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开启啦,现货、合约、Alpha齐上线!
📝 在Gate广场发帖,晒出你的交易体验或精彩截图,瓜分$1,000大奖池!
🎁 广场优质创作者5名,每人独享$100合约体验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浏览量前十再得$50奖励!
参与方式:
1️⃣ 关注 @Gate广场_Official
2️⃣ 带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创发帖(不少于20字,仅用活动标签)
3️⃣ 若分享到推特,请将链接提交表单: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单可多次提交,发布更多帖文可提升获奖机会!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条体验,都有机会赢取大奖!快在Gate广场show出你的操作吧!
全球稳定币监管趋严 香港美国等地加速立法
比特币创新高背景下,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日益完善
近期,比特币价格再度刷新历史纪录。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关于稳定币的监管动向也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香港和美国在稳定币监管方面的最新进展,标志着这一领域的法规框架正逐步完善。
稳定币是一种特殊的虚拟资产,其价值通常与某种法定货币(如美元或欧元)挂钩,旨在保持相对稳定的价格。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稳定币包括USDT和USDC等。香港金融管理局此前已公布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计划参与者名单,其中包括多家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
5月21日,香港立法会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这项法案旨在建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根据该条例,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境外发行声称与港元价值挂钩的法币稳定币的机构,都需要向金融管理专员申请牌照。该条例还规定,只有持牌机构才能在香港销售法币稳定币,而面向零售投资者的稳定币必须由持牌发行人发行。预计该条例将于今年内生效,并设有过渡期安排,以便业界按规定申领牌照并作出相应的业务调整。
法律专家指出,如果该条例生效,一些国际流行稳定币的提供商若要在香港面向普通投资者销售产品,可能需要申请当地相关牌照。随着稳定币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潜在风险(如赎回挤兑)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推动了监管框架的加速构建。
事实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或完成了围绕稳定币的立法工作。例如,欧盟的MiCA(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将于2024年12月30日全面实施,为包括稳定币在内的各类加密资产提供了全面的监管框架。该法案要求发行方持有充足的资产储备,以支持稳定币价格的稳定性,从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美国,参议院近日以66:22的投票结果通过了GENIUS法案。支持者认为,该法案将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并制定行业标准,可能促进此类加密货币成为主流数字支付和金融工具。
法律专家表示,目前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全球趋势:稳定币正从监管的"灰色地带"逐步迈向更明确、更系统的监管框架。各主要市场正将稳定币纳入传统金融监管逻辑中,监管重点也从"是否监管"转向"如何监管",尤其关注反洗钱、资金来源透明度和链上可追溯性等方面。
业内人士指出,稳定币应用的活跃度提升引起了各地监管层的重视。监管机构正在市场发展需求和风险防控之间寻求平衡。以香港的《稳定币条例草案》为例,一方面,通过设立明确的牌照制度,可为行业提供清晰的规则基础,降低市场试错成本,鼓励合规创新;另一方面,考虑到稳定币的跨境属性等特征带来的金融安全、资本流动和反洗钱方面的挑战,通过立法有望更有效地管控这些风险。
法律专家总结了当前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的三大趋势:
牌照准入与本地化要求普及:主要经济体普遍要求稳定币发行人持牌运营,并在当地设立实体机构,旨在强化属地监管能力,防止跨境监管套利。
储备管理趋近传统金融标准:各国强调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和独立托管,并引入定期审计,反映出对信用风险的严格控制。
功能定位向支付工具集中:监管机构倾向于将稳定币界定为"支付工具"而非投资品,限制其金融中介功能,与支付机构监管逻辑趋同。
随着各国监管框架的逐步完善,稳定币市场有望在更加规范的环境中健康发展,为数字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