,美国不仅没有重新伟大,反而陷入了财政危机,特朗普自然要改变策略。
对于特朗普的要求以及他对“美国制造”的执念,苹果并非不知情,特朗普确实很久以前就反复提及此事,但苹果实在是做不到。2017年12月,苹果CEO库克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中国非常重视制造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职业技术教育。他们把模具制造视为一门艺术而非低端工种。而在美国,不是所有人都不想干这行,而是根本没有人会了。”以iPhone外壳模具为例,其精度要求达到微米级(0.01毫米),需要数十年经验积累的熟练技工操作,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中级技术人才。
2019年,库克在白宫圆桌会议发言时,向特朗普解释苹果无法将生产线完全迁回美国的原因:“美国的供应链和工人技能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在深圳,我们需要的所有供应商都在30分钟车程内;而在美国,你可能连合适的螺丝都找不到。”2019年,苹果曾尝试在德州奥斯汀生产高端Mac Pro,但最终结果显示,德州工厂产能仅为中国工厂的1/20,单位成本高出30%。到2025年,德州的Mac Pro组装线仅象征性保留约500个岗位,年产量不足10万台,与苹果全球每年2亿的销量相比微不足道,仅有政治象征意义。
2025年,库克多次公开表示,美国模具工程师的规模仅能“塞满一个会议室”,而中国同一省份可召集“填满几个足球场”的同类技术工人。这种差距源于中国系统性培养的“深度技能”产业集群。中国有那么多模具工程师,是因为长期推行的“大国工匠”计划,累计培养了1700万高级技工,其中模具领域占35%。没有这些模具工程师,制造产品连开模都得求别人。库克在2025年股东会议上强调:“制造业竞争力不是靠口号,而是每平方公里的工程师密度。”可以说,库克已经多次公开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苹果没有把产能搬回美国并非苹果的问题,而是美国自身的问题。
对于这些解释的合理性,特朗普其实是认可的,所以这七八年他都默认了现状。但如今美国实在撑不住了,特朗普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不管苹果的理由有多合理,也不管这事到底是不是美国的问题,只要求苹果把工厂搬回美国,至于怎么办,让苹果自己想办法,不回来就征收巨额关税。
但实际上,这根本行不通。因为美国并非缺工厂,而是缺工人。现实中的美国是一个严重缺乏工人的国家,到处都招不到人。那么多工厂离开美国,并非本意,谁不想在自家门口建工厂呢?但连工人都招不到,还怎么建工厂?根据美国自己的公开数据,美国机械工具技术岗位空缺率达37%,远远高于全行业平均的6.7%,这足以证明这些岗位急需人手。
为什么急需人手?因为工资低,没人愿意干,就这么简单。在空缺率高达37%的情况下,该岗位平均年薪才4.2万美元,月薪合3500美元。在美国,几乎干啥都比进工厂强,进工厂只比刷盘子好一点,与其技能要求和工作强度完全不成正比。这就好比在中国,一个工厂以3500人民币的平均工资招聘工人,空缺率高太正常了,能把人招满才奇怪。
为什么美国工厂给工人开的工资那么低?其实并不低,3500美元一个月,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要高,而且高得离谱。只是因为美国从海外赚的钱太多,导致全民岗位整体收入变得太高,才显得工厂给工人开的工资低。所以美国工厂给工人的工资已经高到极限了,没办法再提高了。如果非要提升产能,那就需要更多的工人,就必须给工人开更高的工资。如果生产的产品售价也能暴涨,那没问题。但如果要求产品价格不能涨,那工厂还不如关门倒闭算了。
可特朗普现在的要求不仅是把产能搬回美国,还要求不能涨价。要求把产能搬回美国,是为了美国好,可以增强美国的战备国力;也是为了美国老百姓好,可以提升美国工人的工资。同时要求工厂生产的产品不能涨价,也是为了美国老百姓,因为物资价格不能上涨,否则会导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下降。把工厂搬回美国是国策,上利国家,下利百姓,特朗普不明白,这么好的事,企业为什么不愿意在美国开厂?
但企业主也有话说。既然上利国家,下利百姓,那特朗普自己怎么不在美国开厂?他在美国开过哪怕一家工厂吗?他全家族在美国开过哪怕一家工厂吗?这么好的事,他为什么不自己去干?苹果公司在美国的直接雇员就高达9万人,几乎都是白领岗位,制造业岗位寥寥无几,但那可是9万高工资且坐办公室的岗位。特朗普要是把苹果折腾垮了,这9万高工资办公室岗位的就业谁来负责?
苹果的CEO库克很明确地公开表示,如果非要在美国本土制造,iPhone的价格将飙升43%,而且这还是建立在美国能提供充足工人,工资不涨的基础上。但美国人根本不愿意去工厂工作,他们确实想要美国伟大,但只希望别人进工厂,而不是自己进,除非大幅提升工人的工资。
可实际上,美国的工厂连目前美国工人的工资都负担不起了。如果要大幅提升工人工资,就必须大幅提升产品价格,然后高价卖给工人。那这就是滞胀,可怕的滞胀。看似工资条涨了,实际生活质量反而连年下跌,同时整个经济都紊乱了,还是招不到工人,因为其他白领岗位涨薪更猛。
美国人想要的“美国制造”,是别人低薪进工厂,或者自己高薪进工厂,绝不存在自己低薪进工厂的可能性,并且自己买到的产品还不准涨价。这种既要又要的想法听起来美好无比,但不过是许愿式治国,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大家都等着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罢了。
如果愿意断绝世界贸易,那确实可以把岗位搬回美国,但由此带来的物价暴涨和生活质量暴跌,美国的红脖子们又不愿意接受。所以,这事根本就不可能做到。但美国的红脖子们不信做不到,特朗普也不信做不到,所以他们想试试。他们坚信既可以把工厂搬回美国,又能让美国红脖子的生活水平比现在还高。
这种幻想的执念之深,让特朗普开始穷尽一切可能去探索实现的可能性。在和中国硬碰硬发现无法满足自己的愿望后,他开始折腾欧盟和苹果公司了,即便一个是自己的盟友,一个是自己本国的公司,也毫不留情。
只要美国的红脖子们和特朗普依然抱有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依然每天不停地许愿,特朗普就只能不停地尝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等他们撞得头破血流,认清现实之后,再正常地说话。更何况这一轮特朗普折腾的是欧盟和苹果,对我们而言,影响有限。等特朗普折腾完了依然失败,其在国内的民意支持必将大损,那中国的谈判筹码就更多了。
在这场关税战的背后,币圈也暗流涌动。贸易局势的不稳定,往往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币圈的走势。投资者们都在密切关注着这场关税战的走向,试图从中寻找投资机会,规避潜在风险。毕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政策变动,都可能如蝴蝶效应一般,在币圈掀起波澜。
post-image
post-image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