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签名钓鱼的底层逻辑解析随着Web3生态的发展,"签名钓鱼"已成为黑客最青睐的攻击手段之一。尽管业内专家和安全公司不断进行科普宣传,但每天仍有大量用户落入陷阱。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用户对钱包交互的底层机制缺乏了解,而且对非技术人员来说,相关知识的学习门槛较高。为了让更多人理解并防范这种风险,我们将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Web3钱包操作的两种基本模式:"签名"和"交互"。签名是发生在区块链外部的操作,不需要支付Gas费用。它通常用于身份验证,如登录钱包或连接去中心化应用(DApp)。例如,当你想在某DEX上交换代币时,首先需要连接钱包,这就涉及一次签名操作,告诉网站"我是这个钱包的所有者"。这个过程不会对区块链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无需费用。交互则是直接在区块链上执行的操作,需要支付Gas费用。以在DEX上交换代币为例,你首先需要授权(approve)智能合约使用你的代币,然后再执行实际的交换操作。这两步都需要支付Gas费用。了解了这两种操作的区别后,我们来看看常见的三种钓鱼方式:授权钓鱼、Permit签名钓鱼和Permit2签名钓鱼。授权钓鱼是利用approve机制进行的。黑客可能会创建一个伪装成NFT项目的钓鱼网站,诱导用户点击"领取空投"按钮。实际上,这个操作会触发一个授权请求,允许黑客控制用户的代币。不过,由于这种操作需要支付Gas费,用户往往会更加警惕,使得这种钓鱼方式相对容易被识别。Permit和Permit2签名钓鱼则更为隐蔽,因为它们利用了用户对签名操作的信任。Permit是ERC-20标准的一个扩展功能,允许用户通过签名授权他人移动自己的代币。黑客可以诱导用户签署一个看似无害的消息,实际上却是授权黑客转移用户资产的"许可证"。Permit2是由某DEX推出的功能,旨在简化用户操作并降低Gas费用。但如果用户曾经使用过该DEX并授予了无限额度,那么一旦签署了恶意的Permit2消息,黑客就可以轻易转移用户的资产。为了防范这些风险,用户应该:1. 培养安全意识,每次进行钱包操作时都要仔细检查。2. 将大额资金与日常使用的钱包分开,降低潜在损失。3. 学会识别Permit和Permit2的签名格式,包括交互网址、授权方地址、被授权方地址、授权数量、随机数和过期时间等信息。总之,Web3用户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深入了解每次操作的含义,以保护自己的数字资产安全。
Web3签名钓鱼攻击剖析:从底层机制到防范策略
Web3签名钓鱼的底层逻辑解析
随着Web3生态的发展,"签名钓鱼"已成为黑客最青睐的攻击手段之一。尽管业内专家和安全公司不断进行科普宣传,但每天仍有大量用户落入陷阱。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用户对钱包交互的底层机制缺乏了解,而且对非技术人员来说,相关知识的学习门槛较高。
为了让更多人理解并防范这种风险,我们将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Web3钱包操作的两种基本模式:"签名"和"交互"。
签名是发生在区块链外部的操作,不需要支付Gas费用。它通常用于身份验证,如登录钱包或连接去中心化应用(DApp)。例如,当你想在某DEX上交换代币时,首先需要连接钱包,这就涉及一次签名操作,告诉网站"我是这个钱包的所有者"。这个过程不会对区块链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无需费用。
交互则是直接在区块链上执行的操作,需要支付Gas费用。以在DEX上交换代币为例,你首先需要授权(approve)智能合约使用你的代币,然后再执行实际的交换操作。这两步都需要支付Gas费用。
了解了这两种操作的区别后,我们来看看常见的三种钓鱼方式:授权钓鱼、Permit签名钓鱼和Permit2签名钓鱼。
授权钓鱼是利用approve机制进行的。黑客可能会创建一个伪装成NFT项目的钓鱼网站,诱导用户点击"领取空投"按钮。实际上,这个操作会触发一个授权请求,允许黑客控制用户的代币。不过,由于这种操作需要支付Gas费,用户往往会更加警惕,使得这种钓鱼方式相对容易被识别。
Permit和Permit2签名钓鱼则更为隐蔽,因为它们利用了用户对签名操作的信任。Permit是ERC-20标准的一个扩展功能,允许用户通过签名授权他人移动自己的代币。黑客可以诱导用户签署一个看似无害的消息,实际上却是授权黑客转移用户资产的"许可证"。
Permit2是由某DEX推出的功能,旨在简化用户操作并降低Gas费用。但如果用户曾经使用过该DEX并授予了无限额度,那么一旦签署了恶意的Permit2消息,黑客就可以轻易转移用户的资产。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用户应该:
总之,Web3用户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深入了解每次操作的含义,以保护自己的数字资产安全。